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墅鎮在改革開放中得到了長足發展,工業門類已形成紡織、服裝、機械、電子、冶金、汽車機車零部件、化工等七大行業幾百個品種,有六個行業的產品有外貿出口和自營出口。蔣墅有中外合資企業8家,獨資企業幾十家,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有4家,通過美國UL認證的有1家。
在工業發展較好的同時,蔣墅鎮的特色農業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有江南最大的食用菌基地、全國最大的土元聯戶養殖基地、河蚌育珠、珍珠加工、水產、蔬菜等,並連年獲得市一等獎。
全鎮擁有土地面積34平方公里,現已規劃建設民營工業園800餘畝,並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蔣墅將發展成為以工業為主體、特色農業為襯托的現代化的新型集鎮。
蔣墅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人傑地靈、社會穩定、政通人和。
歷史名人篇:
姜寶
姜寶,字廷善,號鳳阿,丹陽蔣墅滕村人。他自小聰穎,博極群書,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進士第三名,入選為庶吉士。時嚴嵩父子把持朝政,專橫跋扈。姜寶不畏權貴,除公事之外從不與之私交。不久,被授予翰林院編修。任職時,在京城裡講學,潔身自守。並常指責嚴嵩劣跡,引起嚴嵩的忌恨,因而姜寶被貶任四川提學僉事,後又轉任中州(河南)參政、提督八閩學政(主管福建省的教育)。在任蜀、閩兩地時,提倡教育士子要嚴於行、寬於文,嚴於程式、寬於義例,端正學風、摒棄浮華,使士子學風與文壇習俗為之一新。之後,他被征為南京別宮太常少卿,轉謄黃通政,又升任國子監祭酒。任職中,他按經文治世之道,分類設館。行事基本上採用督學蜀閩時的施政方略。這期間,還針對政綱時弊上呈八條建議,以圖強化公務監督,限制憑交情、拉關係、走捷徑之風。
起先,朝臣徐階、高拱兩人互懷嫌隙,芥蒂頗深。姜寶原先為徐階所提拔,終因高拱與階之隙遷恨姜寶,謀圖加害,被誣蒙屈罷官。自此,他遠別公門,不問政事,著書立說達15年之久。及至冤案澄清、真相大白,復啟用為南京太常少卿,遷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後升任禮部尚書。
姜寶退職還鄉後,廣置義田,多立義學,申祖宗法度以統領族人。至80歲而終。
姜寶著作甚多,有《春秋事義全考》16卷、《周易補疑》13卷、《春秋讀傳解略》12卷、《四書解略》6卷、《稽古編大政記綱目》8卷、《資治上編大政記綱目》40卷、《資治下編大政記綱目》32卷、《鳳阿文集》38卷、《詩集》10卷等傳世。
姜士昌
姜士昌,字仲文,丹陽蔣墅滕村人。姜寶之子。明萬曆八年(1580年)中進士,後出任戶部尚書,掌管徐州倉。他革除關倉積弊,辦事精明幹練,深得朝野稱道。姜士昌在陝西提學副使任內,修復書院,創立經、史、理學、古文詞、典故等5學會,為當地培養了大批人才。調任江西參政後,督理驛傳,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取消一切額外徵收,抵制不適時的差役,打擊礦監的橫行索取,裁抑宦官的為非作歹。奸臣李廷機、朱賡入閣後,姜士昌上疏朝廷,揭發其“天變人離,民窮財盡,仁賢遺棄”的誤國罪行,然卻遭迫害,先被調任廣西僉事,後又貶為興安典史。姜士昌憤而辭官回家。天啟初卒,追贈太常寺少卿。姜士昌與其父姜寶均出身進士,又均為名臣、直臣。為紀念二人,其故里滕村建有“尚書亭”一座。至1958年才被拆除。
姜志禮
姜志禮,字立之,丹陽滕村人。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登進士,他初任建昌推官,後任衢州知府、大理院評事。時京師關押很多未結案的囚犯,他一一據實審理,平反了大批冤獄。姜志禮曾出任福建泉州知府,任職期間,他為民造福,辦了許多好事實事。泉州氣勢非凡、長達數里的萬安橋,就是姜志禮親自主持修造的。泉州民眾對他十分敬仰,為他建造生祠,以志紀念。明萬曆三十三年,姜志禮調任山東參政,治理登州、萊州。當時福王受封於河南,皇上賜田2萬頃,但他貪得無厭,派遣太監以檢閱民田為由,騷擾登、萊兩地。姜志禮義憤填膺,上疏朝廷,為民請命,結果反被貶為廣西僉事。離任前,恰逢山東發生饑荒,他仍然忠於職守,布置募粟賑濟災民。調任浙江副使,正好發生葉朗生叛案,株連無辜萬餘人。他接案後,只懲辦了幾個首犯,其餘一律無罪開釋。後升任尚寶卿,赴山西主持考務,適逢中州進貢玉璽。宦官魏忠賢中飽私囊,姜志禮蔑視逆黨淫威,拍案而起,上書朝廷予以揭露。魏忠賢對他恨之入骨,幾度誣陷,都未能得逞。姜志禮後來因不願與魏忠賢妥協而告老還鄉。90餘歲卒。死後,葬於延陵九里三圓橋。
《明史》關於姜士昌和姜志禮的記載:
姜士昌,字仲文,丹陽人。父寶,字廷善。嘉靖三十二年進士。官編修。不附嚴嵩,出為四川提學僉事。再轉福建提學副使,累遷南京國子監祭酒。請罷納粟例,復積分法,又請令公侯伯子弟及舉人盡入監肄業,詔皆從之。累官南京禮部尚書。嘗割田千畝以贍宗族。
