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史

"I

古代努比亞

現今蘇丹所在地區最早的居民可追溯到中石器時代的非洲人(即尼格羅人尼格羅人),他們住在蘇丹喀土穆附近。他們是獵人和採集者,還製造陶器,後又製造地面沙岩物件,接近新石器時代末時馴養動物。

埃及勢力

將近公元前第四千紀末埃及第一王朝的國王征服亞斯文(Aswan)以南的上努比亞。接下來幾個世紀努比亞臣服於接連從埃及入侵的軍隊。這幾個世紀(約公元前2925~約前2575年)里努比亞人繼續在尼羅河沿岸苦捱。
約公元前2181年後,即埃及學研究者所說的第一中間時期(約公元前2130~前1938年),一個新的移民潮從利比亞湧入努比亞。這些人中的另幾支似乎越過尼羅河到達紅海丘陵。這些新來者得以在尼羅河畔定居下來並同化原在此的努比亞人而未遭埃及反對。但是在第十一王朝到來(公元前2081年)第十一王朝到來(公元前2081年)之際,埃及人向南推進至努比亞,最初只派遣零星遠征軍去索取貢品,但是到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38~前1756年)實際上已占領努比亞直至南部的塞姆納(Semna)。

庫什王國

任憑埃及人賴在上努比亞,該地區的本土文化仍持續興盛。事實上,努比亞的埃及化在第二中間時期(約公元前1630~前1540年)埃及對努比亞政治控制衰退之時似乎竟然加強了。
西克索人(Hyksos)的戰敗是埃及民族振興的結果,埃及人一旦將西克索人趕出尼羅河流域,就致力於向南擴張,以重建被西克索人入侵所阻的對努比亞的軍事占領。在圖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公元前1493~約前1482年在位)領導下,埃及完成為蘇丹北部的征服者。這第三次的埃及占領是最全面且最持久的一次。努比亞被分成兩個行政單位︰北部的瓦瓦特(Wawat)和南部庫什(Kush或Cush)。努比亞作為一個整體由通常是皇室近侍一員的總督統轄,向埃及法老負責。在他之下有兩個副官,一個管理瓦瓦特,一個管理庫什。官僚機構工作人員主要由埃及人擔任,但埃及化的努比亞人也並非不常見。
在新王國接近尾聲時(公元前11世紀)埃及再次衰敗,庫什的總督成為真正獨立的國王。時至公元前8世紀,出身於埃及化的努比亞酋長世襲統治家族的庫什王國國王在政治與家族方面與埃及已無任何聯繫。在這樣一個國王克什台(Kashta)領導下,庫什控制上埃及(即埃及南部),在他的兒子皮安希(Piankhi約公元前750~約前719年在位)領導下,整個埃及一直到地中海濱都歸庫什管理。公元前671年亞述人入侵埃及,以他們優良的鐵制武器打敗可畏的塔哈卡(Taharqa)所領導的庫什軍隊,至公元前654年庫什人已被趕回努比亞及他們安全的首都納帕塔(Napata)。
儘管庫什從一個強國降為一個孤立王國,屈居於阻礙了他們從亞斯文向南推進的光禿山丘後面,但是他們繼續統治尼羅河中游地區一千年。他們的財富繼續從礦中源源而來,並且因控制貿易路線而不斷增加。一旦從埃及撤退,首都就從納帕塔向南遷到尚迪(Shandi)附近的麥羅埃(Meroe)。隨後的庫什歷史是一部逐漸衰退的歷史,在公元350年不光彩地被阿克蘇姆王國國王滅絕。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勢力

