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子女,西藏以其博大、寬廣、神聖養育了勤勞善良的藏民。藏民以他們特有的文化快樂的以自己的方式過著屬於他們的生活……
酥油茶是藏鄉民眾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種飲料,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禮儀、祭祀等活動不可或缺的用品,極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剛進藏的漢族幹部,要適應高原環境,首先要過生活關,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能不能喝酥油茶。顧名思義,酥油茶由酥油、茶和食鹽三種原料做成。
酥油是藏族人民用手工工藝從牛羊奶中提煉出的奶油。提取的方法既簡單又別致:先將鮮奶加溫煮熟,晾冷後倒入圓形木桶中,桶中裝有與內口徑大小一樣的圓蓋,中心豎立木柄,下安十字形圓盤,打酥油者緊握本柄上下搗動使圓盤在鮮奶中來回撞擊,直到油水分離。這個過程就叫做“打酥油”。牛羊奶經過這樣搗打後,其中的油質浮出水面,將它用手提出。壓裝於皮翼中,冷卻後便成酥油,現在,手搖牛(羊)奶分離器已經逐步代替了手工搗制的舊工藝。
喝酥油茶時還有一套喝茶的規矩。客人坐好後,主人取出茶碗端放在面前,恭敬地將酥油茶斟上。倒茶前將茶壺輕輕晃蕩數下,意將壺裡的茶攪均勻。飲茶不能太急,不要一口喝乾,且不能發出響聲。主人對客人的茶碗總是添的滿滿的,以表示禮貌。如果自己不想喝了,就擺著不要動,等告別時,一飲而盡,這樣才符合當地飲茶習慣。酥油茶營養非常豐富,喝後還能生津止渴。
青稞酒是藏族人都喜愛喝的酒,是自己用青稞釀成的一種度數很低的一種家制酒。青稞酒製作簡單,先將青稞洗淨煮熟,稍加降溫後加進酒麴,裝進木桶或淘罐加封發酵3-4天后,在加一定比例的清水,幾天后便成了清爽可口的青稞酒。
每當親戚、朋友團聚或客人來訪,主人都要給客人敬三杯酒,客人用無名指沾少許彈向空中,以示敬天地神,最後小喝一口,添滿,再喝一口,如此三次,然後滿杯喝乾。如果你端著酒杯不喝,主人會認為你客氣,便要唱起祝願你的父母、家人、朋友的祝酒歌,直到你把此杯酒喝完。若你真的不會喝酒,主人也不會為難你。
獻哈達是藏族人民日常交往中常見的一種禮儀,常在覲期佛像,建房豎柱、認錯請罪,拜會尊長,送別迎親、饋贈親友時使用,表示敬意、祝賀,表達純潔、誠摯之心。哈達有藍、白、黃、綠、紅五種,最常見的為白色哈達,象徵純潔、吉利。哈達一般用絲綢做成。五彩哈達是最為隆重的禮物,是獻給菩薩和迎親做彩禮用的特定禮物。送接哈達有講究:下輩向上輩或高僧活佛敬獻哈達,要微微躬身,雙手捧著獻於手上或置座前桌上,獻後後退數步方能轉身離去,以示尊敬。長輩給晚輩贈送哈達可直接掛在對方頸上。平輩獻哈達只需獻於手上。接受哈達者,身體要微微前傾,恭敬地用雙手接過,然後舉過頭頂掛在自己頸上。以示謝意。有事求人則要到他人家獻哈達,將哈達獻於主人家神龕前,對方應允留下哈達,不應允則當面退還。向對立的一方獻哈達,對方接受了哈達,意味著有可能化干戈為玉帛