士昌五歲受書,至“惟善為寶”,以父名輟讀拱立。師大奇之。舉萬曆八年進士,除戶部主事,進員外郎。請帝杜留中,錄遺直,舉召對,崇節儉。尋進郎中。以省親去。還朝,言吏部侍郎徐顯卿構陷張位,少詹事黃洪憲力擠趙用賢,宜黜之以警官邪;主事鄒元標、參政呂坤、副使李三才素著直讜,宜拔擢以厲士節。又請復連坐之法,慎巡撫之選,旌苦節之士,重贓吏之罰。疏入,給事中李春開劾其出位。遂下詔禁諸司毋越職刺舉。已,因風霾,請早建國本。貴妃父鄭承憲乞改造父塋,詔與五千金。士昌言:“太后兄陳昌言止五百金,而妃家乃十之,何以示天下?”弗納。稍遷陝西提學副使,江西參政。
三十四年,大學士沈一貫、沈鯉相繼去國。明年秋,士昌齎表入都,上疏曰:
皇上聽一貫、鯉並去,輿論無不快一貫而惜鯉。夫一貫招權罔利,大壞士風吏道,恐天下林居貞士與己齟齬,一切阻遏,以杜將來。即得罪張居正諸臣,皇上素知其忠義、注意拔擢者,皆擯不復用,甚則借他事處之。其直道左遷諸人、久經遷轉在告者,一貫亦擯不復用。在廷守正不阿、魁磊老成之彥,小有同異,亦巧計罷之。且空部院以便於擇所欲用,空言路以便於恣所欲為,空天下諸曹與部院、言路等,使人不疑。至於己所欲用所欲為者,又無不可置力而得志;所不欲者,輒流涕語人曰“吾力不能得之皇上”。善則歸己,過則歸君,人人知其不忠。
夫鯉不肥身家,不擇利便,惟以眾賢效之君,較一貫忠邪遠甚。一貫既歸,貨財如山,金玉堆積;鯉家徒壁立,貧無餘貲,較一貫貪廉遠甚。一貫患鯉邪正相形,借妖書事傾害,非皇上聖明,幾至大誤。臣以為輔臣若一貫憸邪異常,直合古今奸臣盧?巳、章惇而三矣。然竟無一人以鯉、一貫之賢奸為皇上正言別白者,臣竊痛之。
且一貫之用,由王錫爵所推轂。今一貫去,以錫爵代首揆,是一貫未嘗去也。
錫爵素有重名,非一貫比。然器量褊狹,嫉善如仇。高桂、趙南星、薛敷教、張納陛、于孔兼、高攀龍、孫繼有、安希范、譚一召、顧憲成、章嘉禎等一黜不復。頃聞錫爵有疏請錄遺佚。謂宜如其所請,召還諸臣,然後敦趣就道,不然,恐錫爵無
復出理也。至論劾一貫諸臣,如劉元珍、龐時雍、陳嘉訓、朱吾弼,亦亟宜召復,
以為盡忠發奸者之勸。至於他臣,以觸忤被中傷異同致罷去者,請皆以次拂拭用之。
說者謂皇上於諸臣,雖三下明詔,意若向用,實未欲用者,臣獨以為不然。皇上初嘗罷傅應禎、余懋學、鄒元標、艾穆、沈思孝、吳中行、趙用賢、朱鴻謨、孟一脈、趙世卿、郭惟賢、王用汲等,後又嘗謫魏允貞、李三才、黃道瞻、譚希恩、周弘禴、江東之、李植、曾乾亨、馮景隆、馬應圖、王德新、顧憲成、李懋檜、董基、張鳴岡、饒伸、郭實、諸壽賢、顧允成、彭遵古、薛敷教、吳正志、王之棟等,鏇皆擢用。頃年改調銓曹鄒觀光、劉學曾、李復陽、羅朝國、趙邦柱、洪文衡等於南京,亦俱漸還清秩。而鄒元標起自戍所,累蒙遷擢,其後未有一言忤主,而謂皇上忽復怒之,而調之南,而錮不復用,豈不厚誣皇上也哉。蓋皇上本無不用諸臣之心,而輔臣實決不用諸臣之策也。說者謂俗流世壞,宜用潔清之臣表率之。然古今廉相,獨推楊綰、杜黃裳,以其能推賢薦士耳。王安石亦有清名,乃用其學術驅斥諸賢,竟以禍宋。為輔臣者可不鑒於此哉。
其意以陰諷李廷機。廷機大恚,疏辨曰:“人才起用,臣等不惟不敢幹至尊之權,亦何敢侵吏部職。”士昌見疏,復貽書規之,廷機益不悅,然帝尚未有意罪士昌也。會朱賡亦疏辨如廷機指,帝乃下士昌疏,命罪之。吏部侍郎楊時喬、副都御史詹沂請薄罰,不許。詔鐫三秩為廣西僉事。御史宋燾論救,復詆一貫,刺廷機。帝益怒,謫燾平定判官,再謫士昌興安典史。
士昌好學,勵名檢。居恆憤時疾俗,欲以身挽之。故雖居散僚,數有論建,竟齟齬以終。士昌謫之明年,禮部主事鄭振先劾賡等大罪十二,亦鐫三秩,調邊方用。
姜志禮,字立之,丹陽人。萬曆十七年進士。歷建昌、衢州推官,入為大理評事。三十三年,以囚多瘐死,疏言:「犴狴之間,一日斃十五人。積日而計,亦何紀極!又況海內小民,罹災寢而轉死溝壑,及為礦稅所羅織、貂璫所攫噬、含冤畢命者,又復何限!乞亟為矜宥,勿久淹系,且盡除礦稅,毋使宵人竊弄魁柄,賊虐丞黎。」不報。歷刑部員外,出為泉州知府,遷廣東副使,並有聲。進山東右參政,分守登、萊。福王封國河南,詔賜田二百萬畝,跨山東、湖廣境。既之國,遣中貴徐進督山東賦,勢甚張。志禮抗疏曰:「臣所轄二郡,民不聊生,且與倭鄰,不宜有籓府莊田以擾茲土也明甚。且自高皇帝迄今累十餘世,封王子弟多矣,有賜田二萬頃,延連數十郡者乎?繼此而封,尚有瑞、惠、桂三王也。倘比例以請,將予之乎,不予之乎?況國祚靈長,久且未艾。嗣是天家子姓,各援今日故事以請,臣恐方內土田,不足共諸籓分裂也。」帝大怒,貶三秩為廣西僉事。久之,遷江西參議。天啟三年,由浙江副使入為尚寶少卿,尋進卿。河南進玉璽,魏忠賢欲志禮疏獻之。志禮不可。忠賢怒,令私人劾其衰老,遂乞休。詔加太常少卿致仕,已而削奪。崇禎初,復官。志禮性淳樸,所居多政績,亦以行誼稱於鄉。
賀鼎,字公調,丹陽導墅人。原姓符,其母是蔣墅萬氏房村賀家,因家境貧寒,自幼承繼給舅舅,故改姓為賀,取名賀鼎。
他自幼聰明過人,有一手好彈力,後被送入假山墩練武習文。
明天啟四年(1624年),中了進士。這是他第二次考中進士,原來,早幾年就第一次考中進士,穿上朝衣朝服,腳踏石台階一級級往上走,一不小心腳踩在長袍的上擺,身子一歪跌倒了,金殿傳臚馬上喊:“怒目見君皇!”賀鼎嚇得冷汗直冒,趕緊爬起來,帽子碰歪了。金殿傳臚又喊:“衣冠不整!”當場被逐出金殿。賀鼎不灰心,繼續攻讀、練武,終於衣錦還鄉,以功名答謝母親十月懷胎和舅舅的養育之恩。
據《丹陽縣誌》載:“賀鼎,歷知尉氏,永城縣,課最需次,應得華選。”他隻身來到山西永城上任。剛進城,就遭到地方土匪的突然襲擊,這伙土匪混在人群里歡迎他。領頭的手托銀盤,盤裡一顆鮮血淋漓的人頭,人頭上插著一把雪亮的尖刀,人頭在盤裡滾動……。賀鼎只當沒看見一樣,到衙門前跳下馬,手扶腰刀闊步走進公堂,忽然屏風后飛出十幾把飛刀,迎面扎來。賀鼎拔出腰刀,打落飛刀。埋伏在屏風后的土匪10多人,一齊衝出來圍攻賀鼎,賀鼎沉著迎戰,揮起刀一連砍了幾個,眾土匪嚇得目瞪口呆,慌忙逃命。
