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和

蘇小和

蘇小和,基督徒、詩人、財經作家、獨立書評人。蘇小和在《南方周末》 、《南方人物周刊》、《南都周刊》、《新京報》、《東方早報》、《上海證券報》等多家媒體開設書評和人物專欄,與王曉漁、戴新偉、成慶等人發起運作《中國獨立閱讀報告》,倡導公民社會常識閱讀,影響了海內外一批真正的閱讀人群。部分商業案例收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案例庫。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蘇小和 蘇小和

1968年,出生於湖南省常德臨澧縣。

2006年3月,在北京一間家庭教會決志信主,成為一名基督徒。

主要作品

財經著作

《逼著富人講真話:中國最尖銳的財富人物訪談錄》(中國三峽出版社,2003年)

蘇小和著作 蘇小和著作

《過坎:對11名中國民營企業家的現場分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局限:用於實驗的一代人》(中國發展出版社,2006年)

《局限:發現中國本土企業的命運》(中國發展出版社,2007年)

《我們怎樣閱讀中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9年)

《我的自由:原來經濟學像詩歌一樣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年)

《自由引導奧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瀏陽河行銷密碼:解讀瀏陽河酒業12年行銷的生命脈絡》(與朱砝合著)(中國發展出版社,2011年)

《向海揚帆:魯商集團20年改革發展史》(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年)

《中國企業家黑皮書》 《中國企業家黑皮書》

《中國企業家黑皮書》(重慶出版社,2010年)

堪稱中國企業家“絞刑架下的報告。講述從洋務運動開始,一百多年之間,中國企業的商業模式一直是在官商結合的道路上徘徊,而不具有確定性。商場和官場之間,有一條看得見的發財當官的通道。這個通道,就是生生不息的官商結合模式。企業究竟應該由誰來辦?私人,還是政府;官僚,還是商人?中國企業發展的路徑、軌跡,事實上與中國的制度變遷一直正相關。“政府越搞越大,市場越來越小”,這種反相關的邏輯關係,就是今天中國經濟的現實。張樹新、王石、任志強、柳傳志、王中軍、馮侖、劉曉光、王文京、毛振華、華生、田溯寧、沈南鵬、戴志康……一座座民族綿延起伏的精神山脈,在作者窮追猛打的終極拷問與極致挖掘下,披露了其事業、人生中最尷尬、最不堪的往事,揭開了其內心深處最隱秘最深藏的世界,暴露了其生存現狀、原罪救贖與痛苦掙扎閱盡繁華後的喟嘆。由此,一幅幅轉型社會中企業家的夢想與光榮、官商關係的糾結與錯雜、罪罰明滅沉浮的悲情畫卷緩緩展開。

詩歌作品

《啟蒙時代》(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年)

《風隨著意思吹》(自費出版,2010年)

《小雅歌》(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7月)

待出版作品:

《倉皇人物誌》

《我也懂經濟》

其他信息

人物採訪

(接受佛山日報陳祥的採訪,漫談如下:)

蘇小和 蘇小和

陳祥:你是因為什麼樣的機遇,轉身從事經濟學研究和財經寫作?

蘇小和:我不是什麼經濟學研究人員,只是一個財經作家。沒有機遇,因為我發現,詩歌完全無法養活自己,滿世界都是談經濟,我認為財經離錢最接近,就選擇了財經寫作,有句話說,我不是富人,但我活在富人堆里,能窮么,我覺得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哈哈,我這樣的回答,是不是很低俗?

炮轟郎鹹平

蘇小和 蘇小和

唐駿、郎鹹平兩個人這幾年在中國風生水起,不僅名滿江湖,而且財源廣進。他們是成功的典範,還是青年人的偶像。兩個人有相同之處,也有明顯的差別。至少,唐駿的博士來自野雞大學,而郎鹹平的專業學問和教授身份,懷疑的人就少之又少。郎鹹平的書那可是門庭若市,而最火的一本,書名叫做《郎鹹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事實上他的另外幾本書名都非常咋呼的圖書,照樣名列銷售排行榜的前幾名。前兩年,郎鹹平到處放言,反對企業制度改良,提醒國人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好像他才是真正維護經濟公平的偉大學者。但稍微有點眼光的人必然知道,中國經濟多年以來最大的問題,還是現代企業制度不夠健全,諸如產權問題、公司的治理結構問題等,一直是國有企業的大患。即使是最保守的管理高層,也深知只有讓國有企業的股權結構公眾化、國際化、資本市場化,中國的國有企業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效率。這事實上是對歷史的一種糾正、對現實的一種重組。老百姓多年以來受制於國家主義意識形態的薰陶,不注重自己本身的個人權利,有一些理解上的誤區尚在情理之中,但郎鹹平這個接受過最好的現代企業管理科學教育的教授,卻在這裡著書立說、迎合大眾、拒絕常識。

