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青年近衛軍》
導 演: ( Sergei Gerasimov )
主 演: ( Vladimir Ivanov) ( Inna Makarova) ( Nonna Mordyukova) ( Sergei Gurzo) ( Lyudmila Shagalova) ( S. Romanov)
上 映: 1949年12月24日
地 區: 前蘇聯 更多詳細拍攝地
對 白: 俄語
顏 色:
聲 音: 單聲道(Mono)
時 長: 189 min / 160 min (1964 revision) / USA:135
類 型: 劇情 戰爭
分 級: 芬蘭:K-12 瑞典:15
簡 介:格拉西莫夫在1948年把法捷耶夫這部著名的紀實小說搬上了銀幕。影片表現年輕的抵抗戰士在敵占區的地下戰鬥,他們用智謀和勇氣一次次打擊德國占領軍,鼓舞敵占區人民的信心和鬥志。少年英雄們最終被捕,他們英勇不屈慷慨就義--青年近衛軍集體就義的畫面成為蘇聯電影史上最經典的畫面之一,象徵著蘇聯最富於英雄主義色彩的那段歷史。
影片的作者巧妙地把幽默、人情味、悲劇性和英雄氣概揉和在一起,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具有概括、典型的意義。演員大多是電影學院的學生(其中就有謝爾蓋.邦達尓丘克、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他們有的剛剛從前線復員,有的還參加過游擊隊,因此他們的表演樸實自然而又充滿激情。
影片的作曲者是蘇聯著名作曲家季米特里.蕭士塔高維奇,他的音樂具有強大的穿透力,有力地烘託了影片的英雄主義主題。
相關詞條
-
《青年近衛軍》
法捷耶夫的《青年近衛軍》是一部反映蘇聯人民在反法西斯衛國戰爭時期的英雄業績的傑出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小說於一九四五年出版後,受到蘇聯國內外廣大讀...
作品內容 作品賞析 人物形象 作品評價 作者簡介 -
蘇聯電影
蘇聯電影故事性極強,藝術內涵豐富,既不太商業,也不太文藝,看過之後往往讓人印象深刻,感動長存心中,而且體裁的多樣化也完全能與好萊塢相提並論。
基本介紹 發展歷程 經典電影 相關信息 -
蘇聯影響與中國十七年電影
三、蘇聯影響與“十七年”“人民電影”的創造機制 四、蘇聯影響與“十七年”電影的現代性問題 二、“十七年”電影的畫面構圖與“蘇聯鏡頭”
基本信息 商品描述 -
蘇聯音樂
蘇聯的音樂演出團體和教育機構是龐大的。截止於1979年的統計,全蘇有歌劇舞劇院42所、音樂喜劇院29所、愛樂館135所、交響樂團 44個、室內樂團和重奏...
簡介 規模 -
《靜靜的頓河》[蘇聯小說]
《靜靜的頓河》(俄文:ТихийДон)是蘇聯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中一部很有影響的重要作品。它生動地描寫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國...
作品簡介 作者簡介 作品背景 內容梗概 人物介紹 -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理論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理論作為不斷發展的美學體系,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力求遵循馬克思主義哲學美學思想,在新的水平上對客觀現實進行社會—歷史的思考。它在概括...
簡介 -
彼得大帝[1937年符·彼得洛夫執導電影]
蘇聯電影《彼得大帝》由列寧電影製片廠於1937年出品,由中央電影局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2年譯製。該片改編自阿·托爾斯泰所著同名小說《彼得大帝》,由俄羅...
演職員表 電影劇情 獲獎記錄 -
吉洪諾夫[前蘇聯、俄羅斯表演藝術家]
作品年表(代表作,黑體標出) 電影《賓科夫事件》 1948年《青年近衛軍》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The Young Guard...)* 蘇聯國家獎,1970,電影“活到星期一...
作品年表 個人榮譽 形象分析 逝世 求學之路 -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
洛霍夫去莫斯科,加入了“青年近衛軍”,成為年輕的無產階級作家組織的一員...“青年近衛軍”。1923年,肖洛霍夫與一位哥薩克的女教師瑪麗姬·格羅斯拉夫斯...》、《胎記》等。肖洛霍夫是二十世紀蘇聯文學的傑出代表,1965年獲得諾貝爾...
作家生平 流派背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代表著作 藝術特色 對中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