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陝西·渭南·蒲城縣遺產編號:Ⅷ—18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遺產級別:省申報日期:2007年申報人/申報單位:渭南市蒲城縣
內容介紹
桿火是目前唯一存世的低空造型焰火藝術,是古老焰火的主要形式。因所有造型都是綁在木桿上燃放而得名。桿火又叫架子花,專家則稱為“吊花傀儡”或“藥傀儡”。從南宋時期開始,每年的農曆正月二十三日為“敬火神”日,桿火藝人都會按長幼排列,聚集在村外的火神廟,焚香虔誠地跪拜祭祀火神,並燃放煙花、桿火,以求在一年的生活、勞動和煙花、桿火生產製作中能夠平安免災。後因火神廟被毀,藝人們則以每年四家聯合輪流主持在原廟遺址上進行“敬火神”活動,近千年來,這一傳統的祭祀活動都完整地保存下來,也使桿火這一古老的焰火藝術流傳至今。桿火全部為手工製作,工藝繁複,從安裝燃爆器件(上活)算起,有“要做花炮,七十二套”之說。桿火分為文火和武火,又稱為文程子和武程子。每種程子都有不同內容。文火是造型,一個造型就是一桿火,先根據造型需要,設計火線,再經過破篾、燒烤造型、蘸水定型、紙膠扎纏、大小分層、組裝成形、裝飾上活、裝封底蓋、裝箱等工序。文火燃放前是疊放的,燃放時機關自動打開。武火是首先用鐵棍或竹桿造成架子,通常叫火斗(可多次使用),然後設計造型,上活、連線火線、裝潢外表、上桿。一般的文、武火高4-12米,一桿火需要3至5天的時間製作,而文火中的笸籃桿和文武雙全的老桿製作最為繁雜,需要成個月的時間,製作工藝也最為精湛,可製成十二至二十四層,最高可達二十多米。施放桿火時,用“碼子”(火箭式導火索)自動點火燃放。首先以火船、火馬、盤火、地攤子為開場花火,火船、火馬一般由人駕駛,在全場跑動,渲染氣氛;然後施放文火、武火。文武並重,火樹銀花、爭奇鬥妍、奇妙壯觀。以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建築造型、人物活動為內容製作、表演的蒲城桿火造型涉獵廣泛、包羅萬象、趣味高雅、形象逼真、如夢如幻。燃放時,變化無窮、絢麗多彩、五光十色、神奇莫測,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結舌,被人們譽為“焰火奇觀”。詩人張崇健曾形象地描述過蒲城桿火燃放時的情景:“火樹銀花幻是真,元宵月朗艷陽辰;飛紅無限休和象,散作人間滿地春。”要施放桿火必須通盤考慮,以每桿火間隔距離為10米左右,設計桿火分布圖,根據分布圖選擇空曠的施放場地,栽桿燃放。桿火分為全架(96個桿,另加2個老桿,2盤笸籃火,共100桿)、半架(50個桿)、一角(25個桿)三種。全架火花費較大,在民間極少燃放,清光緒七年(1881年)在縣城內放過一次後,一百多年來再未曾放過。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黨和政府對蒲城桿火藝術進行了保護,桿火藝術獲得了新生,多次受邀到國內許多城市和國外進行演出。1957年至1960年,先後四進北京表演桿火藝術,參加過建國十周年大慶等慶典活動,曾在天安門廣場、北海公園進行燃放,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共和國領導人的高度讚揚。1987年10月,應邀赴法國表演,贏得法國總統密特朗“焰火放異彩,海內燦光華”的贈詞。1988年7月,在首屆深圳荔枝節上,蒲城桿火又使中外朋友和港、澳、台同胞大飽眼福。1990年10月,蒲城桿火在首屆“西安焰火節”開幕式上,以“古城焰火,百年奇觀”的絕技,榮獲了“最佳焰火晚會獎”。199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的胡錦濤與國務委員李鐵映等,在布達拉宮外觀看了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慶典活動中的蒲城桿火表演,譜寫了民族大團結的又一曲讚歌。1992年7月,應日本邀請,參加了“中日友好十周年紀念”慶祝活動,中國駐日大使徐敦信親筆題詞:“焰火齊放鹽川夜,萬民共賞友誼花”。1993年,原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東亞運動會開幕式上,觀看了蒲城桿火表演。澳大利亞奧委會主席約翰?茲克說:“東亞運動會上的煙花,是我最欣賞的表演,真了不起!”蒲城桿火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聲譽。
