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10]

蒙古人[10]
蒙古人[10]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蒙古人種,又稱為黃色人種,是歷史上人類分類學說中的一種人種。蒙古人種得名於:德國人類學家克里斯托弗 .邁納斯(Christoph Meiners)在其“二元人種論”對黃種人的印象首先就想到了“蒙古人”。蒙古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及臨近省份以及俄羅斯聯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約為一千萬人,語言為蒙古語。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國境內。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儘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誌。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蒙古人蒙古人
蒙古人蒙古族是東北亞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全世界蒙古族人約為1000萬人。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和北部、蒙古和俄羅斯。包括中國蒙古族、喀爾喀蒙古人、布里亞特人、卡爾梅克人等支系。屬蒙古人種北方類型。使用蒙古語、布里亞特語和卡爾梅克語,均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原住貝加爾湖以南蒙古高原,13世紀曾建立橫跨歐亞兩洲的蒙古帝國。

族名

蒙古人自稱“蒙古”(Mongol)。“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中國《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萌古”等。蒙古人是東北亞主要種族之一,集中居住外蒙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自治區及臨近省份以及俄羅斯聯邦等地區。蒙古人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里亞特等三四種方言。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創製的傳統蒙古文和現行的蒙古國西里爾蒙古文。

面部特徵

膚色在世界所有人種中居中,呈黃色或黃褐色。頭髮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輕微的捲髮;少數為淺色發。鬍鬚和體毛不甚發達;臉型有扁平的,還有窄長的。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較尖,有些則為較扁。顴骨突出。鼻寬度中等,鼻樑不高;唇厚適中,大多略向前突出;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瞼褶發達,大多有內眥褶遮蓋淚阜,眼外角一般高於眼內角。頭骨上表現的特徵是鼻尖點指數中等,眼眶較高。美洲印第安人面部不象亞洲的蒙古人種那樣扁,鼻子的突出度也稍大。上門齒舌面的鏟形結構也是黃種人的顯著特徵之一。

人口分布

中國的蒙古族人口為581萬人(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餘散布於河南、四川、貴州、北京和雲南等地。鄂溫克族(2萬7千人)和土族(24萬人)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人的分支。
蒙古國的總人口大約有280萬人(2006年7月統計265萬人),其中80%是喀爾喀蒙古人。
俄羅斯有大約90萬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亞的布里亞特蒙古人(約40萬人)、衛拉特人(含卡爾梅克人17萬和杜爾伯特人(Dörbed))和在原來為中國外蒙古唐奴烏梁海的1944年被蘇聯俄羅斯吞併的圖瓦共和國的圖瓦人。
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萬人)有可能是蒙古人和中亞其他民族的混血後代。

習俗

蒙古包為蒙古民族的傳統住房。蒙古民族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蒙古族的飲食有糧食、奶食和肉食。
蒙古人最大的傳統的節日性民眾集會為“那達慕”,蒙古語意為娛樂、遊藝,起源於13世紀初。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馬奶節、那達慕大會和白節(也稱白月)。

生活

畜牧業是蒙古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耕種業和工業。蒙古人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遊牧生活的伴侶。

