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分布區域
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
生活習性
藍黑翡翠通常棲息於茂密的森林和河岸近水的地方。在樹木茂盛的紐幾內亞中央山脈,經常出現於低地森林,附近的河流,以及桉樹林,沼澤,灌木叢及附近小溪。在沿海村莊的花園和林地也能看到其蹤影。該藍黑翠鳥原來相當普遍,現今正逐漸稀少,在它原棲息地巴布亞紐幾內亞大部分地區已經非常罕見。
一般單獨或情侶共同捕食。同大多數森林獵翠鳥一樣,完全是肉食性。常在樹葉或泥土中尋找獵物。主要食物是無脊椎動物,如蟋蟀、蜘蛛、蠍子和蝸牛。它也吃小型脊椎動物,如小魚,小蛇和蜥蜴。
生長繁殖
沒有任何有關其繁殖和社會行為的記錄,它的巢和蛋迄今(2008年)從未被描述。其領地意識及聲音和林地翡翠很相似,鳴聲包括3聲尖銳的短節奏,後面緊接著是長而強大的顫音,需時約3秒。
亞種分布
1. Todirhamphus nigrocyaneus nigrocyaneus 分布於巴布亞島西部(巴坦塔,薩拉瓦提),東至海爾芬克灣北和瑪麗安海峽南部。
2. Todirhamphus nigrocyaneus quadricolor 分布於印尼的亞彭島和阿斯特羅萊布灣。
3. Todirhamphus nigrocyaneus stictolaemus 分布於巴布亞的歐文·斯坦利嶺西部。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