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忠伍

虞忠伍

虞忠伍,字伍苟,湘南安仁人。宋丞相虞允文二十六代孫,著名堪輿師、風水宗師,天資聰穎,潛心研習,是風水宗師楊筠松之嫡傳徒裔,素有“濟富救貧”之美稱,著有《虞氏堪輿》一書,名聞湘南一界。

虞忠伍

虞忠伍,字伍苟,湘南安仁人。宋丞相虞允文二十六代孫,著名堪輿師、風水宗師,天資聰穎,潛心研習,是風水宗師楊筠松之嫡傳徒裔,素有“濟富救貧”之美稱,著有《虞氏堪輿》一書,名聞湘南一界。

虞忠伍虞忠伍

個人經歷

虞忠伍,宋丞相虞允文二十六代孫,出自“元詩四大家”虞集一房。虞氏自隋唐虞荔與其二子虞世基、虞世南(虞允文為其後代)至元虞集,人才輩出,多以文才著世。至虞忠武時,家族往日的昌盛已黯然褪色,雙親早早離去,留給虞忠伍的卻只有幾間破舊的清朝老式房子及一本家傳的風水秘笈,然此時家族人士忙於生計無閒顧及此類學說,也無人識得其中奧妙。雙親的早去,使其頓覺未來一片茫然,而此時的虞忠伍才未到弱冠之年,然其卻得一老者相告,家裡想要恢復往日的昌盛唯有靠堪輿術。於是,虞忠伍遍訪民間術士,尋得“赤腳大仙”不過五彭有福遠親彭元貴,為其葬得一佳穴及一陽宅,而此時的彭老已近90高齡,臨走之時彭老要求抄了一份虞氏家傳的堪輿書並相告“按我的去做,你家後人定能昌盛,都有80高齡以上,任何人反對,不要聽。”不久之後彭老便離開人世。
自此以後,虞忠伍便開始鑽研堪輿術,便拜湘南風水宗師陳保章為師,期間,又拜廣西風水堪輿師孔祥富為師習得一年,孔祥富為孔子第73代孫,又“赤腳大仙”不過五的再傳弟子。而後陳寶障宗師去世,虞忠伍便繼承湘南風水宗師陳寶章衣缽,得全部風水手抄本《地理醒心錄》、《地理心學》、《蠻頭理氣總論》等絕世堪輿理論書籍,成一家宗師。虞忠伍性格古怪,素有“濟富救貧”之美稱,窮困潦倒之人求其相地,分文不取,然富貴之人求其相地極為困難,此積善積德之舉足堪稱一代宗師之風範。[1-2]

師承佳唱

陳寶章

陳寶章,民國生人,湘南人,湘南一代堪輿宗師。自幼習武,好術數,精通草藥,並習得祖上傳下的“出手”及“進手”等神煞,後結交江湖術士霍由全,並拜其為師,習得上乘堪輿術,得其真傳。風水宗
虞忠伍與一代宗師陳寶章
師陳寶章為湖南衡陽著名風水師霍由全弟子。霍由全大師家族為上下六代風水世家,霍氏祖上得楊筠松第二十七代弟子真傳。

陳寶章師承

因湘贛交接,江西堪輿師常來湖南境內尋佳地,約清朝嘉慶七年左右,楊筠松第二十七代弟子“廖師傅”(據記載稱“廖師傅”,因年代已久,名已無從考究)來湘尋訪宋岳飛部將開國侯大將軍韓京墓,韓京墓國葬於安仁鳳崗山麓,為當時湘南名墓,廖公站於鳳崗山頂,查看遠朝,發現鳳崗山對面朝山有一佳穴,便尋訪過去。此地名叫“九仙寨”,相傳古代有九個仙人在此相聚,遂稱“九仙寨”,此地其龍來近百里,不及詳述,將近縣城十里之間分脈右落,起高大山峰疊疊如帳,帳中抽出一脈,飛揚頓伏,委延奇巧,走馬串珠而結穴,穴後三米處有曜,猶如頓笏,廖氏言“曜星若現石尖生貼身伸手若還摸得著少年一紀狀元名”,此催官速發之星也。然此穴,廖公並不滿意,因下手關攔稍有不足,便用石頭擺好穴位便離去。不料,下山被此地村民抓住,以為其來此偷葬也,廖公便出一言“我乃楊救貧弟子,此穴本人看不上也”,因楊救貧在湘贛地界素有聞名,村民便劫取他的財物,放他離去。
廖公便來到一江邊,準備渡河離去,天公作美,頓時大雨淋漓,廖公便跑到一破舊人家屋檐下躲雨,凍的著實難受,豈料,這屋主一出門,便見一老頭在自家屋檐下凍得直發抖,便於心不忍,急忙把廖公叫進
《地理醒心錄》“行中藏住相”
家裡用熱水給他泡腳,給他換了一身衣裳,也給他弄了一頓飯吃。這時廖公才知,這個小伙姓蕭,家裡有一老母及剛過門的媳婦,家裡一貧如洗,勉強過日子。救這樣,這雨連續下了一個月,而廖公也在蕭家住了一個月,離去之時,廖公便以實情相告,自己是楊救貧弟子,在本地相得一佳地,看蕭家小伙忠實敦厚,便告訴他具體地址,如蕭母過世,擇吉日葬之,但所住陽宅不佳,自己經過茶陵時相中一陽宅吉地,便告訴他地址,如生得貴子,遷居於此,必出狀元,而後離去。果然,蕭母半年後去世,葬於“九仙寨”,蕭家媳婦第二年生得一男孩,取名蕭錦忠,於道光二十五年一舉奪魁,為湖南最後一位狀元,世人皆知,蕭錦忠為茶陵人,實不知,其為安仁人也。而後,廖公便打道回府,看來廖公自家出門擇日不佳,卻又在經過衡陽的路上糟劫匪抓住,被霍氏人救下,霍氏精通武術,好術數,得知廖公是楊救貧弟子,大喜,便拜其為師傅,跟從其去了贛地習藝三年,其天資聰穎,大有所成,成一代風水宗師,這便是霍由全祖先。霍由先也是湘南聞名的術士,好遊山玩水,方才結交陳寶章,而陳寶章年齡和霍由先相仿,因極為佩服霍氏之上乘堪輿術,便拜其為師,得其真傳,而後又得風水秘笈,實有超過其師也,成為湘南地界技壓群雄之風水大師,一生為福主點了無數佳穴,其中最有名的是,相得“行中藏住相”世代產英豪佳地。“行中藏住相”為騎龍穴之奇特穴也,謂:行龍半中忽有一星翻身開面藏胎露息兩頭來去之山皆轉首反顧其星端嚴雅秀即是真龍潛住之處。此穴並且朝山和得一“金馬門中貴人”朝案,而此龍為上格龍,主拜相兄弟叔侄同貴,世代產英豪。