語言

蒙古人擁有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科爾沁四種方言。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製,14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雲南的蒙古族會彝語和漢語,其蒙古語與北方的蒙古語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電影事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膳正要》被評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
原蒙古人與非蒙古人種居民
體質人類學界通常將人類分成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和褐種人。白種人又稱之為高加索人種,主要分布於歐洲;黃種人又稱之為蒙古人種,主要分布於東亞。二十世紀末生物學家發現尼安德特人不是現代歐洲人的祖先,同理也不難否認北京猿人是現代東亞人的祖先。
最近二十年體質人類學研究,特別是細粒體DNA和Y染色體方面的進展表明人類同源於二十萬年前的非洲。現代人種大約十萬前從非洲進入歐亞大陸,其中一支大約六萬年前從東南亞開始進入東亞,逐漸演變成了蒙古人種。常染色體研究亦支持上述結論。
東亞舊石器時代人骨發現不多,尤其缺乏5-10萬年前之間的人骨。新石器時代人骨和現代蒙古人骨骼十分接近,應該屬於蒙古人種。它們處於蒙古人種的形成和分化過程中,一般稱為原始蒙古人種或形成中的蒙古人種。進入青銅時代,東亞出現了印歐人的蹤跡。
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東亞是蒙古人種的主要分布區,漢族和蒙古族大體上屬於蒙古人種不成問題。現在的問題是如何理解蒙古族和漢族中的非蒙古人種成分。最近的研究表明東亞非蒙古人種不僅存在,而且比重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大一些,時間也比一些專家估計的要早一些。
大約四千年前,也就是夏朝建立之際,印歐人就開始陸續進入東亞。蒲立本通過對漢語和印歐語的比較研究之後指出印歐人進入中國絕不晚於他們進入印度,月支、烏孫、吐火羅均是印歐人。余太山遙相呼應認為大夏、有虞氏、允姓之戎、犬方、鬼方、方、匈奴屬於印歐人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其實司馬遷《史記·匈奴列傳》開宗明義:“匈奴其先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王國維認為鬼方、昆夷、獫狁、匈奴一脈相承。胡厚宣認為土方是夏族。徐仲舒等亦早就指出過西域之大夏與中原之大夏同族,月支前身為有虞氏;王靜如亦論證了大夏即吐火羅。
民族和人種是兩個概念。我們不能龐統地說夏、月支、吐火羅、鬼方、土方、方、獫狁、匈奴等是一回事,都屬於印歐人。其實他們都和印歐人有些瓜葛,其中部分甚至大部分屬於印歐人十分可能。有如下證據表明公元前有不少印歐人進入過東亞。
C.S.Coon、李濟、楊希枚注意到殷墟頭骨中有高加索人種類型,作了認真的測量和研究。1976年甘肅靈台白草坡西周墓出土—青銅戟上的人頭像具有明顯的白種人特徵。1980年陝西扶風西周宮殿遺址出土蚌雕人頭像,高鼻深目,其中一個頭頂上刻有一個“十”字。尹盛平認為這人頭像“其種族當是塞種”,而斯維至認為與嚴允有關。梅維垣認為兩個人頭像無疑具有高加索或歐洲人種特徵,是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東西方互動的有力證據,古代漢語的“巫”和古代波斯的Magus以及英語“magician”有某些必然的聯繫。饒宗頤認為“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千餘年的西亞哈拉夫(Halaf)文化,並且對中國文字的起源有影響。北京昌平白浮西周墓葬中出土青銅人面像亦有明顯的印歐人特徵。三星堆的青銅人像與西亞或中亞不會沒有關係。
更明顯的證據是新疆發現了大批距今三千年左右的印歐人木乃伊。根據韓康信等的研究新疆青銅時代人種以印歐人為主,包括三種類型,帕米爾—費爾乾納型(Pamir-Fergana),原始歐洲類型(Proto-European)和地中海類型(Mediterranean),蒙古人種只占其中一小部分。這些木乃伊已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重視,其中大部分很可能是吐火羅人或伊朗人,他們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並非無足輕重。古DNA研究亦支持上述結論。
王勵等對山東臨淄春秋戰國時代墓葬中出土的人骨進行了DNA分析,結果表明他們更接近印歐人種而不是蒙古人種。春秋戰國時代戎狄交侵,“中國不絕若線”,赤狄白狄或西戎東進山東是可能的。這批墓葬可能是戎狄的遺存,並不一定代表當時齊魯的主體居民。但至少表明印歐人或白種人春秋戰國時代有可能進入山東。
歷史記載亦表明一些明顯具有印歐人種特徵的人活躍於中國北方。在漢文史料中月支、烏孫、匈奴形象不同於漢人。
《史記·大宛列傳》概述了西域大夏、月支、烏孫、匈奴的狀況後指出:“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國雖頗異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發髯”。深眼多須是西域胡人或印歐人種的特徵。《史記·大宛列傳》“大月氏”條張守節《正義》引三國萬震《南洲志》云:“國王稱‘天子’,國中騎乘常數十萬匹。城郭宮殿與大秦國同。人民赤白色,便習弓馬”。《漢書·西域傳》:“烏孫國,大昆彌治赤谷城”。顏師古注曰:“烏孫於西域諸戎其形最異。今之胡人青眼、赤須,狀類獼猴者,本其種也。”《晉書·石季龍載記》:“屯據四方者,所在承閔書誅之,於是高鼻多須至有濫死者半。”胡羯或羯胡被認為是胡或匈奴後裔,多高鼻多須。《周書·異域傳·于闐國》云:“自高昌以西,諸國人等多深目高鼻,唯此一國,貌不甚明,頗類華夏”。由此可見西域諸胡月支、烏孫、匈奴大都高鼻、深眼、多須,與印歐人有關。
蒙古國諾顏烏拉匈奴墓葬出土的匈奴人像刺繡畫,藍眼多須,亦可佐證。陝西長安灃西客省莊發現了一座特殊的墓可能是屬於匈奴使臣,兩件透雕銅飾中的人物高鼻、長發、穿綁腿褲,顯然是遊牧風格。此外霍去病墓前馬踏匈奴雕塑中的匈奴多須,亦具西域胡人特徵。
以上證據可以證明匈奴、月支、烏孫、大夏與高加索人種有關,但不足以證明他們全部都是印歐人。事實上他們均是印歐人種與蒙古人種混合的產物。這就可以解釋西方古代文獻中的匈奴具有蒙古人種特徵。根據四、五世紀羅馬人的記載,匈人具有如下的特徵:中等身材,較歐洲人略短,有健壯的四肢,粗壯的頸脖,頭顱圓形,雙目細小,臉面較平,鬍鬚稀疏。阿提拉就是典型代表。匈奴帝國亦稱為“百蠻大國”,匈奴民族明顯是混血的產物,其中顯然包括印歐人種和蒙古人種(MongoloidmixedwithEuropoidorEuropoidmixedwithMongoloid)。不同之處容易引起人民的注意,中西方文獻分別記述了不同於自身的匈奴,加起來使我們對匈奴有了一個較全面的了解。
匈奴包括了部分印歐人,突厥中印歐人的成分可能更大。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蒙古族形成過程中也會包含不少印歐人成分。
成吉思汗有不少後裔是突厥人。《突厥世系》的作者阿布齊·哈齊就是成吉思汗長子赤朮汗第五子昔班汗的後裔,從父系和母系都可清楚地追溯到成吉思汗。他們對成吉思汗以前的家族史亦有清晰的記憶。蒙古多次西征在中亞乃至西亞、歐洲均留下了後裔,而大多數皈依了穆斯林。因此突厥人追認成吉思汗為先祖或自稱為成吉思汗之後裔是有充分根據的。

民族歷史

發展歷史

公元12世紀,蒙古人已經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並分衍出乞顏、札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此外,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爾、翁吉剌、蔑兒乞、斡變剌、克烈、乃蠻、汪古諸部。它們大小不等,經濟文化發展亦不平衡。遊牧在草原上的被稱作“有氈帳的百姓”,主要從事畜牧業;居住在森林地帶的被稱作“林木中的百姓”,主要從事漁獵業。
蒙古人是來自中亞大草原的遊牧民族。他們是兇猛的戰士,打敗牧地上的每一個敵人,並侵襲在東方和南方已開發的文明。從十三世紀開始,蒙古的部落在統一之後,即展開對外征戰,蒙古人開拓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
蒙古人居住在今天蒙古貝加爾湖的南面平原。在頂盛時期,他們的帝國東起自韓國並跨越亞洲邊界,直侵俄羅斯在歐洲的土地,遠至波羅的海沿岸一帶。他們占有大部份的小亞細亞、今天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藏、部份的印度與緬甸、整箇中國與部份的越南。
摔跤在十三世紀初年,蒙古的部落是由鐵木真所統一。鐵木真又名成吉思汗,他的夢想是統治所有海內(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土地。
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其子窩闊台完成中國北部的征服,繼續向歐洲推進。他在1240年攻毀基輔並向匈牙利進攻。窩闊台在1241年死於征途中,迫使大軍立即折回以解決繼承的問題。當蒙古的統治者把軍事焦點集中在中東和中國時,歐洲地區得以稍事喘息。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另一個孫子,他在1279年完全占領中國,並建立元朝。曾經在1274年和1281年兩度企圖入侵日本,卻被季風吹翻艦隊,導致重大的損失。1294年,忽必烈死於中國,蒙古的政權自此在亞洲和其他地區衰落。1368年,建立於的中國的元朝被明朝推翻。
在1370年代,一個具有突厥和蒙古血統的戰士,宣稱他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並爭取在中亞地區的蒙古領導權,企圖恢復蒙古帝國。歐洲人稱之為帖木兒,亞洲人稱之為毀滅王子,憑藉十萬名以騎兵為主的大軍,橫掃俄羅斯與波斯,以回教徒為主要攻擊目標。1398年,他洗掠德里,隨後並轉往西方,在敘利亞打敗埃及的阿拉伯奴隸兵。1402年,他在今天的安卡拉附近打敗大批的奧斯曼帝國土耳其軍隊,但隨即折返。1405年,他發動軍隊入侵中國,卻在同年死於征途之中。他喜歡掠奪財富和發動大規模的屠殺,但在位期間卻沒有考慮過設定一個穩定的政府,因此,在他死後,由兒子們所繼承瓜分的廣大國土便很快地四分五裂。
公元11世紀,他們結成了以塔塔爾為首的聯盟,強大一時,因此,“塔塔爾”,或“韃靼”(音達達)曾一度成為蒙古草原各部的通稱。後來西方通常就將蒙古泛稱為韃靼。宋、遼、金時代,還把漠北的蒙古部稱為黑韃靼,漠南的蒙古部稱為白韃靼。有時也用韃靼泛稱中國北方各民族。
公元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後,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一個部落的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
元朝滅亡後,蒙古分裂為許多部,後來,按照所居地域逐漸形成為三大部分,即: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東北三省的蒙古人稱為漠南蒙古,亦即科爾沁部;分布在今蒙古國境內的蒙古稱為漠北蒙古,亦即喀爾喀部,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肅一帶的蒙古稱為漠西蒙古,亦即衛拉特部,也稱為厄魯特(額魯特)蒙古。

