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護父歸葬
薛平為唐高宗時期名將、右武衛大將軍薛仁貴的曾孫。其父薛嵩任昭義節度使,實際上是割據一方的藩鎮。薛平十二歲時,擔任薛嵩所轄的磁州(今河北磁縣)刺史。
大曆八年(773年)正月,薛嵩去世,軍吏們意圖效仿河朔三鎮的舊例,擁戴薛平出任節度留後。薛平並不推辭,表面答應下來。過後,他就將這一職位讓給叔父薛崿,自己卻在夜裡悄悄護送父親靈樞回歸故里。
討逆治河
守喪期滿後,薛平被朝廷起用為右衛將軍。從此,他宿衛南衙共三十年。宰相杜黃裳頗為器重薛平,特薦他為汝州(治今河南省汝州市)刺史,兼御史中丞,任內頗有政績。
元和七年(812年),唐憲宗李純發兵討伐叛亂的淮西節度使(治今河南汝南縣)吳元濟,特升遷薛平為滑州(今河南滑縣)刺史,兼義成軍節度使(即鄭滑節度觀察使)、御史大夫等職。滑州接鄰淮西,薛平在討伐淮西的前線,多次立有戰功。
薛平任職的滑州城,位於黃河之濱,經常遭受水害。薛平經過調查得知黃河小道在衛州黎陽縣(治今河南濬縣東北)界,而黎陽為魏博藩鎮地界。薛平即派人去魏博交涉占黎陽黃河故道加寬黃河河床的事宜。魏博節度使田弘正答應了薛平的請求。於是薛平給黃河故道和故道與現流河道之間的農民更換了其他田地,然後在這一地區加寬河道二十里,以減緩水勢,這樣,滑州地區很長時間沒有發生水患。薛平在滑州任職六年,後入朝為左金吾大將軍,不久再次復任義成軍節度使。
節度兩鎮
元和十四年(819年),朝廷平定平盧節度使李師道叛亂之後,分平盧鎮的淄、青、齊、登、萊五州為平盧軍,任薛平為平盧節度、觀察等使,併兼管對新羅、渤海兩國的事務。
唐穆宗李恆即位不久,盧龍節度使劉總便上疏請棄官為僧,分其地為三道,其中以平(今河北盧龍)、薊(今河北薊縣)、媯(今河北懷來東)、檀(今北京密雲)為一道,任命薛平為節度使。 但朝廷未予採納。是年,成德兵馬使王庭湊兵逼棣州(今山東惠民縣東南),朝廷特命薛平出兵援救。薛平接到詔命後,遣部將李叔佐率兵兩千前赴棣州。棣州刺史王稷供給軍隊物資不足,軍士怨憤,於十一月乘夜潰逃。軍士推隊長馬廷崟為首,連兵至七千人,轉而直逼薛平坐鎮的青州(今山東益都)。青州城中兵少,不足以抵抗逃兵。薛平便把府庫錢財與自己的家財全部拿出,募得精兵二千人,出城迎城,大敗逃兵,斬殺馬廷崟,數千逃兵被殺。 薛平自此威震一方。 朝廷特詔加他為右僕射,進封魏國公。
薛平在平盧軍任職六年,任內兵精糧足,徭賦均一,深得百姓愛戴。他任滿被召入朝時,百姓們攔道挽留,一連幾天,才得脫身。時人認為當時的節度使中,很少有人像薛平一樣深得民心。
寶曆元年(826年),薛平入朝,加檢校左僕射,兼戶部尚書。 不久,又加封司空、河中尹,兼河中、絳、隰節度觀察使 。
大和二年(828年),薛平又兼管晉、慈二州,朝廷增其所轄兵三千人 。後加檢校司徒,改封韓國公。 薛平在河中任職也是六年。
晚年逝世
大和四年(830年)三月,薛平被朝廷召拜為太子太保。
大和五年(831年),薛平上疏告老,以司徒致仕。
大和六年正月二十日(832年2月25日),薛平去世,終年八十歲。冊贈太傅,諡號“成肅” 。
主要成就
歷官有績:薛平宿衛南衙共三十年,頗受宰相杜黃裳器重 ,此後他歷任外鎮多職,治績突出:任汝州(治今河南汝州)刺史時,已初立政績; 任義成軍節度使時,遣使與魏博節度使交涉,加寬黎陽黃河故道的河床二十里,使滑州在較長時間內免受水災侵害。並為受災農民更換田地,保證了農業生產; 後任平盧節度使六年,使平盧軍兵精糧足,徭賦均一,深受百姓愛戴。 時人認為,當時的節度使中,少有人像薛平一樣深得民心
伐叛平亂:薛平任義成軍節度使時,參與討伐叛亂的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屢立戰功。 長慶元年(821年),平盧軍將領馬廷崟率叛軍七千人直逼薛平坐鎮的青州(今山東益都)。薛平出財募軍,擊斬馬廷崟,大敗叛軍,最終平定兵變。 他自此威震一方。
人物評價
白居易:①自司禁旅,為我爪牙,訓整警巡,能宣其力。嘗使於絕國,可謂有勞;嘗牧於大都,亦聞有政。況忠厚為質,通明為用,秉吏道之刀尺,襲將門之弓裘,可以為三軍之帥,可以理千乘之賦。 ( 《除薛平鄭滑節度使制》)②卿久踐吏途,累聞能政,及居藩鎮,尤見忠勤,訓導而群黎向方,廉察而列郡承式。實嘉乃績,每簡予心,宜遷雄劇之藩,以廣循良之化。 ( 《答薛平謝授浙東觀察使表》)
劉昫:薛平振家世以顯揚,師道任臧獲則亡滅。 ( 《舊唐書》)
司馬光:知河朔風俗,而盡誠於國。 ( 《 資治通鑑 》)
個人作品
《全唐文》錄有其文一篇:《奏騶虞見狀》。 《唐文拾遺》還收錄一篇:《禁掠賣新羅人口奏》。
親屬成員
•世系
河東薛氏為蜀漢蜀郡太守薛永之後,薛永之子薛齊因蜀亡而遷至河東汾陰。薛齊長子薛懿生有三子,分為三房,其中次子薛雕號“南祖”。薛雕的四世孫為北魏河東王薛安都。薛安都的六世孫即為薛平的曾祖父薛仁貴。
•家庭成員
輩分 | 關係 | 姓名 | 簡介 |
家世 | 曾祖父 | 薛仁貴 | 官至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追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 |
祖父 | 薛楚玉 | 官至范陽節度使。 | |
父親 | 薛嵩 | 官至昭義節度使,封高平郡王,追贈太保。 | |
子輩 | 長子 | 薛廣 | —— |
次子 | 薛文范 | —— | |
三子 | 薛文度 | 官至監察御史里行。 | |
四子 | 薛湘 | 初名儉,官至許州司士參軍。 | |
五子 | 薛宜僚 | 官至家令丞。 | |
六子 | 薛從 | 字順之,官至左領軍衛上將軍,封河東縣子,追贈工部尚書。 | |
七子 | 薛廉 | 官至虢州司法參軍。 | |
幼子 | 薛勤 | —— |
( 家族成員參考資料 )
史料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四·列傳第七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一·列傳第三十六》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四·唐紀四十》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八·唐紀五十四》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四十一·唐紀五十七》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四十二·唐紀五十八》
後世紀念
墓址
據雍正年間《山西通志》記載:薛平墓在萬泉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萬泉鄉)北的薛村,並有碑記。 墓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