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述
藍豐村位於成田鎮區,北接深溝村土美,東北連大寮,西接深溝,東與隴田鎮交界,南連華西,人口4480人,由劉厝寮、東寮、中寮、三湖、舊寮5個經濟獨立的自然村組成。劉厝寮創村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祖先從井都古埕村分裔至此定居,因昔年曾有劉姓人在此搭寮捕魚,遂名劉厝寮村。中寮村系鎮政府駐地,創於明弘治11年(1498),村境周圍多池塘,祖先於此中間平地搭寮定居,故名中寮村。東寮村祖先於明嘉靖30年(1551)從普寧橋柱村和本鎮西岐村溪南分裔至此,於池塘東側搭寮定居,故名東寮。明嘉靖年間(1522-1566),舊寮村祖先從福建遷居於此,時該地原有一陳舊池寮,遂名舊寮。三湖村創村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原居住於大龍溪二壩庫內,因村境左右有兩山環抱,形成湖狀,村前又有兩天然湖,遂名三湖。三湖村是“二戰”時期革命據點,有耕地面積68畝,山地面積1900畝, 1966年潮陽縣政府建築大龍溪水庫,該村全部被水淹,1969年回響政府號召,服從安排,全村移民到平原地帶的中寮村東側。藍豐村居住林、姚、陳、洪、張、王等姓,以林、姚、陳三姓人口較多。林氏有二系:一系先祖由福建省莆田遷徙到中寮;一系來自海門定居於三湖。姚氏從井都古埕分衍於劉厝寮。陳氏由普寧橋柱和西岐溪南遷居於東寮、舊寮。農業主要種植水稻、甘薯、生柑等,有溪流繞過,注入練江,工業有織襪、覆膜等。
和惠公路穿過該村,交通十分方便。
自然資源
據2009年統計數據,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163畝(其中:田1583畝,地2580畝),人均耕地1.43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664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1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2畝,主要種植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200畝,其他面積113畝。
基礎設施
截至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91戶通自來水,有361戶飲用井水,有30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5%)。有699戶通電,有44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3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4%和7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4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1戶(分別占總數的64%和50%)。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8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拖拉機45輛,機車25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849畝,有效灌溉率為89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46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3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35 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81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2.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7.7 萬元,占總收入的64.23 %;畜牧業收入126.1萬元,占總收入的29%(出欄肉豬2380頭,肉牛3頭,肉羊240頭);林業收入28.5萬元,占總收入的6.5%;第工資性收入36.6萬元,占總收入的8.4%。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1.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9人(占勞動力的2%),在省內務工25人,到省外務工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和畜牧業,主要在鶴慶縣內銷售。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0%。據2009年統計數據,該村有專業合作組織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160人。
文教衛生事業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181人,距離新城中學3公里。據2009年統計數據,全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8人,其中小學生181人,中學生107人。
人口衛生
據2009年統計數據,該村有農戶705戶,共有鄉村人口2920人,其中男性1586人,女性1334人。其中農業人口2908人,勞動力139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白族、彝族混居地。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18人,參合率89.6%;享受低保14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黃坪鎮衛生院1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基層組織
據2009年統計數據,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6人,其中男黨員40人、女黨6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發展重點
主要困難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農田水利、交通道路設施落後;
2、人畜飲水困難;
3、醫療衛生、教育設施落後;
4、集體經濟薄弱。
發展重點
發展的思路及發展產業:
1、逐步解決人畜飲水困難;
2、申請農田水利交通道路維修工程;
3、提高文教衛生質量;
4、促進經濟林果的快速發展和以牛羊為主的畜牧業養殖規模,壯大集體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