文獻

13世紀初,蒙古人創製了自己的文字。此後,各種形式的歷史、文學作品相繼問世。其中,歷史著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最為著名,被稱為蒙古人的三大歷史巨著。
《蒙古秘史》
又稱《元朝秘史》、《元秘史》,蒙古語為《忙豁它紐察脫卜察安》,作者不詳。約成書於13世紀中葉,具體年代有戊子(1228年)、庚子(1240年)、壬子(1252年)、甲子(1264年)之說尚無定論。是蒙古民族第一部用蒙古文寫成的歷史和文學巨著。全書共282節,有12卷和15卷兩種分法。這部編年體史書。根據古代蒙古人民世代相傳的口頭故事,生動地記述了十二世紀以前發生在蒙古草原,包括成紀司汗【成吉思汗】先世的動人傳說在內的種種事件,同時如實地敘述了當時蒙古社會政治、經濟狀況、階級關係,以及成紀司汗【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跡,窩闊台時期的史實等。該書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了成紀司汗【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的偉大業績,歌頌了新興的蒙古汗國。是研究蒙古人早期歷史、社會、風俗、語言文學的寶貴資料。
《蒙古黃金史》
亦譯稱《蒙古黃金史綱》、《阿勒坦·托卜赤》。為別於無名氏的《黃金史綱》,俗稱《大黃金史》。蒙古族編年史,蒙古族學者羅卜藏丹津著,成書於明末清初,是一部承上啟下較為完整的古代蒙古史,書中記述了蒙古族從古代至明末清初的歷史,書的前半部轉錄了《蒙古秘史》全書282節中的233節,補充了蒙古族興起前後的一些歷史和其他內容。後半部主要利用了無名氏的《黃金史綱》等書,對窩闊台之後至明末清初的蒙古史作了較為完備的記述和補充。由於作者篤信佛教,書中充滿了濃厚的佛教色彩。但仍不失為研究蒙古史,特別是明代蒙古史的重要著作。
《蒙古源流》
原名《哈敦·溫教蘇努·額爾德尼·托卜赤》,蒙古編年史。清康熙元年(1662年)鄂爾多斯部蒙古族學者薩囊徹辰用蒙文著成,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喀爾喀親王成兗扎布把家傳手抄本進獻清高宗,次年奉敕譯成滿文,後又由滿文譯成漢文,定名為《欽定蒙古源流》,簡稱《蒙古源流》。全書共分8卷,第一二卷敘述印度、西藏佛教概況,第三至第八卷按時代順序和蒙古世系記述蒙古的歷史。從世界的形成、佛教的起源與傳播,到蒙古族的起源、元明兩代蒙古各汗的事跡等等均有涉獵,其中對達延汗和俺答汗的活動記述尤詳。書中關於蒙古族的起源等內容雖有牽強附會之處,史事和紀年也有錯亂,但仍是研究蒙古族歷史、文學、宗教,特別是明清蒙古族歷史的重要貢獻。
史料
根據《史記》記載,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奇源(貶稱乞顏)兩個部族,他們被其他匈奴(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他們逃到了額爾古涅昆(額爾古納河畔山嶺)一帶居住下來,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不得不遷徙,這時已分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迭兒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舊唐書》記載:蒼狼和白鹿是蒙古人的祖先,他們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間。然後共同渡過騰汲思,在斡瀾河源頭、不兒罕山前開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包塔赤罕。這裡所說的包塔赤罕就是蒙古人的始遷祖。其實,蒼狼和白鹿在蒙古語中分別讀為:包侕帖赤狼和豁埃馬蘭勒,只是漢譯為蒼狼和白鹿。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問題上,現代、當代多數學者認為蒙古人出自東胡一支。東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號的大小部落的總稱。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在匈奴東,故曰東胡。”公元前5至前3世紀,東胡各部還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各部落過著“俗隨水草,居無常處”的生活。
《繹史》記載:中國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子孫包豕韋後裔形成“室韋”部落。室韋,《魏書》,作失韋。室韋與契丹同出一源,以興安嶺為界,“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室韋”(《北史》卷94《室韋傳》)。6世紀以後,室韋人分為南室韋、北室韋、包【缽】室韋、深末恆室韋、大室韋等5部,各部又分為若干分支。
推論
按語言學家從語系方面的推論,活動在蒙古地區的諸部分為蒙古語系和突厥語系兩大部分。在突厥文史料中,稱室韋為“達怛”(韃靼)。公元732年在斡爾渾河右岸建立的《闕特勒碑》文中,記有三十姓達怛。三十姓達怛可能是緊鄰突厥的一個強大的室韋部落或部落聯盟的名稱,突厥人用這一名字稱呼所有的室韋部落。
後來,達怛又成為蒙古諸部的總稱。因為“他們在遠古的大部分時間內,就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區的征服者和統治者,偉大、強盛和充分受尊敬”“由於(他們)極其偉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儘管種類和名稱各不相同,也逐漸以他們的名字著稱,全都被稱為韃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冊)。由於蒙古部的強大,“達怛”一名逐漸又被“蒙古”所代替,成為室韋諸部的總稱。文字記載蒙古之稱謂,始見於《舊唐書》,稱作“蒙兀室韋”,是大室韋的一個成員,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以南地區。
12世紀時,這部分人子孫繁衍,漸分布於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東一帶,其中較著名的有乞顏、札答蘭、泰赤烏、洪【弘】吉剌,吳【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當時與他們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遊牧在今貝加爾湖周圍的塔塔兒部,住在貝加爾湖東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兒乞部,活動在貝加爾湖西區和葉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這3部都使用蒙古語族語言。另外,還有三個信奉景教的突厥貴族統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據回鶻汗庭故地周圍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蠻部,和靠近陰山地區的汪古部。
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發展水平,大致分為“草原遊牧民”與“森林狩獵民”兩類。第一類包括久住原地過遊牧生活的突厥諸部,和後來遷入接受突厥影響,完成向遊牧生活過渡的蒙古諸部;第二類是留居森林地帶,主要從事狩獵的諸部。
1206年,蒙古奇源【乞顏】部,包姓【包羅特】包侕之金【孛兒只斤】氏鐵鉬真【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里勒台(大聚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紀司皇汗【成吉思合罕】,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汗國的建立,對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義。從此,大漠地區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個部落而成的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這個國家統轄的漠南、漠北地區,概稱為蒙古地區,此地區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蒙古人這時從遼、金時期(916~1234)被統治的民族成為統治民族。
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從1219年到1260年,蒙古人三次西征,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台、察合台、金帳【欽察】、伊利四大汗國。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歷經70餘年征戰,擊敗了金國與南宋,建立元帝國。元帝國其疆域北至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東北至今黑龍江下游、跨外興安嶺、烏蘇里江以東,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南包括雲南、今緬甸北部、中部、東部;泰國北部、寮國、越南西北部,都納入元帝國的行省建置。元帝國對確立現代亞歐版圖的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南下或西征,蒙古民眾被徵調各地,因此,蒙古人的分布散及全國。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率領漢族獨立,成立明王朝,元帝國退居漠北,力量退回蒙古草原。後期蒙古分為東西兩部:東部蒙古遊牧於漠北和漠南,其首領為元室後裔,被視為蒙古的正統;遊牧於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稱為西蒙古,與東蒙古有姻親關係。
15世紀,蒙古南北被達延汗重新統一,分東部蒙古為喀爾喀、兀良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喀剌沁(永謝布)六部。明末清初。蒙古處於分裂割據狀態,以大漠為界,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與明朝修好,發展貿易關係。俺達汗駐地庫庫和屯(今呼和浩特)修建城郭,商旅幅湊,成為漠南蒙古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清帝國為了掃除後方的威脅,大舉用兵,花了一個半世紀的時間統一了蒙古各部,實施盟旗制度。加強了對蒙古人的統治,保證了蒙古地區的穩定與發展,但清朝在蒙古地區實行“蒙禁”。
1947年5月1日在烏蘭夫領導下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成為中國建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以後又相繼成立了9個自治州、縣: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1954年1月25日)
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1954年9月10日)
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1950年7月29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9月1日)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12月5日)
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1日)
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7日)

