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水城及蓬萊閣
正文
中國古代軍港要塞建築。在山東省蓬萊縣城北丹崖山下,臨海而建。據志載,宋置刀魚巡檢,泊刀魚戰棹,備御契丹,名刀魚寨。明洪武九年(1376)始築水城,北砌水門,南設振揚門,以土城繞之,引海水入城,易名備倭城。萬曆二十四年(1596),土城甃以磚石。另於東、西、北三面增築敵台。崇禎和清乾隆、道光、同治、光緒間多次修葺。水城是明清時期的重要軍事要塞,在歷史上曾起過積極作用,是中國現存較為完整的海防堡壘。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城 港灣俗稱小海,居城中,呈長袋形,是水城的主體,為操練水師與泊船之所(圖1),寬度平均約100米,南北長655米。水深隨潮汐而變,最低時約3米多。平浪台,迎水門而立,外設防波堤,長約80米。小海沿岸以塊石砌築碼頭,寬 5~10米,供船隻停靠。航海燈樓為清同治七年 (1868)增築,1958 年重修,磚石結構,六角,尖頂,高11.6米,內設扶梯可供攀登,上設燈亭以為導航。燈樓高踞丹崖山上,臨崖修築,拔壁參天,今仍可實用。
城牆繞小海因地就勢修築,頂寬 8米。高度不一,周長約 2000 米。附設垛牆、敵台、炮台、護城河等。城僅設 2門,北曰水門,又名天橋口,位於城東北隅,與大海相通,為船隻出入口,塊石砌築,能見高度 9.4米,垛距寬約10米,進深11.4米。清同治間(1862~1874)於水口間設密欞鐵閘,現僅存閘門凹槽。城的南門曰振揚門,俗稱土門,位於城東南隅,與陸地相通,拱券門洞,以磚石砌築,門道寬 3米,進深 13.75米,殘高 5.3米,為明代遺存。原城樓已圮,80年代末重修。
蓬萊閣 位於水城西北部丹崖山上,北臨大海,南與古登州府城相毗鄰(圖2),包括蓬萊閣、龍王宮、天后宮、三清殿、呂祖殿、尼陀寺6個單元。另有清碧軒、避風亭、觀瀾亭、賓日樓及臥碑亭等單體建築。占地面積 3.28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1.89 萬平方米。閣踞丹崖山巔,為建築群中的主體。據載,創建於宋嘉祐辛丑年(1061),為卅人遊覽之所。明萬曆十七年(1589)擴建,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重修。閣坐北朝南,木結構,兩重檐。低層面闊14.8米,進深9.65米;上層面闊13.75米,進深8.55米。通高12.3米,繞以迴廊,兩側設梯級供上下。天后宮規模宏大,由山門、鐘鼓二樓、戲樓、前殿、正殿及寢殿組成,沿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井然布局,計有房屋40餘間,為舊時祭祀海神之所。始建於宋宣和四年(1122),道光十六年(1836)毀於火,十七年(1837)重建。閣東是賓日樓,又名望日樓,二層,八角,內設扶梯供登樓觀日出。
蓬萊自古便為文人雅士登臨觀光之地,尚有蘇軾的《海市詩》及董其昌、翁方綱、馮玉祥等感懷、記敘題刻計 140餘石散存其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水城的小海沿岸、碼頭、水門口、平浪台、防波堤及城牆等均經修葺。1984年,小海清淤平均下落1.75米,清除淤泥193692立方米,並對蓬萊閣陸續進行了大量維修重建,規模日趨可觀。特別是80年代初國家撥巨款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已成為中外遊人嚮往的遊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