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第19中學

蘭州第19中學

蘭州市第十九中學前身為蘭州市武都路中學,它始建於1970年元月,為一所完全中學。1985年8月,更名為蘭州市第十九中學,設有普通高中和高級職業中學塑膠加工工藝專業,現為一所區級重點初級中學。

基本信息

簡介

0

學校占地3642平方米,建築面積5874平方米,有教學樓實驗樓各一棟,有教學班19個,1100名學生,教職工88人,其中高級教師5人,一級教師38人,學歷達標率為88.5%(本科31人,專科38人)。教學設備齊全配套,有圖書室,微機室,電教室,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實驗儀器達國家二級標準,圖書人均14冊,促進了學校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學校以“治學嚴謹,勤奮進取,提高素質,全面育人”為宗旨,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畢業班升學合格率逐年上升,學校管理和教育工作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好評,聲譽逐年提高。

近十年來,先後被評為“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城關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兩次獲“蘭州市國中教學質量優秀獎”,2000年又被市教委授予“標準化初級中學”。

概況

蘭州市第十九中學位於武都路西段409號,在繁華西關什字的東南端,具有先天的交通便利條件。其前身為武都路國小(戴帽中學),1971年7月正式成立武都路中學(含國中與普高);1985年8月改為蘭州市第十九中學,普高變為職高;1995年4月撤銷職業高中,成為完全部國中。

學校占地面積4862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為6579平方米。學校現有教學班24個,學生1300餘名。教職工104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4人。本科畢業率達到85%以上,有7人達到碩士學歷。學校先後有12人獲得蘭州市"教學新秀"稱號,12人為市級"教學骨幹",2人為省級"教學骨幹"和"省園丁"。教師撰寫教育論文150餘篇,在校《教科研信息報》上交流,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專題論文60餘篇。學校出版論文專集有《教育革新》(2006專刊)《新課程教育教學案例集》、《新課程教學設計集》、校級課題《如何大面積提高學生學習合格率,逐步提高優良率》論文集。

在學校建設上,我們通過全面實施"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技興校、名師強校"的發展戰略,嚴格教師隊伍建設,規範教育教學行為,加強民主管理,健全工會組織,完善校長負責制。"敬業、嚴謹、篤學、創新"的八字校訓不但要求師生德才兼備,還確立了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豐富的科技與人文素養,富有開拓創新精神與較強實踐能力、身心健康與人格健全的內涵發展型優秀中學生。

特色

特色造就卓越,特色造就人才,學校在辦學實踐中,注重形成個性化的教育觀點,獨特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徑,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用智慧創造陽光校園的精彩。發展才是硬道理。我校積極尋求學校實際與時代發展趨勢的結合點,確立了"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高一級學校培養更多、更好的生源"的學校辦學理念,構建了"人人參與,全員管理"的管理模式,倡導"面向全體、人人成功"的教學觀念。我們立足全區基礎教育發展現狀和學校辦學實際,誠心鑄師魂、真心樹師德、全心強師能、實心建機制,使學校各項事業發展有了新推進。

0

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永恆的主題,故重視教科研工作,堅持走科技強師、科技興校之路才是發展之本。因而學校成立教科室指導教學工作,創辦了《教科研信息報》,及時報導教師開展教科研情況並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提供最新的信息。現在學校正在大力加強教學改革,打破傳統課堂"師引生跟"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嘗試創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即將傳統教學的部分參與變為全員參與,將傳統的教師質疑變為學生質疑,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權",把學生從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使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另外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兩校積極搭建交流研討的平台,全員參與教科研活動。如開展學術沙龍活動;輪流上課,全員評課;採集信息,資源共享;難點爭議,思維交融;讀書學習,升華理論等等。我們的先天優勢就是能夠隨時多次的開展兩校間(十九中、金回中)的交叉授課觀摩交流活動,以校際間的交流為兩校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更好的展現平台,使老師們不僅僅局限於在本校的發展,而是給老師們提供了更多的展示自我的空間與渠道。通過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課堂、不同的學情鍛鍊老師們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課堂應變能力、對學生信息篩選能力、組織駕馭課堂能力都得到了鍛鍊,以此總結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思考、在思考中追問、在追問中探詢更有效的路徑。

近年來,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學校自2003年起至今曾榮獲城關區教育質量金杯獎六次,銀杯獎一次;並連獲蘭州市教育質量優秀獎。學校先後還獲得"城關區校園環境標誌校""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城關區委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丁學廉校長自2003年起連年被評為區級先進教育工作者,2007年還被評為市級先進教育工作者,2008年被評為"省園丁",2009年被評為蘭州市"傑出校長"。

在抓教學質量的同時,學校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養成教育也積極貫徹"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針,建構以人為本的養成教育理念。以德立校,激勵為先,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體驗道德與人格的魅力,讓養成教育回歸生活。在藝術教育方面,以藝輔德,以藝益智,以藝健身,豐富藝術教育的內涵。從2003年至今校合唱隊、舞蹈隊、校樂隊、美術作品都曾獲蘭州市中國小藝術比賽金獎、銀獎。

榮譽

2001—2007年學校被評為“城關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2004年學校被評為“蘭州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2004年11月全市首屆中小學生合唱節銀獎

0

2006年9月蘭州市第二屆中小學生合唱節金獎

2006年8月全市“四五“普法先進單位

2006年6月全國第十一屆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先進集體獎

2006年9月蘭州市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節藝術作品類中學組金獎、器樂類國中組銅獎2006.12獲蘭州市國中教育質量優秀獎。

2006年12月百所示範性、標準化國中建設先進集體

2007年9月蘭州市第二屆中小學生器樂比賽金獎

2008年9月蘭州市第三屆中小學生合唱節國中組金獎

學校自2003--2005年以及2007年榮獲城關區教育質量金杯獎四次,2006年獲銀杯獎一次

另外還獲得過“德育先進集體”、“校園環境標誌校”、“城關區委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課題研究:

2002年—2004年參加了教育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改變薄弱學校面貌》課題研究,獲教育部課件製作優秀獎。

2004年—2007年參加教育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對數學、物理學科進行整合》課題研究,擔任課題負責人。

校長

簡介

丁學廉,男,漢族,1963年10月出生,籍貫甘肅蘭州。199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學高級教師,研究生班結業。

0

1975年8月—1978年7月在蘭州三十五中就讀高中(現市職業技術學院)

1978年9月—1982年7月就讀於西北師大數學系

1982年8月—2001年8月蘭州十九中教師、副教導主任、副校長

2001年9月—2007年2月蘭州十九中學校長、支部書記

2007年3月—2008年3月蘭州十九中學校長、支部書記兼金城關回民中學校長

自分配至十九中工作以來,曾擔任過年級組長、教研組長、教導處工作,後任為副校長、校長、支部書記等職,併兼任金城關回民中學校長職務。工作量大,頭緒多,任務繁重,但該同志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能駕馭全局,統籌考慮,正確定位辦學理念,提高師生綜合素養,帶領大家一齊拼搏,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自1982年起到1989年,先後多次獲得校級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稱號,1990年和1997年先後兩次獲得城關區“優秀青年教師”稱號,1996年獲城關區“優秀教師”稱號。

個人榮譽

2002—2008年連續被評為區級“優秀教育工作者”

0

2007年9月蘭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4年2月“首屆全國青少年物理化學大賽”園丁獎

2005年3月創建合格工會工作“最佳支持者”

2007年1月城關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

2002年和2006年共青團工作“最佳支持者”

2008年城關區勞動模範

2008年9月甘肅省園丁獎

交通情況

地址:武都路277號(查郵編)

公交線路:少年宮站:107路118路135路74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