社會經濟

畜牧業,森林部落主要從事狩獵,也進行採集和捕魚。實際上,不是所有的部落都可以明確地歸為森林部落或草原部落。有的森林部落正在向草原部落過渡,而草原部落則又往往繼續從事狩獵活動。這種複雜的情況反映了從森林狩獵部落到草原遊牧部落的歷史發展過程。
畜牧業這是草原部落經濟的主要部門,生活的主要來源。遊牧民飼養羊、牛、馬,有的部落還養駱駝。牛、羊的肉與牛、馬的奶和奶製品是主要的食物。牲畜的皮可製衣服,毛可製成氈毯與繩線,是製作氈帳的主要材料。馬是主要交通工具,牛也用來拉車。
蒙古族逐水草放牧是遊牧民的主要生產方式。在不同的季節,為了適應放牧的需要,他們要移換牧地,選擇水草豐美的地方作夏營地,尋找可避風寒的谷地作冬營地。各個部落都有大致固定的地域,牧民們每年冬夏,沿著習慣形成的路線在牧地間遷移。
狩獵業這是森林部落經濟的主要部門。獰獵民居住在用木頭和樺樹皮搭蓋的棚子裡。他們穿的是獸皮,吃的是野牛、野羊肉。冬季出獵時,他們使用一種滑雪板,名為"察納",也叫"木馬",在山林中飛快地追逐野獸。獵獲物則放在雪橇上,每橇可裝載數千斤,運送很方便。
狩獵在遊牧民的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他們狩獵的方式主要是集體圍獵,常以部族為單位聯合舉行。狩獵的季節多在冬季,"凡打獵時,常食所獵之物,則少殺羊",狩獵是遊牧經濟的重要補充。
手工業當時已產生為遊牧經濟服務的家庭手工業。手工業的分工主要有木匠、車匠、鐵匠和弓匠,產品主要是車、馬具、弓箭、刀劍、甲冑、毛氈等等。金代鐵錢大量流入蒙古後,蒙古人便毀錢鑄鐵,製造工具。據文獻記載,冗良合人善於鍛鐵。車是遊牧民的重要交通工具,當時造車手工業很發達,可以製造載運整個帳幕的大型車輛,由多頭牲畜挽曳。一般貧困牧民也擁有車輛。奶製品和皮革加工產品,一般也是個體家庭的牧民自己製造的。
交換遊牧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交換和貿易的進步。遼朝時,草原諸部以牛羊馬駝和皮毳等物與遼進行交換,換取絹帛、鐵器等生產工具和日用品。金朝與革職諸部繼續保協交換關係,在邊境指定的地點進行互市。部落首領通過入貢的方式保持同中原王朝的交換關係。與鄰境的交換多由西城商人進行,這些商人來往於草原各部,溝通了遊牧民和定居農業人民的貿易聯繫。
農業在蒙古地區也出現了少量的農業。遼朝在今海拉爾地區、克魯倫河流域移民屯田,興修城鎮,發展了農業。在鄰近漢族、契丹族和女真族農業地區的部落中,如汪古部和弘吉刺部,已有粗放的農業。

