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史書上留下濃重一筆的藤原鐮足生有兩個兒子:長子貞慧(藤原真人)和次子藤原不比等。與生極榮華、死備哀榮的父親和弟弟相比,貞慧的一生短暫而不為後人所知。
出生
關於貞慧的出生,歷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
以《日本書紀》、《貞慧傳》(惠美押勝著,成書年代在公元760年左右)為代表的文獻認為:貞慧出生於皇極天皇二年(643),父親是中臣鐮足,母親是車持①國子君之女與志古娘,人稱車持夫人。這也是公認正統的說法。
而《大鏡》(成書於平安時代末期)、《多武峰略記》(成書於鎌倉時代)等書則認為貞慧其實是孝德天皇(輕皇子)的兒子,並附會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車持夫人原本是輕皇子(即後來的孝德天皇)的寵妃,後來被輕皇子賜給了中臣鐮足作夫人,然而此時車持夫人已有孕在身六個月了,於是輕皇子就跟鐮足約定:如果車持夫人生的孩子是男的,就當作鐮足的孩子來撫養;如果生的孩子是女的,那么就當作輕皇子的孩子來撫養。四個月後,貞慧出生了,於是便按事先的約定被當作鐮足的長子來撫養。
考慮到《多武峰略記》這類的野史多有訛誤,本文採信第一種說法,下文均以《日本書紀》、《貞慧傳》等文獻的記載為準。
貞慧的行為或許出自鐮足的授意,足見鐮足花大力氣來培養貞慧的苦心。
個人履歷
白雉四年(653),虛齡僅有十一歲的貞慧隨遣唐使小山上吉士長丹、小乙上吉士駒等入唐進一步學習佛法,此時正是唐高宗永徽四年。到達長安的貞慧掛單②於懷德坊的慧日寺,並拜神泰和尚為師(神泰原是唐代蒲州普救寺僧人,因精通大小乘經論,為時眾所推,成為房玄齡為玄奘譯經所選取的證義、筆受等一十二名人才之一)學習當時最先進的佛教文化。貞慧不僅注重佛法方面的學習,同時也大力吸收盛唐文化的精華。經過十餘年的勤奮努力,貞慧終於通解經典,學有所成。
在中國度過了十二年的歲月之後,貞慧於唐高宗麟德二年(665)隨唐政府朝散大夫沂州司馬上柱國劉德高、駐百濟將軍郭務棕訪日的船隊返回日本,於七月二十八日途經對馬,九月二十日到達筑紫。在百濟短暫停留期間,貞慧偶爾顯露出的才能讓百濟人驚嘆不已:他曾做了一首絕句的上兩句,當時的百濟士人竟無一人能續上下面的兩句。
回鄉
九月二十三日,貞慧終於回到了闊別十二年的故鄉。父親鐮足此時已是實質上的政府首腦;而在貞慧留學期間,父親與母親所生的弟弟藤原不比等現在也有六歲了。此時的貞慧,正待如父親的期望般在政治上大展拳腳,卻不料於三個月後(十二月二十三日)就猝然離世。朝野上下對貞慧的早夭無不感到遺憾和傷心;白髮人送黑髮人,驟失愛子對鐮足的打擊可想而知,四年後他也步貞慧的後塵棄世而去。
猝死
貞慧的死成了歷史上的一樁無頭公案。無論如何,正當盛年的貞慧的猝死是一件非常不正常的事情。對於貞慧的死因,當時的人普遍認為是被毒死的,而下手的人正是嫉妒貞慧才能的百濟士人。當然,如果從時代背景來分析這個原因的話,或許會更合理一些。日本一向與百濟交好,但在齊明天皇六年(660)的時候,百濟受新羅和唐朝的夾攻,首都陷落,國王被俘,百濟遺臣鬼室福信向日本求救,日本乘機出兵朝鮮。天智天皇二年(663),新羅和唐朝在白江村(即現在朝鮮的錦江)大敗日本軍隊,滅亡了百濟。此時的日本轉變了外交姿態,於天智天皇四年(665)、六年(667)和八年(669)陸續向唐朝派遣了遣唐使,這在實質上是向唐表示屈服了。這一切在百濟滅亡後逃往日本的百濟士人看來當然是一種無法容忍的背叛行為。在唐留學十二年、受唐文化影響很深的貞慧由於是政府首腦鐮足的兒子,他的存在必然會對日本的對外政策產生重大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百濟遺民對貞慧懷有憎恨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存在“貞慧的猝死是百濟士人下的手”這樣的說法也就不足為奇了。
貞慧二十二年的人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如划過天際的流星般短暫,令人嗟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