堆諧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人們從小就受到了歌舞的薰陶。他們用歌舞表達自己的各種各種感情活動及許多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心理狀態。藏族是一個熱情奔放的民族,有人說會走路就是會跳舞,會說話就是會唱歌。無論男女老幼都能歌善舞。西藏的民間歌舞浩如海洋,而堆諧則是西藏民間歌舞中的一種。堆諧是藏語的讀音,“堆”是西藏的一個地方,“諧”為歌曲之意。這種具有快節奏表演、粗獷樸素的舞蹈,後來被藝人加工提煉,又有了各種舞姿,如踢踏舞的強節奏、扣胸挾臂的舒情浪漫,都在堆諧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藏戲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它在藏語文中被稱為“阿吉拉姆”,是‘仙女大姐”的意思,簡稱“拉姆”(即仙女)。從十五世紀起,噶舉教派僧人唐東傑布立志在雪域各條江河建造橋樑,為眾生謀利。他煞費苦心,募籌造橋經費,雖然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後來,他發現虔誠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聰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來組成戲班子,以佛教故事為內容,自編自導成具有簡單故事情節的歌舞劇,到各地演出,以化導人眾、募集經費。這就是藏戲的雛形。藏戲在西藏以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流傳至今已相當普及,是以歌舞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藝術。藏戲藝術,歷史十分悠久,劇種流派眾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諾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薩雯蚌》《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蘇吉尼瑪》八大劇目已成經典,音樂唱腔韻味雋永,面具服飾五彩繽紛、瑰奇神異,名角新秀不斷湧現。所有這些,無不昭示著藏戲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雕刻西藏的民間雕刻藝術源遠流長。今天在荒無人跡的山野中所發現的數十處原始岩畫,就出自藏族先民之手,是這片原始岩畫就出自西藏先民之手,是這片土地上現存的第一批藝術品。民間雕刻藝術以其數量大、材料美、品位高享有重要地位和聲譽,其種類有木雕、石雕、骨雕、泥塑、金屬雕等等。
禁忌
藏族禁忌較多,有行為、宗教、語言、食物及生產勞動等諸方面。
生活禁忌:老年婦女不食當天宰殺的肉食;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家庭不順,戶外插青枝柏葉或石頭上放有紅線,或用石壓刺,以示謝絕客人;屋內不準吹口哨,唱情歌;年尾忌債翻年,年頭忌要債;忌婦女在爐灶上站立、蹲坐;家中佛壇不允許別人亂摸,也不得隨便指問;吃奶渣和優酪乳時,忌用筷子;忌燒奶渣吃;主人及客人在火塘上首位置就坐,只能盤坐或跪坐;不準隨便跨越火塘;不準在神龕上放雜物。
語言禁忌:在長輩、尊者及父母前,忌講醜話髒話;在家中忌講不吉利的話,特別是喜慶佳節;忌以下流穢語咒人;忌用不吉利的語言罵牲畜。
生產禁忌:不打殺鶴、雁、鷹、雕、烏鴉、家狗、家貓等,雨季,忌在高山上砍伐木材或高聲喊叫。在防霜防雹期,忌火化屍體,忌婦女外出不披披肩。
磕頭:
信教民眾到寺院朝神拜佛和拜見大活佛時都要磕頭,以表示忠心和虔誠。磕頭時,不論男女都要將繞在頭上的髮辮解開,脫下帽子(男人須將處巴套袖),雙手著地磕三次,以表示尊重和親熱。路遇長者要脫帽讓路,若騎馬相遇,定要下馬致禮。
葬俗:
藏區盛行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五種葬式,喪葬時採用何種葬法,以問喇嘛後決定。
天葬行大葬者大多是僧侶和成年俗人。
天葬:天葬又稱鳥葬或空葬,是藏族的一種古老的風俗,也是藏族地區普遍的葬法。各地都有天葬台,人死後,念經“超度”後送至天葬台,由天葬專職行葬人員剖屍餵鷲。天葬時忌外人觀看。
水葬:在西藏雅魯藏布江沿岸,有水葬的習慣。當地人認為水葬和天葬一樣,天葬是將屍體餵禿鷲,而水葬則是把屍體餵魚,效果一樣,均可得到超度。
火葬:是一種較為高貴的葬法,多在高僧、活佛和大貴族中進行。
土葬:用漢式棺材,人死後入棺,並停放數日,方送葬,掩埋後用厚草皮壘成長形土墓;用藏式棺材,屍體成蹲狀入斂,墳墓標誌不明顯,葬禮也較簡單樸素;人死後將屍體捆成蹲狀後放大白布口袋或麻袋,掘坑掩埋,無棺材。
塔葬:足大活佛圓寂後所用的葬儀。屍體經防腐處理後,置於塔內,稱為“靈塔”,供人崇拜。有的是焚化屍體後,將骨灰放在靈塔內。
節日
藏曆年:古時候沒有藏曆,人們認為桃花一開就算一個新年的開始。現在的藏曆起源於公元1027年,從此,藏曆的第一天固定為藏曆年。藏曆年是西藏最盛大的節日,節日期間,家家戶戶團聚,用吉祥如意等美好語言相互祝福。
進入藏曆十二月,人們就開始做著過年的一系列準備:在盆中浸泡青稞種子,藏曆初一那天把青稞苗供在佛龕上,以求在新的一年裡豐收吉祥;用酥油和白面炸"卡賽"等供品;完成針線活,打掃房屋庭院。
大年初一的一早,人們在民間說唱老人祝福吉祥的"扎嘎"聲中(現在多用錄音機播放)迎來藏曆新年。這天,各家各戶把祝願吉祥如意的青稞幼苗、"卡賽"(油榨果)、"隆過"(羊頭)、"切瑪"(五穀豐收斗)、各種糖果擺於佛龕或藏柜上,全家人換上新衣,坐在嶄新的卡墊上,吃用人參果、酥油、糖等做的"吉祥飯"。飯後長輩端來五穀斗,每人依次抓上幾粒撒向天空表示祭神,然後拈一點放進嘴裡。這時長輩祝大家"扎西德勒",晚輩回賀"祝你身體健康,永遠幸福"。這一天各家基本上閉門歡聚,鄰里互不走訪。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彼此走訪,拜年祝賀,持續半個月。
傳昭大法會:傳昭大法會又稱為莫朗欽波節,是西藏最大的宗教節日。此會是由格魯派創始人,宗教的改革家宗喀巴於1409年在拉薩發起的一次祈禱大會延續而來的。在這期間西藏三大寺的僧人近2萬人集中在拉薩大昭寺向釋迦牟尼的佛像祈禱,並舉行格西學位的考試。西藏與其他地方的佛教信仰者也來次朝佛,放布施。
各種節日朝山節:佛教者們認為這一天是釋迦牟尼第一次舉行講經的日子,所以,這天人們穿著新衣,帶著食品,趕往拉薩附近山上的各寺朝佛、念經,之後,到野外盡情餐飲、歌舞,直到日落才返回城裡。
春播節:又叫播種節、試種節,是給第一次學耕地的小牛套上軛木,試耕土地。每年正月的某一個吉祥日舉行。在春播節前三四天,各家要釀造青稞酒並給牲畜準備好裝飾品。到春播節那天日出之時,由一個當年屬相的婦女和幾個老農民,穿上節日盛裝,將準備好的茶酒、經幡、香爐帶到破土耕地之處祭祀土地神、農業神,然後回村寨。這時,全村的男女老少便穿著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牽著耕畜一起來到準備開耕的那塊耕地上。大家歡歡樂樂地分成幾攤子,喝茶飲酒。茶酒之後,由幾個男人在開耕之處燒香、堅經幡、高唱頌詞、祭祀神靈,準備試耕。一般說來,每戶帶來一對耕牛,由該戶主婦向天敬酒三次,在耕牛腦門上抹三道酥油,以示吉祥。新耕的第一犁,由當年屬相的婦女撒出吉祥種子,然後開始翻耕。敬神儀式之後,還要舉行跑步、角力等娛樂活動。
