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脈之重要,是因為它是重生脫離苦海的捷徑,成佛涅槃的唯一路徑。修持密法的第一大成就即是開通中脈。中脈開通後,行者不光是神通具足,而且生死涅槃已無差別,故而《協巴多傑根本續》中有偈云:“氣不入中脈者,妄想證菩提,如若手捻沙,欲得酥油者。”
中脈開通之後的一些現象
一。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力大無窮。
二。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可飛行騰空,自在遨遊。
三。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具備五眼六神通。
四。中脈開通以後,行者應具備九彩虹影光明罩體。
五。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所有之言語,一切均為咒語般有奇效。
六。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得十方諸佛之智慧灌頂。
七。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對一切經論通達而無障礙。
八。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通達過去,現在,未來之三世宿業智。
九。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大悲普周遍塵中脈開通之後剎,無時間
空間之限制。
十。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具無漏神通。
十一。中脈開通之後,行者遠離一切境相,定中清淨無染著。
十二。 中脈開通之後,行者應於光明大定相續不斷。
十三。 中脈開通之後 ,行者應成就一切佛智,煩惱菩提二無差別。
十四。 中脈開通之後 ,行者應成就阿達爾瑪金剛王佛圓滿妙智,
輪迴生死即涅槃。
提示
1.不要用本功法治病。當然,修行一段時間之後有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也是正常的。如果沒有,更應該視為正常。
原理:人類的絕大多數疾病是心病。心病既除,大多數人的身體疾病往往逐漸自愈。既然斬草須除根,不必枝葉動刀,那么,就不必針對一個又一個的疾病去費心地修練了。不過,本功法是在潛意識層次修行,是“靈魂深處鬧革命”,修行成果反映到身體層面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因此,不要急功近利地去追求療效。
2.修行中有什麼身體感受,不要在意。尤其是千萬不可追求時下正時髦的各種身體覺受,也不要順應身體或心理的需求享受或厭棄某些覺受。
原理:有沒有所謂覺受並不表明修行境界的高低,相反,注意任何覺受都會使修行僅僅停留在身體階段,耽誤了更深層次的探求。
3.應該以認真的態度去做每一步,哪怕某些步驟看起來沒有意義。並且在本階段,不要隨著自己的意願修改修行步驟,否則,可能還得從頭再來。
原理:一年級的課程都是大同小異的,你不必選來選去。另外,如果你不定下心來學完哪怕最次的一年級教程,你恐怕將一直停留在一年級水平。
4.如果修行中途被打擾,沒關係,立即起身去處理一下,找機會再來。沒有什麼驚功之說,也不要責備各種干擾因素。
原理:修行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不是出家人,我們更不提倡脫離生活的純粹修行,因為那不現實。因此,修行不該是一種壓力,不該成為生活的對立面。只有修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它才會長久。事實上,哪怕你只修了一步,也已有了這一步的成就了。
5.本功法重在修心,因此,各步驟中所推薦的姿勢、氣路、意念等都不是死套路,應注意體會其中所暗示的人生意蘊。出於同樣的原因,本功法儘管看起來是一種專修的坐禪法,最好的修法卻是在日常生活中不修而修──悟即是修。當然,拿出一定的時間專修也是必需的,尤其是在初期。
原理:佛教的基本世界觀講“萬法唯識”,是說萬事萬物只是一種心識通過修練本功法可以證到這一點。這是後話。不過,本功法的出發點及其歸宿是徹悟人生的真諦,這也要求修行者不要在技巧之橋上作過多的停留。
藏密中脈修煉法
初級功法
第一步 準備
1.暫時封閉,確信在靜坐期間無人打擾。
2.聲響熟悉,確信不會突然傳來怪聲,確信不會有什麼特別的聲音會吸引你的注意力。
3.通風良好,確定周圍的氣息已經可以習慣並能逐漸漠視。
4.雜事已了,確實沒有必須在靜坐期間去做的事情。
5.安全舒適,確信靜坐期間不必擔驚受怕或因衣、食等問題而有不適感。
第二步
1.把光線調整到自感最舒適的狀態。
2.找一個自感最舒適的方向。
3.用一種自感最舒適的姿勢在墊子上坐穩。
4.自我確定一段可以保證坐到底的時間。
5.最後確定一下第一步是不是已做好。
第三步 調身
1.晃一晃身體,把每個部位都調整到較舒服的狀態。
2.把坐一會兒可能會不適的部位多活動一下,以保證可以保持較長時間不動。
3.確信可以保持不動時,告訴自己正式開始坐禪。
4.整個坐禪期間如果身體再次感到不舒服,可以重複這一調身過程。
第四步 調息
1.開始注意自己的呼吸,感受吸進呼出時身體的變化。
2.更深一層地感受吸進呼出時身體的細微變化。
3.感受呼吸的具體部位。
4.注意是不是把氣吸進了胸部。
5.注意是不是把氣吸進了腹部。
6.注意是不是把氣吸進全身後又從全身呼出。
7.注意全身通透的感覺。
第五步 觀脈
1.感受身體內部通透空洞的狀態。這種感受可以認為是一種觀察內觀。
2.凝神注意,開始進入生命內觀階段。
3.觀察身體內部空洞透明的樣子,烏蒙蒙、白茫茫,朦朦朧朧、混混沌沌.
