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館介紹
引言
蘇州是世界的水城,相城是蘇州的水鄉。
相城,因伍子胥在陽澄湖“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又“相其地,欲築城於斯”而得名。相城,地靈水秀,人文薈萃。這裡,不僅走出“兵聖”孫武,“商聖”范蠡,“明四家”沈周、文徵明,通俗文學之父馮夢龍,還鍛燒出專供皇家建築的御窯金磚,織造出紫禁城裡的龍袍御衣……
這是一片滋潤工藝奇葩的沃土。這些土、木、草、線、銅……原來有如此妙用,大自然的靈性在民間藝術家的手裡變得超乎想像的神奇,展現了一種古樸、雅致、純正的美。
我們把這些非遺項目展示出來,希望更多的人喜愛它們,讓這些來自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相城的青山綠水之間,成為代代相傳的寶貴財富。
留住手藝,留住文明的記憶。
簡介
相城非遺展示交易館是由相城區文體局主辦,元和文創園承辦,蘇州小草文化傳播運營管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場館,為當前蘇州市唯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集互動展示、產品交易、宣傳教育、創新研發於一體的綜合性場館。
相城區非遺館位於蘇州市相城區元和萬里路268號(元和文化創意產業園內),由相城區主管,作為展示與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常設基地。非遺館結合吳地的文化底蘊與空間結構,採用實物、圖片、視頻及光電等手段,多方位展示非遺項目,通過傳承、弘揚、培訓、互動、展演等活動復興傳統文化,推動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擔負起傳播與弘揚吳地文化的歷史重任。
相關報導
相城非遺館開館
相城自古以來多有能工巧匠,相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交易館 於(2014年5月18日)這個世界博物館日正式開館,200餘件寶貝同時亮相。蘇州市副市長王鴻聲參加了開館儀式。
國際博物館日。蘇州相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交易館正式開館,這裡遍拾民間散落寶貝。作為蘇州市第一座非遺館,整座展館由政府出資建造,受邀非遺傳承人全部免費進駐。
相城非遺館,800平米的場館,陳列了200餘件展品,出自相城區20多位非遺傳承人之手,涉及御窯金磚、緙絲織造、陸慕蟋蟀盆、草編等列入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14個項目,主要展示傳統技藝和美術兩個非遺類別作品。其中包括“相城十絕”的代表作。
作為人類文化與歷史的記憶庫和物證保藏場所,博物館收藏著歷史,而面對的是今天和未來,因此,這是一個“鮮活的機構”。眼下,讓藏品“活起來”是實現博物館使命的必然選擇。
本城非遺館也是一個非遺文化產品的交易中心。蘇州相城區文體局局長沈炳泉接受採訪時坦言,要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說到底,還是要將其落到實實在在的實物生產上,用這門好手藝,生產出叫好又叫座的產品。
蘇州相城曾被授予“中國民間工藝之鄉”,該區共有36個項目納入區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御窯金磚製作技藝,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陸慕泥盆製作技藝和蘇派磚雕列入省級非遺代表作名錄。御窯金磚、元和緙絲、陸慕蟋蟀盆都獲得過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
相城“非遺”文章越寫越鮮活
展示+交易,“非遺館”成互動平台
“陽澄湖裡浪推浪,小小網船郎河面上過……”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在優美的陽澄漁歌聲中,相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交易館迎來開館一周年,多位相城非遺傳人在館內現場展示非遺技藝,讓觀眾零距離看到了非遺產品的“奧秘”。
