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佛記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前後,薛佛記回到馬六甲,榮任青雲亭亭主,成為馬六甲華人社會的最高首領。 薛佛記接任亭主後,致力於該亭的中興大計,為旅馬六甲華僑做許多有益的事。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薛佛記在馬六甲去世,時年54歲。

薛佛記(1793~1847年),又名薛文舟,祖籍漳浦縣東山上營(今石榴東山村上營)人。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出生於馬六甲(今屬馬來西亞)。父親薛中衍,於清乾隆間到馬六甲謀生。薛佛記從小隨父學習經營,善於理財。道光初,新加坡剛開設商埠,薛佛記就與一批華人到新加坡從事商業經營,他在新加坡購置7大塊土地,成為新加坡華籍最大富戶。
薛佛記熱心鄉僑公益事業,開闢墳山以辦理旅居新加坡鄉僑的喪葬祭奠事宜,又設定恆山公冢,作為旅新漳、泉人士的墳地。道光八年(1828年),薛佛記帶頭捐獻巨款,興建恆山亭,作為鄉僑喪葬祭奠的祠廟,也成為旅新華人集合和議事的場所。後來,恆山亭成為當時福建幫總機構的名稱。由於薛佛記為人慷慨好義,深得鄉僑的愛戴,被推為恆山亭第一大董事,成為新加坡福建幫的開山祖。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前後,薛佛記回到馬六甲,榮任青雲亭亭主,成為馬六甲華人社會的最高首領。其前任亭主是他的妹夫梁美吉。薛佛記接任亭主後,致力於該亭的中興大計,為旅馬六甲華僑做許多有益的事。薛佛記也同時顧及新加坡華僑公益事業,捐金2400元,重辟新冢地和建天福宮。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薛佛記在馬六甲去世,時年54歲。薛佛記致富成名後,每每自稱“漳浦邑東山上營社人”,他在題名時也喜冠以“漳郡浦邑”以示不忘木本水源之意。薛佛記有5個妹妹及妹婿,他自己有6個兒子、9個女兒,形成一個以薛佛記為核心的家族圈。有多人出任青雲亭、恆山亭亭主,在馬六甲和新加坡的華人中,威望日隆。他們對馬、新兩地經濟和文化發展及與中國的交流等方面,都作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