中世紀基督教王國

從庫什垮台至6世紀中期的200年裡在蘇丹是個不為人知的時代。6世紀基督教會的到來將蘇丹再次帶到地中海世界的運行軌道,此時尼羅河中游分為三個王國︰諾帕夏(Nobatia),首都帕科拉斯(Pachoras,今法拉斯〔Faras〕);馬庫拉(Maqurrah),首都棟古拉(Dunqulah〔Old Dongola〕);和南部的阿勒瓦(Alwah),首都蘇巴(Subah〔Soba〕),今喀土木附近。543~575年間由於傳教士朱利安(Julian)和朗吉努斯(Longinus)的努力使這三個王國改信基督教,公元543~545公元543~545年朱利安在諾帕夏說服人們改變信仰,他的繼承者朗吉努斯於569~575年間在諾帕夏鞏固朱利安所做的工作,並將基督教傳入南部的阿勒瓦。但是朗吉努斯退休後,蘇丹又退回到少有人知的時期。
公元632年先和穆罕默德去世之後,阿拉伯人從阿拉比亞的沙漠乾草原突然來到,橫行於從東到西的大片土地。639年埃及被侵,小股阿拉伯襲擊者溯尼羅河而上沿著馬庫拉王國邊境一路掠奪(馬庫拉在7世紀時已併吞諾帕夏)。接著阿拉伯人和努比亞人之間發生襲擊與反襲擊之戰,直到阿拉伯方面派出裝備精良的遠征軍才阿布杜拉·伊本·賽耳德(Abd Allan ibn Sad ibn Abi Sarh)領導下南下給努比亞人痛擊。但是他們自己也死傷慘重,因此當馬庫拉國王呼籲休戰,阿布杜拉?伊本?賽耳德也同意握手言和。阿拉伯和努比亞之間的關係漸趨正常,他們每年互換一次禮物,建立貿易關係,並互相達成諒解,穆斯林不在努比亞安家,努比亞人也不在埃及居住。除了極少幾次中斷外,這種和平和貿易關係持續近6個世紀之久,這種異乎尋常的成就毫無疑問地是雙方均從這種關係中獲得好處的結果。

伊斯蘭的蠶食

9世紀埃及的突厥圖倫王朝(Tulunid dynasty)的統治者意欲擺脫自己本土上桀驁不馴的阿拉伯遊牧部族,因而鼓勵他們南遷。遊牧人逼進努比亞,並沿著邊境騷擾和掠奪,但是馬庫拉的中心地帶在馬木路克(Mamluk)人於1250年控制埃及之前均未受到敵對行為的騷擾。13世紀末和14世紀初馬穆魯克蘇丹派部隊向馬庫拉進軍,既為了將埃及從難以控制的阿拉伯貝都因人手中解救出來,也為了占領努比亞。不過馬木路克人從未成功地真正占領馬庫拉。到15世紀棟古拉已不能抵擋阿拉伯人的侵襲。一旦阿拉伯遊牧人尤其是朱海納(Juhaynah)人獲悉亞斯文河段以南的土地能供養他們的畜群並且沒有任何政治當局有力量趕走他們,他們即開始南遷,並與努比亞人通婚,還將阿拉伯穆斯林文化介紹給基督徒居民。這些阿拉伯人很快就從努比亞人手中奪取控制權。朱海納人和其他民族一起帶著畜群從棟古拉向尼羅河東面和西面游移,在南部的阿勒瓦王國作為最後一個本土的基督徒壁壘挺立著以抵抗阿拉伯人對蘇丹的占領。
阿勒瓦從卡布希耶(Kabushiyah)往南擴張直至森納爾。再遠從衣索比亞懸崖至白尼羅河住著無人知的人民。阿勒瓦似乎比馬庫拉繁榮且強大得多。只要阿拉伯人不聯合起來反對他們,他們就能夠保持領土完整,但是貝都因人在整個15世紀不斷地對他們侵襲的危害明顯地削弱他們抵抗的力量。最後阿拉伯聯盟在阿布杜拉?賈馬(Abd Allah Jamma)領導下猛襲基督教王國時,阿勒瓦崩潰了(1500?)。蘇巴和青尼羅河地區被芬吉人(Funj)占據,他們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地突然出現,這兩個地方只好被放棄,從森納爾至尼羅河主流芬吉人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

