蔦松遺址

蔦松遺址

1970年中期開始,黃士強教授率領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學生利用考古學田野方法的實習課程,對台灣西南平原數個遺址,進行一連串的試掘工作,尤其是民國67、 68、69 年對蔦松遺址的試掘工作,獲得豐富的遺物與完整清楚的層位資料,使得蔦松文化正式確立,之後台大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研究生黃台香便以蔦松遺址為其碩士論文,將三次發掘的結果完整呈現。

地理位置

蔦松遺址位於台灣省台南市永康鄉蔦松村境內,遺址的面積約十萬平方公尺,中心點在北緯23度25分51秒,東經120度15分18秒。

發掘經過

蔦松遺址陶器 蔦松遺址陶器

最早在日治時代修築縱貫鐵路時就已挖出若干貝冢,只是當時未被辨識出來。到了民國28年(1939)鐵路局修整軌道時再度挖出貝冢,才為日人金子壽衛男先生認出為一先史遺蹟。正式的發掘則在民國67年(1978)到69年間,由黃士強先生帶領台大考古人類學系的學生到此地進行3次的試掘,共開19坑,所得遺物極為豐富,包括四萬餘件的陶質標本,陶容器占大多數,可分為紅色陶和黑色陶,其中又以素麵夾砂紅陶為主,占95%以上,黑色陶不到1 %,另外重要陶質標本還有陶支腳二百多件,大量的陶環近3000件以及陶製鳥頭狀器37件等,石器極少。另外還發現3件鐵器殘片,數片人骨,9顆人齒及大量的貝殼和獸骨。

文化年代

蔦松遺址為南部蔦松文化的代表遺址,是一個貝冢遺址。文化層雖厚,但上下幾無變化,僅有一個文化層,年代因石器極少又有鐵器的出現,因此推測應該已進入鐵器時代,可能起自公元前後,延續至16、17世紀漢人大量來台之前,為南部地區最晚的一層史前文化。

科學價值

在蔦松遺址正式發掘之前,由於正式的考古發掘不多,所得的材料有限,又缺乏精準的定年技術,因此對台灣西南部史前的考古文化,未能有較細部的分類與了解,蔦松文化也還未被正式確立。

台灣史前考古學文化與現生原住民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台灣考古學上一個很重要的議題。而蔦松文化一般被認為與台灣西南部西拉雅平埔族有關,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蔦松文化的年代據推測可延續至漢人大量來台以前,與平埔族存在的年代可以相接,而分布的地區又與西拉雅族的分布地相符,再加上蔦松遺址出土的遺物中有2樣代表性的遺物被認為與西拉雅族的信仰有關,一是形制特殊的小陶罐、一是陶製的鳥頭形器。小陶罐體積小、容量有限、且製作精細與鳥頭狀器皆被認為不具實用價值,推測可能是宗教器具,而西拉雅族正巧有祀壺的信仰,稱為“阿立祖”或是“阿日祖”、“太祖”、“李老君”…等。主要是在公廨或住宅內, 以壺盛清水加以祭拜,並在公廨屋頂的兩端插上木製的假鳥,蔦松遺址的小陶罐與鳥頭狀器便可能是蔦松文化具有祀壺信仰的證據,因此一般認為蔦松文化與西拉雅平埔族有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