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跳神舞時,薩滿表現出一種極大的狂熱精神。跳神舞的場地,一般選擇在既有松樹又有柳樹的地方,在場地上還要放一些供品。開始時,薩滿頭戴神帽,身穿神衣,手裡拿著神鼓,盤腿靜坐,一會鼓聲大作,陣陣緊逼。不久薩滿的嘴開始哆嗦起來,渾身搖晃,雙目緊閉,牙齒咬得格格響。這時有人拿一塊燒紅的木炭,放在薩滿面前,意思是用它來引路,因為據說神來的時候必須有火才能附體。過一會,忽然鼓聲大作,薩滿全身發抖,使衣服上的各種金屬物發出撞擊聲。最後薩滿口中念念有詞地吟唱著,聲音時大時小。然後薩滿開始說話,詢問因何請神,問完之後站起來,通過祖先去請神。這時薩滿邊唱邊舞,手還在不斷地擊著鼓。時而來回急轉,時而雙腳用力踏地,衣服上的各種金屬物都在不停地叮噹作響,氣氛一直是熱烈、緊張的。每次跳完神舞后,薩滿都已累得面紅耳赤,大汗淋漓。
相關詞條
-
薩滿舞
薩滿教巫師在祭祀、驅邪、祛病等活動中的舞蹈。薩滿舞表現出原始宗教信奉萬物有靈和圖騰崇拜的內涵,舞蹈時,巫師服裝飾以獸骨、獸牙,所執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樂...
介紹 薩滿 起源 歷史 維吾爾族薩滿舞 -
原始宗教的《薩滿舞》
薩滿教巫師在祭祀、驅邪、祛病等活動中的舞蹈。
原始宗教的《薩滿舞》 薩滿 薩滿舞歷史 薩滿教分布 滿族稱薩滿舞為“跳家神” -
赫哲族薩滿舞
赫哲族薩滿舞對赫哲族民間舞蹈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很大影響。
簡介 起源 特徵 發展 虎的薩滿舞蹈 -
鄂溫克薩滿舞
“薩滿”一詞源於滿—通古斯族語言,原意為“因興奮而狂舞的人”。後即成為對薩滿教巫師的通稱。薩滿舞是我國原始薩滿教一種祭祀性的舞蹈,作為祛病禳災、祈神護佑...
簡介 特點 類型 文化特徵 意義 -
鄂溫克族薩滿舞
鄂溫克族薩滿舞屬內蒙古· 根河文化遺產,於2008年由 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申報,鄂溫克薩滿舞的基本特點為手擊皮鼓(即抓鼓),腰部的甩勁不大,步伐多為走步...
基本信息 簡介 特點 文化特徵 -
薩滿鼓
薩滿鼓是蒙、滿、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赫哲等族的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神鼓、抓鼓、手鼓、單環鼓,鄂倫春語稱文土文。流行於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省區。
流行分布 傳說 歷史記載 外觀形狀 使用方法 -
薩滿格格舞
薩滿舞蹈。在第二鋪神“擺腱子”儀式中,當薩滿跳完佛波密(即晃鈴舞)後,薩滿...語言豐富,保留了原始薩滿祭祀遺風,是該家族保留下唯一的祖先神舞,被專家學者...向上,雙手擺動,模擬女性動態,隨著老三點的神鼓聲,兩位薩滿舞動雙臂,扭動...
-
鄂倫春族薩滿舞
鄂倫春族,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鄂倫春自治旗、扎蘭屯市、莫力達瓦旗、阿榮旗,黑龍江省的塔河、呼瑪、遜克、嘉蔭縣和黑河市。 ...
鄂倫春族薩滿舞 舞蹈動作 -
薩滿文化
薩滿教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種原始宗教,產生於原始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肅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等;近代北方民...
形成 薩滿教 文化 文獻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