“很少有人知道,一個小小的蟋蟀盆竟也有100多道製作工序。”非遺傳承人曹超現場展示蟋蟀盆製作技藝,在他的一雙巧手和一些工具的配合下,不一會兒,用陽澄湖泥製成的泥胚,就變成了等待燒制的半成品,觀眾嘖嘖稱奇。曹超告訴記者,他放在相城非遺館的作品幾乎銷售一空。更重要的是,這裡提供了一個與觀眾互動的平台,對非遺技藝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推廣效果。
據了解,相城非遺館是蘇州市第一座非遺館。開館短短一年來,相城非遺館共接待慕名而來的一萬多名參觀遊客。除此之外,非遺館還積極與各類社會團體、尤其是學校對接,合作舉辦了“非遺知識問答”、“我在相城看非遺”、“探秘相城非遺親子遊學之旅”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的數據,目前相城區已由五批41個非遺項目、四批57名代表性傳承人。現有世界級項目1個,國家級項目1個,省級項目2個,市級項目12個;國家級傳承人1名,省級傳承人3名,市級傳承人10名。
“如此豐富的非遺資源,若藏在深閨人不知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損失,”相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交易館執行副館長鄧博仁介紹,去年5月18日相城非遺館開館後,受邀非遺傳承人全部免費進駐,就是為了進一步提升相城非遺文化的影響,擴大相城非遺產品的銷售市場。
文化+科技,“非遺”文創產品花樣多
隔著好幾米遠,記者輕輕按下無線開關,音樂乍起、燈光閃爍,眼前一艘古色古香的仿真木船立刻光彩四現。原來,通過“現代化”改造,這艘船既可以通過藍牙連線手機播放音樂,也能無線遙控燈光,還可以為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充電。船體僅68厘米,但門、窗、櫓等數百個零部件一樣不缺,像真船一樣可以開合;船頭放著的一對“泥塑新人”,更是可以私人定製。
這是相城非遺館被列為“蘇州市旅遊商品研發基地”後,首個成功交易的私人定製產品。今年1月,定製者台商徐明坤看到最終作品後讚不絕口,“可別小看這小小一艘船,融合了木船、麵塑、核雕、江南水鄉婚俗四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融合”成為相城非遺文創產品的一大特色。一款“緙絲皮核雙鵰拎包”,集合了王建江的緙絲技藝、李榮宗的台灣皮雕技藝、王文良的核雕技藝。整件作品美輪美奐,緙絲織面、皮雕牡丹、核雕仕女的搭配,演繹出緙與雕的完美結合。一方“陽澄湖景磚雕茶台”,將磚雕技藝“玩”出新花樣。因為由陽澄湖泥燒制的方磚具有很強的吸水性,茶水一浸染,茶台就將顯現出“水天一色”的美景,連上實木方桌,一套售價高達6.8萬。
“單純靠手藝遠遠不夠,這年頭可不能閉門造車了,”江南水鄉木船製作技藝傳承人、“江南喜慶船”創作者之一徐海林坦言,“儘管水鄉木船製作技藝被譽為相城十絕之一,但以前製作的木船文化性、觀賞性強,實用性不足;而經過‘包裝’的作品既不削弱原有的屬性,又能創造出更高的附加值,因此更受歡迎。”
在相城區非遺保護髮展規劃中,也提出明確要求,“推進文化創意和生產研發,對傳統工藝類非遺項目進行設計包裝、藝術點綴,提高工藝品的藝術品位和文化價值”。這也逐漸成為相城區非遺傳承人的共識。“傳統的核雕作品中,幾乎有一半以羅漢頭為創作題材,這顯然與女性拎包的氣質不合,”非遺傳承人、“緙絲皮核雙鵰拎包”創作者之一王文良透露,他花了整整一周時間設計圖案,直到第七個作品——“古代仕女手持書卷”完成才讓自己滿意。
探秘非遺遊學相城
6月13日是全國第十個“文化遺產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成果,全民共享”。6月13日,由相城區委宣傳部、區文體局、相城非遺館主辦的“探秘非遺、遊學相城”啟程儀式在相城非遺館舉行,並正式開啟首發站“遊學渭塘”的旅程。當天,相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屈玲妮敲響“遊子鈴”,宣布本次遊學活動正式啟程。隨後,60組家庭走進渭塘鎮近距離地感受渭塘珍珠、銅器、剪紙、草編等各種具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韻味。
