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5年轄區內普遍成立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成立蒲麻公社,1961年從蒲麻公社分出大寨子公社,1969年撤消大寨子公社,合併恢復為蒲麻公社,1982年更名為蒲麻鄉,2003年更名為蒲麻鎮沿用至今。
基本情況

自然氣候
蒲麻鎮位居隴中黃土高原接壤地,山脈縱橫,梁高溝深,平均海拔2500米,蒲麻村海拔2400米。渭河支流的蒲麻河和閭井河,流量隨季節變化。境內有廣闊的草山和林山。蒲麻鎮氣溫低,年平均氣溫為4.5℃,無霜期105天,靠近漳縣的虎龍口一帶氣溫略高,夏季最高為30℃,能種植玉米。全鎮雨量多,年降雨量為625毫米。
農副產品
1、小麥(當地方言稱:麥、麥子)2、蠶豆(當地方言稱:豆子、彎頭)
3、油菜籽(當地方言稱:菜籽)
4、當歸(當地方言稱:月"藥")

5、燕麥(當地分為:大燕麥、小燕麥)
6、蕎麥(當地分為:大蕎麥、小蕎麥)
7、土豆(當地方言稱:洋芋)
8、大蔥(當地方言稱:蔥)
9、大蒜(當地方言稱:蒜)
10、韭菜
11、西葫蘆(當地方言稱:菜瓜、瓜菜)
12、蕪菁(當地方言稱:圓根,分:汗圓根、洋圓根)
13、甜菜(當地方言稱:甜根兒)
14、當歸苗(當地方言稱:栽子)
15、當歸籽(當地方言稱:月"藥"籽兒)
16、李子(當地方言稱:玉皇子、野李子)
17、杏子(當地方言稱:杏兒、盒兒)
18、野草莓(當地方言稱:朴子、皮兒)
19、黨參
20、防風(當地方言稱:馬英子)
21、柴胡(當地方言稱:脆骨草)
22、紅芪(當地方言稱:毒根)
23、黃芪
24、蕨麻(當地方言稱:九門兒)
25、大麻(當地方言稱:麻)
26、大麻籽(當地方言稱:麻籽兒)
27、胡麻(當地方言稱:紅麻)
社會事業
鎮政府所在地蒲麻村建有中學1所,在校學生1300人,2007年完成寄宿制項目建設,教學條件十分優越;國小24所,在校學生3373人。衛生院1所,醫護人員18人,村村有醫療站。省道106線、縣鄉磚虎公路穿鄉而過,交通十分便利。鎮區逢1、4、7日為集貿日,集市貿易規模大,趕集之日,車水馬龍,十分活躍。
項目建設

一、搬遷對象及安置。將蒲麻鎮井灘村纏條溝社32戶137人,蒲麻村南州門社25戶112人,共57戶249人整體搬遷到井灘村二社進行安置。二、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1、基本農田建設:改造中低產田460畝;2、人畜飲水工程:鋪設供水乾支管道1.9公里;3、道路建設:新建農二級道路1.2公里;4、修築防洪河堤2公里;5、架設農電線路1.2公里;6、衛生所建設:磚混結構,建築面積50平方米;7、村委會建設:磚木結構,建築面積85平方米;8、住宅建設:新建磚木結構住宅57套,每套70.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024.2平方米;9、產業開發:新建暖棚養畜57座,每座建築面積45平方米;10、能源建設:建太陽灶57個;11、生態環境建設:安置區綠化200平方米。
三、建設期限:2006年至2007年。四、投資概算及資金籌措:工程總投資401.5萬元,其中:農田基本建設投資13.8萬元,防洪河堤108.5萬元,道路建設投資24.9萬元,人畜飲水建設投資12.5萬元,農電線路建設投資8.3萬元,衛生所建設4.4萬元,村委會建設5.5萬元,住宅建設184.8萬元,暖棚養畜投資15.7萬元,農村能源建設投資1.1萬元,生態環境建設投資1.2萬元。資金籌措方式:國家易地扶貧搬遷專項資金130.3萬元,整合其它專項資金74.6萬元,縣級配套52.7萬元,民眾自籌143.9萬元。
所轄村屯

教育事業

中心國小:教職工29人,在校生886人,占地面積5324m2。
麻家台國小:教職工5人,在校生201人,占地面積3300m2。
崖寺國小:教職工5人,在校生228人,占地面積2400m2。
郝家溝國小:教職工3人,在校生197人,占地面積2580m2。
上馬家國小:教職工4人,在校生162人,占地面積3691m2。
紅崖國小:教職工6人,在校生360人,占地面積5000m2。
吊溝國小:教職工4人,在校生140人,占地面積3003m2。
下寨子國小:教職工6人,在校生185人,占地面積1400m2。
大寨子國小:教職工3人,在校生99人,占地面積1800m2。
包家溝國小:代課教職工4人,在校生208人,占地面積2400m2。
中灘國小:教職工1人,在校生91人,占地面積2570m2。
大莊國小:教職工2人,在校生43人,占地面積484m2。
石家背後國小:教職工1人,在校生38人,占地面積720m2。
納固國小:教職工2人,在校生52人,占地面積720m2。
磚塔寨學校:教職工4人,在校生171人,占地面積800m2。