芬吉人

在領袖鄧加斯(Amarah Dunqas)領導下,芬吉人建都於森納爾,整個16世紀他們一直為控制傑濟拉地區以對抗阿拉伯部落而鬥爭,後者就安頓在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的匯流處。1607~1608年芬吉人似乎已穩固地建立自己的霸權地位。17世紀中期芬吉人在其最偉大的國王之一巴第二世阿布達安(Badi II Abu Daqn)在位期間(1644或1645~1680)步入其黃金時代。到巴第四世阿布舒路克(Badi IV Abu Shulukh,1724~1762年在位)貴族統治終於垮台。在他的科爾多凡(Kordofan)總督阿布黎凱利克(Abu Likaylik)的領導下,軍隊轉而對抗國王,將他流放至蘇巴。阿布黎凱利克可能是代表老一代本土人的復活,這些人曾被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但既不是阿拉伯人也不是芬吉人。此後,芬吉國王只是大臣的傀儡而已。17世紀下半葉芬吉王國只是個衰弱的國家,至1821年埃及人已推進至森納爾,把芬吉帝國完全推向湮沒的境地。

伊斯蘭教的傳播

芬吉人原非穆斯林,但貴族很快就接受伊斯蘭教。這種信仰改變主要應歸功於一些來自較廣闊的穆斯林世界的伊斯蘭教的傳教士,他們到蘇丹做了大量宣傳工作。
16世紀芬吉人的統治增強安全保障,使伊斯蘭教的傳播有很大的進展。蘇菲派兄弟會本身在聯繫蘇丹和尼羅河流域外的廣闊伊斯蘭世界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1700年後,蘇丹伊斯蘭狂熱有所收斂,但是在18世紀晚期和19世紀早期震撼穆斯林世界的偉大改革運動在蘇非兄弟會中產生一種復興者的精神,導致一個新會社的興起,名曰爾汗尼亞(Mirghaniyah)或喀特米亞(Khatmiyah),後來是現代蘇丹國中最強有力的組織之一。
這些人稱為托缽僧,以他們的教義和虔誠吸引了一批追隨者,並且為蘇丹的本地神職人員長期來源打下基礎。托缽僧一直壟斷著宗教,到後來引入了官方任命的法理學家和學者委員會,即烏里瑪,托缽僧地位下降。烏里瑪的正統伊斯蘭教法主義觀念如同他們的來歷對蘇丹人都是格格不入的。最近,這個派別失勢,托缽僧繼續舉行他們習慣性的儀式,未受干擾,但蘇丹人已承認烏里瑪在社會中的地位。

埃及和鄂圖曼統治時期

穆罕默德·阿里及其繼承者

1820年7月鄂圖曼土耳其人統治下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派遣一支由其子伊斯梅爾(Ismail)率領的軍隊去征服蘇丹。至1821年芬吉和達爾富爾的蘇丹向他投降,從努比亞至衣索比亞山麓和從阿特巴拉河至達爾富爾尼羅河蘇成為其龐大帝國的一部分。蘇丹人的憤怒敵對行為不斷受到鎮壓,直至1826年阿里·庫爾希德·阿迦(Ali Khurshid Agha)被任命為總督為止。他的當政標示著埃及-蘇丹關係進入一個新紀元。在他的倡導下,商業路線受到保護和擴大,喀土穆發展成為行政首都,還進行了許多農業和技術改進。1838年他退休回至開羅時留下的是一個繁榮而知足的國家。他的繼承者阿布·懷登(Ahmad Pasha Abu Widan)除少數幾件事外皆繼續執行他的政策,並且以剷除官員的貪污腐敗作為首要的事。穆罕默德·阿里懷疑阿布·懷登不忠,於1843年秋將他召回開羅,但他在離開蘇丹前神秘地死去。接下來的20年中由於喀土穆政府效率不佳,在開羅的總督躊躇不決,國家遂停滯不前。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精力較為充沛的伊斯梅爾總督1862年接手管理埃及和蘇丹的事務為止。