4.在中空的身體中觀察中脈。這是一條似有似無的亮線,從小腹開始往上通往頭頂百會穴(頭頂中央部位),大約有麥桔那樣粗細。它最初只是一種想像,觀察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可以真的看得見,就象夢中看見光線一樣清楚地看見。
5.集中精力觀察這條中脈。
第六步 數息
1.現在,邊觀脈邊呼吸。方法如下:吸氣時從中脈的下面往上看,呼氣時再從上往下看。均勻呼吸,均勻觀察。開始進入中脈呼吸階段。
2.持續進行中脈呼吸並開始查呼吸次數。一吸一呼算一次。
3.持續數息,出現錯誤從頭再查,直到可以沒有錯誤地查到一千數以上。數息過程中會出現紛亂的思緒或各種感覺,不要管它,一直數息。
4.此時會感到呼吸越來越微弱、越來越緩慢,甚至達到無息狀態,即可不必再查,逐漸進入下一步修練。
第七步 入定
1.停止數息之後,隨著呼吸的逐漸減緩,感覺恍恍惚惚、平平靜靜,似已進入深層睡眠,但又較為清楚明白,這已是初步入定了。
2.肯定下這種狀態並體味它、延長它,最後逐漸漠視它。
3.不久,當最初確定的時間到了,覺得該收功了,便可以收功。
4.睜開眼,輕輕活動一下身體就算收功了。如果想美容,就用手輕擦一下臉,如果有其它好願望,就想一下它即將實現。
5.如果時間允許,只要可以在入定狀態中保持五分鐘以上,就請直接進入中級功法的修行吧。
第一步的準備工作讓你從大千世界的煩亂無定中縮回來,專心於一份小小的修行環境。第二步、第三步入座調身,你的注意力又從環境的營造縮小到感受身體。第四步把泛泛的身體感受集中於呼吸的體察。第五步有了飛躍,意念從生理的感覺升華到思維的想像。然後,到了第六步,感覺與想像更抽象為一些一千以下的數字。至此,在塵世上飄遊不定的你的生命(思緒、意志),可以通過數字的牽引獲得一份暫時的平穩與寧靜了。
然後,繼續修練到第七步,不通過數字、呼吸等外助你也可以定下心來,感受生命本身了。那時,獲得定力的你,就可以一點點地反省那一縷在定力下變得越來越清晰的思緒,從而認清自我並逐漸走向自我把握、自主自控的自在人生。〗
中級功法:觀心
第一步 準備
1.必須通過初級功法的修練,至少可以保證五分鐘的入定。
2.暫時放下爭鬥的心,修行期間不再怨恨或厭煩什麼人、什麼事。
3..暫時放下算計的心,只當進行了必要的一小段睡眠,不要指望通過修行能獲得什麼。
4..暫時放下追求的心,只當無所事事地玩了一會兒,原本不指望成就什麼。
第二步 入座
1.盤坐。隨著修行時間的增加,逐漸由自然盤發展到單盤、雙盤。不必硬坐,只待水到渠成。
2.調身。坐直,放鬆,手結定印,雙目垂簾,舌尖微頂上顎,下頜微微內收。
3.調息。參照初級功法,逐漸達到微息乃至無息。
4.入定。逐漸入定,達到身不動(想動也動不了)、氣息穩(想快也快不了)、思緒平緩明晰(思而不亂)。
第三步 理心
1.入定並不是昏沉、迷糊。初步入定之後,思緒依然存在,甚至還會更加心潮如涌。不過,此時的思緒儘管也是如此潮湧而來,卻變得明晰條理。不要控制,靜心旁觀。
2.之後,逐漸理清這些思緒的脈絡,看清楚你在想些什麼,想了多少。
3.追溯這些思緒的來源,看它們是在何時、從何處產生出來的。
4.在思緒剛剛產生的時候就發現它們,然後一直跟蹤觀察,直到它被新的念頭所代替。
5.就這樣理清思緒的來龍去脈,看一個又一個念頭象肥皂泡一樣地產生、消逝,最後又被另外的念頭所代替。
第四步 通感
1.當靜靜地觀察思緒的生滅時,各種感覺會悄悄地象最初的念頭一樣潮湧而來。
2.還會在眼前出現各種光斑。
3.還會出現各種極其微弱的聲音。
4.或者出現各種莫名其妙的香氣。
5.象第三步一樣理清它們的來龍去脈,看它們一個又一個象肥皂泡一樣地產生、消逝,最後又被下一個所代替。
