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錫莎菊

藍錫莎菊,醫學中藥名稱,主治胃痛,腸胃炎。菌痢,食積飽脹,水腫,濕疹等症狀,記載於《雲南中草藥》之中。

基本信息

藍錫莎菊

正文

藍錫莎菊
(《雲南中草藥》)

異名

苦參(《雲南中草藥》)。

來源

為菊科植物藍錫莎菊的根。

植物形態

藍錫莎菊
多年生草本,高約45厘米。主根圓錐形,分叉並生子根,其上著生細鬚根。莖直立。葉互生,葉形變化較大,卵狀較形,長4~8厘米,寬2.5~6厘米,有時羽裂或全裂,裂片1~-4枚或更多,葉緣有不規則鋸齒:葉柄有凹槽,基部擴大。圓錐花序呈傘房花序式排列,總苞常較寬,平滑或有小粗毛:花冠藍色。瘦果狹窄,逐漸收縮成1短喙。
生於山野疏林草叢中或栽培。分布雲南、貴州等地。

採集

秋冬採集,切片,曬乾。

性味

①《貴州草藥》:"辛微苦,平。"
②《雲南中草藥》:"苦,平。"

功用主治

清熱消炎,健脾和胃,上痛。治胃痛,腸胃炎。菌痢,食積飽脹,水腫,濕疹。
①《貴州草藥》:"消食積飽脹。"
②《雲南中草藥》:"健脾和胃,止痛。治食慾不佳,胃痛。"
③《紅河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炎利尿。治胃痛,腸胃炎,菌痢,水腫,濕疹。"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為散,3~5分。

選方

治食積飽脹:藍錫莎菊五錢。兌淘米水服。(《貴州草藥》)

臨床套用

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及胃炎等引起的胃痛,有止痛效果。?5~30分鐘內見效,有效時間能持續4小時左右。用法:苦參洗淨曬乾,研細末,裝入膠囊,每粒0.31克。日服3~4次,每次3~4粒。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