白馬店國小:教職工2人,在校生33人,占地面積300m2。
劉家溝學校:代課教職工1人,在校生15人,占地面積300m2。
東溝國小:教職工2人,在校生70人,占地面積667m2。
趙家溝國小:教職工2人,在校生43人,占地面積451.5m2。
徐家溝國小:教職工2人,在校生66人,占地面積3375m2。
樺林溝國小:代課教職工2人,在校生82人,占地面積300m2。
岔套國小:代課教職工1人,在校生29人,占地面積800m2。
族桿溝國小:代課教職工1人,在校生47人,占地面積600m2。
三農教育
要進一步貫徹“岷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決定”,按照強化公益性職能、放活經營性服務的要求,通過明確職能、理順體制、最佳化布局、創新機制等一系列改革,逐步構建起以縣、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農業科研、教育等單位和涉農企業廣泛參與,分工協作、服務到位、充滿活力的多元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是各鄉鎮農技站要充分發揮前沿堡壘作用,進一步理順關係,實行條塊管理,明確工作職責,在配合縣、鄉搞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同時,積極創辦經營性服務實體,實行“既開方子又抓藥”,全力搞好產前信息服務、技術培訓、農資供應,產中技術指導和產後加工、行銷等系列化服務。二是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充分發揮在最佳化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方面的“握指成拳”作用,在產業結構調整上的“區域集聚”作用,在提高農產品品質方面的“行業自律”作用,在專業化協作方面的“優勢互補”作用。積極與技術推广部門、農業企業聯繫合作,採用“公司+協會+基地”的經營模式,構築科技推廣、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盡力提高農業的組織化、專業化、市場化和現代化水平。三是繼續抓好縣級農業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行全員競聘制。按照“因事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任”的原則,在核定編制之內,擇優錄用。對競聘上崗人員實行工效掛鈎,按勞分配、獎勤罰懶,實現由固定用人向契約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
黨建工作
2015年來,岷縣蒲麻鎮以紮實有力的舉措,通過抓實首位責任建設、日常教育建設、各類制度建設和村級組織建設,助推基層黨建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
一是抓實首位責任建設。堅決把履行基層黨建工作作為鎮黨委首位責任,年初召開黨委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全鎮黨建工作,把黨建工作列入村級黨組織考核的重要內容,並與28個村簽訂了《2015年度蒲麻鎮黨建工作目標責任書》,建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鎮黨委副書記為直接責任人,各村黨支部書記具體抓落實的責任機制。堅持把基層黨建例會制度作為研究全鎮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通過會議和調研準確掌握基層黨建工作新情況、有效解決基層黨建工作新問題、捕捉提煉基層黨建工作新亮點。截止目前,共召開4次黨建工作專題推進會,鎮黨政主要領導累計到各村開展了6次黨建工作調研。
二是抓實日常教育建設。持續在全鎮黨員幹部中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的民眾路線、“三嚴三實”、反腐倡廉、黨章黨紀和行政法規教育。堅持和完善鎮黨委會議會前學習制度、鎮幹部工作會議集中學習制度和村級組織“三會一課”等學習制度,切實加強對全鎮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黨風黨紀、廉潔從政和作風教育,形成了常態化的教育機制。目前,組織鎮幹部集中學習13次,重點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縣委十四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縣委常委(擴大)會議、縣委中心組學習會議、災後重建推進會議等近期省市縣領導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市縣領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課輔導報告等。同時,鎮黨委委員積極帶頭到各自包片村集中開展了1次講黨課活動。
三是抓實各類制度建設。全面落實鎮幹部全員駐村、聯繫走訪、民事代辦、結對幫扶等制度,繼續推進先鋒引領行動和“雙聯”結對共建活動,持續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實行鎮幹部分級管理制度,由鎮主要領導管理副科級領導幹部,副科級領導幹部管理片內幹部,做到了逐級監督、逐級負責,嚴格落實各自責任。同時,建立了嚴格的考評制度,重點將支部黨建情況與村幹部工作實績、遵守紀律情況一併納入考核範圍。結合開展幹部“走讀”問題集中整治活動,制定了《蒲麻鎮關於禁止鄉鎮幹部“走讀”的暫行規定》、《蒲麻鎮領導幹部外出請示報告制度》、《蒲麻鎮關於進一步加強機關幹部住夜值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制度,進一步實現了以制度管事、管人。
四是抓實村級組織建設。結合2014年度各村考核排名及平時工作完成情況,確定了大莊、崖寺、虎龍口3個基層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鎮黨委重點強化對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的整改,分村制定整頓方案,並集中到村開展督查和指導,以整改的成效推動全鎮村級組織建設不斷向前邁進。目前,開展專項督查5次,點對點指導9次,對3個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了3次集中約談,並對工作開展不力的2名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了免職處理。同時,不斷推進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全鎮5個“7•22”災後恢復重建村村級活動場所已全部完成主體建設,8個恢復村級黨組織都設定了必要的辦公場所,磚塔寨、吊溝2個基層黨建示範點建設項目正在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