相城非遺在文博會冬展上出彩了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第十一屆全國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上,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選結果揭曉,58項金獎名花有主。其中,相城區7位大師的10件作品參與評獎,將3金2銀2銅收穫囊中,讓“蘇作”大放光彩。
據了解,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的最高獎項“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由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和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主辦,共面向26個省市區參展單位推薦的581件作品參評。評審會由國家級及省級工藝美術大師、行業資深專家組成。
本次相城區共組織相城非遺館、太平文化站、巧生爐博物館三個團隊參展。展會期間,相城非遺館利用宣傳海報、視頻、圖文將相城區40多個非遺項目進行了集中展示,更是在現場安排技藝表演、活動抽獎等互動環節。
相城非遺館展區,展出了一批出自相城工藝大師之手的精品之作,其中,一件用橄欖核雕成的《千手觀音》微雕吸引了眾人目光。核雕大師施衛國在一個小小的橄欖核上面,雕刻了足足1180隻手,手臂造型立體且層次分明。觀音五官分明,神情莊嚴又略帶笑意,肢體及手指線條優雅生動,作品充分表現出佛教中觀世音的普渡眾生、大慈大悲的理念及形象。同時,展出的巧生爐博物館展區,百花獎評審們對作品予以高度評價。太平文化站展區展示了泥塑、蟋蟀盆、太平船模,傳承人徐海林及陸招妹更是現場展示其傳承技藝。
探索2.0版“非遺”保護
近日,蘇州市相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交易館內,陽澄漁歌此起彼伏,一旁的緙絲、磚雕、麵塑、核雕、剪紙等展台,多位非遺傳人正現場展示,引來參觀者嘖嘖稱讚。開館一年間,相城非遺館已接待遊客10000人次、社會團體58個,並將數件非遺定製產品遠銷至台灣、香港等地。
如何才能讓非遺既健康傳承又適應市場需求,最終“走”入尋常百姓家?近日,記者踏上這片位於蘇州北部的土地,探尋古老非遺的重生之路。
政府搭平台,“老古董”重放異彩
“御窯金磚、緙絲織造、蟋蟀盆製作、泥雕……在相城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41個納入區級及以上非遺代表名錄的項目,相城區還是‘中國民間文藝之鄉’。”談及非遺,蘇州市相城區文體局局長沈炳泉如數家珍。
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但後繼乏人、生產材料匱乏、民間文化生存空間日益狹窄等都是不爭的事實。“當下,很多人對非遺都不了解,還怎么談繼承和發揚?”
“政府搭平台,給非遺創造更多露臉的機會,讓更多人知道非遺、了解非遺的價值所在”是相城區解決困境的思路。去年5月18日,相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交易館正式開門迎客,薈萃了全區14個非遺項目,20多位傳承人免費入駐。
開館周年紀念日,非遺傳承人曹超在相城非遺館內展示著蟋蟀盆製作技藝,展台里里外外圍了好幾圈人。在他的一雙巧手和一些工具的配合下,不一會兒,用陽澄湖泥製成的泥坯,就變成了等待燒制的半成品。對非遺館的作用,曹超說:“我放在館裡的作品幾乎銷售光了,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推廣效果。”
相城非遺館執行副館長鄧博仁告訴記者,一年來,非遺館組織參加了蘇州創博會、深圳文博會等各類文化展會;和各類社會團體合作舉辦了“我在相城看非遺”“探秘相城非遺親子遊學之旅”等現場活動。這些,都提升了相城非遺文化的影響,擴大了相城非遺產品的銷售市場。
非遺館的建設,只是相城區推動非遺發展的一個縮影。蘇州市相城區區委書記曹後靈表示,在相城,政府不僅希望非遺讓老百姓“叫好”,更要讓非遺“叫座”。
館內展示
御窯金磚
所謂“金磚”,實際上是大方磚的雅稱。蘇州的磚瓦製造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建造紫禁城,宮中派出官員到蘇州監製金磚。陸慕鎮的黃泥適宜制坯成磚,所產金磚細膩堅硬,“敲之有聲,斷之無孔”,所以,永樂皇帝賜封陸慕磚窯為“御窯”。當年的御窯,如今在御窯村還保存兩座。
