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墓

《代縣地名錄·門王村條》載:“因蒙恬將軍死葬此地,故名蒙亡,後嫌不雅,以諧音和村中王姓居多,改為門王。 代縣“蒙恬墓”與綏德“蒙恬墓”孰真孰假是不言自明的。 ”(《史記·蒙恬傳》)且蒙毅亦是因誅除扶蘇而受株連的秦朝重臣,在“還禱山川”途中,先被囚禁於“代”地,然後誅殺的。

山西省代縣城東十五里有村名曰上門王、下門王,據村中年長者講述,上門王村東原有一封土堆,前立一石碑,曰“蒙恬之墓”,後在“文革 ”中墓碑丟失,土堆被剷平,有好事者在土堆原址植樹一株,以為日後辨認的標誌。《山西省通志》和明、清兩代共三個版本的《代州志》均有蒙恬死葬於代的記載。《代縣地名錄·門王村條》載:“因蒙恬將軍死葬此地,故名蒙亡,後嫌不雅,以諧音和村中王姓居多,改為門王。”據《史記》,蒙恬將軍系秦統一中國後重要將領,始皇令其統兵三十萬,北逐匈奴,並連線戰國時期秦、趙、燕、齊等國北部邊域,築成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的“萬里長城”。蒙軍的大本營在上郡(今陝西綏德一帶);萬里長城沿線是否逐段均駐紮軍隊,史書沒有記載,但只要見過長城的人即可以肯定,長城本身就是一條綿延數千里的城堡式、戰壕式建築,專為駐紮軍隊、守御邊關而築,因此可以肯定,蒙軍的三十萬人馬就分布在長城一線,包括今代縣境內的內長城也駐有軍隊。蒙恬死在何地呢?《史記》也有記載,據〈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前已囚蒙恬於陽周……乃吞藥自殺。”可見蒙恬是由於秦始皇死後,二世皇帝胡亥為了與太子扶蘇爭奪帝位,作為“扶蘇黨”,先囚禁陽周然後賜其自盡的。這裡的陽周即今甘肅省正寧縣,距山西省代縣何止千里?事實上,今陝西省綏德縣(即秦時上郡治所)亦有“蒙恬墓”。代縣“蒙恬墓”與綏德“蒙恬墓”孰真孰假是不言自明的。那末,代縣“蒙恬墓”是否純系後人偽造的呢?筆者認為並非憑空偽造。其一,在迷信思想濃厚的封建社會裡,把一個村莊叫做“蒙亡”是非常犯忌的!即使是諧音,村中人也是不會允許的;其二,在代縣境內(包括原平境內)還有多處與蒙恬和扶蘇有關的村莊名、河流名以及兩處以上的“太子廟”,證明蒙恬和扶蘇可能確曾在代縣一帶活動過。
據《史記 ·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卷八十八):“……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遊會稽並海上,北走琅邪,道病,使蒙毅還禱山川,未返。始皇至沙邱崩,秘之,群臣莫知。…趙高…乃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陰謀,立胡亥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賜公子扶蘇、蒙恬死。…胡亥聽而系蒙毅於代,…遂殺之。”這裡的蒙毅即為蒙恬之弟,與恬同被秦始皇尊寵的秦朝重臣,有史為證:“…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最與之爭焉。”(《史記·蒙恬傳》)且蒙毅亦是因誅除扶蘇而受株連的秦朝重臣,在“還禱山川”途中,先被囚禁於“代”地,然後誅殺的。這裡的“代”地究竟是何處呢?從前後文看,應為北嶽恆山所在地代郡。據《漢書·地理志》,代郡,治所在今河北省蔚縣,轄地為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的大片土地。因此蔚縣是理所當然的“代”地,代郡的其他地方,甚至偏遠山村,亦可稱做“代”地。蒙毅被囚於代郡何地呢?這要從“還禱山川”的路線和被囚殺的時間看。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死前的最後一次出遊,其路線為鹹陽(都城)—→會稽(浙江紹興一帶);海路琅王牙(山東琅王牙一帶)—→沙邱(河北邢台附近)—→鹹陽。其目的為:1.禱山川,炫耀文治武功;2.尋找海上仙山和神仙蹤跡,以求長生不老。當行至山東琅王牙,由於在海上顛簸多日,始皇身體狀況突然惡化,即派蒙毅率部分隨行人員繼續完成“禱山川”的任務(東嶽和北嶽),兼帶為始皇祈禱安康。自己則隨大隊人馬直接取道返回鹹陽,於途中崩逝。從始皇“道病”,直到返回鹹陽,然後李斯、趙高先派使者假傳聖旨將隨蒙恬軍駐防於上郡的太子扶蘇賜死,再派使者將蒙恬扣押於陽周,將在“禱山川”途中的上卿蒙毅就地扣押。從時間上看,蒙毅已在從北嶽恆山返回鹹陽的途中,即在代郡——雁門郡——太原郡——鹹陽的途中。將蒙毅就地扣押並加以殺害的地點也只能在這一條線上去尋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