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納

不久,武則天遷薛納為幽州都督、安東都護,後又改任并州長史,兼左衛大將軍。 為此,唐玄宗令輕騎召見薛納,但至軍門受阻不得進入。 薛納率軍至潦河,與敵相遇,時值酷暑,各將不聽命令,被契丹擊敗,薛納等將脫逃出來。

薛納,字慎言,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名將薛仁貴子,生於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卒乾唐開元八年(720年)。 薛納初仕為城門郎,後遷任蘭出縣令,時值武則天統治時期,酷吏橫行。蘭田有富商倪氏因追還私債上告御史台,而御史中丞正是當時著名酷吏來俊臣。來俊臣接受了倪氏賄賂,判以蘭田義倉粟數千斛償還他。行文轉至薛納,薛納說:“義倉本備水旱,以為儲蓄,安敢絕眾人之命,以資一家之產?”於是退還判決文書,拒不付給倪氏倉粟。當時來俊臣屢起大獄,置很多官員於死地,薛納這樣做是需要極大勇氣的,不過隨即來俊臣得罪被殺,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不久,突厥侵擾河北,並打著擁護李姓繼位的幌子。武則天為於抗擊突厥特起用薛納為左威衛將軍、安東道經略使。臨行,武則天在同明殿召見薛納。薛納特奏說:“醜虜憑凌,以廬陵為辭。今雖有制升儲,外議猶恐未定。若此命不易,則狂賊自然款伏。”武則天採納了薛納的建議。不久,武則天遷薛納為幽州都督、安東都護,後又改任并州長史,兼左衛大將軍。幽、並為唐北邊軍事重鎮,薛納長期在這一地區任職,積有戰功。
唐玄宗即位後曾於新豐(今陝西臨潼縣東北新豐鎮東南)檢閱軍隊,召薛納為左軍節度。但進行過程中元帥與禮官獲罪,各軍一時失序,只有薛納和解琬所統率的軍隊始終紀律嚴明。為此,唐玄宗令輕騎召見薛納,但至軍門受阻不得進入。閱兵完畢,唐玄宗對薛納大加慰勞。
唐玄宗新豐閱兵後的第二年,契丹聯台奚、突厥不斷侵略唐邊境。薛納奏請討伐,於是,唐玄宗召臨門將軍杜賓客、定州刺史崔宣道,與薛納率軍2萬從檀州道進討契丹。當時杜賓客與大臣姚元崇認為盛夏不宜出兵,但薛納認為:“夏月草茂,羔犢生息之際,不費糧儲,亦可漸進。一舉振國威靈,不可失也。”當時,唐玄宗喜好邊功,薛納所說正合其意,於是特加授薛納紫微黃門三品,總統各軍以擊契丹等部。
薛納率軍至潦河,與敵相遇,時值酷暑,各將不聽命令,被契丹擊敗,薛納等將脫逃出來。事後,薛納歸罪於崔宣道、杜賓客,及蕃將李思敬等8人,唐玄宗特下令:除杜賓客外,將其餘7人全部斬首,薛納也削職為民。
不久,吐蕃10萬大軍侵略臨洮(今甘肅臨潭縣)、蘭州(今甘肅蘭州市)、渭源(今甘肅渭源縣東北渭河北岸)等地。唐玄京詔征薛納以白衣代理羽林將軍,為隴右防禦使,與太僕少卿王皎等率軍抗擊。他們至渭源遇敵,薛納與王皎成犄角之勢夾擊,敵軍大敗。他們追至洮水,與敵復戰於長城堡,前後共殺敵數萬人,擒其大將六指鄉彌洪,掠獲羊馬器械不可勝數。當時,唐玄宗準備御駕親征,未行捷報已至。唐玄宗聞訊非常高興,遣紫微舍人倪若水前往犒師,于軍中拜薛納為左羽林大將軍,加封平陽郡公,拜薛納子薛暢為朝散大夫。戰後,唐玄宗又改授薛納為涼州鎮軍大總管,轄赤水(今甘肅隴西縣東渭河支流赤亭水)、建康(今甘肅高台縣西南)、河源(今青海西寧市)等邊地重鎮。不久。薛納改遷朔方行軍大總管。他約於開元六年(718年)致仕,到開元八年(720年)去世,終年72歲。死後,朝廷贈太常卿,諡號“昭定”。
薛納是將門之後,嚴於治軍,善於用兵,平時寡言,性格沉勇,如臨大敵,膽氣愈壯。他大敗吐蕃,又長期駐守邊境,對唐邊境安寧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不過,他御將之才不足,敗於契丹實因於此。此外,他在武則天朝,酷吏橫行之時,敢於退還酷吏文書,其剛正之處,也是令人欽佩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