御窯燒制金磚自1413年始,至今已近600年。期間,金磚受到歷代帝王的青睞,成為皇宮建築的專用產品,北京故宮、天安門城樓鋪設的就是御窯金磚。
元和緙絲
緙絲( kesi ),又名“刻絲”、“尅絲”,意思是“用刀刻過的絲綢”。緙絲是蘇州傳統工藝一絕,發端於漢代,從唐人的日用包到明代的皇帝龍袍,緙絲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歷史悠久。
緙絲的製作技藝十分特殊,緙絲工藝與用途緙絲與宋錦一樣屬於織錦工藝品,它的強度要比任何刺繡強。它的成品沒有底料和圖案的分割,整幅作品渾然天成。它織法獨特,以生絲做經線,各色熟絲作緯線,用“通經斷緯”的技法織成。古人形容緙絲“承空觀之如雕縷之像”。
由於蘇州人聰慧,心靈手巧,再加上吳門畫派的影響,所以到明清時期,蘇州緙絲達到輝煌時期,其間元和的緙絲工藝水平獨步全國。而蘇州緙絲又以元和街道西的張花村最為突出。張花村時稱“緙絲村”,家家有織機,技藝代代相傳,元和地區自宋代起至晚清,緙絲傳人代代不斷,名匠輩出。
黃橋銅器
相城區黃橋街道華宇精密鑄造有限公司生產的仿古青銅器,約有上千種產品,如青銅銘牌、青銅人像、法器、大鐘、雲板、香爐、寶鼎等仿古青銅器。花紋清晰細膩,表面處理效果特別好,其中將近一半出口,尤其受到日本客商的青睞。他們還邀請廠長兼工藝師王正介去日本參觀。華宇公司生產仿古青銅器已有25年的歷史,至今已生產出24枚雙音編鐘、西周中期的大克鼎、商後期的四羊方尊、西周早期的伯方扁足鼎、世紀寶鼎等上千種。
太平船模
關於中國古船的資料特別少,他到處尋找資料,看實物。他去江陰看渡江第一船,去太湖看帆船,去紹興看烏篷船。為了省錢,他連去沙家浜都是自己騎腳踏車。為了製作鄭和寶船,他專門到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瀏河,硬是在實物前琢磨了一個多小時才離開。從仿製農船、漁船、渡船到傳統畫舫,去嘉興看紅船,去太湖看帆船……徐海林的船模一艘比一艘精緻。 徐海林想盡一切辦法收集古船資料,連小小的郵票也不放過,鑒真古船就是根據1980年發行的一張郵票製作而成的。對於好不容易搞到的《中國古船圖譜》、《船史研究》等書籍,他更是愛不釋手,有空就看、研究、畫圖樣。平時除了幫別人做木工,其餘的時間全花在做古船上。
蘇派磚雕
蘇派磚雕是南方地區磚雕藝術典型代表之一,明代較典型、樸素,清朝特別是康乾以後有很大發展和提高,形成了自己精細典雅的裝飾風格,被譽為“南方之秀”。值得一提的是蘇州的磚雕門樓字碑大都是名人題字,精美的書法和典雅的磚雕往往相得益彰,使蘇州磚雕更添了幾分濃厚書卷氣。蘇州曾經擁有二百餘明清時代的磚雕門樓,可惜大部分都被歷史的風雨湮滅。隨著現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對古老藝術的回歸,門樓磚雕重又為人們所鍾愛,許多現代建築和居民宅第也喜歡飾以門樓嵌以磚雕。
陸慕泥盆
蟋蟀盆的製作和使用始於南宋,盛於元明。明宣宗朱瞻基喜愛都蟋蟀,下詔給蘇州知府進貢,於是蘇州颳起了捉蟋蟀風,蟋蟀盆自然不可或缺了。蟋蟀盆分南北派,北方以天津為代表,首推明末清初的趙子玉。南方以蘇州陸墓的為最。老蘇州都知道,“楞伽蟋蟀陸墓盆”,至今,明宣德年以來的陸墓各式蟋蟀盆在故宮博物館內還能看到。
明清家具
明式家具與清式家具的區分主要根據作品的風格、形式和水平。一般以清代乾隆為界。明代和盛清以前大致皆可納入為明式。清式則指乾隆以後直到清末民初。明式與清式相比,水平更高。明式家具之造型完美、格調典雅、裝飾得體、工藝技術精良,是歷史上其他時代無法比擬的。明式家具繼承了宋元的優秀成果。明代中期以後,社會經濟高度發展,並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城市空前繁榮,市民文化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家具藝術的發展得到了巨大的推動力。清初國家尚未大定,無暇顧及藝術,經濟也有待恢復。到了康熙時期,軍事上、政治上都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百業待興,焦點已轉移到經濟的發展。隨著政權的進一步鞏固和強化,文化方面明顯出現了滿漢合流的趨勢,家具藝術也才能夠在明代已取得的高度成就上繼續發展。清初家具帶有濃厚的明式家具特點,仍具有很高的水平和美學價值,精品眾多。乾隆時,家具得到了上層的推動而加速發展,一方面根據統治階層的趣味而創新,同時滲入了西方的某些因素,大大豐富了中國家具史的內容。現代北京宮殿和皇家園林中還保存不少這時期的作品,可謂佳作紛呈,目不暇接。