當雄賽馬會:是每年藏曆7月10日開始歷時三天,藏語稱"中仁從讀",意為請喇嘛念經。賽馬會原是慶祝豐收、開展農牧業產品互市、進行文化娛樂的活動,後來才滲入了宗教色彩。當雄賽馬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其中主要有賽馬、射箭、歌舞表演等。
江孜賽馬(射箭節):賽馬射箭活動在西藏各地非常普遍,而把它作為競賽活動固定下來起始於公元1408年的江孜。以前的賽馬節僅限於賽馬、射箭和騎馬射箭三項。然而,今日的賽馬節除保留以上活動外,還增加了各種文體活動和物質交流,已成為每年西藏地區最盛大的地區性節日。
林卡節:酷愛戶外生活的藏族人民,夏天紛紛進入拉薩河邊的林卡遊樂避暑,稱為"玩林卡"。林卡節日活動內容非常豐富,總的來看離不開兩個主題:敬神和娛樂。每當節日到來,身著盛裝拉薩人便源源不斷地從城裡湧向郊區的林卡,汽車、騾馬、腳踏車、機車載著人和桌椅、食品、飲具,熙熙攘攘地行進在大街小路上。有的在林卡里搭帳篷,帳篷大都是白色的,繡著藍色的吉祥圖案,樸素而美觀;還有的人家用五顏六色的帳圍圍里,架起爐灶,安置桌椅,鋪上卡墊,擺放各種點心、菜餚、飲料,夜以繼日地唱歌、跳舞、打藏牌、擲骰子、講故事、玩遊戲、請客歡宴、喝酒狂歡,有時還觀看電影、文藝節目和藏戲,進行傳統體育、射箭、競技比賽等。近年來拉薩林卡里的活動更加豐富,電視機、錄像機、卡拉OK、電子遊戲機也搬進了帳篷,傳統文化與現代娛樂在這裡相處融洽。
江孜達瑪節:江孜達瑪節已有500多年歷史。據說在薩迦王朝時期,江孜法王帕巴桑布在民眾中享有很高威望。帕巴桑布死後,他的弟子每年做祭祀以表紀念,後因戰亂中斷。公元1408年帕巴桑布的兒子貢桑繞帕任江孜法王后恢復祭祀。這一年藏曆4月10日至4月27日,貢桑繞帕為其父念經祭祀,並進行娛樂活動,內容主要有展佛、跳神等宗教活動和角力、負重等娛樂活動。到了扎西繞丹任江孜法王時,也就是公元1447年,還增添了騎射、藏戲、歌舞等娛樂活動。江孜達瑪節由此沿續至今。
林芝工布節:傳說很早以前,有支外國軍隊入侵西藏,當地人無力抵抗,只好向各地求援。工布人民為了保衛祖國和家鄉,組成了一支愛國軍隊前去支援。他們踏上征程之時,正值九月,將士們惋惜不能喝上過年的青稞酒,不能吃上過年的點心,也沒有烤上過年的青松火。工布人民便把藏曆提前到十月一日來過。為了紀念當年英勇應徵的將士,每年的十月一日,工布人民都要獻上三牲為將士們守夜,久而久之,十月一日過工布年的習俗便形成了。工布年與藏曆新年相比,有著較強的林區特色。主要活動有趕鬼、請狗赴宴、吃"結達"、背水、祭豐收女神等。
沐浴節: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每年藏曆7月6日至12日舉行,歷時7天,又名"沐浴周"。相傳,很早以前青藏高原發生了罕見的瘟疫,人畜大量死亡。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派七仙女從玉液池取來七瓶仙水,倒在西藏所有的河流里。當夜,老百姓都在夢中看到一個面黃肌瘦、遍體瘡痍的姑娘跳進清澈的河水沐浴後,病態全無,容顏照人。從此,每年夏末初秋,當"噶馬吉日"(金星)出現的七天裡,城市、農村和牧區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動,紛紛走向江、湖、河、溪畔、搭起帳篷,圍上幃幕,鋪上卡墊,在水中嬉戲、游泳。婦女也毫無顧忌地在水中沐浴。中午一家人在外野餐,品嘗醇厚的青稞酒和噴香的酥油茶。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歸,盡情歡度這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