伊斯梅爾·帕夏和歐洲勢力的增長

1863年伊斯梅爾帕夏成為埃及總督。首先他希望獲得尼羅河盆地餘下的部分,包括蘇丹南部和中非諸大湖旁的各班圖(Bantu)國。要實現這些龐大的計畫和向埃及本身現代化的工程提供資金,伊斯梅爾只好向西歐資本豐富的國家求助。伊斯梅爾統治尼羅河蘇丹的兩大主題——帝國擴張和禁止奴隸買賣——糾纏在一起,最終成為一個第三種重要事態,即引進永遠增加的歐洲基督徒以完成現代化事業。1869年伊斯梅爾委託英國人塞繆爾·懷特·貝克率領一支遠征軍到白尼羅河建立埃及統治中非赤道地區的霸權,並制止上尼羅河的奴隸買賣。貝克在赤道非洲一直留到1873年始離開,他在此建立赤道省作為埃及蘇丹的一部分。他擴大埃及的權力並約束尼羅河上的奴隸買賣商。此外,貝克只打擊在尼羅河流域的奴隸買賣。西部的加札勒河的廣闊平原上(今蘇丹共和國一省)的奴隸販子卻已經建立起一個巨大帝國,設立警備區,由奴隸士兵駐守。1873年貝克在蘇丹退休,埃及總督(現稱哈蒂夫〔khedive〕)任命祖拜爾(Zubayr)為加札勒河省總督。伊斯梅爾的官員未能如當時貝克粉碎尼羅河東的奴隸販子一般除去祖拜爾。使祖拜爾升至總督地位,看來這是對那個大省分確立至少是開羅名義上統治權唯一的辦法。從而祖拜爾的代理人得以在埃及的旗幟下繼續對加札勒河省進行掠奪,而埃及則冠冕堂皇地將其統治權擴充到剛果的熱帶雨林。祖拜爾則仍滯留在開羅。伊斯梅爾接下來把赤道省的總督職位授與另一個英國人查理·喬治·戈登,他已在中國出名,綽號為中國人戈登。戈登於1874年抵達赤道省。他的目的與貝克相同——鞏固埃及在赤道省的的統治權並建立埃及在大東非湖區的統治權。前一項他略有成就,但在後一項卻一事無成。
1877年伊斯梅爾任命戈登為蘇丹總督。戈登是歐洲人並且是基督徒。他回到蘇丹領導一次反奴隸販賣的討伐運動。1877年伊斯梅爾簽署英埃奴隸貿易協定,規定1880年起在蘇丹停止奴隸買賣活動。戈登開始為執行該項條款而在全國作鏇風式奔波旅行,他粉碎了販賣市場並逮捕奴隸販子。
他的運動不但使蘇丹經濟發生危機,並且使蘇丹人認為,這場討伐運動是歐洲基督徒發起的的,違反伊斯蘭教的原則和傳統。到1879年一股強烈的反戈登改革逆流在全國興起。然後在蘇丹不滿情緒日益高漲之中伊斯梅爾的財政狀況突然崩潰。在光榮地獻身16年後伊斯梅爾遭到流放。戈登辭職。

馬赫迪時代

穆罕默德·阿赫默德·伊本·阿布杜拉(Muhammad Ahmad ibn Abd Allah)是棟古拉一名造船工的兒子,這位造船工自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後代。18801880年他前往科爾多凡,在此發現人民的不滿,並看到政府所採取的行動與他自己的宗教信仰相違背。回到阿巴島(ba Island)時他確立自己是個穆斯林信仰的復興者,他的使命是改革伊斯蘭教使之回到先知所實施的原來形式。一旦他自稱是馬赫迪(Mahdi,伊斯蘭宗教改革者傳統所使用的稱號),蘇丹人就把馬赫迪·穆罕默德看作是一位末世學人物,一位預示黑暗時代的末日(這碰巧與13穆斯林世紀的末日相符)並預告榮光和正義新紀元的開始。因此,作為神授改革者和象徵,馬赫迪·穆罕默德在他的追隨者眼中符合作為一個馬赫迪的條件。圍繞在馬赫迪周圍的是他的追隨者安莎(ansar),其中最主要的是阿布杜拉·伊本·穆罕默德,這位哈里發來自巴加拉阿拉伯的泰伊沙部落,穆罕默德·阿赫默德去世後他將接任馬赫迪的領導地位。聖人托缽僧指望馬赫迪清除蘇丹中無信仰的人。在他的追隨者中比聖人更多和有勢力的人是那些原與奴隸販賣有關聯的人。第三種和至關重要的參與者是巴加拉阿拉伯人,科爾多凡和達爾富爾的牧牛遊牧人,他們痛恨納稅,並蔑視政府。他們組織馬赫迪革命軍隊中的突擊隊。至1882年9月馬赫迪派已控制科爾多凡全省,1883年11月5日在謝漢(Shaykan)摧毀了一位英國上校領導的10,000人埃及軍隊。謝漢之後埃及失去了蘇丹,戈登被立即召來喀土木,但即使他有果斷的領導能力也救不了埃及。1885年1月26日馬赫迪派占領喀土穆,並殺死戈登和守軍。

