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綿蚜

蘋果綿蚜

蘋果綿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癭綿蚜科綿蚜屬。通常寄生在蘋果枝幹的粗皮裂縫、切傷口、剪鋸口、新梢葉腋以及裸露地表根際等處,吸取樹液,消耗樹體營養。果樹受害後,樹勢衰弱,壽命縮短,所以世界各國都把蘋果綿蚜列為進出口檢疫對象。

基本信息

特徵

蘋果綿蚜蘋果綿蚜
鑑別特徵:無翅孤雌蚜:體卵圓形,長1.7~2.2mm,頭部無額瘤,腹部膨大,黃褐色至赤褐色,背面有大量白色綿狀長蠟毛,複眼暗紅色,觸角6節。有翅孤雌蚜:體橢圓形,長1.7~2.0mm,頭胸黑色,腹部橄攬綠色,全身被白粉,腹部有少量白色長蠟絲,觸角6節。有性蚜:體長0.6~1mm,觸角5節。若蟲分有翅與無翅兩型。
生物學特性:以孤雌繁殖方式產生胎生無翅雌蚜。因地區不同、發生代數不同,1年少則8~9代,最多達21代,以無翅胎生成蟲及1~2齡若蟲在樹幹、枝條的傷疤處、粗皮裂縫、土表下根頸部與根櫱、根瘤皺褶及不定芽中越冬。夏季有翅蚜5月下旬出現,為數雖少,但能胎生幼蚜與有性蚜,所以利於擴散。

分布

原產地:美國東部。
中國分布現狀:山東、天津、河北、陝西、河南、遼寧、江蘇、雲南,甚至西藏的拉薩等地有發現。

危害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已經傳入世界各大洲。1914年傳入山東和遼寧;大連是1926年由日本傳入,後又傳至天津;雲南昆明是1930年由美國帶進4株蘋果苗而傳入;西藏系由印度傳入。靠苗木、接穗、果實及其包裝物、果箱、果筐等遠距離傳播。在田間靠有翅蚜遷飛或剪枝、疏花疏果等農事操作而人為擴散。危害蘋果、梨、山楂、花楸、李、桑、榆、山荊子、海棠、花紅等植物。喜於植物嫩梢、葉腋、嫩芽、根等部位,吸取汁液危害。葉柄被害後變成黑褐色,因光合作用受破壞,葉片早落。果實受害後發育不良,易脫落。側根受害形成腫瘤後,不再生鬚根,並逐漸腐爛。

控制方法

加強檢疫,疫區或疫情發生區的苗木、接穗未經處理嚴禁外運。用40%氧化樂果或40%樂果乳油、80%敵敵畏乳油浸泡苗木、接穗;或用溴甲烷熏蒸處理苗木、接穗及包裝材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