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蒼黃的古月
蒼黃的古月地平線上泣
氤氳的夜色浥露濕
漫著野邊有暮煙
掩我心頭有憂鬱
矗立的杉林默無言
睡眠的白草夢痕濕
惆悵的黃昏色漸密
沉重的野煙
沉重的憂鬱
日暮的我心
濃冬將至的我心
夕陽疲憊的青光幽寂
給我黑色的安息
黑色的安息
黑色的安息
疲憊的心頭壓逼
蒼黃的古月地平線上泣
氤氳的夜色浥露濕
夕陽的面色蒼白了
沉重的野煙
沉重的憂鬱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是作者為表達自己對社會沒落、文化衰微的不滿和悲傷而作。這一時期,由浪漫主義走向象徵主義創作道路的馮乃超,正在努力追求法國象徵派詩人所提倡的音與色結合的“純粹的詩”。作者的詩作不僅講究語言音節的美感,而且注重色彩的象徵與豐富。
文學賞析
這首詩用沉重的筆調抒寫了古月的蒼黃,“我”心頭沉重的憂鬱,表達了詩人對社會沒落、文化衰微的哀傷。詩人憂傷的心境是通過富於色彩感的語言和意象顯露的。他吟唱“蒼黃的古月在地平線上泣、氤氳的夜色浥露濕”,他歌詠“睡眠的白草夢痕濕、惆悵的黃昏色漸密”,他哀唱“夕陽的面色蒼白了”。這些富於色彩感的詩句加強了詩人抒情形象的鮮明性和感情色彩的濃重性。而這些色彩,又與初期白話詩不同,它沒有郭沫若詩中那種強烈的光和熱。詩人運用的是象徵派詩歌觀能交錯搭配的方法,使視覺的色彩感與聽覺的音感和嗅覺的味感交叉連線構成形象,如“夕陽疲憊的青光、給我黑色的安息”,這樣,就達到了以濃重色彩來加強形象新奇的藝術效果。無怪朱自清說馮乃超“詩中的色彩感是豐富的”。
這首詩於豐富的色彩變化中,又有比較一致的色彩趨向——“蒼黃”、“蒼白”、“青光”、“黑色”,這種深暗的色調是這首詩,甚至是詩人馮乃超所有象徵詩的主調。這一色彩追求,不僅折射了象徵派詩人的美學崇尚,還反映了詩人雖然對黑暗的社會現實充滿厭惡和敵意,但又總是在一個相對狹小、相對封閉的藝術空間裡進行詠唱,顯得缺乏生氣和力度。雖然這種色調有時作為一種“底色”,或許能把其他色彩反襯得更加艷麗,鮮亮;然而,在整體的詩歌繪畫中,難免留下一些“病態美”的暗影。當然,話說回來,馮乃超的作品中那豐富的色彩感,仍然為中國詩歌。詩中有畫”這一藝術傳統的發展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經驗。
名家點評
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謝昌詠:以擬人化的手法將自然景物賦予生命與人的情感,藉以抒發作者的主觀感情,便是《蒼黃的古月》在藝術上的突出特色;詩人還注意挖掘詩歌語言的色彩美,塗抹在詩句中的色彩是蒼黃、蒼白、青光、黑色,這些色彩搭配在一起,給人以沉重、疲憊之感,這正和詩人的情緒諧調一致。 (《二十世紀中國新詩選(第一冊)》)
徐州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孫晨:《蒼黃的古月》不僅有著詩人濃郁的主觀情感,也有詩人審美意識的主體性。黯淡的、陰冷的心境,憂鬱的情懷,疲憊的身心……這又是一個主體形象的寫照。也許在情調的低沉,思想的消沉等方面,它並不值得肯定。但它卻用“物我合一"的藝術手法,寫出了一種蒼白的美,病態的美。僅就藝術手法而言,它又有值得我們借鑑之處。(《古今中外朦朧詩鑑賞辭典》)
澳門大學教授崔明芬:他的詩作不僅講究語言音節的美感,而且注重色彩的象徵與豐富。《蒼黃的古月》便是一幅色彩美的畫卷。(《新詩三百首鑑賞辭典》)
作者簡介
馮乃超(1901~1983),革命活動家、教育家,中國現代詩人、作家、文藝評論家和翻譯家,翻譯作品常用筆名馮子韜。原籍廣東省南海縣鹽步區秀水鄉(今南海市鹽步鎮東秀鄉高村)人。建國後歷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副秘書長、全國文聯理事、中山大學副校長等職。著有詩集《紅紗燈》、小說散文集《傀儡美人》、短篇小說集《撫恤》等,並譯有《芥川龍之介集》、《河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