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81年年1月為福建省永春縣一都(公社)美嶺村農民。1985年5月任永春縣一都鎮美嶺綜合場場長。1987年7月任永春縣一都鎮美嶺村村委會主任。1988年7月任永春縣一都鎮美嶺村村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1992年8月任永春縣一都鎮黨委委員、美嶺村村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美嶺企業總公司董事長。1994年3月任永春縣一都鎮黨委委員、美嶺村黨支部書記、黨總支部書記,美嶺企業總公司董事長。1994年8月任永春縣一都鎮黨委委員、美嶺村黨總支部書記,美嶺(集團)公司董事長。1996年1月任永春縣一都鎮黨委副書記、美嶺村黨總支部書記,美嶺(集團)公司董事長。1998年5月任永春縣一都鎮黨委副書記、美嶺村黨委書記,美嶺(集團)公司董事長。中共第15、16屆中央候補委員。
美嶺村脫貧致富帶頭人——蘇新添
人要有自己的志向目標,人生需要追求和拼搏。既然是水,就應該成為波浪,既然是土,就要壘成大山。美嶺村的每一個變化,每一次發展都凝聚著蘇新添同志的心血與汗水,雋刻著他開拓拼搏的堅實印跡。
1979年以前,美嶺村人均年收入僅有70元,沒有電,沒有路,世代居茅棚、住木屋,以種穀、賣柴為生。改革開放後,蘇新添這個敦厚、直爽的農家漢子,憑著自己富有遠見,勇於開拓,拼搏進取的精神,帶領村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走了“建電站、修公路、辦企業”三步棋。如今的美嶺,擁有年產量50萬噸的水泥廠,擁有年產8萬m中密度纖維板的人造板廠,擁有發電能力達5萬多千瓦的火電廠,擁有年產7500m的膠合板廠等多家企業,集體固定資產達15.1億元,村民人均收入3.65萬元。企業經濟的迅速發展,使美嶺集團躍居泉州市民營企業100強第13位。 蘇新添同志不僅帶富了美嶺村,更不忘回報社會,造福人民。他不僅捐資5000多萬元扶貧濟困,拓寬、鋪設從一都至橫口38公里的水泥路;投資3億元興辦了全市第一所公立村辦完中——美嶺中學,培養國家棟樑之材。
蘇新添同志的創業歷程充分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遠見、胸襟與膽識。他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帶領百姓脫貧致富的拼搏精神,得到了黨和人民的充分肯定。他先後被評為“全國綜治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1997年、2002年連續兩屆被推選為黨的十五大、十六大代表,並當選為中共中央第十五屆、第十六屆委員會候補委員。
座落於閩南永春縣蓮花山麓的美嶺小山村,淹沒於深山老林里,交通閉塞,距縣城100多公里,幾乎與世隔絕,全村100多戶人家,400多個村民,世代居茅棚、住木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種穀、賣柴為生。1979年,村民人均收入僅70元。當地有句俗話“寧吃鹹竹筍,不嫁美嶺人”,“窮窩”曾是其代名詞。
水泥路平坦寬闊連結神州大地,電話通往五洲四海,電視、電腦收八方信息,十幾家企業的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新建民宅,紅牆碧瓦,綠樹掩映,勝似歐式別墅;學校高樓林立,綠樹繁花,商店熱鬧非凡,一派繁榮昌盛的都市景象。今天,美嶺擁有固定資產15.1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65萬元。集團經濟的迅速發展,使集團位居泉州市民營企業100強第13位。
短短的二十多年,如此懸殊的差距,如此鮮明的對比,到底是誰帶給美嶺翻天覆地的變化呢?這與美嶺的“領頭雁”——村黨委書記、集團董事長蘇新添同志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
蘇新添,一個敦實、直爽的農家漢子,與其他農家子弟所不同的是頭腦靈活,富有遠見,敢為人先,勇於開拓。早在上世紀70年代,他就大膽扔下鋤頭走出深山,到外面闖蕩世界。為此,他多次被割了“資本主義尾巴”。
在外賺取第一桶金後,回到美嶺的蘇新添,看著仍舊貧窮,仍舊落後的家鄉時,他平生第一次滴下了淚水。“要脫貧,燈先明”,心繫家鄉的蘇新添會同村里一群年輕人,開始了第一步創業。千百年來,美嶺村民一直靠竹片松枝照明,修電站已成了幾代美嶺人難圓的夢想。為了圓夢,蘇新添走家串戶,動員村民出資出力建電站,他率先把自己幾年來在外打工積攢的4—5萬元都拿出來,村里人七拼八湊,籌集了8萬多元。於是,美嶺人便在蘇新添的帶領下,以獅子一樣的精神,克服了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困難,1981年終於在村邊的溪旁建成了第一座裝機容量40千瓦的水尾水電站。
燈火通明,點燃了村里人跟著蘇新添乾的決心。蘇新添乘機提出“要致富,修公路”的構想。然而,由於資金缺乏,工程剛開了一個頭就停了。敢闖敢幹的蘇新添“鋌而走險,伐木修路”,為此卻付出被拘留83天的代價。所幸在縣市領導的理解和支持下,封閉的美嶺終於開出了一條通向外界的公路。
登高峰采仙草,入水底覓驪珠
燈亮路通,蘇新添的思路更加開闊了,他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決心也更足了。1987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年後又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從此,他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肩負起帶領全村人治窮奔富的重任。他雄心勃勃地提出了“要發展,辦工廠”的構想,決定利用當地豐富的資源興辦企業。