哈里發的統治

馬赫迪突然於1885年6月22日去世。哈里發·阿卜杜拉·伊本·穆罕默德接位。既經削弱對他統治的威脅,哈里發就試圖完成馬赫迪的夢想︰發動全面聖戰以便在所有的穆斯林世界改革伊斯蘭教。哈里發有一種實現宗教改革的真誠願望構成的熱情,而且極想取得軍事勝利和個人的權勢,但除蘇丹以外,對世事卻一無所知,就這樣,哈里發的部隊四面出擊,去傳播馬赫迪學說,並將馬赫迪省的範圍擴大。到1889年擴張實力耗盡。馬赫迪省的資源在聖戰中消耗殆盡,接下來是鞏固和縮減開支時期,由於接踵而來的是歉收造成的饑荒、瘟疫和死亡,所以縮減開支是極需要的。1889~1892年間蘇丹遭到最嚴重的破壞,日子很不好過。此久,哈里發的獨裁政治漸為多數蘇丹人所接受,他略為收斂自己的獨裁作風,並在行政管理上消滅嚴重缺點,他也得到蘇丹人給予馬赫迪的廣泛承認,即使並不忠誠。哈里發的行政管理即使有許多缺點,他為蘇丹所做的好事也比許多誹謗者所願意承認的超出許多。對蘇丹人來說,哈里發相等於馬赫迪所遺留給他的統治任務。至19世紀接近尾聲時歐洲列強的敵對帝國主義以其技術上的優越全力對抗馬赫迪派國家。

英國的征服

1882年英國軍隊入侵併占領埃及,鎮壓了民族主義者的革命。一旦顯出英國決定賴著不走,法國就設法把英國人逼出尼羅河流域。在馬爾尚(Jean-Baptiste Marchand)上校率領下,法國尼羅河遠征軍於1896年6月動身向非洲進軍。英國官員想了一個又一個主意,想把法國人趕至法紹達(Fashoda)。所有計畫都失敗了,到1897年秋英國當局勉強獲得結論,必須征服蘇丹才能保護尼羅河免受法國的蠶食。10月在霍雷肖·赫伯特·基欽納將軍率領下的一支英-埃軍隊受命入侵蘇丹。基奇納堅決但又小心謹慎地向尼羅河推進。1898年4月8日他的英-埃軍隊在阿特巴拉河擊敗馬赫迪派一支大軍隊。然後,在花了四個月時間準備向恩圖曼作最後進軍時,基奇納軍隊約有25,000人的隊伍於1898年9月2日在城外遇上哈里發的60,000人軍隊。到中午思圖曼戰役已結束。馬赫迪派損失慘重地戰敗了,哈里發逃走,約一年後被殺。基奇納未長留在恩圖曼,而以一支小艦隊向尼羅河進逼至法紹達。1898年9月18日他在此與馬爾尚相遇,後者拒絕撤退——早已預料到的法紹達衝突開始。1899年3月英法協定上明訂法國在非洲向東擴張必須停止在尼羅河分界線。

