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蔡氏家譜(儀間家)》載,蔡氏為琉球國閩人三十六姓的第三代,父親為通事蔡讓,母親姓氏不詳、童名武美度,有四名兄弟蔡瑆、蔡璋、蔡璇、蔡珦。而《琉球國志略》則記載其父名蔡禧。各部《蔡氏家譜》均記載蔡氏於明朝正統八年出生,童名亞佳度,除上原家無記載婚齡之外,其餘數部均說她及笄而嫁。亞佳度對翁姑十分孝順,也很順從丈夫。幾部蔡氏家譜皆指她十七歲時喪夫;《琉球國志略》則說她是十八歲成為寡婦。琉球幾部《蔡氏家譜》都沒記載亞佳度夫家之姓氏,《琉球國志略》就記載她丈夫姓陳。
寡居後之事亞佳度在夫死後一直沒打算再嫁,而夫家已經衰微,又後繼無人,於是回娘家居住。父母見她年輕又沒子女,就想安排她改嫁,但她堅決不從,每日紡織,歷年蓄積了不少製成品。幾部《蔡氏家譜》和《琉球國志略》都有記載她出資為蔡家創建祠堂之事,然而兩者所記之事有出入。儀間家、具志家、上原家、具志頭家的《蔡氏家譜》均記載亞佳度在成化八年占卜得出唐榮(即久米村)之東北為吉地,就出售自己紡織品,把賺到的錢捐出,為蔡家創建祠堂,供奉蔡家歷代神主。又由於蔡氏族人相信宋朝時蔡氏先祖、忠惠公蔡襄建萬安橋,是因為觀音顯靈才建成;萬安橋建成以後,人們往來免於風濤險阻之苦,也是蔡襄的功德和觀音顯靈所致。亞佳度受到此事影響,就在祠堂供奉觀音之像,並題“清泰”二字,是取造橋以來永瞻海清國泰之意。至弘治六年去世,享年五十一歲。《琉球國志略》卻說亞佳度在六十八歲逝世,臨終前為了感謝族人在她孀居父家時善養,就捐出賣紡織品所賺的錢,囑咐族人建祠,讓子孫可以在祠堂里讀書,後來族人購買清泰寺廢地建祠。前者指蔡氏祠堂有“清泰寺”一名,是由於族人常到外地出仕當官,於是托友僧參雪打理祠堂而得名;後者則指“清泰寺”是祠堂所在地從前的寺院。
由於她拒改嫁,符合當時社會稱頌之“貞烈”美德,又出資興建祠堂供奉蔡氏祖先,深得後人尊敬。為了表揚她貞烈之德和對家族的貢獻,蔡氏族人就把她的事跡記載於族譜里,清朝方面也把她的事跡記載於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