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該廟建於1042年,是為紀念北宋名臣蕭世顯而建。蕭世顯(?—1022年),字道夫,江蘇沛縣人。1018年任奉化縣令。他勤政廉潔,深得民望。
1021年境內大旱,蕭縣令不辭辛勞,親赴災區,在長壽鄉率民開鑿5里長渠,引剡江之水灌溉農田,使老百姓獲得了較好收成。
次年乾旱且蝗災,他又親赴災區,帶領百姓捕蝗。
終因積勞成疾,在長壽、禽孝兩鄉界中風猝逝。
百姓不忘其德,於是在他去世的地方———今蕭王廟鎮永豐村的百花嶺上,為他建廟塑像,世代拜祀,香火十分旺盛。
到了1252年,宋理宗欽賜廟額為“靈應廟”。
1363年,元惠宗追封蕭世顯為綏寧王,遂稱廟為蕭王廟,並以此命名其地。
這就是靈應蕭王廟和蕭王廟鎮的來歷。
千百年來,廟宇雖屢毀屢建,但規模卻不斷擴大。現存的建築是1512年重建的。
建成後,由時任刑部主事孫勝撰文立碑以記之,可惜原碑現已不知去向。
1986年,國家撥款重修,翌年2月12日對公眾開放。 蕭王廟殿宇古樸而雄偉,建築面積共1400平方米,中軸線自南至北為照牆、前進、台亭、正殿、後殿。兩側廂房通面寬各5間,製作規整,屹立陡坡,氣勢巍峨。內多石雕,正殿前檐有明代雕刻的石質雲紋龍柱4根,四條龍盤柱而下,神態各異,氣韻生動。
廟門前左右牆上,書“龍”、“虎”大字各一,字徑達2.5米,筆力雄健奔放,系清代書法家毛玉佩手書。蕭王廟現已列為奉化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蕭王廟,位於奉化市蕭王廟街道西首,2005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蕭王廟,為紀念宋天禧年間奉化縣令蕭世顯而建。蕭世顯令奉的第三年,境內大旱,蕭巡行阡陌間,教民築堤捍水、鑿河灌田。
次年旱且蝗,蕭又教民捕蝗,在巡行途中中風暴卒。人民為紀念他,在慶曆年間即建廟祀之,原稱蕭公祠,歷代均有毀建,現存的殿宇系清代建築。 蕭王廟坐北朝南,建在銅山余脈的高坡上,居高臨下,數里之外,就可望見它紅牆灰瓦,飛檐翹角的雄姿。
廟共三進,通面寬5間,建築面積達1400平方米。
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照牆、前進、台亭、正殿、後殿,台亭兩側有廂房。前進為大門,重檐硬山頂;中進為正殿,重檐歇山頂,抬梁與穿斗相結合,明間又減前老檐柱,甚顯軒敞。
殿前四根前檐石柱,均雕有矯首昂尾、張牙舞爪的游龍,富有動態。後進歇山頂,單檐。
三進均有卷棚前廊。台亭為正方形,頂端飾有螺旋形藻井,全為榫卯結構,不施一釘,又以金黃、紫紅、靛青等色髹漆,流金溢彩。
山門多石雕、木雕、磚雕,刻花卉、人物、戲劇故事。東西兩邊牆上刻嵌二米半見方的“龍”、“虎”擘窠大字,筆力遒勁。正殿、廂房、台亭多歌頌蕭世顯功績的楹聯。
在蒼翠的同山北麓,現蕭王廟街道所在地,有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古廟,這就是聞名遐爾的剡東第一名祠—蕭王廟。
它始建於北宋天禧二年(1019年),至今已有988年的歷史。廟宇經過歷代整修擴建,規模宏偉。整個結構分前、中、後三進。前進為山門五間及戲台,中進為大殿五間,後進為座殿,也是五間開架。
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現存樓、台、殿、廊屋21間,是目前我市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廟。整座廟依山勢而築,下臨古稱泉口的蕭王廟古鎮。
九曲剡水過永豐橋可通入廟腳。現存的廟宇,重修於明正德七年(1513年),布局有序,結構巧妙,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才能,2005年3月16日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立原因
蕭王廟殿宇古樸而雄偉,建築面積共1400平方米,中軸線自南至北為照牆、前進、台亭、正殿、後殿,兩側建有廂房。廟內多石雕,正殿前檐有明代雕刻的石質雲紋龍柱4根。廟門前左右牆上的“龍”、“虎”二字系清代書法家毛玉佩手書。蕭王廟是奉化市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廟宇,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文物保護單位
廟在奉化市縣城西北7公里蕭王廟鎮的界嶺上。廟祀宋代奉化縣令蕭世顯。蕭字道夫,宋天禧二年(1018年)來奉,他“廉公節儉,撫字心勞”。三年後,奉化大旱,他教民鑿河、築堤,“歲獲有秋”。後發生蝗災,他又教民捕蝗,巡行阡陌,至長壽、禽孝兩鄉界(今蕭王廟一帶)忽中風暴卒,百姓感其德,因立祠祀之。慶曆二年(1042年)建廟,淳 十二年(1252年)賜額“靈應蕭王廟”。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封綏寧王。明永樂、宏治間二次重修。正德六年毀,七年(1512年)重修,明孫勝撰有《重建蕭王廟碑記》。(見《奉化光緒縣誌》)廟前後共三進,各五間,建築面積約1200平方米。頭進為山門,兩壁書“龍”、“虎”兩字。中進為大殿,金柱抬梁,牆上石刻花草、人物,窗欞鏤空磚雕,工藝精緻。殿前有戲台,螺旋頂藻井,翹檐斗拱。該廟為本縣現存最完整、最宏偉、歷史較久的殿堂建築。因清代未曾有大修,故現存之廟為明代遺物。1983年定為縣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