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習統

蔣習統(1899年~1927年),男,漢族,海南瓊山縣(今屬海口市)三江鎮後山村人,中共黨員。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899年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親除了在家務農外,還在三江墟經營一間小小的棺材鋪。母親馮氏,娘家在茗山村。1920年,蔣習統考取瓊山中學。他熱心愛國宣傳活動,能言善辯,富有演說的才能,成為府海學生中聞名的人物之一。1924年,他考取上海的大學,接觸進步的社會活動分子和革命人物,閱讀了介紹馬列主義和民主革命的理論刊物,經歷了革命鬥爭的鍛鍊和考驗,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1月,蔣習統以廣東省農民運動特派員的身份被派回瓊崖開展農運工作。回到三江後山老家後,他發動民眾破除封建迷信、廢除舊禮教,號召民眾擁護國民革命。為了開展農村的革命活動,他先後接觸了思想進步、熱心於國民革命的知識界人士陳繼尊、韋發華、曾毓才、馮夙敷等人,在三江墟成立三江墟華東國民黨支部,深入農村宣傳,發動民眾組織農民協會,舉辦平民學校和平民夜校。平民夜校除教習民眾文化課外,還進行國民革命理論教育,宣傳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新觀念、新思想。由於平民夜校的開辦、革命思想的深入宣傳,農民的思想認識得到進一步的加強,農村中封建把頭的統治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因此,一些封建把頭和土豪劣紳互相勾結,暗中進行破壞活動,他們搬出宗族的舊觀念來迷惑和威嚇民眾,如“宗族是兄弟自古傳下,你們不要聽信那些共產黨的話,犯上作亂”,等等。

為了打開三江一帶的革命運動局面,蔣習統和華東支部的執行委員商量後,分頭髮動民眾,將馮老贊、陳玉笙、馮所清等幾個民憤極大的地方土劣抓起來開鬥爭會,會後給他們戴上豬籠式高帽,押到三江墟遊街示眾。在遊街過程中,氣憤的民眾還擠上去拔了馮老贊的鬍子。平日裡何等神氣的“父兄”,在組織起來的農民面前只得規規矩矩,連大氣都不敢出。這次行動打掉了土劣的威風,大長了民眾的鬥志,為喚起農民的革命意識起了很好的作用。此後,各村的農民協會逐步建立起來了。農會的成立,一掃農村的沉悶氣氛,勞苦民眾揚眉吐氣,土豪劣紳成了縮頭烏龜和鬥爭的對象。

蔣習統不分晝夜地奔波在各個村莊之間,有時飯也顧不上吃,有時甚至幾天也不回家。妻子非常擔心他的安危,曾對他說:“你一個人外出,家裡人都替你擔心啊!”他回答說:“革命嘛,哪有不流汗的,就是流血犧牲也在所難免。為革命、為大眾而死,我在所不惜。”他在三江後山村組織農民赤衛隊,收集民間槍枝,村中的“父兄把頭”陳秉權長期霸占民眾集資購買的一支曲仔手槍,農會和赤衛隊領導多次向他交涉,陳秉權仗著族大人眾賴著不交,說“村中陳姓戶多人多,出錢也多,槍枝應歸陳姓掌管,誰也不能要”,甚至放出話威脅說:“誰要收這支槍,誰就是不想活命。”蔣習統知道後,親自主持召開民眾大會,揭露陳秉權利用宗族觀念蒙蔽民眾、阻撓和破壞農運的罪行。氣憤的赤衛隊員硬拉著陳秉權,要將其槍斃。陳秉權迫於廣大民眾的壓力而交槍。事後,陳秉權咬牙切齒地說:“有我陳秉權,就沒有蔣習統,有蔣習統就沒有陳秉權。”蔣習統的父母知道後,便對他說:“秉權有意殺害你,活動時要加倍小心。”但他毫不畏懼,繼續發動三江一帶農民進行減租減息的鬥爭,把農民運動引向縱深發展。

1926年春,為了更好地領導全縣的農民運動,推動各地農民協會的建立,蔣習統與王天貴、王學湯、吳策勛等人,在府城鎮丁字街梁氏祖祠建立瓊山縣農民協會籌委會辦事處。暑假期間,他和其他有關人員一起,組織府海地區的學生夏令營活動,組織宣傳隊深入農村,幫助農會舉辦平民夜校。

1926年夏,蔣習統主持全縣農運的日常工作,深入各地鄉村進行具體指導。5月,他與馮白駒、吳策勛到長流一帶指導協助組建康安、傳桂農民協會,在農會成立的民眾大會上發表講話,號召廣大民眾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農民協會。

1927年春節期間,蔣習統來到海口市東郊北扦村組織農民協會。1927年2月16日,他親自主持北扦農民協會成立大會,並代表縣農會向大會祝賀。他不顧辛勞,全心竭力地投入農運工作中去,全縣各個角落幾乎都留有他的腳印。

1927年4月22日,蔣習統被瓊崖國民黨當局軍警逮捕殺害。三江地區農村的民眾冒著生命危險,闖進軍警戒嚴、充滿白色恐怖的府城鎮米鋪村刑場,將他的遺體收殮入棺,運回三江墟,在福音堂停棺三天,讓遠近民眾弔唁。然後,又將棺材運回三江墟後山村,停棺七天,附近村莊的民眾自覺輪流看棺守靈,捨不得把他的遺體埋葬。三江墟的反動派和地方土豪劣紳聽到這個訊息後,又怕又恨,三令五申地要民眾將遺體埋掉,還威脅說:“如果再不把蔣習統的屍體埋葬,就要派兵強行火化。”民眾只好將其遺體埋葬,並對著遺體發誓:“等到革命勝利時,為您大葬大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