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機械工業開發區

年末投產企業320家,當年新增52家;在建企業146家,當年新增62家。 當年產值億元以上企業21家,比上年增加11家。 全年實施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14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總數達到17家。

園區簡介

合杭、沿江、蕪太、蕪馬高速公路通達開發區。開發區距合肥駱崗機場140公里、南京祿口機場120公里。蕪湖港是長江最後一個萬噸級深水港,朱家橋外貿碼頭距開發區僅40公里。獨特的區位優勢,構成了蕪湖縣到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地的3小時經濟圈。
開發區產業特色鮮明。在已入駐的企業中,90%以上都是機械製造類,主要有新能源裝備、成套設備、數控工具機、汽車零部件和電子電器基礎件等。開發區先後被授予“國家汽車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安徽數控設備製造(蕪湖)基地”。中科大、合工大等多所高等院校將開發區作為產學研基地。2009年12月8日,清華大學與開發區正式簽訂協定,開展戰略性合作。
開發區發展速度較快。截止2010年底,開發區累計簽約企業逾千家,計畫總投資800多億元;共有投產企業320家,在建企業146家;其中當年新增投產企業52家,開工建設企業62家;從業人員4萬餘人。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縣委、縣政府通過對企業實施“五幫”措施,積極應對不利環境。一是幫助企業融資,二是幫助企業爭取項目,三是幫助企業改善用工,四是幫助企業開拓市場,五是幫助企業科技創新。“五幫”措施的落實,有力促進了企業發展。
2010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開發區位於示範區核心區域。為率先承接產業轉移,快速推進開發區升級,縣委、縣政府採取六項舉措:一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開發區承載功能;二是制定產業扶持政策,推進裝備製造業發展;三是提高安商服務水平,加速優質企業入園;四是實施“騰籠換鳥”,最佳化園區產業結構;五是統建多層廠房租售,扶持配套企業發展。六是加快三產服務業發展,建立現代工業新城區。
開發區今後的發展目標:圍繞建設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各類工具機做精,汽車零部件做全,成套設備做強,電子電器基礎件做大,堅持科學發展,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華東乃至全國一流的特色裝備製造業基地。

發展概述

2010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開發區管委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抓建設擴載體、抓項目促投產、抓轉型求升級、抓管理強服務,積極創建國家級開發區,加快了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區的建設步伐,全區經濟保持了快速增長。
——開工、投產項目實現新突破
年末投產企業320家,當年新增52家;在建企業146家,當年新增6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6家,當年新增53家。當年新增投資億元以上開工、投產企業數達到22家,是上年的2.2倍,實現了建區以來的新突破。
——產值、稅收等同步快速增長
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03.1億元,同比增長55%;實現稅收5. 2億元,同比增長49%。進出口總額1.2億美元,同比增長128.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億元,同比增長18.8%。當年產值億元以上企業21家,比上年增加11家。
——科技、專利開發獲得新進展
全年實施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14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總數達到17家。新增申請專利910項,授權430項。新增核准註冊商標110件,其中省級著名商標8件,國家馳名商標1件。新增省級技術中心1家,累計4家,市級技術中心3家,累計5家。產業群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服務、承載功能進一步提升
抓服務,存量產能較快增長,增速達25%。招大商,產業結構得到最佳化,新增億元以上投資項目38家。工業項目承載功能提升,“三橫八縱”主幹道路系統,西區、東擴起步區、東擴一期三大板塊全面建成,具備600家以上企業承載能力。
——五項舉措推進未來更大發展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載體功能;“十二五”規劃期間,開發區承載能力要達到700家企業以上。制訂產業扶持措施提升發展動力;集中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傾斜,帶動全面發展。提高招商服務水平加快優質企業入園;設立三個投資促進局,促進品牌企業投資發展。實施“騰籠換鳥”有效最佳化產業結構;幫助弱勢企業合資合作,發展壯大。自建多層廠房租售提升節約用地效果;為創業者、配套企業提供發展的便利設施。加強勤政廉政,強化安商服務促發展;堅持“一站式”、“保姆式”服務,廉潔自律,高效服務,打造最優投資軟環境。
2011年目標:完成工業總產值160億元,實現財政收入8億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