元代經濟

畜牧業

畜牧業是蒙古地區的主要經濟部門。蒙古建國後,牧區的人口不斷增長。元世祖至元末年,從漠北流亡到今內蒙古、山西等地的人口達七十餘萬。武宗初年,從西北諸王歸附的貧民有八十六萬八千戶。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到元朝中期,蒙古族的人口有較大增長。據《史集》記載,到十四世紀初,蒙古大汗屬下的蒙古各千戶軍隊,由於人口繁殖而增加了兩倍。人口的增長,標誌著畜牧業生產有了顯著的發展。
蒙古建國後,特別重視畜牧業。窩闊台時,指令在各千戶內選派嫩禿赤(管理牧場的人)專管牧場的分配和使用。為了擴大牧場,經常派人在漠北打井,開發無水草原。國家為了保護牧場。頒布了嚴格的禁令:草生而掘地、遺火燒毀牧場,都要受到法律懲處。
元朝建立後,逐步建立了管理畜牧業的機構。太僕寺專管牧業,下轄十四個官牧場。"自上都、大都以及玉你伯牙、折連怯呆兒,周回萬里,無非牧地。"牧場上的牧人稱為哈赤、哈剌赤,按千戶、百戶組織管理,父子相承服役。太僕寺官每年秋季前去檢查登記,造冊備案。
官牧場都設在水草豐美的地區。上都官牧場,規模很大。元政府經常從這裡調運大批牲畜,以滿足軍需和民用。例如,延祐七年二月,調上都等路的"官牧羊馬牛駝給朔方民戶"秋末冬初,上都等地的牲畜驅趕到華北的田野上放牧,這些地區要負擔飼馬的芻糧和飼草。
元政府還將一部分草原分給蒙古諸王、貴族,作為他們的牧地。他們擁有大量的牲畜,如弘吉剌部的貴族竹溫台"善牧養,畜馬牛羊累巨萬"。博羅歡有"馬成群。"仁宗時,北方遭風雪災,賈昔剌"出私家馬二百匹以為助"。
在牧區,"人以孳畜多寡為貧富"。1324年(泰定元年),元政府規定一個區別蒙古牧民窮富的標準:凡有馬、駱駝二十匹、羊五十隻的牧戶,就不算貧困戶,如讓他們充當站戶,政府不再補買牲畜救濟。可見,這類牧戶屬於中等之家,如低於此數就是貧困牧戶了。從這條史料,大體上也可以看出個體牧戶占有牲畜的數量。
狩獵業
狩獵是牧業經濟的補充。蒙古貴族把狩獵視為"國之大事"。元朝皇帝和諸王、貴族繼承古代氏族共同狩獵的傳統,每年率領軍隊和牧民舉行大規模的圍獵活動。每年春天,元朝皇帝常到大都東南的柳林,用放鷹隼的辦法捕捉水鳥和野獸,稱作"飛放"。每年夏秋到上都避暑,也要舉行一系列狩獵活動。
除蒙古貴族的狩獵活動外,狩獵在蒙古遊牧民的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捕獵期間,他們多吃獵獲的野物,很少殺羊。貝加爾湖等地區的林木中百姓,主要以狩獵為生。他們使用馴鹿作交通工具,當地盛產的貂皮、獸皮和鷹鶻,是運往內地的名貴物產。
近水居住的牧民也從事漁獵。貝爾湖、達里諾爾及克魯倫河、土拉河等,都產魚,可供牧民獵取。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邊民乏食忽必烈令運去漁網,使取魚自給。武宗時西北諸王部民來歸者百數十萬,朝廷教近水者取魚以食,四年之間,共調去魚網三千。
農業
成吉思汗建國後,在發展畜牧業的同時,漠北的農業也得到發展。經營的方式主要是屯田。成吉思汗命鎮海率萬餘降民在阿魯歡地區屯田,建立了稱海城。忽必烈時期,為解決駐軍的糧食需要,繼續開發和擴大在漠北地區的屯田。1274年(至元十一年),開始在和林屯田,到武宗時,年產糧食九萬餘石。1295年(元貞元年),成宗調拔軍隊在稱海屯田,到武宗初年,年產糧食二十萬斛。多年經營和發展,使和林、稱海成為漠北兩大屯田中心。同時,元政府在五條河、杭愛山、謙謙州、吉利吉思等地也有屯田。屯田的主要勞力是漢族士兵,農具和耕牛來自中原地區。
少數蒙古族人民也經營農業。1272年(至元九年),元政府令由蒙古軍組成的拔都軍在克魯淪河附近開渠耕田。1319年(延祐六年),元仁宗派蒙古軍五千人和晉王部屬貧民二千人屯田稱海。武宗時,嶺北行省左遠相哈剌哈孫,曾選擇軍士中通曉農事者教蒙古各部落從事耕種。
元朝時,漠南地區的弘吉剌、亦乞列思等部都出現了種田戶。從事農業的汪古人,被稱為“種田白達達”。在亦集乃路、兀剌海路都有種田的農民。應昌路屯田的規模很大,每年可糴糧近一萬石,是北方儲糧基地之一。元政府在亦集乃路屯田,在合即渠擴大耕地達九千餘畝。
手工業
在漠北地區,官營手工業主要集中在和林、稱海等地。工匠主要來自中原漢地,也有來自中亞、波斯和西歐的匠人。他們為蒙古統治者建造宮室,製造各種奢侈用品。據考古發掘的報導,在和林發現十座冶煉爐和大量金屬製造品,當地燒造的陶瓷器也很多,一些瓷器上刻有漢族工匠的姓名。蒙古建國後,陸續派漢族工匠到謙謙州生產武器、絲織品,元朝還派人向當地人傳授制陶、鐵冶和造船等項技術。
漠南地區的手工業,主要集中在上都等地。上都的官營手工業,設定了很多管理機構,分別隸屬於元朝中央政府和上都留守司管轄。上都官手工業的行業很多,主要有制氈業、製革業、制甲業、鐵器冶造業、金銀製造業等。絕大部分產品,用來滿足皇室和官府的需要。
據1293年(至元三十年)的統計,上都有工匠二千九百九十九戶,每年需官糧一萬五千二百餘石。到元朝中期,僅中政院所屬的管領上都等處諸色人匠提舉司,即有工匠二千五百多戶。這說明隨著手工業匠局的增設,工匠的戶數也不斷增多。
在蒙古諸王、貴族的分地內,如弘吉剌、汪古等部,分別設定了人匠總管府、怯憐口民匠總管府和提領所等機構,屬下的各色工匠為他們製作手工業用品。
蒙古牧民從事家庭手工業生產,男子製造弓箭、鞍具、車帳、皮革,婦女製作乳酪,縫皮衣、鞋帽,主要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城市和商業
窩闊台時興建的和林城,是漠北的著名城市。蒙哥時,和林城已頗具規模,城內有各族商人聚集的回回區,有漢族工匠聚居的漢人區,有若干所衙署,十二座佛寺和廟宇,兩所清真寺,一所基督教堂。東南西北各有一門,分別有糧食、車、牛、羊、馬的市場。
稱海是漠北另一重鎮。這裡是屯田和駐防重地。忽必烈太子真金和皇侄海山曾帶領諸王、大將在此鎮守。1307年(大德十一年),元朝在這裡設稱海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
在漠南地區,成吉思汗時期破壞的一些遼、金城堡,元朝時逐漸得到恢復,在各投下領地內還出新的城鎮。
1270年(至元七年),弘吉剌部領主在今達里諾爾附近興建應昌城。1295年(元貞元年),又在今翁牛特旗興建全寧城。
在汪古部領地內,金代在天山縣(內蒙古四子王旗)和集寧縣(內蒙古集寧市東南)設有同北邊互市的榷場,元朝分別為淨州路和集寧路的治所。元代又建立了砂井城(內蒙古四子王旗紅格爾鄉),作為砂井總管府的治所。汪古部在黑水(艾不蓋河)北岸修建了一座新城,定名為靜安縣(今內蒙古達茂旗北鄂倫蘇木古城),後升為靜安路。1318年(延祐五年)改名為德寧路。
忽必烈第三子安西王忙哥剌在夏州(內蒙古烏審旗南無定河北岸)東北新建了一座察罕腦兒城和宮殿。武宗時,在察罕腦兒設宣慰司都元帥府。
上都是忽必烈新建的一座草原都城。1256年,在劉秉忠的籌劃下,選擇桓州東、灤水北一塊地方修築城郭宮室。經過三年的建設,建起一個新的城市,定名開平。忽必烈在大都建都後,改開平為上都,作為每年夏初至秋末清暑的夏都。皇城分宮成、皇城和外城三重。皇城與外城周長共有十八、九里。宮城內建有大安閣、水晶殿、穆清閣等宮殿樓閣,外城有蒙古族帳幕式的宮殿失剌斡耳朵。上都的建築既有中原傳統的形制,又有獨特的蒙古民族風格,並廣泛吸收了當時各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和技巧。皇城是市區,設大小官署和手工業管理機構及匠局多所。還有鱗次櫛比的商肆、貴族和平民的住宅、孔廟、佛寺、道觀、回回寺等等。上都的交通四通八達,南有四條驛道通大都,北通和林,東通遼陽行省,西從豐州經寧夏、河西走廊可通中亞。
城市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繁榮。和林、上都都是蒙古地區商業發達的城市。元政府對上都的商業活動採取免稅和輕稅政策,外地商人紛紛前來貿易。上都有規模頗大的商業區,而且按行業分為各種市。上都、應昌是北方和糴糧食的重要基地,政府根據需要發布收購糧食的命令,商人們自己設法組織運輸,將糧食運到指定糧倉交納,政府支付以現鈔或鹽引(取鹽憑證)。糧食收購價一般較市場價優厚,鹽引更是難得之物,所以對商人很有吸引力。從整個蒙古地區來看,輸出的主要商品是牲畜、皮毛、藥材等,輸入的主要是糧食和其它生活用品。

