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源於棠雲鄉許家山的棠溪,從深山溪谷中奔流而下,到了汪家村後被稱為“雲溪”,溪再北流,地勢平坦、溪面寬闊,稱為良浪溪和泉溪。汪家村北的雲溪之口,有東獅山、西象山守護著雲溪村口,村子後面則緊靠臥牛山。據《雲溪汪氏宗譜》記載,雲溪汪氏始遷祖延皓公,於五代後周廣順三年(953)發現這裡的山和老家的臥牛山十分相似,故從古徽州汪口(今屬江西)遷來居住,將村後之靠山名為“臥牛山”。
人文古蹟
螺星塔
在“雲溪”水口邊有一座形如巨螺的怪異的建築物,這就是雲溪村人所說的“螺星塔”。據《奉化地名志》記載:“原建有盤旋而上石砌螺星塔,1974年為造大寨田,將塔拆毀。”2006年,由上海同濟大學專家指導,按原樣重建。現在的螺星塔,底部直徑約20米,頂部也高近20米,共六層。因為太具有異域情調,猶如金字塔拔地而起。從塔底沿石路盤旋而上,越到高處石路越窄,看似不高的塔身,真到了頂上,竟有“會當凌絕頂”的崇高感。令人稱奇的是,雲溪村里還有一個“倒螺”———謂之“螺星潭”。潭直徑15米、深12.5米,潭壁由鵝卵石塊砌築,上圓下尖,自水面至潭底逐級縮小,也有六級,與“螺星塔”正好雌雄相對。俯視整個雲溪村,就能看到一條S形的雲溪從螺星塔和螺星潭中間穿過,正合“陰陽八卦”的太極之象。
有個傳說能解釋此象:在明代初年,雲溪村中常有山洪旱澇,為庇護子孫,村里請了當時寧波延慶寺有名的風水大師目講僧察看風水。大師認為,“山口朝北,煞氣太盛”,提議建一塔鎮守,於是就有了建在“雲溪”水口邊的“螺星塔”———據稱此塔合“北斗朝太白”之數;建完螺星塔後,目講僧又指導雲溪村民在村中挖了一口“螺星潭”,又稱“缸湖潭”,與螺星塔相對。目講僧認為,村口的“螺星塔”指天,象徵男性,而村子裡的“螺星潭”向地,象徵女性。兩者相互輝映,可謂陰陽相合,天人合一。
雲溪廟
不同於一般家祠的“雲溪廟”位於雲溪村村口,它既是奉祖先的家廟,又是護佑一方的社廟。據《汪氏家譜》記載,雲溪廟始建於清朝同治元年,十幾年前重修,現保存完好。如今古廟占地近900平方米,中軸線上先後有頭門(儀門)、前進、戲台、天井、看亭、神殿。2010年列為寧波奉化市文保點。從廟內神殿屏壁可知,汪氏源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魯國國君成公的支庶兒子被封到汪邑(今山東曲阜),其後世子孫有的就以邑為氏而姓了汪。這一支汪氏,是黃帝的直系子孫。祖堂上端坐的就是汪氏族人引以為豪的“封邑三千戶”的唐代武德、貞觀年間“越國公”汪華,他死後謚忠烈王。故祖堂上有對聯寫道:“看香火於斯原來神祀祖,唯英雄如晨乃得世稱王。”每逢十一月初四,是“忠烈王”汪華的生日,請神、演戲、祭祖,五里老街不分姓氏摩肩接踵。那天,也是雲溪村最為鬧猛的日子。
雲溪廟內,左右為偏殿,站立著馬夫神差。進廟門之後可見遮擋戲台的太師壁,左右二廂各有四間看戲廂樓。廂樓也由石柱支撐,柱身均刻有對聯。廟中的戲台翹檐有匾額上書“移情亭”,高1.71米,面闊5.2米,深4.8米,四周有護欄,台前台後各有兩條方型石柱。戲台檐枋刻有精雕細琢的戲曲彩畫,製作精巧的花紋盡顯神采。中心頂上的藻井是寧波工藝中常見的“羅旋娥羅頂”。199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肆虐,戲台和前進二廂逃過了一劫,而被毀的後進和看戲亭都是在2001年按原樣重建的,仍然保持了古樸華麗的風貌;正對戲台的是一座精巧的歇山式看戲亭,與祖堂神殿相連,屋檐下的檐枋上也建有羅旋娥羅頂,因此村民稱“雙台頂”。
雲溪祠
再走幾步就到了雲溪祠,也是一座汪氏家廟,始建於北宋初,重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不同的是,這座祠堂,供奉的除汪氏歷代先祖外,還有當地應氏的祖宗。一祠供奉二姓的祠堂較為少見。據傳說汪氏太公樂善好施、為人寬厚,不管何姓人士,到了汪家都樂於接納。故如今雲溪村十多個眾姓如同一家,和諧共處。雲溪祠內也完好保存著古戲台一座。戲台藻井方口、八角攢尖頂。台額“靜觀台”,台聯蘊含深意:“當代豈無前代事,台中常有劇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