英埃共管時期

早期的英國統治

英國既征服蘇丹,現在就必須治理它。但是如此遼闊土地的管理隨著與征服俱來的法律和外交問題而變得複雜化。英國人又無意將蘇丹交給埃及人治理,多數英國人都認為馬赫迪神權帝國是60年埃及壓迫的結果。為了解決這個難題,1899年宣布英埃共管,由此蘇丹被賦予單獨的政治地位,由埃及哈蒂夫和英國君主共管,埃英國旗並排飄揚。蘇丹的軍隊和文官政府管理權屬於總督,總督由埃及哈蒂夫任命,但由英政府提名。實際上英埃在蘇丹並沒有平等的合伙人關係。一開始英國人就獨攬大權,並著手平定鄉村和鎮壓當地的宗教起義。第一任總督由基奇納自己擔任,但1899年他的前助手溫蓋特(Reginald Wingate)爵士被任命來接替他。溫蓋特對蘇丹非常熟悉,在長期擔任總督期間(1899~1916)全心全力為蘇丹人民及其繁榮做出貢獻。
現代化在最初進展很慢。事實上,蘇丹多年來仍然依賴埃及的財政援助。不過,鐵路、電報和輪船業等都有所擴展;技術學校和國小建立起來,包括戈登紀念學院於1902年開辦,並很快有一批受西方教育的優秀人才畢業。這些蘇丹人回過來鼓勵埃及民族主義分子,從這種聯繫上,本世紀產生了蘇丹民族主義。第一次政治示威發生在1921年,當時阿里·阿布杜·拉蒂夫(Ali Abd al-Latif)正成立聯合部落協會,並以鼓動民族主義情緒而被捕。1924年他又成立白旗聯盟,致力於將英國人趕出蘇丹。接著喀土穆於6月和8月舉行示威遊行,鏇即遭到鎮壓。總督斯塔克(Lee Stack)爵士於1924年11月19日在開羅遇刺,英國勒令埃及人從蘇丹撤出,並消滅一股支援埃及人的蘇丹叛軍。蘇丹反叛被鎮壓下去,英國的統治未受到挑戰,一直維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民族意識的高漲

1936年英國和埃及在英埃條約中達到部分共識,從而使埃及官員能重返蘇丹。受過教育的蘇丹精英對英埃兩方都不徵求他們的意見感到十分遺憾。於是他們開始透過大學畢業生全國大會表達他們的憂慮,這個作為戈登紀念學院的校友會而成立的大會很快就接受所有的蘇丹知識分子。大會分為兩派︰多數溫和派準備接受政府的善意,少數激進派由賽義德·伊斯梅爾·愛資哈里領導,他們轉向埃及求救。1943年愛資哈里及其支持者贏得大會的控制權,遂組織一個阿希加(Ashiqqa),成為蘇丹第一個真正的政黨。溫和派則組成烏馬黨,由賽義德·阿巴達拉曼·馬赫迪(Sayyid Abd ar-Rahman al-Mahdi)為贊助人,旨在與英國合作邁向獨立。他的主要敵手是賽義德·阿里·米甘尼(Sayyid Ali al-Mirghani),即哈米耶(Khatmiyah)兄弟會的首領。賽義德·阿里雖然個人遠離政治,但是他全力支持愛資哈里。愛資哈里-哈米耶派——1951年改組為民族聯合黨(NUP)——和烏馬-馬赫迪集團之間的競爭很快重燃起舊猜疑和根深柢固的仇恨,這就長久敗懷蘇丹的政治氣氛,終於扼殺了議會政府。這些派系宗教傑出人物真正控制蘇丹的政黨直至20世紀最後十年。英國把在南方居支配地位的泛靈論者或基督教非洲人和北方居支配地位的穆斯林阿拉伯人隔離開,使他們很容易控制了蘇丹。成立議會的決定逼使英國人放棄這項政策,1947年他們規定南方也參加議會。這個議會的創立使埃及政府產生強烈的回應,他們於1951年10月單方面廢除1936年的英埃條約,並宣布由埃及統治蘇丹。這種倉促和欠考慮的行動只會使蘇丹人疏遠埃及人,直至1952年7月納瑟-納吉布(Nasser-Naguib)革命爆發才使開羅對蘇丹人的願望有較多理解的人掌握了權力。1953年2月12日埃及政府與英國人簽署一項協定,授予蘇丹自治權,3年之內由蘇丹人進行民族自決。1953年11月和12月為組成代表制議會治理蘇丹而舉行選舉。埃及人暗地裡極力支持愛資哈里,他們的競選口號為「尼羅河流域團結起來」。這種立場受到烏馬黨的反對。愛資哈里的民族聯合黨取得輝煌的勝利,這使許多英國官員感到震驚,烏馬黨感到懊喪不已。後來的形勢使愛資哈里否認他自己競選時的承諾,1956年1月1日宣告蘇丹獨立,共和國有一個選舉產生的代表制議會。