6.如此漸漸明白各種感覺都具有共同的特點,它們其實也只是一種思緒而已。
第五步 一念
1.用足夠的耐心旁觀各種思緒與感覺,不控制也不強化,漸漸地它們變得越來越少。
2.漸漸地只剩一縷若有若無的思緒,它可能是一種感覺、一個光斑或一種聲音、一種氣味等等。
3.漸漸地這一縷思緒也會消逝,仿佛進入一片空白的狀態。這時,應該明白,這種空白也是一種思緒。
4.就這樣保持在一種有相或無相的專一思緒之中。
第六步 隨波
1.當生命在靜坐中成為一縷最後的思緒時,這思緒不僅若有若無,而且還是忽來忽去的。
2.觀察這種若有若無、忽來忽去的秩序,會發現那是一個奇妙的旋律,仿佛夜湖上蕩漾著的漪漪微波。
3.感受這個旋律並跟蹤它、追隨它。
第七步 和諧
1.繼續靜靜地感受、追隨生命深處的那縷旋律,從細微之處注意自身的意願與它的不同之處。
2.逐漸地發現自身的意願正在靠近那縷旋律。
3.自己的意願正在符合自然的旋律。
4.自己成為那旋律本身。
5.極其細微地感受這個時刻。
6.如果有信心,試著探求這是怎樣一個時刻,自己和那旋律背後還有什麼。尋找時空背後的時空,觀察觀察背後的觀察。如是進入高級功法的修行之中。或者當時間已到,慢慢出定。
高級功法:歸真
注意事項:
1.本功法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很明顯地得到體驗。因此,如果前一步沒有很肯定地證驗到,不可接下去修練下一步。
2.如果修練本功法出現特異功能,不可暴露,更不可炫耀或妄用。
3.本功法不拘泥於姿勢及場合,也不必計較修行時機與方式。
4.本功法的歸宿是返回普通生活中去,以大出世的心大入世。一步一步的修練步驟就是這樣安排的。
5.本功法的證研、體會及修行中所得出的獨特結論,不可與平常人談。
6.本功法修成後自己自然會明白,那時可以去找得道者求證,然而,這裡預先提醒,最終認定你的是你自己。
7.以第一步所列出的標準反覆反思、追問、調整自己的心態,然後才可以進入高級功法的修行。做不到時不可妄練,以免走火入魔。
第一步 準備
1.以接納一切的心態,不帶任何先入之見地進入深層生命的探求之中。出現任何現象、得出任何結論都泰然處之。
2.以大無畏的勇氣進行生命探險,敢於面對新感受、新境界。
3.高度的自信、徹底的自立。相信自己完全可以處理好修行中出現的任何問題,決不向任何神靈仙怪求助,也不過多地聽人說三道四。
4.徹底放鬆、完全自然,釋放生命深層的力量。準備傾聽並追隨內在生命的固有旋律。
5.博大的胸懷、融合無礙的心。準備同化一切外在的對立、消弭所有內在的矛盾。在修練中已沒有敵人、沒有業障、沒有心魔。
6.淡泊平靜的心態,不貪戀良性的境界,也不拒絕自然而來的不良感受。
第二步 入坐
1.七支坐。
2.調身。
3.調息。
4.入定。
5.觀心。
第三步 洞察
1.當再次經歷了中級功法的全過程之後,漸漸進入那個和諧的時刻,自己成為自然的旋律本身,兩者了無區別。
2.觀察這種了無區別:自己的思緒融合在自然的旋律之中,隨著那旋律在宇宙時空中緩緩地蕩漾;自然的旋律在時空中波洄洋溢,仿佛是自己的思緒在宇宙中忽隱忽現。
3.由體察那個旋律(即自己的思緒)慢慢地轉向體察旋律背後的背景。那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在那裡,仿佛懸掛著茫茫的宇宙太空,又仿佛可看見浩渺的歷史進程。
4.悄悄地、小心地、仔細地洞察這個黑洞。
第四步 層疊
1.然後,悄悄地、小心地、慢慢地去看黑洞的背後。
2.黑洞的背景還是一個黑洞。
3.繼續探究,發現這是一個層疊的世界,可以無限地延伸下去,
直達無底的深處。
4.那么,是什麼在進行這種觀察、探究呢?當自己在這樣進行觀察、探究時,再問:是什麼在觀察、探究這種觀察、探究呢?