賀鼎經過調查了解,獲悉這幫土匪的總後台是胡溫,胡溫憑藉其父是山東觀察使和舅舅是當朝吏部尚書(朝廷里有名的“瘟宰相”),權傾一時,獨霸地方,橫行鄉里。賀鼎決心為民除害,終將胡溫捉拿歸案,斬首示眾。很快又剿滅了土匪,老百姓人人拍手稱快,都說永城來了個“賀青天”。
賀鼎為官清正,常深入民間察訪。他見因“神蟲”(螃蟹)毀壞莊稼,家家鬧饑荒,遂命兵士夜間到田裡捉“神蟲”,大擺螃蟹宴。他帶頭品嘗,以作示範,消除鄉民“神蟲”不可吃的禁忌,為民除了一害。
崇禎年間,清兵進犯。賀鼎任兵部郎,率軍拒敵,與清兵激戰於岔道城,人馬傷亡無數,忽報軍中無糧。賀鼎當機立斷,宰馬為食,破釜沉舟,與敵決一死戰。第二天,軍糧解到,賀鼎親自升帳,審訊解糧官:“我問你軍糧誤期,該當何罪?”解糧官道:“連年災害,因國庫空虛,民不聊生,糧草實在難以湊足,所以誤期兩天……”賀鼎一拍帥案,大聲斥責:“大膽!你可知三軍將士浴血疆場,軍不可一日無糧,我的千軍萬馬全要葬送於你手中!”“軍糧誤期當斬!”解糧官是賀鼎唯一的愛子,連喊:“饒命,饒命啊爹爹!”眾將驚呼:“大帥……”一個個伏地不起。賀鼎走下帥案,一一扶起眾將。並說:“我身為一軍之帥,如徇情枉法,怎能號令三軍將士!”“軍法如山,推出去斬”!大義滅親,親斬愛子。將士們拚死殺敵,岔道城一戰大敗清軍,建立了奇功。
賀鼎曾久鎮邊防,屢創奇功,被封為口北兵備道,他在朝廷內外的威望越來越高,而一些奸臣賊子千方百計謀害賀鼎。朝廷“瘟宰相”串通胡一龍等人,乘賀鼎重病在床上之機捏造罪名誣告,乘機假造聖旨問斬“口北道”,賀鼎被殺害,時年47歲。
奸臣賊子密謀奪取王位,殘害忠良,野心畢露,“瘟宰相”怕泄漏天機,竟神魂顛倒手持尖刀欲刺皇殺駕。事情敗露後,又從相府里抄出龍袍龍冠“瘟宰相”密謀篡位的真相大白!此時,皇帝才如夢方醒,細細查問賀鼎的功過。認定賀鼎是一個戰功赫赫的功臣,崇禎帝沉吟道:“鐵面無私,冰心一片!”遂御賜“鐵石冰鑫”金字匾,懸掛於賀家祠堂大廳上。
賀邦泰
賀邦泰,字道卿,丹陽蔣墅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進士,歷任福建菁田縣知事,南康、廉州、瓊州太守和湖廣參政、山西督學、江西按察使及戶部尚書等職。
賀邦泰初任福建莆田縣知事,時值倭寇侵犯,他全力組織沿海軍民抗擊,屢戰屢勝,使一方百姓平安如初,並獲得抗倭名將戚繼光的高度讚揚。據史料記載:“賀年幼時,其父曾建亭於水中,令其攻讀於亭,以一木支岸逕行往來以此練功夫而獲益匪淺。後令莆田,率民抗倭,騎馬直搗倭巢,奮力拚殺,倭寇勢眾,且戰且走,前臨大河,寬丈余,橋毀,賀遂以獨木棄騎而走,倭寇驚以為神。”由於賀抗倭有功,不久,相繼升擢戶部主事、南康太守、廉州太守與瓊州太守。瓊州,是海瑞的家鄉,他來此任官以海瑞為楷模,為政清廉,自潔自律,與鄉民共苦。有一次,海瑞回鄉省親,去州府拜訪他,並被請至他家中作客。海瑞環視其室,擺設簡樸,家人穿著無華麗之服飾,臥室與平民無別,廚房內既無龍蝦、鮮貝等海味,更無雉雞、野兔之山珍,吃的竟是大麥粥以及普通百姓所食的蔬菜。作為朝廷命官,身居太守高位,生活如此清苦節儉,使海瑞十分欽佩,稱他是“廉潔大計卓異第一。”海瑞問:“你生活何以如此清苦呢?”賀答道“瓊鄉百姓還要比我艱苦,我何以獨享其樂?”此事傳至鄉里,鄉民均稱他為“大麥粥太守”,讚譽他從政廉潔。
瓊州四面臨海,鄉民常遭海盜搶劫騷擾之苦,生活不得安寧。賀邦泰組織軍民全力圍剿,同時派出官員收伏盜魁,“嘗降海盜李茂”,李茂後來因平寇著功,被委以“大帥”,榮寵至極的李茂對賀邦泰十分感激,且念念不忘。為表達對賀的寸心,一次,帶著珍寶巨萬贈賀,賀見此全然不為所動,婉然拒絕。李見狀,跪著不起,“叩頭固請”,賀在李的盛情所迫之下,“僅取沉香一片,留浮屠為佛像。”此事不脛而走,使瓊州上下官員和鄉民讚嘆不已,由於賀邦泰在瓊州為官清正,政績卓著,不久擢遷湖廣參政,後曾任戶部尚書。
賀邦泰死後,葬於里莊境內的回龍橋畔。
賀世壽
賀世壽,字函伯,丹陽蔣墅人。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中進士,歷任光祿寺少卿、太僕少卿、通政史、兵部侍郎、天津巡撫、刑部尚書、戶部尚書等職。萬曆後期,魏忠賢排斥異己,為所欲為,許多大臣趨炎附勢,投靠魏門,但賀世壽從不涉足逆黨之中。其時,顧憲成、高攀龍等在東林書院講學,建立與魏忠賢勢不兩立的陣營,獲得賀世壽的支持。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後,宦官結黨,氣焰更加囂張,賀世壽憤而辭官回歸故里,直至魏忠賢勢力被翦除,才復任戶部尚書。
賀迎壽晚年葉落歸根,作古後,葬於里莊境內的回龍橋畔。
賀王盛
賀王盛(?~1654年),字周兼,號無黨,丹陽蔣墅人。明天啟元年(1621年)中舉,崇禎元年(1628年)舉進士,歷任山東諸城縣令、兵部職方主事、大理寺副使、太僕寺丞等職。因上疏指責崇禎“任內臣如此其專,而未得內臣之效;遇武臣如此其重,而未得武臣之效”,“皇上求治太速,立法太嚴。終於事事考核而稽玩如故;日日奏銷而叢脞如故”,而降官3級,調河南省幕府,後調京任太僕寺右少卿。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自縊於煤山。鏇因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兵敗南撤,賀亦輾轉回鄉隱居。清軍攻占江南後,賀王盛表面上出山入仕,擔任清官職,暗中卻在進行反清復明活動,成為反清組織的核心人物。