蘇丹共和國

自由民主在蘇丹的勝利是短暫的。在嘗試中蘇丹人對自由民主的幻想破滅,他們再次轉向獨裁主義。

阿布德政府

1958年11月16~17日的夜晚蘇丹軍隊總司令阿布德(Ibrahim Abbud)將軍發動一次不流血政變。軍隊的最高委員會成立,軍事統治很快就使經濟有所改善。1959年11月8日政府與埃及締結有關尼羅河水域的協定,據此,埃及不但承認也顯出與獨立的蘇丹和解的姿態。以國家統一的名義,軍官採取了許多促進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傳播普及的的措施。教育從基督教傳教團的英語課程轉變為阿拉伯語、伊斯蘭教方向。1962~1964年間外國傳教團被驅逐出境。中央政府的措施在蘇丹南部遭到有增無已的抵制。1963年9月在赤道省和上尼羅省爆發叛亂事件,為首者是南部游擊隊組織安尼亞·尼亞(Anya Nya),他們認為唯有暴力反抗才能使阿布德將軍的政府研究出一個可使南方人接受的解決辦法。至1962年許多城市的人包括知識分子、工會和文職公務員以及強有力的宗教兄弟會組織都與軍政府疏遠。此外,部落大眾和日益壯大的無產階級對政府也都表示冷淡。最後這個政權令人厭煩至極,人們終於對其行為無力作出反應,將其推翻。擊垮它的手段就是南方問題。
1964年10月喀土木學生召集一次會議,目的在聲討政府在南部蘇丹的所作所為,並譴責這個政體。隨後發生了示威遊行。騷亂很快傳播開來,阿布德將軍辭去國家元首職務,一個過渡政府被命根據1956年的臨時憲法執政。

1964年以來的蘇丹

在哈里發(Sirr al-Khatim al-Khalifah)領導下,過渡政府於1965年4月和5月舉行選舉以組成代議制政府。由烏馬黨重要的政治人物穆罕默德·阿赫邁德·馬傑布(Muhammad Ahmad Mahjub)於1965年6月組成聯合政府。和從前一樣,代議制政府充滿派別之爭。議會由於無法獲得一個共同的目標,也就無法處理好國內的經濟、社會和憲法問題。南方繼續發生衝突,1969年5月25日由加法爾·穆罕默德·尼邁里上校領導的一群年輕軍官奪取政權。
(1)早期尼邁里政權 尼邁里及其年輕軍官既奪得政權,立刻面臨左翼共產黨的威脅,還有右翼烏馬黨的威脅。尼邁里解散蘇丹共產黨,其政府又與在哈迪(Imam al-Hadi)領導下的烏馬党進行鬥爭,哈迪被殺,其支持者遂即解散。1971年7月東山再起的共產黨發動一次失敗的政變。尼邁里答應制訂一部永久性憲法並成立國會,自任國家總統之職,並組織一個蘇丹社會主義联盟(SSU)作為國家的唯一政黨。此事還產生一種解決南方叛亂問題的壓力。
(2)阿迪斯阿貝巴協定 1971年蘇丹南部反叛者在拉古(Joseph Lagu)將軍領導下聯合起來,他把安尼亞?尼亞的戰鬥小組及其政治系統南部蘇丹解放運動(SSLM)團結在他的管轄之下。從此,1971全年南部蘇丹解放運動代表拉古將軍保持與政府的對話,建議南方實行地區自治並結束敵對行為。這些談話終於導致1972年2月27日《阿迪斯阿貝巴協定》的簽字。這份協定結束安尼亞·尼亞和蘇丹軍隊之間長達17年的爭鬥,並宣告南部地區自治。該地區的事務將由一個另行組織的立法和行政機構管理,安尼亞·尼亞的士兵將併入蘇丹軍警部隊。《阿迪斯阿貝巴協定》使尼邁里在國內外均享有盛譽。
(3)經濟發展 《阿迪斯阿貝巴協定》的簽署使蘇丹的經濟發展可能動用原準備內戰的款項。政府資金轉用於和平計畫,同時波斯灣石油收入引人注目地增加,波斯灣的阿拉伯國家開始向蘇丹大量投資以便把它變成阿拉伯世界的「穀倉」。
蘇丹經濟開發的失敗有兩個基本原因。第一,計畫性不強,決定太突然又多變。第二是非蘇丹所能控制外部事件︰石油價格上漲顯著地增加蘇丹為購買石油產品的付款,隨之來的波斯灣開發工程又從蘇丹吸收走了它最好的專業技術工人。這種持續周期性的經濟衰退既非尼邁里政權亦非其繼承人所能挽回。
(4)穆斯林基本教義派的崛起 1965年選舉中伊斯蘭憲章陣線(一個擁護穆斯林兄弟會教義的政黨)只贏得無足輕重的一些選票。但是選舉與哈桑·圖拉比(Hassan at-Turabi)從法國歸來的時間有些巧合,他擔任該黨(今稱伊斯蘭民族陣線)的領袖。圖拉比有計畫地將兄弟會和伊斯蘭民族陣線引上一條擬定要攫取蘇丹政府的行動航道。1980年代穆斯林兄弟會和伊斯蘭民族陣線成功地滲入國家軍官團、文官行政機構和中學教師隊伍中。尼邁裡面對與南部蘇丹人和烏馬-馬赫迪集團的傳統主義者關係惡化,遂轉向穆斯林兄弟會尋求支持。他任命圖拉比為首席檢察官,並且不反對後者計畫以部分伊斯蘭法規為基礎制訂一部新憲法。1983年9月尼邁里修改國家法規以使它們與伊斯蘭法律一致。1983年6月尼邁里片面地將南部地區畫分為三個省,從而有效地廢除《阿迪斯阿貝巴協定》。
(5)南部的反應 自從1972年簽署《阿迪斯阿貝巴協定》之後,南方不時地發生零星戰鬥,但是很快就被平定下來。1983年5月有一支駐紮在博爾(Bor)的軍隊叛變,在馬比奧爾(John Garang de Mabior)上校的率領下遁入叢林,後又避難於衣索比亞,鏇即被心懷不滿的南方人所鼓動,決心擯除悲觀情緒在蘇丹人民解放軍(SPLA)及其政黨蘇丹人民解放運動(SPLM)的旗幟下進行武裝鬥爭。