5.如是發現,觀察的背後還有觀察、探究的背後還有探究。繼續內省這些所謂的觀察、背景、黑洞、探究等。一層層地下去,進入最深層的生命內省之中。
第五步 心物
1.進一步地內省就會發現,所謂的觀察、探究是在那黑洞中進行的。思緒在一個黑洞般的背景中運行。黑洞一樣的時空背景是思緒存在的依據,又是它運行的坐標。
2.同樣又會發現,那黑洞的狀態及其限度是由觀察它的那縷思緒決定的。思緒仿佛投向太空的目光,它看多遠,宇宙就有多大。因此,遊絲一般飄渺的思緒,反過來又是那黑洞一樣的時空背景的依據與坐標。
3.深深地體察自心的思緒與物化的時空之間這種互為依據、互為坐標的關係。
4.再進一步,當這樣觀察游移的思緒與作為背景的時空時,發現這種觀察是一種超觀察,它作為一種更深層次的思緒是在一個更廣闊的時空背景中運行的。如此可以一直層疊地探究下去。然而,無論探究得多深,思緒和時空之間一直是互為依據、互為坐標的。
5.於是相信在自心之外確有一個時空背景在那裡客觀存在著,不過,這種客觀存在是一種觀察中的存在。有什麼樣的觀察,就有什麼樣的存在。
第六步 幻變
1.通過對思緒及其時空背景的省察,終於醒悟到從認識的角度上講,生命本身及作為生命背景的宇宙都只是一種觀察,是思緒運行的一種軌跡。這縷思緒可以採取其它的運行方式,那時,自心所面對的世界將是另外的樣子。
2.開始嘗試改變思緒的運行方式:閉目內觀體內的空靈、透徹,然後,再次觀想中脈。這次,中脈已變得更加清晰、明亮。
3.進一步在中脈兩側觀想左右兩脈。然後,觀出中脈各輪。如是長時間地觀想三脈七輪,越細越清楚越好。(脈輪圖樣見附屬檔案)
4.當本功法所推薦的觀想圖樣已修練到位,得到了肯定的證驗之後,自己選擇一個未曾見過的觀想目標(如佛像、神靈或一朵花、一縷香氣等),以上述方法觀想出來並且達到活靈活現、伸手可及的程度。
5.當如此虔敬地修持到底達到功德圓滿,觀想中的一切大都可以心想事成或哪怕其中的某一項已得證驗之時,就可以證明生命及宇宙果真只是一種觀察方式而已。
6.如是進一步悄悄地進行幻化實驗,獲得更多的神通變化。
第七步 任運
1.在嘗試從思緒中幻變一切之時,注意在實際生活之中觀察、探究身邊的萬事萬物是如何從與生俱來的思緒中演變、幻化而成的。
2.觀察、體會大自然的秩序,從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幻之中看出一種人力不及的天意。
3.在生活的背後,從生命的深處尋找那縷神秘的秩序,看清那裡存在著的同樣一種天意。
4.這天意其實是一種自然秩序。看自己的思緒如何觀察、追蹤這種秩序,然後再次明白這秩序與思緒互為依據、互為背景。
5.體會自己的思緒與自然、社會秩序的和諧、同一的關係。
6.坐禪時在想像中感受自身與宇宙的和諧統一,生活中用現實證驗這種關係。
7.於是獲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