清順治十年(1653年),鄭成功派定西侯張名振率水師兩萬直抵長江口,駐軍崇明,準備溯江西進,清廷為之震動,江南反清復明運動參加者,以為光復明室指日可待。時賀王盛在丹陽團結部分眷戀亡明之士,力圖與明政權取得聯繫,進行配合以復明室。時明永曆政權在貴陽成立,原吏部侍郎雷躍龍為宰相,賀王盛被敕封為兵部侍郎,由此全力投入反清復明活動。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正月,因密泄事發,反清組織終遭清廷破獲,賀王盛被捕入獄,關押在南京明故宮內。八月被處斬。他在獄中自題《絕命詞》一首:“悲歌慷慨說天祥,浩氣凌虛反帝鄉;從此十人離紫荊,相隨地下拜高皇。”他著有《春秋說約》、《亦政堂詩文集》兩書傳世。
明朝時期有名的蔣墅人還有《文章辨體匯選》的作者賀復征。在天啟五年(1625年) 農曆十二月,賀琅(世壽)、姜志禮遭魏忠賢迫害,被削去官職的蔣墅東林黨人賀王醇。《東林黨籍考》中有賀王醇列傳。
賀雙卿
賀雙卿(1715~1735年),丹陽蔣墅人。她天生麗質,天資聰穎,10餘歲就做得一身精巧的女紅。她舅舅是當地的塾師,每當授課,雙卿就倚於窗下,悉心聆聽,銘記在心。閨中閒暇,她吟詩填詞,練字作畫。還常向商販們換些詩詞書籍來讀。在詩書的薰陶中,賀雙卿如一枝紅杏在農家小院脫穎而出。
她18歲時,父親賀彌高去世,由叔父作主,以三石穀子的聘禮,將雙卿嫁到金壇綃山村周家,而其夫是一位大她十幾歲的農家子。
婚後,雙卿如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丈夫大字不識一個,且暴戾異常,經常無故打罵雙卿,婆婆也兇惡之極,總是以繁重的勞動來折磨她。封建禮教和困苦的生活,把她牢牢地困在這座偏僻的小山村里,少女時代的夢想和熱情,被殘酷的現實所束縛、粉碎。滿腹的愁思,淒涼的心境,無法向人傾訴,唯有寄情於詩詞。
初夏的陣雨飄飛在山谷田野,已上場的新麥散發著清香,頭上插花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牛背上。雙卿幹完了農活,又要回家做飯,忙得腰酸背疼,但家人的責難和怒罵,還是頻頻傳入耳中,她忍痛含悲,寫下了一闋《浣溪沙》:“暖雨無晴漏幾絲,牧童斜插嫩花枝。小田新麥上場時。汲水種瓜偏嫌早,忍煙炊黍又嗔遲。日長酸透軟腰肢。”
一日將近晚炊時,正生著病的賀雙卿攜著畚箕從打穀場上歸來,聽見一隻孤鸞在蘆葦叢中哀鳴,她西立而望,不由想起自己的身世,於是潸然淚下。正好給她婆婆看見了,在背後大聲呵斥,雙卿素來膽小易驚,且久病體虛,被嚇得畚箕落地,此後,她寫了一首《孤鸞》:“午寒偏準,早虐意初來。碧衫添襯,宿髻慵梳,亂裹羅帕齊鬢。忙中素裙未浣,摺痕邊,斷絲雙損。玉腕近看如繭,可春腮還嫩。算一生淒楚也拚忍,便化粉成灰,嫁時先忖。錦思花情,敢被炊爨薰盡。東?卻嫌餉緩,冷潮回,熱潮誰問?歸去將棉曬取,又晚炊相近。”
她的詞中沒有華麗詞藻,大多採用生活語言。她善於將自己的情感融於自然景物中,揭示生活悲劇中所蘊藏的美質,創造出具有高度美學意義的境界。她還善於掌握聲調韻律錯綜複雜的不同節奏,以適應自己思想感情有起伏變化。如《鳳凰台上憶吹簫》: “寸寸微雲,絲絲殘照,有無明滅難消。正斷魂魂斷,閃閃搖搖。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隱隱迢迢。從今後,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青遙,問天不應、看小小雙卿,裊裊無聊。更見誰誰見,誰痛花嬌?誰望歡歡喜喜,偷素粉、寫寫描描。誰還管,身身世世,暮暮朝朝。”通篇語言質樸,且巧用疊字,造成迴環詠嘆的藝術效果,纏綿悱惻,鏇律優美,是雙卿自述境況的淒絕的哀歌。
雙卿寫詩作詞,只為抒發自己的情懷,不為刻意留存於世,她用工整漂亮的小楷,將詩詞寫於蘆葉、竹葉、桂葉,任其自然脫落、消逝。一年夏天,金壇舉人史震林和段玉函等幾個才子來到綃山村,在耦耕堂避暑讀書。一日,偶見一婀娜女子手執畚箕出外倒髒物,史震林非常驚奇:窮鄉僻壤,何來如此美貌女子?經打聽,方知雙卿身世,不由十分同情。後又讀到雙卿的詩詞,更是敬佩至極,於是寫詩作詞以示問候。雙卿欽慕才子,不由也詩詞唱和,但她“發乎情而止乎禮義”,始終不越雷池一步。
羈留綃山的日子裡,史震林著意蒐集雙卿的詩詞。讀著這些悽惻動人,才思超卓的作品,他不由深深地震驚了。一個如此才貌雙全的奇女子,竟有如此悲慘的命運。“才與貌至雙卿而絕,貧與病至雙卿而絕。”史震林把這個苦命才女的遭遇寫進了他的《西青散記》中,從而使更多的人認識了這位才女。
雙卿的作品,主要留存於後人彙編的《雪壓軒集》中。她的詩詞,抒寫的基本是個人生活的不幸和感嘆,浸透著濃郁的壓抑和傷感的情調,作者的生活經歷,決定了作品內容的狹窄。然而,她個人的悲觀,卻折射出當時社會的陰影,使人們看到了封建時代下層社會婦女的苦難,以及才華被埋沒的悲哀。後人稱她為“清代李清照”。清末詞家黃燮清評雙卿的詞雲“如小兒女噥噥絮絮,訴說家常,見見聞聞,思思想想,曲曲寫來,頭頭是道。作者不以為詞,而閱者亦忘其為詞。而情真語質,直接三百篇之旨,豈非天籟?豈非奇才?”