蘇小和 蘇小和

一名真正的讀書人,或者說一名具有獨立精神的讀書人,既不能迎合權力、迎合資本,也不能迎合大眾。事實上,郎鹹平不僅刻意迎合大眾,而且迎合權力的厚黑技巧,甚至超過了真正在內地出生、長大的絕大多數學者。這幾本“聲討新帝國主義”的圖書,算是郎鹹平迎合權力的大好貢品。帝國主義這個冷戰時代的關鍵字,如今在郎鹹平的筆下,似乎又火起來了。但問題在於,今天已經是一個全球貿易的時代,尤其是中國,甚至已經是一個對出口貿易有嚴重路徑依賴的國家。可以這么說,在冷戰時代,被人為隔離的貿易框架,可能的確帶有意識形態的侵略性質,但在今天,當全球化成為一個經濟學事實,郎鹹平再次祭出帝國主義的陳舊辭彙,就是一種對經濟學分工理論和全球貿易理論的無知。

和唐駿一樣,郎鹹平要想在中國賺得大錢,愛國是必須要堅守的姿態,這是他經過思考後選擇的一種話語姿態。現在看來,郎鹹平似乎成了中國利益的捍衛者,成為民眾利益的代言人。這樣的市場卡位迅速給郎鹹平帶來了具體的利益,他出場演講的身價節節攀升,而幾乎所有請他演講過的人都知道,郎教授在出場費上,一直是錙銖必較、毫不客氣。據說,遇到不能談妥價格的演講,教授是可以臨時撂攤子的。而他的一系列熱氣騰騰的書,基本占據了所有圖書行銷排行榜的前幾名。郎鹹平教授在今天的中國,不僅是一個言論的基地,也是一個贏利的工具,各路人馬圍繞著他馬不停蹄,賺得盆滿缽滿。

頻遭炮轟

郎鹹平言論:

郎鹹平:外資通過曲線收購玩弄中國礦業規管於股掌之中。

郎鹹平:10年後13億中國人都要向美國交呼吸稅。

郎鹹平稱房地產稅根本就不合法 等於往人民身上割肉。

郎鹹平:中國90%糧油是外資控股 青椒價格都被美國控制。

頻遭炮轟:

樊綱炮轟郎鹹平:他連最基本的事實都不知道。

汪丁丁:郎鹹平盲目信任政府 我堅決反對他的政策建議。

李培舉:郎鹹平的賣弄術源自瓊瑤的愛情描寫技巧。

蘇小和讀人:

蘇小和:吳敬璉痛陳權貴資本主義危害之舉像堂吉訶德。

蘇小和:美制度文化成就克魯格曼 中國的茅于軾卻被封殺。

蘇小和:張五常被誤讀凸顯公眾價值判斷醒目錯位。

蘇小和:離開這個體制 任志強什麼都不是。

蘇小和:胡舒立就是一個寫字的。

做客搜狐微博

(1)您之前面訪張培剛先生,有沒有什麼有意思的故事可以跟我們分享,很想知道生活中的大師。

蘇小和:幾年前我在武漢他的寓所里看望過他,話不多,聲音有些顫抖,歲月和苦難幾乎把他摁倒在一張椅子上,不過只要提到經濟學,他灰黃的眼神會放光,片言隻語之後,又是一片沉默。那時我已經知道他是經濟學領域最早的、也是最優秀的大師級人物,連驕傲的張五常也尊稱他為大哥,說大哥的思想,是典型的朝發夕至

(2)從治學之道來看,您認為張培剛老師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什麼?

蘇小和:事實上,張培剛在青年時代曾經與胡適之、趙元任等學術大師過往,他具有難得的學術實力。他在1940年研究浙江米市的時候,獨立使用了“交易費”概念,而且斬釘截鐵地指出了節約交易費用與組織的關係,因此,接下來對準制度條件,應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3)張培剛先生去世了,大師又少了一位,老先生一路走好

蘇小和:有時候我想,我們的時代能不能對著張先生說一聲對不起,我們的國家能不能對張先生說一聲對不起?我記得老年的培剛先生,言辭是謹慎的,好多話題他不敢展開,或者乾脆以沉默相對。我記得從先生的房子出來,武漢已是夜色迷離,大街上人流如織,先生蜷縮在他的椅子上,仿佛這座城市裡的一顆灰塵。

(4)您認為張培剛教授這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蘇小和:青年時代寫出了《農業與工業化》這篇博士論文,80歲以後從事經濟學教育,帶出了幾個不錯的學生。

(5)為什麼說價值觀的缺陷,他的價值觀有哪些缺陷?

蘇小和:這個問題說來話長,我自己一個人認為,年輕時代的張先生,第一可能沒有意識到計畫經濟和共產主義潮流的危害性,沒有意識到個人價值會因此被覆蓋,第二,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情結,一般意義上的確是發展的心理動力之一,但特殊情況下,卻讓自己視野變得狹窄。第三,在國家主義和真理之間,我選擇真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