注音
蛇蛙紋銅尊 shé wā wén tóng zūn
基本信息
春秋越
盛酒器
197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縣加念出土
高16厘米、口徑16.8厘米
銅尊呈圓形,腹部外突,頸及器腹飾有4組以雲雷紋為底的雙蛇蛙紋。雙蛇與蛙採用浮雕方式、花紋生動。銅尊的器型與中原銅尊相似,但裝飾圖紋卻具有獨特的地方色彩,表現出春秋時期中原與南方之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關鍵字
蛇紋
青銅器上的一種紋飾。有三角形或圓三角形的頭部,一對突出的大圓眼,體有鱗節,呈捲曲長條形,蛇的特徵很明顯,往往作為附飾縮得很小,有人認為是蠶紋。個別有作為主紋的,見於商代青銅器上。商末周初的蛇紋,大多是單個排列;春秋戰國時代的蛇紋大多很細小,作蟠旋交連狀,舊稱“蟠虺紋”。
龜紋
多飾於水器的盤內,刻畫出龜的全形。龜呈臥狀,頭蜷縮於甲殼內,殼上刻畫有圓圈。盛行於商代,沿於春秋戰國。
尊
尊或作共名,或作專名。銅器銘文常將“尊”、“彝”二字聯用,這時尊是禮器的共名。北宋才把一種盛酒器專稱為尊。形似觚而中部較粗,口徑較大;也有少數方尊。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到春秋戰國已很少見。有一類形制特殊的盛酒器,模擬鳥獸形狀,統稱鳥獸尊,有鳥尊、羊尊、虎尊、牛尊等。它們是另一類酒器,只是器名與尊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