由於貧病交加,賀雙卿於20歲即含恨離世。
附賀雙卿全部詞作:
<鳳凰台上憶吹簫>
送韓西
寸寸微雲, 絲絲殘照, 有無明滅難消.
正斷魂魂斷, 閃閃搖搖.
望望山山水水, 人去去, 隱隱迢迢.
從今後, 酸酸楚楚, 只似今宵.
青遙!
問天不應, 看小小雙卿, 裊裊無聊.
更見誰誰見, 誰痛花嬌?
誰望歡歡喜喜, 偷素粉, 寫寫描描?
誰還管, 生生世世, 夜夜朝朝.
<鳳凰台上憶吹簫>
殘燈
已暗忘吹, 欲明誰剔? 向儂無焰如螢.
聽土階寒雨, 滴破殘更.
獨自懨懨耿耿, 難斷處、也忒多情.
香膏盡, 芳心未冷, 且伴雙卿.
星星.
漸微不動, 還望你淹煎, 有個花生.
勝野塘風亂, 搖曳漁燈.
辛苦秋蛾散後, 人已病、病減何曾?
相看久, 朦朧成睡, 睡去還驚.
<薄倖>
詠虐
依依孤影, 渾似夢、憑誰喚醒!
受多少、蝶嗔蜂怒, 有藥難醫花症.
最忙時, 那得功夫, 淒涼自整紅爐等.
總訴盡濃愁, 滴乾清淚, 冤煞峨嵋不省.
去過酉、來先午, 偏放卻、更深宵詠.
正千回萬轉, 欲眠仍起, 斷鴻叫破殘陽冷.
晚山如鏡, 小柴扉煙鎖, 佳人翠秀懨懨病.
春歸望早, 只恐東風未肯.
<望江南>
春不見. 尋過野橋西.
染夢淡紅欺粉蝶, 鎖愁濃綠騙黃鸝.
幽恨莫重提.
人不見. 相見是還非?
拜月有香空惹袖, 惜花無淚可沾衣.
遠山夕陽低.
<浣溪沙>
暖雨無晴漏幾絲, 牧童斜插嫩花枝.
小田新麥上場時.
汲水種瓜偏怒早, 忍煙炊黍又嗔遲.
日長酸透軟腰支.
<贈史震林>
終日思君淚空流. 長安日遠, 一夜夢魂幾度游.
堪笑辛苦詞客, 也學村男村女. 晨昏焚香三叩首.
求上蒼保佑, 天邊人功名就, 早諧鸞儔.
應忘卻天涯憔悴, 他生未卜, 此生已休!
(註:她在窗外聽舅舅授課時, 認識了學生中叫史震林的, 倆人十分傾心, 但她拘於封建禮數, 聽從家人之命嫁到綃山村. 許多年後, 春考落第的史震林與好友來到綃山村朋友家, 不期與賀雙卿相遇, 雖久別重逢, 悲喜交集, 但只好相顧無言. 數年後, 考中進士的史震林再次來到綃山村, 不料雙卿已逝. 此詞是由雙卿鄰婦轉交給史震林的. )
<鳳凰台上憶吹簫>
餉耕
紫陌春情, 漫額裹春紗.
自餉春耕, 小梅春瘦, 細草春明.
春日步步春生.
記那年春好, 向春鶯說破春情.
到如今, 想春箋春淚, 都化春冰.
憐春痛春春幾?
被一片春煙, 鎖住春鶯.
贈與春依, 遞將春你, 是依是你春靈.
算春頭春尾, 也難算春夢春醒.
甚春魔, 做一場春夢, 春誤雙卿!
<和白羅詩九首>其中二首
病後
今年高雨斷秋雲, 為補新租又典裙.
留得護郎輕絮暖, 妾心如蜜敢嫌君.
細紉麻繩線幾重, 采樵明日上西峰.
乍寒一夜風偏急, 莫向郎吹盡向儂.
<和白羅詩九首>其中三首
冷廚煙濕障低房, 爨盡梧桐謝鳳凰.
野菜自挑寒自洗, 菊花雖痛奈何霜!
命如蟬翼愧輕綃, 舊與鄰娥一樣嬌.
阿母見兒還識否? 苦黃生面喜紅綃.
四屏山影遠女台, 郎負寒薪下幾回.
歸後勸郎晨晏起, 日高私禁外人催.
<惜黃花慢>
孤雁
碧盡遙天, 但暮霞散綺, 碎剪紅鮮.
聽時愁近, 望時怕遠; 孤鴻一個, 去向誰邊?
素霜已冷蘆花渚, 更休倩、鷗鷺相憐.
暗自眠, 鳳凰縱好, 寧是姻緣.
淒涼勸你無言. 趁一沙半水, 且度流年.
稻粱初盡, 網羅正苦; 夢魂易警, 幾處寒煙.
斷腸可似嬋娟意? 寸心裡, 多少纏綿.
夜未闌, 倦飛誤宿平田.
<濕羅衣>
世間難吐只幽情, 淚珠咽盡還生.
手捻殘花, 無言倚屏.
鏡里相看自驚, 瘦亭亭.
春容不是, 秋容不是, 可是雙卿!
<二郎神>
菊花
絲絲脆柳, 裊破淡煙依舊.
向落日秋山影里, 還喜花枝未瘦.
苦雨重陽挨過了, 虧耐到小春時候.
知今夜, 蘸微霜, 蝶去自垂首.
生受, 新寒侵骨, 病來還又.
可是我雙卿薄倖, 撇你黃昏後.
月冷闌乾人不寐, 鎮幾夜, 未松金扣.
枉辜卻開向貧家, 愁處欲洗無酒.
<孤鸞>
病中
午寒偏準, 早瘧意初來, 碧衫添襯.
宿髻慵梳亂裹帕羅齊鬢.
忙中素裙未浣, 摺痕邊, 斷絲雙損.
玉腕近看如繭, 可香腮還嫩.
算一生淒楚也拚忍.
便化粉成灰, 嫁時先忖.
錦思花情, 敢被爨煙薰盡.
