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窯街鎮上街清真寺

蘭州市窯街鎮上街清真寺

窯街鎮上街清真寺又名窯街清真寺。窯街鎮原有中型清真寺一座,由當地教眾集資創建於1932年(民國21年)。原寺為中式磚木土石結構,大殿為一拱兩廈三開間,建築面積約為70平方米,該寺為新老教聯 合共用寺,於“文革”中的1968年底 被“造反派”拆毀。

基本信息

簡介

據相關資料顯示 ,坊上有阿訇、滿拉80人、學董7人。教民220戶,共1200人,屬回、東鄉族。藏阿文本《古蘭經》50部、波斯文本6部。清真寺大殿落成後,下窯清真寺為慶賀而贈送木製匾額一塊,漢文題辭為“能有有有”,懸掛於大殿正門上方。清真寺所在坊朝覲哈吉有馬永祥、馬伊德、馬尕白(女)、肖占元、段月蘭(女)、馬占倉、馬買燕(女)、牛占海、馬秀英(女)、牛占山、馬秀纓、冶萬邦、冶伏霖、白玉梅(女)、馬繼福、馬阿西雅(女)、馬萬祿、馬萬良、馬萬孝、白有勝、魯海梅(女)、白有德、馬賽買、白有智、馬玉蘭(女)、白明基、馬秀花、馬占林、馬東靜、馬子傑、冶守禎、馬虎元、白有樣、馬桂英(女)、馬進林、陳蘭英(女)、馬占國、馬克勤、馬鳳蓮(女)、馬奴格、馬德、馬玉蘭(女)等。

清真寺歷史及布局

1978年以來,民族宗教政策得到恢復和全面落實,主管部門對被拆毀的原寺,給予了適當的經濟補償,並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遵照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則,照顧和尊重新老教民眾的願望和要求,批准徵用土地,自籌資金,分別於1980年前後,修建了規模和風格基本相似的上、下街兩座清真寺。上街清真寺屬於依黑瓦尼。新寺修建竣工後,聘請了“文革”前即在清真寺執教多年,兼通中阿文、品學皆優的山東曹縣人、區政協常委馬品博阿訇,繼續擔任撥亂反正後的首任教長。後因品博阿訇年老多病,主動辭學而又聘請甘肅省岷縣的劉生華哈吉和青海省民和縣的韓正福哈吉(人稱五會阿訇)先後擔任清真寺教長。該寺自開放以來,累計招收滿拉300人,已經學成穿衣並受聘到外地獨立開學的已達30人,其中有一名出國到敘利亞繼續深造,從而為培養伊斯蘭教新一代接班人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此外,為普及伊斯蘭教基礎知識,提高堅持基本功修的自覺性,專管會還研究購置了一處民房,翻建教室、宿舍各5間,沐浴室3間,於1988年開辦了一所清真女學,聘請退休穆斯林老師冶守真哈吉充任女學教學阿匐。目前在此就學的老中青少年婦女,經常保持在80人以上。

蘭州市紅古區窯街鎮,是聞名遐邇的陶瓷古鎮,地處黃河上遊民族經濟開發區內大通河流域連海經濟開發小區的心臟地帶,在改革開放,振興經濟的大潮中,經過勘測普查又發現了許多儲藏量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故而贏得“冶金谷”的美譽。這裡人口集中,工商業都很發達,自改革開放以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穆斯林,都能抓緊有利時機,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和市場優勢,發揮本民族固有專長,積極從事工商業,手工業的個體經營和集股聯營活動,致富途徑寬廣,經濟條件優裕,促使眾教民對自己的宗教活動和對清真寺的扶持都很熱誠。據相關資料顯示,自1979年開始,申請自費出國朝覲的哈吉,累計已達42人(其中男性26人,女性16人,年齡最高的87歲)。

坊上穆斯林的另一特點是與各兄弟民族和各學派多斯提相處融洽,親密無間,歷任教長和專管會成員,都能身體力行,利用主麻和各種節日聚會,緊密配合國內外形勢和黨的政策,結合伊斯蘭教義,對廣大穆斯林,特別是青少年穆斯林進行耐心細緻的愛國愛教,遵紀守法,發揚和鞏固伊斯蘭傳統道德、風尚的宣傳教育。為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提倡精神文明,作出了可喜的貢獻,因而曾受到市、區兩級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為貫徹以寺養寺方針,寺管會這個團結協調的領導集體,利用現有條件,翻新擴建了教室和阿訇滿拉住宿的樓房24間,平房鋪面22間,機車修理部一處,累計建築面積達2200平方米,全部承包租賃給個體經營者,寺里年收入在4萬元左右。除自給外,略有節餘。隨著改革開放的步步深人,寺門外左右鋪面租戶們所經營的各種商號店鋪,由穆斯林開辦的占絕對優勢,加上新開闢的民(和)門(源)公路,由此貫通南北,車水馬龍,絡繹不絕,頗具繁華氣象。這條長街最近已被紅古區人民政府,正式命名為“清真一條街”。它給清真寺拓寬了經濟自給來源,使清真寺的建設日新月異。目前大殿內巳安裝了現代化取暖和空調、擴音設備,鋪上了純羊毛條毯,修建了一座中式仿古五層宣禮樓,內外粉刷彩繪,雕樑畫棟,輝煌奪目,已成為窯街地區公認的、具有伊斯蘭風格的一大新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