圖書信息

書名:蘇丹史
作者:柯林斯 著,徐宏峰 譯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6-1
開本:16開
ISBN:978-7-5000-8236-1
所屬分類:圖書 >> 歷史 >> 世界史 >> 其他地區史
定價:¥45.00

內容簡介

近代以來,蘇丹的歷史是一部充滿了革命與內戰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蘇丹曾經作為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溫床,吸引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而最近,蘇丹的繁榮中心地帶與邊緣地區之間,以及北方與南方之問的緊張關係在達爾富爾地區得以爆發。作為一名經常光顧該地區的資深學者,羅伯特·柯林斯在其最新著作中追溯了蘇丹200年以來的歷史,以表明今天有多少悲劇已然紮根於往昔。作者回溯至1821年,自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t Ali)征服該地區伊始,貫穿了英(國)埃(及)共管時期(Anglo-Egyptian Condominium),直至1956年蘇丹取得獨立。然後作者又將焦點轉到由英國人所確立的脆弱的民主制度在持續不斷的教派紛爭中轟然倒塌後蘇丹獨立的歲月。作者認為,正是這些宗教的以及種族的分裂活動,加之領導不力導致蘇丹長期地持久地處於各種衝突之中。作者的寫作態度坦白、直率,說理入微,對於一些複雜的議題決不畏縮不前。本書對於蘇丹這一飽受蹂躪的國家的歷史將作出獨特的和重要的貢獻。

目錄

前言
縮略語
辭彙
導言
第一章 近代蘇丹的形成:19世紀
第二章 英埃共管
第三章 議會制政府與軍事制度的嘗試,1956-1969
第四章 加法爾·尼邁里政府:英雄時代,1969-1976
第五章 加法爾·尼邁里政府:失望與解體,1976-1985
第六章 過渡時期軍事委員會和第三屆議會制度政府
第七章 伊斯蘭革命:圖拉比時代,1989-1996
第八章 巴希爾時代:困境與反抗,1996-2006
第九章 南部蘇丹的戰爭與和平
第十章 達爾富爾災難
結語
參考書目精選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