東菑卻嫌餉緩. 冷潮回, 熱潮誰問?
歸去將棉曬取, 又晚炊相近.
<摸魚兒>
謝鄰女韓西饋食
喜初晴, 晚霞西現, 寒山煙外青淺.
苔紋乾處容香履, 尖印紫泥猶軟.
人語亂, 忙去倚柴扉, 空負深深願.
相思一線, 向新月搓圓; 穿愁貫恨, 珠淚總成串.
黃昏後, 殘熱誰憐細喘.
小窗風, 射如箭.
春白秋紅無情艷, 一朵似儂難選.
重見遠, 聽說道, 傷心已受殷勤餞.
斜陽刺眼, 休更望天涯; 天涯只是, 幾片冷雲展.
<春從天上來>
梅花
自笑懨懨, 費半晌春忙, 去省花尖.
玉容憔悴, 知為誰添? 病來分、與花嫌.
正臘衣裳催洗, 春波冷, 素腕愁沾.
硬東風、攔寒香一度, 新月纖纖.
多情滿天, 墜粉偏只累雙卿, 夢裡空拈.
與蝶招魂, 替鶯(鴛)拭淚, 夜深偷誦(讀)楞嚴.
有傷春佳句, 酸和苦, 生死俱甜.
祝花年, 向觀音稽首, 掣遍靈簽.
姜式丹
姜式丹(1874~1927), 蔣墅人。曾任賀氏初等國小堂教員、校長。一生精心書法,廣采各家所長。書法功底紮實,手跡傳至常州、蘇北、湖北等地。
賀嘉林
賀嘉林(1889~1930), 蔣墅塘西人。思想進步。民國9年畢業於南京第一農業學校,曾任江蘇省農礦技士、縣農協會秘書、溧水縣農林局局長。後在家鄉組織植樹造林近萬株,創辦塘西國小,籌備農業生產合作社和養魚合作社。
姜可生
姜可生(?~1957) ,縣城人,祖居滕村,南社社員。曾代理江蘇省建設廳廳長。興建練湖閘。抗日戰爭勝利後,創辦鎮丹金溧長途汽車公司。
王表
王表(1917~1946),原名姜浩南,蔣墅鄉滕村人。幼年父母雙亡,青少年時就讀私塾。民國22年(1933年)去常州民生布廠當學徒。“九·一八”之後,他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民國24年冬,在堂兄姜泰南動員下回到蔣墅家鄉,開展抗日活動,並組織農友會,團結廣大青年抗日救國。為使農友會有活動立足點,創辦竟存國小和農場,出刊《農友報》,開辦農民夜校。
民國26年夏,經姜泰南聯繫,到湖北利華煤礦電廠當學徒工。王以該廠為基地,在礦區開展抗日救亡宜傳。民國27年,經姜泰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石灰窯工礦區特別區委建立後,姜任書記,王任委員。是年6月,姜奉令調職,王仍留特別區委工作。武漢淪陷後,中共湖北省委調王到鄂東特委,任中共希水縣委委員,不久任縣委書記兼地方武裝司令員。民國31年8月,調任中共鄂大工委書記。他工作踏實,紮根基層,密切聯繫民眾,積極從事統一戰線工作,開展對敵鬥爭,深得各界人士好評。民國35年初,中原停戰協定簽訂後,王在宜化店地區堅持鬥爭。5月,中原部隊突圍前夕,經組織批准,與妻紀華庭及中共陽(新)瑞(昌)工委書記桂平夫婦共4人,化裝同去華北解放區,途經開封紀華庭家。不料紀原是三青團員,其兄為國民黨特務,其母為國民黨政府法官,思想反動。王和桂平夫婦3人均遭出賣被捕活埋,壯烈犧牲。解放後叛徒紀華庭受到應有的懲罰。
顧德福
顧德福,1919~1944,蔣墅鄉鶴溪河濱頭人,歷任農抗會主任、鄉中隊長、游擊組長,1946年6月被捕遇害。
龔金海
龔金海,1919~1939,蔣墅鄉滕村塘甸溝人,任華東野戰軍六縱四十七團三營六連連長,
1948年在淮海戰役中犧牲。
袁吐林
袁吐林,1916~1945,蔣墅鄉後亭村人,後亭鄉長、支部書記、五鄉中隊長,1949年春在後亭被捕遇害。
陳 傑
陳 傑,1923~1945,蔣墅鄉朝西塘里村人,南京空軍部隊後勤部財務科長,1960年5月在南京因公犧牲。
蔣墅烈士英名錄
賀顯揚 何本富 滕留大 唐福根 姚黑孝 蔣克勤 陳福根姜懷樹 蕭根大
姜祖根 繆德勝 吳細昌 馬玉坤 花八斤 賀良根 賀大明 李夫大 張志強
賀斌吳 榮 坤 季壽財 劉敖齊 邵秀英(女)
古蹟與傳說篇
蔣墅現存古蹟:
登雲橋,蔣墅滕村,始建於明萬曆十一年
呂瀆橋,蔣墅滕村,始建於清鹹豐六年(1856年)。
扈雲橋,蔣墅村青龍山,始建於明萬曆年間。
蔣墅的傳說:
吉祖華陽
丹陽蔣墅,有座千年道觀,名叫歸真觀。觀中有一三茅殿,殿柱上有一副對聯,上聯是“石門修道無非著實工夫”,下聯是“到此燒金儘是期求子福。”匾額是“吉祖華陽”4個金字。正中高台神龕上,端坐著一位典雅、清秀、靜嫻的道姑塑像,她就是華陽菩薩。
華陽本是公主名號。這華陽公主,淑性文靜,不愛嬉鬧,專愛針線,尤其擅長繡花。一次繡花換線時,用嘴銜著針屁股吸線頭,不料用力過猛,把一根亮晶晶的繡花針吸進肚裡去了。頓時覺得肚裡針刺刀剜,痛得軟腸寸斷,哭得死去活來。皇帝得知,也慌了,急傳太醫。太醫到此也無好辦法,皇帝只得掛出皇榜,誰能取出華陽公主肚中之針,就招他為駙馬。
且說茅山有個青年道士,正在京城雲遊,他揭下皇榜,進得皇宮後,用他念了符咒的黃紙化成灰、和成液,親自端給公主喝下。公主便覺肚裡龍游氣攻,咕嚕翻騰。一會兒工夫,真的就把繡花針從肛門排出來了。喜得合宮上下,歡聲雷動。但提到要招駙馬的事,卻難住了。為什麼?因為道士是出家人,怎能招出家人為駙馬?青年道士也只能自嘆命苦了。
誰料,這華陽公主卻深明大義,認為皇榜已貼,天下皆知,若不照辦,將失信於民。她便去見父皇,把利害關係說給父皇聽,並表示願意到茅山去出家做道姑,這樣可上保皇室信譽,下報青年道士救命之恩。皇帝覺得女兒說的句句在理,就允許了。於是,華陽公主就來到茅山做了道姑,在茅山南麓的一個山洞裡研究道教教義,修煉道行。後來,她悟出了道教新義,自成道教一宗,世稱吉祖華陽。世人給她塑出金身,世代供奉。她所修行的山洞,也就命名為華陽洞。丹陽蔣墅歸真觀的三茅殿,也就成了善男信女頂禮膜拜的寶地了。
歸真觀與三座橋
從前,丹陽縣東南70里處,有座大道觀,建築宏偉,百里聞名,原是光真人煉丹處。提起這座道觀,有一段神奇的傳說。
傳說明代初年,丹陽有個年輕後生出外偷盜,積財而富;晚年悔悟,決心出家修道,並傾其家產,招募能工巧匠,在蔣墅建造一座道觀,取名“歸真觀”,表示他改邪歸真的誠心。
盜賊悔改的舉動感動了天上的神仙,他們裝扮成瓦木工匠下來幫助造廟。開工不久,觀巷村裡有個財主家的放牛娃騎牛來到這裡,看見一班木匠正從井裡往上拔木頭,拔一根,冒一根,拔一根,冒一根,一回兒工夫木頭便堆積成山了。
拔木頭的問:“夠用了吧?”
