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二姐

宣漢民歌《蘇二姐》,由宣漢籍音樂家李依若改編。 《蘇二姐》是四川民歌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在全國有極大影響,成為川東北地區一筆重要的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 川東北民間普遍傳說“世界十大名曲”之一的《康定情歌》,就是他早年在成都的創作。

宣漢民歌《蘇二姐》

宣漢民歌《蘇二姐》,由宣漢籍音樂家李依若改編。
其歌詞片段如:“清早起來去(喲)放牛(喔),一根田坎(蘇二姐,你呀我呀妹娃子)放出頭(喔,二嫂喲)……”
民歌為短小的放牧山歌形式,一呼一應,此起彼伏,曲調活潑明快,風格清新爽朗,生動有趣地反映了巴山鄉民淳樸爽朗的精神品質和性格面貌。歌中襯詞“蘇二姐,你呀我呀妹娃子,二嫂喲”,新穎、鮮活,獨具特色,是對傳統鄉村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關係的生動勾畫,氤氳著村落群體生活的濃厚氣息,所刻意渲染的環境氛圍,親和而溫馨。

地方文獻記載

地方文獻記載,土地革命時期,《蘇二姐》曾被川陝蘇區民眾改編為《我隨紅軍鬧革命》,在紅軍中廣為傳唱。1950年,川北行署文聯在南充召開“音樂戲曲工作者代表座談會”,李依若作為宣漢代表,組織幾位同志在會上演唱了這首民歌。從此,《蘇二姐》一歌不脛而走,為諸多報刊發表,作曲家時樂蒙更直接借用該曲,寫成《英雄們戰勝大渡河》,傳遍全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達縣文工團將其作為保留節目在各地演唱,受到廣泛歡迎。
《蘇二姐》是四川民歌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在全國有極大影響,成為川東北地區一筆重要的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蘇二姐”一語還作為該民歌中的襯詞而反覆出現,使之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蘇二姐”完全有可能打造成川東北民間的一個文化象徵,所傳達的內涵便是美麗、純潔、質樸、親善。陝西“蘭花花”、廣西“劉三姐”、湖北土家“黃四姐”都已是著名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分別打上了特定地域標記。那么,“蘇二姐”也完全可以打上川東北大巴山標記,成為一個著名品牌,走向全川全國。

《蘇二姐》改編者李依若

《蘇二姐》改編者李依若(1911―1959),原名李天祿,宣漢馬渡鄉百丈村人。據地方文獻資料記載,李對川東北民歌有廣泛的收集、記錄、整理和研究。川東北民間普遍傳說“世界十大名曲”之一的《康定情歌》,就是他早年在成都的創作。其自撰墓碑誌刻石尚存。文曰:“川北民歌研究委員會委員宣漢縣文聯主委宣漢縣宣傳隊隊長李依若拜題一九五一年”。關於《康定情歌》的作者究竟是誰,由於年代久遠,目前爭議很大。但可資證明是李依若作品的例證是,該曲中一個頗具特色的襯詞“溜溜”,在川東北民歌中十分常見,如宣漢鄰縣開江的民歌《月兒彎彎月》:“月兒彎彎月,活路忙不歇,又薅溜溜豌豆嘛,又薅溜溜麥。……”(伍蔚冰採錄)在宣漢更有土家族民歌“溜溜調”流傳。而在川西高原似乎沒有實例。再說,宣漢還是著名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跟著太陽一路來》、《打雙麻窩子送給你》、《扯片樹葉吹響響》等的發源地。其鏇律風格、調式曲式都如此接近《康定情歌》,不大可能是巧合吧?宣漢有如此肥沃的藝術土壤,產生李依若這樣的音樂家和《康定情歌》這樣的名曲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產生了如此眾多的優秀民歌和優秀民歌作曲家,宣漢應該榮獲“民歌之鄉”的美譽,當之無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