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96年-1997年,中國農業大學,中美政府聯合培養Winrock套用經濟學博士班學習;
1995年-1998年,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2005年-2006年,美國奧本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99年6月-2000年9月,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講師;
2000年10月-2005年9月,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教授;
2005年10月-2015年12月,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
2016年1月至今,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金融系主任。
主講課程
信息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宏個體經濟學,數理經濟學,證券基礎與投資分析,金融監管專題,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
主要貢獻
主要論文
1、“監管、多重代理與商業銀行治理的最優激勵契約設計 ”,《經濟研究》2010年第4期(與朱滔,李東輝);
2、“市場經濟條件下多渠道、多元化林業投融資機制研究”, 《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與時旭輝等);
3、“總供給效應、適應性學習預期與貨幣政策有效性”, 《金融研究》2014年第5期(與儲著貞);
4、“中國上市銀行緩衝資本的逆周期性研究:1998-2011”, 《金融研究》2012年第9期(與羅貴君,朱滔);
5、“緊縮性貨幣政策衝擊、成本渠道與通貨膨脹”, 《金融研究》2011年第9期(與儲著貞);
6、“信譽機制、信用資源的有效供給與信用缺失治理——對中國當前信用缺失問題的信息經濟學分析”, 《金融研究》2004年第1期(與劉少波);
7、“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與組織制度選擇”, 《金融研究》2000年第11期(與何問陶);
8、“制度變遷中的金融博弈與金融風險轉嫁”, 《金融研究》1998年第9期(與溫思美);
9、“貨幣政策、監管政策與銀行信貸行為研究”, 《國際金融研究》2016年第51期(與魏巍);
10、“人口結構與股票市場:文獻綜述”, 《國際金融研究》2014年第6期(與張春生) ;
11、“巨觀調控、所有權結構與商業銀行信貸擴張行為”, 《國際金融研究》2012年第3期(與儲著貞等) ;
12、“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與資本項目開放的次序:理論、經驗與選擇”, 《經濟學家》2015年第5期(與張春生) ;
13、“中國退耕還林的微觀投資激勵與政策的持續性”, 《中國農村經濟》2003年第8期 ;
14、“風險投資進入與退出的信息經濟學分析”, 《財貿經濟》2000年第3期(與劉少波);
15、“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重溫銀行監管的三大支柱”, 《經濟社會體制較》2009年第2期(與孫犇);
16、“社會融資規模適合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嗎:與M2、信貸規模的比較”, 《經濟科學》2013年第6期(與張春生) ;
17、“對金融監管理論基礎及其政策的反思”, 《經濟科學》2002年第4期(與鍾堔,齊潔);
18、“海峽兩岸金融監管合作:障礙與路徑選擇”, 《財經研究》2013年第8期(與程筱芝) ;
19、“信息結構與金融監管激勵:理論與政策含義”, 《財經研究》2004年第7期(與劉少波) ;
20、“金融監管中的激勵衝突與調整”, 《財經研究》2004年第1期 ;
21、“不對稱信息、不完全契約與中國的信用制度建設”, 《財經研究》2002第2 ;
22、“論彈性監管與金融效率”, 《財經研究》2001年第9期 ;
23、“制度變遷中金融風險轉嫁的實證分析”, 《財經研究》2000年第2期(與齊潔) ;
24、“風險投資中的報酬激勵問題——基於雙重委託代理模型的分析”, 《當代經濟科學》2008年第5期(與李贇宏) ;
25、“金融監管效率的基石:激勵相容的監管機制”, 《當代經濟科學》2004年第7年(與蕭松華、齊潔) ;
26、“中國金融安全指數的估算與實證分析:1998-2007”, 《當代財經》2009年第10期(與蘇立維);
27、“基於信號傳遞模型的風險資本退出的併購定價分析”, 《管理學報》2010年第3期(與羅瑤) ;
28、“中國金融監管體制的變遷及改革路徑選擇”, 《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與李贇宏) ;
29、“A Cross-Country Analysis of Bank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External Governance”,Corporate Governance in Banking: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Edward Elgar Gup, Benton E. (ed), Northhampton,2006(with Barth James,Bertus,Mark) ;
30、“A Cross-Country Assessment of Bank Risk-Shifting Behavior”, Review of Pacific Bas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Policies,2008,Vol.11, No1:1-34 (with Barth James,Bertus,Mark)(ECOLIT,FLI) ;
31、“Regulation Change and Volatility Spillovers:Evidence from China’s Stock Markets”,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 Trade,Vol. 46, No. 6, pp. 140–157(with Zhian Chen, Donghui Li)(SSCI,IF:0.95) ;
32、“Managerial Behavior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China's State-Owned Forest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2016,Jane(with Daowei Zhang,Wei wei)(SCI,IF:1.05)
主要著作
《商業銀行內部風險控制與外部監管的激勵相容機制研究》,2012,暨南大學出版社。
承擔課題
1.“基於金融穩定視角的逆周期銀行監管機制設計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71473103),在研;
2.“多層次、多維度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項目(暨南大學領航計畫),在研;
3.“中國逆周期巨觀審慎銀行監管:理論與政策框架”,教育部哲學社科一般項目(編號13YJA790038),在研;
4.“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機制改革與最佳化研究”,廣東省學位辦研究生教改項目,在研;
5.“國際金融危機傳導機制研究”,廣東省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編號09JDXM79009),已完成;
6.“商業銀行內部風險控制與外部監管的激勵相容機制設計”,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編號08JA790056),已完成;
7.“銀行體系風險控制的激勵問題實證研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基金項目,已完成;
8.“我國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監管問題實證研究”,廣東省哲學社科規劃項目(編號03/04C2-11),已完成;
9.“廣東農業用地合理利用問題研究”,廣東省政府農業普查研究課題,已完成;
10.“現代林業的投融資機制與產權制度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已完成;
11.“我國中小金融機構體系發展研究”,國務院僑辦人文社科基金,已完成;
12.“市場經濟條件下多渠道多元化的林業投融資機制研究”,廣東省林業局項目,已完成。
獲獎記錄
1、2003年獲廣東省金融學會第三屆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
2、2004年獲暨南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二完成人) ;
3、2005年獲廣東省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
4、2007年獲廣東省委宣傳部、社會科學聯合會首屆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
5、2007年獲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及廣東省金融學會第五屆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
6、2009年獲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及廣東省金融學會第六屆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7、2011年獲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及廣東省金融學會第七屆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
8、2013年獲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及廣東省金融學會第八屆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
9、2013年獲廣東省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
10、2015年獲廣東省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
11、2015年獲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金融學會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第一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