楊筠松

楊筠松,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後人也稱為“楊救貧”。竇州人。生於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死於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
簡介
虞忠伍和其師傅陳寶章在堪輿
楊筠松為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為唐朝著名地理風水學家。名益,別號亦玄,世稱‘救貧先生’。著《疑龍經》、《撼龍經》、《一粒粟》、《天玉經》、《都天寶照經》、《天元烏兔經》。據明朝嘉靖15年(公元1536年)董天錫編撰的《贛州府志》記載:“竇州楊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黃巢破京城,乃斷髮入崑崙山。過虔州,以地理術授曾文辿、劉江東。卒於虔,葬雩都藥口壩”,三僚曾氏族譜卻有關於楊救貧的詳細傳略:“楊公仙師祖籍山東竇州府,父名淑賢,剩三子,長曰筠翌,次曰筠殯,三曰筠松。楊公仙師名筠松,字益,號救貧,生於大唐中和甲寅三月初八戌時。幼習詩書,一覽無遺,十七歲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祿大夫之職,掌管瓊林御庫。至四十五歲,因黃巢之亂,志欲歸隱山林,偶遇九天玄女,授以天文地理之術。因為其用地理風水術行於世,使貧者致富,所以世人稱其為“救貧”先生,後人由此也稱其為“楊救貧”。
楊救貧一生致力於風水之術,扶危濟困,晚年卻不幸為政客所害。在他所處的時代,唐帝國已經衰微,諸侯稱霸。統轄虔州(今江西贛州)的諸侯是盧光稠,他早有獨霸天下的野心,於是自立為王,號稱盧王。盧光稠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便請楊救貧為其卜天子地,卜得後,將其母改葬。在答謝楊救貧的宴席上,盧光稠問楊救貧還有天子地否?楊救貧答道: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盧光稠不願別人也得到天子地,與他爭奪天下,於是在酒里下毒。楊救貧察覺後,立刻帶著徒弟回家,可惜船到雩都藥口壩,便毒性發作,楊救貧問弟子曾文辿此處何地,曾文辿說是藥口,楊救貧嘆道:藥到口死矣!仇不可不報也。臨死之前告訴曾文辿遊說盧光稠在贛州磨車灣安裝水碓,十字路口開鑿一口水井,則世世代代為天子矣。曾文辿不解,詢問其中的奧妙。楊救貧解釋道,磨車灣安碓,單打盧王背,十字路口開井,盧王自縊頸。在不同的位置上安碓鑿井,在風水上破了贛州的“天子氣”,制煞了盧光稠。後來盧光稠果真背長癰疽,疼痛難忍,自縊身亡。

《宋史。藝文志》中所載楊救貧,亦不詳其始末。惟術家相傳以為筠松名益,竇州人。掌靈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廣明中遇黃巢犯闕,竊禁中玉函秘術以逃,後往來於虔州。無稽之談,蓋不是信也。 明李國木撰《地理大全》七卷至十卷為楊筠松所著《撼龍經》、《疑龍經》、《葬法倒杖》。

不過五

孔祥富,廣西人,孔子第73代孫,“赤腳大仙”不過五的再傳弟子。當年“不過五”尋龍脈,來到廣西,見孔祥富父親孔老天資聰穎,又是孔子後人,便帶著他上山,打個下手,順便教教孔老堪輿術,孔祥富是跟隨其父親所學。

不過五,湖南常德衡家寨人,原名彭有福。相傳地方都叫他彭神仙,又名地理先生彭陰陽,鄉評“赤腳大仙”。精通梅花神算,對風水命理最為精通,但日常生活之事卻五穀不分,一竅不通。他平時沉默寡言,對世態炎涼,抱著超然於道外的旁觀態度。加上他靈驗的命相法學,使人對他敬且畏三分。他的梅花神算,最為有名,被傳頌一時。像梅花的五朵花瓣,他每句話只說五個字。平時談話也是如此,給人指引述律也如此,而他高傲的性格使人不得不敬重。他替省內富人家算的生死、問的八字都非常準確,只不過也以梅花花瓣數為準,只算五年,所以甚得盛名,也備受別人尊敬。相傳,毛澤東祖墳是他的傑作。

個人作品

虞忠伍著有《虞氏堪輿》一書

個人語錄

虞忠伍先生常云:"發揚堪輿文化,傳承湘南堪輿術,弘楊救貧救人之術,承前啟後,古為今用,為天下布衣建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而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