相城麵塑
麵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麵人。漢族民間傳統藝術之一,以糯米麵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舊社會的麵塑藝人“只為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深受民眾喜愛,但他們的作品卻被視為一種小玩意兒,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麵塑藝術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重視,小玩意兒也走入了藝術殿堂。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髮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蘇州泥塑
蘇州泥塑工藝,有捏像(又稱“捏相”、“塑真”)、耍貨兩朴,以前都集中在虎丘山塘一帶,所以又稱“虎丘泥人”。虎丘泥人的創始年代,文獻未見確切記載。清顧祿《桐橋依棹錄》:捏像“其法創於唐時楊惠之,……今虎丘習比藝者不止一家,而山門內項春江稱能手。”又說:蘇州泥人“其法始於宋代袁遇昌,專作泥美人、泥嬰孩及人物故事,以十六出為一堂,高只三、五寸,彩畫鮮艷,……他如泥神、泥佛、泥鬼、泥花、泥樹、泥果、泥禽、泥獸、泥蟲、泥鱗、泥介、皮老虎、堆羅漢、……等”。《吳縣誌》:“宋時有袁遇昌,吳之木瀆人,以捏嬰孩,名揚四方。”清代光緒年間,蘇州泥塑逐漸衰落。現在積極培養,計畫恢復甦州泥塑。蘇州泥塑是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漢族傳統手工技藝。在民間俗稱“彩塑”、“泥玩”。以前都集中在虎丘山塘一帶,所以又稱“虎丘泥人”。虎丘泥人的創始年代,文獻未見確切記載。
蘇工核雕
一種果核上的雕刻藝術,其體量大不盈寸,其空間指掌之間,充其量也只能算是“雕蟲小技”,然而,正是因為“小”而藝冠眾工。在果核上施刀,如同在獨木橋上走馬,刀鋒遊走恰似四蹄騰飛,靠的全是運刀走刃的技藝和揚鞭策馬的果敢。果核上雕刻的人物山水草木亭橋,其五官神態、屋宇梁架、山川物態、四時景色,樣樣都是尋常之物的濃縮。核雕塑形,最難表現的莫過於最熟悉的尋常之物,所謂“鬼神易好,犬馬難成”。核雕雖小,卻能容大千世界於方寸之間,難怪四百多年前的李日華(約1565-1635年)初次見到這種核雕“小技”時激動不已:“虞山王叔遠有絕巧,能於桃核上雕鐫種種,細如毫髮,無不明了者。”(《六研齋筆記》)二十多年後的魏學洢(約1566-1625年),當他見到王叔遠的核雕時,同樣掩飾不住激動的心情,寫下了我們所熟悉的《核舟記》。因為文人的記載,我們今天有幸讀到了四百多年前的這段核雕歷史,而那些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卻永遠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塵封的歷史我們難以臆測,有文字記載的核雕故實都與蘇州相關,孕育了明式家具和其他眾多工藝美術形式的蘇州,同樣也滋養了核雕藝術。
金銀絲鑲嵌
金銀絲嵌這種工藝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是在銅器上嵌銀絲,叫做“錯金錯銀”。到了明末,工藝師們開始在硬木上製作,但一直以來都只是其它工藝的陪襯,比方說在檀香扇、樂器上鑲嵌金銀絲。銀絲嵌是將銀絲壓扁,再用錘子將其敲打嵌入在硬木上刻好的線條中,然後用砂紙打磨光滑,最後上漆。要確保嵌入後嚴絲合縫,因此銀絲必須極細。
館址導航
行車路線:蘇州相城大道與齊門北大街交匯處{沿蘇州市相城大道向北直行,過太陽路路口300米後,左轉前行250米}
乘車路線:
捷運: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
公交:乘坐83路;84路;712路;811路至相城大道和太陽路交界處大灣橋站台下即可看到路標提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