“夠了!”木匠大師傅一聲回話,半截楠木便杵在那“飛升井”口,拔也拔不動了。
那班瓦匠砌屋更是出奇。他們不是從下往上砌,而是從山頭尖上往下砌,三砌四砌便砌出一堵牆;還有的先在地下鋪成牆,然後往上一托,便豎起一道山牆。動作輕捷,進度神速,好像不費吹灰之力。轉眼之間,上百間殿堂樓閣的牆頭便嚴嚴實實地立在地面上了。接著木匠便來豎柱上樑。但上樑上到後來,獨獨缺少三清殿上一根正梁,長的太細,粗的太短,這怎么得了?一班木匠急得搔頭抓耳。這時大師傅走過來說:“還是搓一根梁吧!”說著,捧來一堆木花,吐一口唾沫,搓了一搓,拉了一拉,一根合抱粗的正梁就搓好了。
此時,放牛娃看傻了眼,驚叫道:“哎呀,簡直是神仙!”大師傅朝他笑笑,說:“小伢哇,你只顧看呆,你家老闆田裡棉花都毛掉羅!”
放牛娃著急地問:“真的嗎?”
大師傅見他害怕挨老闆嗔怪,遞過一把鋤頭說:“你拿去快到田裡刨刨草吧!”
放牛娃掮起鋤頭,跑到田裡一看,果真雜草都沒過膝蓋了。趕忙跳下田,可是鋤頭剛一著地,只聽沙沙沙一陣響,雜草就都齊刷刷地倒下去了。他嚇得目瞪口呆。這是怎么回事?一想,啊!這班瓦木匠莫不是天上下來的神仙?轉身拔腳就追。當他跑近歸真觀時,那班神仙正從廟裡跑出來。放牛娃喊道:“師傅帶我成仙!”可是神仙們腳不停步,越跑越快。他心裡一急,絆了一跤,落下一隻鞋子,變做一座石橋,這就是廟前頭的“落鞋橋”。
他顧不得拾鞋,跨過橋,越過溝,一陣風似地追,眼看就要追上了,那班仙人腳一縮,一個個縱身飛了起來;他也照仙人那樣腳一踮,縱身一跳,也輕飄飄地飛起來了。後來在放牛娃縱身騰飛的地方造了一座石橋,這就是滕村東面呂瀆河上的“登雲橋”(此橋已於1958年被拆)。
放牛娃騰雲駕霧,越追越快,越追越近,但離仙人總歸有一段距離,你快他也快,你慢他也慢,急得他滿頭大汗,心想:“莫非這把鋤頭礙手絆腳?丟了它也許可以飛得更快?”於是舉起鋤頭拋下地去。誰知鋤頭一丟,身體搖搖晃晃,站不穩腳跟。原來這把鋤頭是仙物,憑藉它可以騰雲駕霧,離開它就像鳥兒失去翅膀。神仙本想贈送給他,度他成仙,但由於他缺少能耐,操之過急,丟了仙物,終於栽下地來,等他再去尋找鋤頭,鋤頭已經無影無蹤了。放牛娃眼看神仙飛逝而去,立在跌下的河邊懊惱莫及,叫苦不迭,後來在這條河邊造起一座橋,橫跨在東河、騰莊之間,取名叫“懊惱橋”。數百年來,歸真觀香火不斷,三座橋至今尚存,成為家喻戶曉的美麗神話傳說。
尚書亭
丹陽城東南70里,有個村子叫滕村。過去這村中呂瀆河邊有一座八角亭,相傳是明萬曆年間禮部尚書姜寶建造的,其名為尚書亭。
姜寶、姜士昌父子先後登進士,為光宗耀祖,在老家滕村大興土木,將八角亭建造得宏偉高大,金碧輝煌。16棵二人合抱粗的楠木圓柱,托起雕龍畫鳳的亭蓋,額枋上掛4塊金字匾:面南匾書“瞻宗化俗”,向北匾書“父子進士”,朝東匾書“太史文中”,向西匾書“中憲司成”,氣勢雄偉。亭蓋以雕刻、繪畫裝飾,富麗堂皇。姜寶曾誇口說:“人人都說皇帝的金鑾殿高,還不到我亭子半中腰。”哪曉得說話輕,過話重,有人把姜寶的話奏上了皇帝。啊,膽敢凌駕在萬歲之上,企圖謀反嗎?皇上召姜寶進殿查問此事,姜寶嚇出一身冷汗,矢口否認。皇帝心想,姜寶父子輔佐朝政,又是太子崇敬的先生,事關重要。
“萬歲如若不信,望萬歲派人前往測量!”
皇上想,是得親自去看看!於是,皇上便帶著測量官乘龍舟順京杭運河南下,姜寶則坐轎子從陸路趕回家。一路上姜寶急得徹夜不眠,不思茶飯,心裡盤算著亭子:想拆,拆不成,重造已來不及!一場毀宗滅族的大災難眼看就要臨頭了。
這天黃昏,姜寶的轎子停在橋頭不走了,姜寶問:“轎子為何不走?”
“回稟大人,橋背上橫躺著一個叫花子,轎子過不去!”
