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陵古城

藍陵古城

藍陵古城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至東漢時期,已經形成300餘畝的恢宏建築群。藍陵古城遺址位於山東省鄒城市城前鎮城前村村北,是鄒城市和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萬曆十三年《滕縣誌·古蹟志》載:“藍陵城,在滕縣東北八十里城前集後。城前者,藍陵城之前也。”為做好藍陵古城的恢復重建工作,城前鎮註冊了“藍陵古鎮”旅遊商標,對城鎮核心區完成仿古改造,城區內規劃了藍陵公園、藍陵濕地,恢復建設護城河、城牆、城樓、古玩店、老式院落等,全力打造“藍陵古城”城市名片。一座環境優美、產業發達、商貿繁榮、生態宜居的和諧新城初步形成。

史志記載

右上角的一座古城,就是“藍陵城” 右上角的一座古城,就是“藍陵城”

明萬曆十三年《滕縣誌·古蹟志》載“藍陵城,在滕縣東北八十里城前集後。城前者,藍陵城之前也。土人云是康王城,創世無考。”

本萬曆版《滕縣誌·縣輿圖》也繪製有“藍陵城”,其在舊滕縣城東北、發源於大崖阜山的漷河上游東支河之北。

明萬曆二十四年版于慎行著《兗州府志·滕縣》引用縣誌地圖,圖描遺址與上《滕縣誌》同。(本府志“滕縣 古蹟”部分未單獨描述“藍陵城”。 )

康熙五十六年版《滕縣誌》記載,同明志。

清道光二十六年《滕縣誌·古蹟志》載“藍陵城,在滕縣東北八十里城前集後。”

《滕縣誌·縣輿圖》也繪製有“藍陵城”,其在舊滕縣城東北、發源於大崖阜山的漷河上游東支河之北。

藍陵城遺址,為春秋戰國時代的古城,其建築規模是十分宏大,位於現城前村村北,是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有關文獻資料記載,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東漢時,這裡已形成占地300餘 畝的恢宏建築群,是古藍陵城的鼎盛時期。藍陵城也稱“康王城”,從《明兗州府圖》上,可以查閱到“藍陵城”的圖示和標註。明萬曆時三年《滕縣誌古蹟志》皆 載“藍陵城,在滕縣東北八十里城前集後。城前者,藍陵城之前也。土人云是康王城,創世無考。”城前因位於古藍陵城的前面而得名。遺址地貌呈中心略高,四周稍低狀,地表散布有大量的古建築瓦片。

藍陵古城實考

今實地考察,在鄒城市城前鎮城前村後、城後村前的康王南嶺附近,有一個頂部平坦東西呈現長方形的大型古城台,這就是《滕縣誌》所載及的“藍陵城”。

藍陵城遺址東面50米處為棗莊至徐莊的南北公路,南面20米處為城前鎮中學,中學東連城前鎮中心幼稚園。

藍陵古城 藍陵古城

城台相對於周圍平均高度為2.5米,東、西、南皆是1.5-1.8米許,北面陡峭,高度西部為2.5米以上。

據說古城台原為500米、400米見方。今經衛星地圖實據測量,遺存殘台東西為256米,南北89米,總面積約23000平方米。

城台北部有一條東西走向、寬達40米許的古代大河的殘跡,也是古城的北護城河。

古城台上是一片極其平坦的良地,上面有楊樹林,有莊稼,有果樹。春季桃紅柳綠,繁花點點,蜂蝶飛舞,給古城址注入了欣欣向榮的生機。

城台頂上,城台斷截面上到處都是殘瓦碎陶,星羅棋布,不計其數。細細辨認有紅色網狀繩紋罐片、青灰色輪轉紋道瓮片、青色或灰色泥質筒瓦、板瓦青灰色厚磚、紅色圓孔罐鼻、灰色罐沿、泥質夾砂盆殘片、厚實青色缸沿片、捲雲紋瓦當,還散落著少量陶製圓形排水管道,及少量東周陶文等。黑秞粗地瓷碗片還時有發現。遺址東側發現有夯土層基礎石。局部有陶窯紅燒土塊。

由文物判斷西周時代的少、春秋戰國時期的多,秦漢之際的也不少,唐宋時代的也有一點點。筒瓦建築件十分的多,瓦罐盆釜生活類的陶件也很多。

這說明了古城由來已久,在春秋戰國時期達到高峰,秦漢繼續延續,歷經多代,明清時代的文物便少了。並沒有發現流行於商代至西周時的袋狀鬲足,所以一般推斷該古城最早至西周,極大程度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古城。

由建築構件殘餘物如此的眾多,可以想像,東周至漢代,城台上的藍陵城邑建築群鱗次櫛比恢宏壯麗;人員居住之多,摩肩接踵揮汗如雨。但是或許至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三國鼎立之際,城台上古建築便毀於戰火或者人去樓空而自然倒圮了。唐宋之後,上面或有個別屋居,或者大面積淪為田野了。

至今,古城無法具體知道何人何時而建,又傳為康王所建造,俗為康王城,附近北側有康王嶺,前後東西四康王村等稱謂。但康王為何人?此為存疑待考,點題如此。

古城北河道北岸、康王嶺上舊時多漢墓,其中也有石棺墓。兩周時期的也有,不過不多。

重點文物保護

1984年,古藍陵城遺址被公布為鄒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3月1日,該遺址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濟寧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10月8日,濟寧市人民政府又命名為“城前遺址”並立碑保護。

藍陵古城建設

藍陵古城 藍陵古城
藍陵古城 藍陵古城
藍陵古城 藍陵古城
藍陵古城 藍陵古城

城前鎮堅持城鎮化追趕戰略,大力實施“建設山區小城市,搶占區域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部署,在城鎮化建設中充分挖掘2800年前的“藍陵古城”歷史文化內涵, 註冊了“藍陵古鎮”旅遊商標,對城鎮核心區完成仿古改造,城區內規劃了藍陵公園、藍陵濕地。啟動藍陵古城重建工程,以漢式風格為主體,打造“藍陵古城”名片,恢復建設護城河、城牆、城樓、古玩店、老式院落等。 一座環境優美、產業發達、商貿繁榮、生態宜居的和諧新城初步形成,吸引了周圍鄉鎮近2000餘人前來購房居住、務工經商,拉動了全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前鎮以“提升自然生態、和諧社會生態、清明政治生態”為主題的生態文明建設,突出規劃引領,提煉發展特 色,努力構建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生態旅遊宜居城鎮。

抓規劃,科 學設計生態旅遊經濟板塊。以縱貫南北全境的省道零九公路為軸線, 由北向南依次規劃建設以鄒東抗日烈士紀念館、十八趟國家級森林公園、梨杭林場濟寧市森林公園為核心的紅色文化生態旅遊區、康王嶺萬畝桃園林業示範區、 藍陵古城文化區、城市商貿新區、岳峰山水自然風光區等旅遊板塊。每個板塊均以構建優良的自然生態作為基礎和引領,使人們進入城前,即可沐浴紅色文化,暢遊萬畝桃園,品味 藍陵古城,觀覽商貿新區,領略岳峰山水,感悟美麗城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