主要特徵
1、桿火屬宮廷低空焰火,據說,桿火古時只為皇家燃放。由於其規格高、花費大、工藝複雜,因此燃放的次數極少。2、桿火是以桿固定和連線,用架子或火斗造型的一種焰火藝術。3、桿火可以用焰火的形式將神話故事、建築造型、人物活動等表現出來,把人帶入夢幻般的仙境……4、桿火場面宏大,氣勢恢宏,造型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可不斷創新。5、桿火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傳內不傳外,傳兒不傳女的思想,使桿火更有幾分神秘感,又帶有幾分傳奇。
主要價值
桿火作為唯一傳世的低空焰火藝術有著極大的潛在價值。1、藝術價值。桿火製作工藝複雜、造型多變、施放要求高,有極強的觀賞性。2、學術價值。桿火藝術歷史久遠,常在皇家、宮廷燃放,通過研究可填補宮廷焰火藝術在歷史記載中的空白。3、經濟價值。桿火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作為一種焰火藝術,通過推廣將逐漸為世人所知,可為大型活動、旅遊項目表演,並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4、展示中華古老的文明魅力。通過桿火藝術讓世界了解中華焰火文化的神奇,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深厚。
歷史淵源
據蒲城縣誌記載,蒲城桿火產生於南宋(公元1130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相傳,唐初孫思邈利用蒲城縣盛產的硫磺、芒硝發明了最早的火藥。雷坊村人利用火藥加以配方,製作成了煙花爆竹。盛唐時,古都長安每年元宵節及各種慶典必燃放蒲城爆竹花火。到了南宋(公元1130年),雷坊村一帶的花火有了更大的發展。花火藝人將花筒、爆竹、躥子與花燈相聯,創造出樣式獨特的桿火。至清朝桿火發展至鼎盛。蒲城桿火源遠流長,歷經千年傳承,方以延續至今,它以獨有的藝術感染力聞名中外。早在宋、元、明、清各朝,雷坊村桿火均有施放,大多為達官貴人及宮廷施放;民間因為製作繁複、工藝講究、造價昂貴,所以施放很少,因而桿火的傳承及輻射影響區域都相對狹小,很少有人知道桿火藝術。建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蒲城桿火走出蒲城,走向全國,先後四進北京表演,參加了國慶大典等活動。由於歷史原因,在“文革”期間雷坊村的“火神廟”被毀,桿火藝術遭受冷落、破壞。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蒲城縣政府的指導支持下,蒲城桿火重放異彩,在國內外一些重大慶典活動中顯現了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相關物品
蒲城桿火主要用鐵棍、竹條等材料做成架子(火斗),支撐火斗的底架為木桿,火斗上安裝的火產品有炮竹、花筒、起活等,外表用彩紙裝潢。桿火中文火的造型有天女散花、魚龍變化、葡萄架、天壇、狀元祭塔、八仙過海、葵花架、九連宮燈、大雁塔、小雁塔、玉樓塔、花籃、草船借箭、花盆、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天安門、凱旋門、八蠻進寶、四賢冊、大豐收等各種戲劇、傳說、建築造型。武火的造型有孫猴撒尿、蓮鯉生子、對打火斗、三打白骨精、孫猴轉傘、葵花向陽、花籃花開、三英戰呂布、斗子、鐵樹開花、電打火傘、宮斗、豬八戒背媳婦、炮打襄陽城、哪咤鬧海、金蜂齊鳴等。老桿、笸籃桿、火船、火馬為施放桿火時的招牌造型和開場渲染氣氛的火產品。文武火共有百餘種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