名人成就

古代
鐵木真: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大蒙古汗國第一代可汗,建立了橫跨歐亞的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大汗國。札木合:鐵木真結拜兄弟。窩闊台:鐵木真之子,大蒙古國第二代大汗。拖雷:鐵木真之子,蒙古帝國大將。蒙哥:蒙古帝國第四代大汗忽必烈:拖雷之子,元朝建立者,廟號元世祖。拔都:蒙古帝國大將,曾遠征至奧地利等地。旭烈兀:蒙古帝國大將,曾遠征至敘利亞等地。帖木兒,帖木兒汗國建立者。孝莊文皇后:皇太極之妃,清世祖順治皇帝的母親。噶爾丹:準噶爾部蒙古領袖。僧格林沁:清朝名將,嘎達梅林。
現代
阿思根,李四光,旭日乾,拉蘇榮,席慕蓉,蕭乾,李準,斯琴高娃,斯琴格日樂,孟克·巴特爾,齊·寶力高,白岩松,德德瑪,布仁巴雅爾,烏蘭夫,鮑爾吉·原野、騰格爾,哈斯朝魯,哈豐阿,鮑喜順,烏雲.其木格,傅瑩,張小平,美麗其格,烏蘭托婭、楊魏玲花,哈琳。
噶爾丹生於順治元年(1644年),為準噶爾部著名首領巴圖爾琿台吉第6子。青年時即赴西藏“投達賴喇嘛,習沙門法”,頗得達賴五世器重,曾授於呼圖克圖尊號。但噶爾丹並未潛心於佛門之道,而是“不甚愛梵書,惟取短槍摩弄”,並與當時西藏的實權人物第巴桑結嘉措相交甚密。即在西藏期間,噶爾丹也未脫離衛拉特蒙古的政治生活,不時返回準噶爾參予其兄僧格的政治、外交活動。據俄國檔案記載,1668年4月6日,噶爾丹在僧格駐地自己的帳內,設宴招待了正在準噶爾訪問的俄國使者伯林,並不顧當時僧格要求俄國歸還屬民捷列烏特人的強硬立場,向伯林表示:我們“卡爾梅克人和台吉們在任何地方都不要發動對皇上陛下的戰爭。沒有什麼必要保護我們那些已經遷往皇上陛下那邊去的捷列烏特人”。
蒙古人康熙十年(1671年),準噶爾部首領僧格在內訌中被殺,訊息很快傳到西藏,噶爾丹在西藏僧俗上層全力支持下,日夜兼程返回準噶爾,臨行“達賴喇嘛多秘語,膜拜別”。噶爾丹在僧格舊部和衛拉特蒙古著名首領楚琥爾烏巴什、鄂齊爾圖車臣汗的支持下,投入了這場上層統治集團的權力爭鬥。噶爾丹在準噶爾部眾中有很大的號召力,一則史料曾生動記述:“嘎爾旦(噶爾丹)益信合燼餘,故部落聞嘎爾旦歸,稍稍集聚千餘騎。欲進,眾曰:‘兵寡地除,姑少留,俟畔’。嘎爾旦曰:‘進!汝等視吾槍所向’。眾皆曰:‘者’。華語諾也。”噶爾丹率部與車臣、卓特巴巴圖爾聯軍激戰在阿爾泰山地區,其同父兄車臣“率萬騎接戰,三分其軍,馳向東,塵翳降天日。嘎爾旦獨當先,躍馬挺槍,最深入,斬殺百十騎,潰其軍,身不著一矢”。車臣、卓特巴巴圖爾聯軍不敵,退守“金嶺口,嶺高,轉石如雨下。嘎爾旦命更番仰攻,眾莫敢往。嘎爾旦立斬宰僧數人,徇于軍。身率二十騎先登。呼聲振天地。遇七清汗(車臣),入其車,手縛之,左右皆走散,莫敢當。皆大驚異以為神,棄弓矢,下馬趨拜降”。車臣兵敗被殺,卓特巴巴圖爾攜幼弟達哩及殘部逃青海。噶爾丹“遂為所部長”,成了準噶爾政壇的風雲人物。
西征
13世紀初,蒙古族首領鐵木真擺脫中國金朝統治,在建立蒙古統一國家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吉思汗繼承汗位後,開始大規模的擴張。大規模的蒙古西征共三次,成吉思汗親自統帥第一次西征(1219年~1223年),他越過高加索山脈,進入頓河流域,於1223年打敗俄羅斯聯軍,但在伏爾加河畔被保加爾人擊潰。
第二次西征(1236年~1241年)由成吉思汗之孫領導的,他橫掃南俄草原,侵入波蘭和匈牙利。第三次西征(1253~1258)中,成吉思汗的另一個孫子統帥蒙古軍攻陷巴格達,消滅阿拉伯帝國。蒙古在西征過程中,
逐漸形成了規模空前的蒙古大帝國。

