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簡介
充滿爭議的《藍色夜百合》是劇作家和獨立電影導演大衛·林奇一部充滿藝術性和詭異氣氛的次文化電影(CultFilm)。它平實地描述了在80年代中期,一個典型的美國小鎮平靜的外表下所隱藏的性、暴力、犯罪和權力。影片中的白天畫面是我們所熟悉的小鎮風情,帶有商標式的“美國夢"標籤,乾淨而祥和,但是這些背後盡力掩蓋的是低廉與粗俗、賣淫與墮落、毫無限制的暴力與反常**,以及被強烈壓制著的,具有極大殺傷力潛能的性衝動。正是因為這部超現實的性心理(psychosexual)電影大量描寫了反常性行為,許多評論家批評《藍色夜百合》比起藝術電影、50年代的懷舊片、青春浪漫愛情劇、黑色電影(filmnoir)或是懸疑驚怵片而言,都是一種倒退。儘管電影上映時,很多人嘲笑和鄙視這是一部極端的,黑色的,粗俗和令人厭惡的作品,但是《藍色夜百合》卻贏得了不少榮譽:國家電影評論協會(NationalSocietyofFilmCritics)評出的1986年年度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DennisHopper),最佳攝影成就(FrederickElmes)。同時也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這部惡夢般電影的情節大綱相當粗略。一個不諳世事的來自小鎮的大學生(MacLachlan)發現了一隻被人砍下的殘耳,隨後發現自己慢慢捲入一個兇殘的綁架罪犯(DennisHopper)和飽受虐待,同時冷酷無情的的母親(Rossellini)之間的勒索事件-充滿頹廢邪惡的性關係。很大程度上,兩個男性主要角色暗喻出每個人生活中兩個截然不同的分支(明亮與黑暗;正常與畸態;吸引與排斥;純真與世故;美德與邪欲;等等。)相互鬥爭的心理過程。
影片的鏡頭語言看似平淡,含蓄中蘊藏了無窮的寓意,尤其是首尾,有明顯的呼應和深意,值得回味,是以特寫之:
開始的鏡頭從明淨清澈的藍天緩緩搖至白色的尖樁籬笆和嬌色慾滴的玫瑰與鬱金香上,背景是BobbyVinton(60年代的偶像歌手)淺唱的"BlueVelvet"。隨鏡頭移動,畫面里依次出現了沿街行駛的消防車,向一個達而馬提亞人揮手致意的消防隊員,過十字路口的國小生,以及穿著制服,在街口手持“禁行"標誌的保全……一切構成了一幅經典的,教科書一般的美國小鎮風景。
隨後的畫面似乎加強了這種平和的氛圍,一個老人在澆灌自家的花園,老太太在屋子裡看著電視(耐人尋味的是電視裡出現的畫面是一隻握槍的手特寫),然後導演冷靜,及至冷酷地打碎美麗幻象,老人心臟病突發,在地上痛苦地蠕動,自家的狗歡快的戲水,天真的尿布小男孩吃著冰棒,眼看著老人慢慢停止抽動……在那一刻,幾乎已經讓人無法堅持,這種強烈的對比畫面所產生的陰鬱和壓抑感如此之大,即使有夢幻般的藍天草地也讓人胸悶氣短。我差一點就關了電視!
林奇仍不滿足,鏡頭移走,移向更為黑暗的地面和草地深處,移向一個令人恐懼和病態的地下世界。對一群飢餓醜陋的蟲子的特寫明顯暗喻了在詩情畫意的美妙生活之後所隱藏的可怕邪惡。貪婪好鬥的硬殼蟲兇殘無比,自相殘殺——人類自我殘殺的本性亦由此放大。
我不想對影片的具體內容進行過多的描述,總之這是一部在很大程度上考驗心臟和神經的作品。並非因為時不時出現的恐怖血腥的畫面,而是整個影片所迷漫的窒息氣氛。我從來沒有想過即使是在晴朗的白天,依然想打開房間所有的燈……影片的最後,Lumberton鎮回復平靜和正常。邪惡、黑暗似乎一去不返。Jeffrey從躺著的椅子上醒來的時候,畫面幾乎精確還原了影片的開始。一隻知更鳥站在枝頭,Sandy招呼午飯的聲音從門廊傳來,此時背景的歌聲選擇了"TheMysteriesofLove",真是適時適景。
似乎是為了重建小鎮平靜生活,導演再次安排了一系列至少在200部美國電影中出現的典型構圖:丈夫和老丈人打招呼,妻子和孩子在廚房裡一邊準備午飯,一邊對話,客廳里要有人在沙發上閒聊,和鄰居和睦相處,和家人平安團聚,女主角Sandy這時的夢境終於成為現實。
象合上一本書一樣,畫面開始重複。開始的鏡頭倒序拉出:
——白色籬笆前的金黃色鬱金香在下午的微風中輕搖——紅色的消防車緩緩駛過街道,消防隊員揮手致意——紅色的鬱金香和白色的籬笆互相輝映
——小Donny和母親重聚,母親也剛剛脫離邪惡的苦海。孩子玩耍,母親微笑,淚水從眼眶中流出……相信在很長時間之內我都不會再去看這部片子,整整花了三天的時間,眼前的藍天和街道才顯得真實起來。如果電影的力量如此之大的話,我懷疑它所提煉生活原型是否具有更大的殺傷力,是否真的隱藏著令人絕望的邪惡與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