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巧生爐博物館

蘇州巧生爐博物館

蘇州巧生爐博物館為藝術類博物館,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元和萬里路268號B座1層。該館在傳統博物館室內布局形制的基礎上,復原商周、漢唐、明清等典型時期的銅爐陳設和套用環境,通過情景化的展示和互動性的體驗,令全國觀眾、銅爐文化和香道文化愛好者和研究者可以身臨其境感受古代宮廷、官府、寺觀以及文人書房、內宅焚香用爐、典雅生活的雅致情境。

基本信息

館藏文物

第一部分 爐之有名 始於博山

中國香爐文化自古有之,制爐歷史源遠流長。博山爐是中國古代銅香爐的鼻祖,出現在西漢時期,多為青銅器,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上有蓋,蓋鏤空,高而尖,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鑄有飛禽走獸,因象徵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博山爐的出現與燃香原料以及生活方式的變遷有關。西漢之前,人們將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爐中直接點燃,雖然香氣馥郁,但是煙火氣大。漢武帝時,南海地區的龍腦香、蘇合香傳入內陸,製成香球或香餅,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溫烘燃這些樹脂類香料,香味濃厚,煙氣適中,隨出現了形態各異、巧奪天工的博山爐。

第二部分 爐之盛行 大明宣德

宣德爐是明代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製作的銅香爐。明宣宗朱瞻基藝術品味超然,更調集近千民間頂級鑄爐工匠匯集京城,敕造宣德爐。宣德爐主要用於皇宮內府祭祀天地、供奉宗廟神佛和賞賜皇家重臣。

宣德爐是中國歷史上首次運用珍貴黃銅鑄成的銅器,更首次在銅器外表製作多彩的顏色皮殼,開啟了中國銅器文明的二次復興。宣德爐用料考究,款式典雅,將銅爐製作技藝推向了歷史高峰,在其後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古代銅香爐的通稱。

第三部分 巧生制爐 以今勝古

蘇州古韻銅爐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巧生,承藝四十年,致力於挖掘、恢復、研究並傳承自明代起逐漸失傳的傳統失蠟法宣德爐製作技藝,令19世紀下半葉起中斷百年的中國銅爐文化得以香火延續。

繼而,陳巧生秉承古法,推陳出新,創立世人矚目的“巧生爐”,實現了從宣德爐到巧生爐的歷史跨越。

巧生爐造型典雅,工藝精湛,皮色潤和,古色古香,寶光內斂,充滿靈氣,堪稱爐藝文化珍品。

第四部分 滄海遺珍 古爐擷英

古代銅爐特別是宣德爐體現了中國儒家傳統審美文化的理想。宣德爐形制上的中和之美和工藝上的至誠之美,成就了其藝術上的崇高之美。而以中和為美,禮儀為度,達到至誠境界,正體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的最高理想。

陳巧生在幾十年鑽研銅爐製作的歷程中,潛心蒐集,收藏了數十種各類古代銅爐。陳巧生在珍愛呵護、把玩揣摩這些古爐的同時,感悟先人制爐技巧,汲取借鑑古爐創作靈感,從而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製作技藝。每一款巧生爐的誕生,都折射著古爐的滄桑歷史與深邃內涵。

第五部分 非遺傳人 陳氏巧生

陳巧生,1957年生於蘇州,號爐香居士。祖上自清朝起從事銅爐和銅器製作,陳巧生是銅爐世家技藝第三代傳人。

20世紀70年代開始,陳巧生致力於恢復、繼承傳統失蠟法宣德爐製作技藝。通過鑽研文獻典籍和館藏古爐,傳承祖輩三代銅作心得和近千次試驗,終於復原明代宣德爐鑄造技藝,繼而完善和發展了銅爐開模、煉銅、鑄造、皮殼製作等幾十道關鍵工藝。

陳巧生製作的銅爐,嚴格遵循古代工藝和製作技藝。自20世紀80年代起,鑄有“陳巧生制”等款識的銅爐開始聞名於中國銅爐界和收藏界。知名收藏家盛讚“古有宣德爐,今有巧生爐”。北京雍和宮、蘇州寒山寺、杭州靈隱寺、普陀山普濟寺等各大名寺均以“巧生爐”供奉佛前。

2010年上海世博會,16鼎“巧生爐”作為中國傑出文化藝術品的代表在中國館隆重展出,並作為國禮饋贈各國政商貴賓。

2011年,陳巧生被授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古韻銅爐製作技藝傳承人”稱號。

展館特色

除文物展品和館藏巧生爐作品外,博物館還注重傳統銅爐製作技藝和銅爐文化的展示,通過豐富的展品、古色古香的陳設,將觀眾從現代帶入到古代宮廷、士大夫日常起居中,切身體驗中國古典銅爐文化和巧生爐的造型之美、技藝之美、套用之美、生活之美、藝術之美、意境之美和文化之美。

參觀信息

行車路線:蘇州相城大道與齊門北大街交匯處{沿蘇州市相城大道向北直行,過太陽路路口300米後,左轉前行25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