傳統特色

服飾

蒙古族男女衣著款式相似,都穿長袍,長袍右開襟,不開權,袖長而窄,高領,袍子的袖口、領子、袍邊都縫有圖飾。由於季節的不同,袍子的選料也不一樣,天氣暖和時,王公貴族喜歡用綢緞等上等衣料縫製長袍,窮人們則穿粗布縫製的袍子;寒冷季節用羊皮製作長袍,也用羊毛、駝絨製作棉袍。另外,男人們也有穿光板皮衣褲的。講究的男子穿長袍時都扎腰帶,並且在腰帶右側佩掛一把別致的蒙古小刀,腰帶左側掛煙荷包及打火用具,顯得英健而曉勇。蒙古族婦女的袍子多為紅、綠、藍等鮮艷的顏色。長袍的領口、袖口、胸襟、下擺均有搭配刺繡。衛拉特蒙古已婚婦女不束腰帶,因此,稱已婚婦女為"不束開",即不束腰帶的人,她們穿的袍子有"特爾利克",其式樣是長袍的前面有襟、腰圍有摺子;還有一種"策格德格",其式樣是前面開衩,無袖,似同長坎肩。蒙古族婦女愛好裝飾,喜歡留長辮,姑娘時梳兩根,也有的梳十幾根,都喜歡在髮辮上用綢緞絹做成長穗,也有掛附金圈、銀圈、銅片、碧玉、珊瑚的。有錢人非常講究首飾,佩戴珠寶、金銀製作的耳環和手鐲、戒指、項鍊。

飲食

蒙古人蒙古人傳統的食物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肉製品(紅食),第二種是奶製品(白食),第三種是以奶為原料的飲品。蒙古人的飲食是有講究的,飲食分為兩個季節,夏季和冬季。夏季為4月至10月,主要食物是奶製品。這一時期,肉吃得相對少些。主要原因就是冬季需要吃肉增加脂肪,抵抗寒冷。經過幾個月的積累後,到了夏季需要用奶製品進行消化和吸收,這對健康十分有益。蒙古小孩從小就吃奶製品,但是禁止過量吃肉,否則對身體健康不利。因此在古代,蒙古人很少有人得肝、膽和腸胃病的。
蒙古人很早就知道如何科學膳食,如何自我保健。在蒙古有一句諺語:早餐要自己一個人吃,午餐要和朋友分著吃,晚餐要給敵人吃。其意思與中國的“早飯吃飽,午飯吃好,晚飯吃少”有異曲同工之處。獨特的飲食文化,造就了蒙古人強悍的體格。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變遷,蒙古人的飲食結構、飲食器具和飲食模式受西方的影響,已經發生了變化。受傳統飲食文化影響較深的牧區,雖然還保存著一些古老的飲食文化,但可能是受蘇聯和西方的影響,現在蒙餐西吃成為新的飲食模式。而在城市,人們的飲食模式完全西化了。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有許多的大飯店、小飯館,其餐飲環境、飲食餐具和上菜程式完全參照歐洲的標準。用餐環境講究,餐具全部是刀叉和盤子。小飯館雖然有奶茶,做的是蒙餐,但是蒙餐的結構、模式和餐具與西餐沒什麼兩樣。普通百姓家也是一樣,飯桌上除了常出現色拉、湯、套餐外,還有麵包、奶油、黃油、果醬等預備著。

