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所破斥的一種妄見,亦即認為在五蘊假和合之生命現象之中,內含一常恆不變的生命主體。為五見之一、十隨眠之一。又作薩迦耶達利瑟致、薩迦邪見、颯迦耶見。意譯︰有身見、身見、虛偽身見、移轉身見。《瑜伽師地論》卷八雲(大正 30·313b)︰‘薩迦耶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等隨觀執五種取蘊,若分別不分別染污慧為體。’《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一雲(大正31·664c)︰‘何等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等隨觀執我及我所,諸忍欲覺觀見為體,一切見趣所依為業。’又,《法蘊足論》卷九雲(大正26·497a)︰‘云何有身見?謂於五取蘊,起我、我所想,由此生忍樂惠觀見,名有身見。’
梵語迦耶(ka^ya)意譯‘身’,乃‘聚集’之義;達利瑟致(dr!s!t!I)即‘見’,至於‘薩’之語意,諸家頗有異說,故薩迦耶見有多種譯名,略如下述︰
(1)說一切有部以‘薩’為‘有’,故譯此見為‘有身見’。謂身雖是五蘊之集合,然五蘊之法體為實有,緣此實有之法體而執著我、我所等的妄見,故稱有身見。
(2)經量部以‘薩’為虛偽、無常、壞,故譯此見為虛偽身見、壞身見、偽身見。謂身是五蘊之假和合,生滅無常,無有實體。若緣此虛偽之身而生我、我所等執見,即稱虛偽身見、壞身見。
(3)大乘唯識宗以‘薩’為‘移轉’,即‘有無不定、似有非有’之義,故譯此見為‘移轉身見’。謂身是因緣和合之依他起法,因此,非有非無之身乃稱之為移轉身;而於此移轉身上推度我、我所之妄見,即稱為‘移轉身見’。
眾生在相續不斷的因果系中,執有一個自在的我;這我,向內執為自體,安立為自在者,就是我。對外,有自在者,必有所自在支配控制的,就是我所。我我所的煩惱根本是薩迦耶見;有薩迦耶見,必然就有內包的我與外延的我所兩方面的計執。所以佛說︰薩迦耶見是生死的根本。
薩迦耶見使眾生下意識或本能的,自覺到自生命相續中有一常恆不變的自在者,這是我見。它不用分別推理來成立,就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間存在著,總覺得好像應該有這么一個自在者。有了我見,向外發展,就自然生起了我所見。這種我我所見,是自我見(薩迦耶見)的兩面。
相關詞條
-
《薩迦耶見》
薩迦耶見認為在五蘊假和合之生命現象之中,內含一常恆不變的生命主體,為五見之一、十隨眠之一。
含義 作者 -
薩迦班智達的生平和事業
所有種種,皆為薩迦之人,諸餘學者不過是吾之形影。 ”那人說:“此地方誰也未管轄之時,即由我之官員管轄。 ”法王說:“此乃為小罪孽,但又像煩惱之罪,請淨治此罪孽。
薩迦班智達的生平 薩迦班智達的事業 注 釋: 參考資料 -
福地薩迦
《福地薩迦》是2009年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薩迦·洛珠嘉措。
圖書分類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十種見
十種見,[出瑜伽師地論] 一薩迦耶見梵語薩迦耶。華言身見。謂於五蘊法上。妄生執取。計我我所。是名薩迦耶見。
-
薩迦派堪布阿貝仁波切開示錄
噶舉派相信,阿賴耶識乃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我們自身本具的成佛種子,兩者同屬究竟。 薩迦派和格魯派則認為,眾生具有的阿賴耶識並不相等於佛的智慧...及註解,我是以薩迦派的立場為基礎來談論的。 問:那在究竟義中,我們心的本性...
-
見取
佛教術語,瑜伽八卷三頁云:見取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
-
見結
即有身見,邊執見,邪見,總名見結。 即有身見、邊執見、邪見。 於此起見,名有身見。
-
移轉身見
音譯薩迦耶見。 即執著因緣和合身為常住、實有之妄見。 於此身固執我、我所,稱為見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