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超聲療法是指套用>20KHz(常用0.8^}1MHz)的超音波,通過各種方式作用人體以治療疾病的方法。藥物超聲導入療法又稱藥物超聲促滲透療法,是指利用超音波促進藥物經皮膚或黏膜吸收的一種新型藥物促滲透技術,這項技術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開始套用於運動醫學,經過近60年的研究與套用,藥物超聲透入技術日趨成熟,並成為傳統經皮給藥的一種極具潛力的替代治療,廣泛套用於皮膚科等各項疾病的治療。
效應
1.醫學效應
超音波的治療原理主要表現在機械效應,溫熱效應和理化效應方面。
2.機械效應
機械效應的來源有二點:
一是超音波在介質中前進所產生的機械效應,稱為行波場中的效應,使人體組織中各質點受到交替變化的壓縮和伸張,產生的正壓、負壓以及巨大加速度;
另一是超音波在介質中傳播時由反射而產生的機械效應,稱為駐波場效應,可影響人體組織壓力、張力,使人體組織液中不同質量的離子產生不同運動速度,運動速度差引起離子間的摩擦。
因此機械效應可使機體組織細胞內物質運動,可引起容積變化,產生細胞漿流動,細胞質粒振盪、旋轉、摩擦;可刺激細胞膜的滲透性,促進新陳代謝,加強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改善組織營養。
3.溫熱效應
超音波在人體內可產生熱量,在不同超聲劑量作用下產熱程度不同。劑量越大,產熱越多;超音波頻率越高,在肌體內穿透越淺,產熱越高。此外,在同一劑量及頻率下,機體組織不同產熱也不同,肌肉是脂肪產熱的2倍,神經組織產熱是肌肉的2倍。
4.理化效應
在以上機械效應和溫熱效應的作用下,可繼發物理和化學的反應,如彌散作用、觸變作用、空化作用、聚合作用和解聚作用等,治療中一般採用800KHz以上的頻率並根據肌體不同部位控制一定的治療劑量,就可以達到安全治療的目的。
a.彌散作用:超音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促進藥物離子在組織細胞間的流動。從而增強生物膜彌散過程,促進物質交換,改善組織營養。
b.觸變作用:超聲作用下,可使凝膠轉化為溶膠狀態。對肌肉,肌腱的軟化作用,以及對一些與組織缺水有關的病理改變。
c.空化作用:保持穩定的單向振動,細胞功能發生改變,形成空化效應。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循環加快,促進微量元素的吸收轉化,加快酪氨酸的生成。
d.聚合作用與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將多個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個較大的分子過程。大分子解聚,是將大分子的化學物變成小分子的過程。可使皮層內酶的活性增加,加快黑素細胞合成。
e.消炎,修復黑素細胞:超聲作用下,可使組織PH值向鹼性方面發展,並影響血流量,產生抗炎症作用。同時加快血液循環,從而達到對受損黑素細胞組織進行清理、激活和修復。
臨床套用
將藥物外敷於白斑處及潛在症狀部位,利用超音波的溫熱效應和機械效應及超強的穿透能力使藥物快速滲透入皮層內,通過理化效應促進藥物的吸收,達到激活黑色素細胞活性的目的。
藥物超聲導入療法是用來輔助藥物滲透吸收的,所以選取的藥物是關鍵。成都西部白癜風醫院不僅為患者精選外敷藥物,更有中科院專利認證中草藥配方,通過超聲導入的形式治療更加綠色健康。
特點
1.廣泛的適用性
超音波治療根據頻率、功率、發射方式等指標的不同適合多種慢性疾病的治療和配合藥物輔助治療,具有無創安全,效果明顯的特點。面對的多種慢性疾病康復治療:例如腰肌勞損、中風康復、冠心病血脂預防等都可以用超聲進行治療。
2.操作安全簡單
超音波治療已被廣泛運用了幾十年,機理確切,設備均有完善的多重智慧型保護措施,套用安全而無副作用,可有效降低醫療風險。超聲與通常所運用的電子脈衝、微波等電磁波治療完全不同,超音波調理所運用的聲波能量是純粹的機械波,絕無任何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