蘇新添做過木材生意,知道賣木材與進行木材深加工,價格相差十幾倍。他立即召集全村黨員,決定創辦膠合板廠,把村里水電站收入的55萬元全部投入。一年後,該廠創產值200萬元,利潤高達30萬元。1991年,又投資150萬元創辦了紙箱廠,當年即收回成本。1992年利用鄧小平南巡講話,深化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又投入150萬元對膠合板廠進行技改,產值擴大到1000萬元。
村里可利用的資源都利用起來了,敏銳的蘇新添又看到,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許多基礎工程建設將要配套跟上,水泥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於是他決心投資興辦一座大型水泥廠。他頂著外界的冷嘲熱諷,克服資金、技術等重重困難,1993年3月,水泥廠正式動工,並在年底一次性點火成功。這個水泥廠的建成,被人們稱為一個奇蹟,但更多的人認為,它不啻是美嶺村經濟發展的一座豐碑,標誌著美嶺村的經濟發展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跨越,躍上一個從深山走向外界拓展空間的新台階。事實證明,蘇新添的決策是對的。水泥廠1994年一投產,產品便供不應求,經濟效益顯著。幾經投資擴大,現水泥廠年產量已達30萬噸,成為集團的中堅企業。
“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富裕了的美嶺在蘇新添的帶領下,制定了依靠科技,內擴與外拓並舉,增加經濟總量和調整經濟結構並舉的經濟發展思路,紮實推進美嶺二次創業。1997年開始投資興建美嶺第一火電廠,此後又相繼興建第二、第三火電廠,較好解決了美嶺集團和周邊村鎮電力制約經濟發展的問題。火電廠的建立,極大地提高了美嶺集團的經濟總量,增強了企業的發展後勁。現在,火電廠已成為集團的核心企業。1999年,經過論證,集團又投資9000萬元創辦了年產8萬m的中密度人造板廠。通過多元化發展,實現產供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經濟發展模式。另外,他又深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近幾年來,投入巨資對企業內部進行了增加技術含量為重點的技術改造,建立了一套較好的引才、留才、用才機制,為集團的繼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授人以玫瑰之手。歷入猶有餘香
玫瑰之香馥馨郁潔,令人心曠神怡。蘇新添以一雙玫瑰之手帶領村民勤勞致富。富裕了的美嶺人不忘“思源”,不忘把玫瑰之香傳灑社會。 十幾年來,村里已捐資上千萬元扶貧濟困;先後投資5000多萬元拓寬、鋪設了一都至橫口、美嶺38公里的水泥路面,促進了沿途村鎮的經濟發展與對外交流。
從2000年開始,美嶺集團在蘇新添的領導下,先後投入3億元興辦了全市第一所村辦完中——美嶺中學,解決了山區孩子就學難的問題,成為周邊鄉鎮教育孩子的重要基地。蘇新添自己贊助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幾十名,近幾年來,從他口袋掏出的扶助資金達幾十萬元。他的平易近人,他的慷慨濟困,他的熱血心腸,贏得了集團員工、中學師生的無比崇敬,大家都親切地喚他“老蘇”。集團還設立專門的教育基金,重金獎勵優秀的教師、學生。
今日的美嶺,變成了連城裡人都嘖嘖稱羨的富裕村。村民住上了別墅一樣的新居,生活物資豐富,過上了小康富裕的生活。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領500-600元的養老金,美嶺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小康富裕村”。
作為美嶺的領頭雁,蘇新添為美嶺的發展嘔心瀝血,黨和人民也給他和美嶺很高的榮譽。蘇新添先後被評為“全國綜治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1997年9月蘇新添被推選為黨的十五大代表並當選為中共中央第十五屆委員會候補委員,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的親切接見。2002年,在黨的十六大上再次當選為中共中央第十六屆委員會候補委員。
蘇新添同志的創業歷程充分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氣魄、胸襟與膽識。他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帶領美嶺人民共同致富,走上一條幸福富裕的康莊大道;他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親身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他富而思源,致富不忘回報社會,創辦學校,造福百姓,樹立了新時期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光輝形象。
榮譽
泉州美嶺集團董事長蘇新添獲得2012年“慈善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