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後代有修葺,特別是1983年以來,省人民政府先後將蘭公祠、墓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在祠內設立蘭茂紀念館以後,各級政府多次投資按原貌加固維修,豐富內涵,僅1988年,省、市、縣三級就投入維修專款12萬元。迭經修葺的蘭公祠,為古樸典雅並具較高文化品位的磚混結構四合院建築,有正廳3間,左右廂房各3間,門樓3間。正廳內懸掛著雲南藝術學院楊黃莉繪製的蘭茂肖像及古今名人詩詞題賦。、右廂房底層為展覽室,陳列著蘭茂生平事跡組畫、蘭茂部分著作、《滇南本草》藥物標本及蘭學研究成果。廳內廳外,柱上檐下,楹聯匾額,琳琅滿目,其中有清康熙年間翰林院侍讀李澄中及其侄雲南布政李華之兩次倡修蘭公祠並親筆撰寫的碑記;有清末特科狀元袁嘉穀、新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楚圖南以及代著名書法家陳榮昌、趙藩、王伯純等人題贈的匾聯。漫步祠中,瞻仰咀嚼,不僅可以加深了解蘭茂這位歷史文化名人的卓越貢獻,而且可以得到清新高雅的藝術享受。
相關詞條
-
張公祠[綜述]
張公祠分別位於湖北宜城市新街鄉羅屋村長山和南漳縣武安鎮北。1940年5月,國民黨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率七十四師在宜城南瓜店與一萬多日軍激戰九晝夜,...
襄陽張公祠 綏陽縣張公祠 張飛廟 張自忠將軍的張公祠 張巡祠 -
五公祠
五公祠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為一組古建築群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並和蘇公祠 、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
規模 題記 簡介 典故 溯源 -
蘭茂墓及蘭公祠
蘭茂墓及蘭公祠位於嵩明縣楊林鎮老城村委會南街村,是我省明代著名的音韻學家、醫學家蘭茂(1397——1470)的墓及祠堂。
-
海口市五公祠
五公祠位於海口市區。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於紹聖四年(1097)被貶來瓊,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留存遺蹟以來,宋、元、明、清及民國曆朝不斷在其周圍增建、重...
五公祠簡介 五公祠介紹 五公生平介紹 與蘇東坡 瓊台勝境 -
公祠
公祠:指過去由社會公眾或某個階層為共同祭祀而修建的房屋。我國現有的公祠很多,如蘇公祠、張公祠、韓公祠等-------。都是為祭祀某個名人而修建的。
祠堂概況 歷史淵源 人物介紹 -
南麓公祠
楊公士薰,號南麓,廣東省大埔縣百侯鎮侯南人氏,享有10子、36孫、102曾孫,人丁鼎盛,家族興旺。南麓公貢生出身,嚴謹治教,其脈下更是人文薈萃,英才輩出...
修繕南麓公祠大事記 楊士薰家族對客家文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
二公祠
二公祠,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在山邊巷,祀明左都督登州戚武毅繼光、左都督晉江俞武襄大猷。
戚俞二公祠 宗徐二公祠 -
建陽公祠
建陽公祠為十一間,分上下兩進,三門宏開,三天井,四迴廊,穀倉學舍列於兩旁,雕樑畫棟,氣勢恢宏。竣工慶典之日,高州府台戴虎,欣然送來牌匾三幅,分懸三廳。中...
劉傅建陽簡介 公祠簡介 重修建陽公祠 建陽公後裔村居點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