姜尚書撩起帘子,跨下轎來。看見泰定橋當中確實躺著一個頭髮蓬亂、滿臉污穢的乞丐,頭旁邊有一隻夜壺,一條長尾巴蛆拖在夜壺口上,蛆頭已伸到要飯花子張口的嘴裡。哪來這么長的蛆啊?姜寶不愧為尚書,他想眼下已經冬季,這蛆……他心裡想,嘴裡就念道:“雙口為呂,你莫不是呂大仙?”乞丐睜開眼睛露出驚慌的樣子,爬起來拎著夜壺就走。姜尚書哪裡肯舍,跟在他後面追趕,直追到梁家村,拖住乞丐並“咯篤”跪在路當中,嘴裡喊道:“呂大仙救救我,救救全村百姓啊!”乞丐仰天大笑:“你果真有眼力。這樣吧,急難之時,你面朝蒼天連喊三聲呂純陽,他會幫助你的。”姜尚書趕緊一拜倒地,等他抬頭看時,乞丐早已不知去向。
皇帝乘坐的龍舟,浩浩蕩蕩向滕村開來,姜尚書帶一班人早已跪在八角亭旁接駕。
龍舟靠在八角亭旁,測量官豎起花桿標尺,左一測,右一量,八角亭果真比金鑾殿高三尺!皇上一聽,怒目圓瞪,嚇得姜尚書兩腿篩糠,“撲通”跪在地上,暗暗叫苦:我命休矣!還要誅連我姜氏家族和全村百姓,蒼天啊……嘿,他心裡這一喊,急中生智,忽然想起呂純陽來了,於是面向蒼天喊道:
“呂大仙救命啊!呂大仙救救黎民百姓啊!呂大仙快來救救姜寶啊!”
他連喊三聲呂大仙,話音剛落,只聽得八角亭“嘎吱吱!”“嘎吱吱!”震耳的響聲,天搖地動似的晃三晃,皇帝以為八角亭要倒了,嚇得臉色都變了。一陣響動過後,再看八角亭還是好好的。追問姜寶:“你還有何話要說?”
姜寶拜倒在地,聲音顫抖地說:“臣罪該萬死,然臣也得死個清白,八角亭確實不比金鑾殿高,請萬歲反覆核實測量。”
皇帝又命測量官重新測量。左一測,右一量,怪了,八角亭比金鑾殿矮三尺!皇帝不相信,命測量官細細測量,八角亭確實比金鑾殿低三尺!原來,剛才天搖地動三聲巨響,是呂純陽在八角亭頂上連踩三腳,把個尚書亭踩進地里六尺,滕村才免除毀宗滅族的災難(據見過滕村尚書亭的人回憶,該亭大約有北京故宮東華門角樓那么高)。
“口北兵備道”為民申冤
蔣墅萬四房有座廟,廟門上掛著明代皇帝親筆題寫的“鐵面冰心”的匾額,廟內供奉著在明代曾任山西口北兵備道賀鼎的神像。蔣墅人均以賀鼎的任職尊稱他為口北道。
口北道原來姓符不姓賀。他母親是萬四房賀家女,嫁到導墅后庄符家,一胎生下兩個男孩。由於家貧,老大自幼送到娘舅家撫養。稍大,就給娘舅家放牛。口北道放牛時聽到讀書聲,就把放飽的牛系好,站到視窗聽先生教書。幾次以後,被先生髮覺,就問口北道是誰家的孩子。口北道照實說了。先生就對口北道的娘舅說了:“這孩子天資聰明,有異相,讓他跟我讀書吧。”他娘舅同意了。口北道入學後讀書用功,博聞強記,18歲考取了進士。不久分配到山西任口北兵備道。
口北道到任以後,親自巡邊設防,勤政愛民,清廉正直,深得民心。一年秋天,口北道下鄉巡視,發現臨河的稻田裡,到處築台演戲,看的人卻寥寥無幾,覺得很奇怪。一問鄉民,鄉民說:“每逢稻子成熟西北風颯颯時,河裡就有成群的大蟹爬到稻田裡扌甘稻。演戲給蟹神看,蟹神就不扌甘稻了。”口北道讓人領他看蟹神,原來就是一群群肥大的毛腳蟹。於是,他就下令將蟹捉來,煮熟後醮姜浸醋,吃給大家看。人們見口北道吃了蟹神並無妨害,膽子漸漸大了,便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捉蟹來吃,從此山西再無蟹害。
有一天,口北道忽聽門外人聲喧鬧,呼聲悽厲。他出外看視,原來是當朝丞相溫天成之子強搶民女。口北道回屋後,寫了一封名帖,派人送到溫府。天成之子見帖,是兵備道賀鼎請他赴宴,便如期前往兵備道衙門。口北道一面陪著喝酒,一面傳令關了衙門,並在衙門外設案,鳴鑼擊鼓,招呼百姓有冤申冤,有仇報仇。鑼鼓聲一停,喊冤告狀的人接踵而至,絡繹不絕,案上狀子迭得幾尺厚,其內大多是告發溫天成兒子的,口北道當即喝令將溫天成之子下獄治罪。
溫天成得知,托人帶了金銀財寶到兵備道衙門說情,通融釋放他兒子。口北道拒不收禮,不賣情面。溫天成又派人到蔣墅請口北道的娘舅去說情。口北道知道了,在娘舅到達之前,就把溫天成的兒子殺掉。娘舅到後,見人已被殺,怒斥外甥道:“溫丞相既是你的上司,又是你的恩師,怎么能夠殺死他的獨養兒子,斷他溫氏一脈呢?如此絕情,他肯與你善罷甘休嗎?你這官還做得下去嗎?”口北道朝娘舅跪下說:“外甥為官,盡命忠國,以報皇恩,非分之想,不敢萌生,望娘舅恕罪。”
溫子被殺後,溫天成恨死了口北道,暗中派人伺機謀害他。一次口北道生病請醫吃藥,就派人在藥中下毒,被口北道識破。溫天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命人暗中把毒藥撒在書頁上,口北道用唾液潤手指翻書,不幸中毒身死。
口北道死後,溫天成便謀篡皇位。有一天夜裡,就帶劍進宮行刺皇帝。剛到宮門,聽得一聲斷喝:“呔!賀鼎在此,休得猖狂!”一道劍光向溫天成頭上劈來,嚇得溫天成昏絕於地。裡面驚動了皇帝,急令御林軍將溫天成剮為肉醬。來日早朝,皇帝要封賞賀鼎保駕之功,才知賀已被溫所害,昨晚保駕,是賀顯靈。當即親書“鐵面冰心”金字匾額,賜給賀鼎,表彰他的功績。
蔣墅人為了紀念口北道,就在萬四房造了口北道廟,並雕木身,四時八節供奉。每當十月二十二日口北道生日這天,蔣墅人還要抬著他的木身行會。
其實關於蔣墅的傳說還有很多,最神秘的莫過於羅橋的“羅兆方”了。現在在羅橋還有“羅兆方墓”呢。據說再怎么發大水,他的墳就是淹不到,很神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