民族信仰

宗教
薩滿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薩滿教崇拜多種自然神靈和祖先神靈。成紀司汗【成吉思汗】信奉薩滿教,崇拜騰格里汗“長生天帝”。直到元時期,薩滿教在蒙古社會占統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貴族和民間中仍有重要影響。皇室祭祖、祭太廟、皇帝駕幸上都時,都由薩滿教主持祭祀。成吉思汗和他的繼承者對各種宗教採取了兼容並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薩滿教等。蒙哥汗時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薩滿教外,也奉養伊斯蘭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侶,並親自參加各種宗教儀式。元朝時也採取同樣的政策。元朝時期伊斯蘭教徒的建寺活動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視和保護。國師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頂。佛教取代了薩滿教在宮廷里的地位。但佛教的影響僅限於蒙古上層統治階級,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薩滿教。
賽馬16世紀下半葉,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阿拉坦汗】迎進了宗喀巴的藏傳佛教格魯派。1578年俺答汗【阿拉坦汗】和達賴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華寺會面,召開法會,在法會上索南嘉措被俺答汗【阿拉坦汗】封為“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達賴喇嘛稱號由此產生。此後,在明、清兩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興盛起來。但薩滿教在東部地區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動形式不同程度地倖存了下來。
在清政府倡導下,整個蒙古地區大造寺院,雕刻佛像,繪製壁畫,鑄造神像以及各種金屬工藝隨之發展起來,喇嘛教在蒙古地區成了麻痹蒙古人民,使蒙古人喪失強悍的氣質。
祭騰格里汗
蒙古語音譯,騰格里汗意為“天帝”。蒙古人薩滿教觀念之一。指上層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現象的“先主”;還包含“命運”的意思。祭天帝“騰格里汗”是蒙古族人要祭典之一。祭天分以傳統奶製品上供的“白祭”和以宰羊血祭的“紅祭”兩種祭法。近代東部盟旗的民間祭天活動,多在七月初七或初八進行。
祭火
蒙古人的牧民、獵民十分崇拜火,這是因為他們的祖先篤信具有自然屬性和萬物有靈觀念的薩滿教,認為火是天地分開時產生的,於是對“渥德噶賴汗·額赫”(火神母)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年祭在陰曆臘月二十三舉行,在長者的主持下將黃油、白酒、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感謝火神爺的庇佑,祈禱來年人畜兩旺、五穀豐登、吉祥如意。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舉行。此外還有很多有關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對火的崇敬,如不能向火中潑水,不能用刀、棍在火中亂搗,不能向火中吐痰等。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傳下來的宗教習俗,在每年水草豐美時節舉行。敖包是石堆意思。即在地面開闊、風景優美的山地高處,用石頭堆一座圓形實心塔,頂端立系有經文布條或牲畜毛角的長桿。屆時,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禱告詞,男女老少膜拜祈禱,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祭祀儀式結束後,常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競技活動。敖包祭是蒙古人為紀念發祥地額爾古納山林地帶而形成,表示對自己祖地的眷戀和對祖先的無限崇敬。這一信奉薩滿教時最重要的祭掃儀式,現已演變成了一年一度的節日活動。
宗教音樂
也叫薩滿教歌舞,由蒙古族薩滿巫師表演。使用圓形單鼓伴奏,鼓柄環上套有銅錢等金屬物,搖之沙沙作響。以鼓鞭敲擊鼓面,按鼓點節奏而舞。祭祀歌曲、巫術歌曲等,則以吟誦及祝辭為主,舞蹈成分較少。表演形式多為獨舞,亦有集體歌舞,可吸收圍觀民眾參加表演。

民族習俗

蒙古舞蒙古舞
禮儀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遊點上,主人或服務小姐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賓客要微欠起身用雙手或右手去接,千萬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節。主人或服務小姐斟茶時,賓客若不想要茶,請用碗邊輕輕把勺或壺嘴一碰,主人便即刻會明白賓客的用意。客來敬茶是一種高尚的蒙古族傳統禮儀。在蒙古歷史上不論是上層社會還是平民百姓,也不論在交際上或在家裡,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場合,莫不以茶為應酬品。家中有客來,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們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貴賓獻上一碗奶茶,接著主人又端上來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製品。
蒙古族剪紙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傳統方式。他們認為美酒是食品之精華,拿出最珍貴的食品敬獻,是表達草原牧人對客人的敬重和歡迎。通常主人是將美酒斟在銀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之上,唱起動人的蒙古族傳統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讓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瞧不起主人,不願以誠相待。賓客應隨即接住酒,接酒後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爐方向點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會喝酒也不要勉強,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純潔的情誼。接著穿戴民族盛裝的家庭主婦端來清香撲鼻的奶酒款待客人,這也是蒙古族的傳統禮節。主人會用詩一般的語言勸酒:“遠方的客人請你喝一杯草原佳釀,這是我們民族傳統食品的精華,也是我們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敬神:蒙古民族的禮宴上有敬神的習俗。據《蒙古風俗鑒》描述,廚師把羊割成九個相等的肉塊,“第一塊祭天,第二塊祭地、第三塊供佛、第四塊祭鬼,第五塊給人,第六塊祭山,第七塊祭墳墓,第八塊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塊獻給皇帝”。祭天則把肉拋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則拋入爐火之中;祭佛置於佛龕前;祭鬼置於包外;祭山則掛之於供奉的神樹枝上,祭墳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於包外,祭水神扔於河泊,最後祭成吉思汗,置於神龕前。這種習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薩滿教,其崇拜多種神祗,爾後蒙古人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間信仰,把眾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軌跡。
待客:蒙古人自古以來以性情直爽、熱情好客著稱。對家中來客,首先獻上香氣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盤盤潔白的奶皮、乳酪。飲過奶茶,主人會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時節還會請客人喝馬奶酒。有些地區用手扒肉招待客人,還有一定的規矩。例如用一條琵琶骨肉配四條長肋骨肉進餐;牛肉則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節肋骨及一段肥腸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後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頦、脖子肉都是給晚輩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貴的客人或是喜慶之日則擺全羊席。
尊老愛幼:蒙古人長幼有序,敬老愛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見到老人要問安。不在老人面前通過,不坐其上位,未經允許不要與老人並排而坐。稱呼老人要稱“您”,不許以“你”相稱或直呼其名。見到牧民孩子不要大聲斥責,更不能打孩子。不要當著家人的面說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對孩子和善、親切,被認為是對家長的尊重。
唱歌:蒙古人的勸酒往往通過情真意切的歌唱表達出來,唱歌與勸酒是同時進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後,大家舉杯合唱,然後大家一起乾杯,酒意酣暢。歌唱有禮儀性的,也有即興盡興的,有一人或數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達旦。熱情好客:蒙古人有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這種習俗從古代一直流傳。蒙古族傳統音樂的發展與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學的發展緊密相連,詩配以樂,歌含有詩,詩歌並存。蒙古族民歌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數量浩瀚,按地域可分為東蒙民歌和西蒙民歌,按歌種可分為長調、短調、潮日、敘事歌、酒令、兒歌、搖籃曲、宗教歌曲“博”、歌舞曲“安代”、“浩都格沁”等。
選獵狗:蒙古人有獵狗打獵的習俗。因此,他們非常重視選留一隻好獵狗——“台格”,也就是經閹割的短毛細狗。選留獵狗要注重好的品種,即從良種小狗崽中挑選腰身長,尾巴長而勻稱,聽覺靈敏,視力敏銳,動作敏捷,跑起來快的小狗作獵狗。
問候:蒙古人熱情好客,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款待行路人,是蒙古人的傳統美德,但到蒙古人家裡做客必須敬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圍著爐灶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奶製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起名
其男子起名的特點有:
一、按民族心理習慣起名,如:帖木兒、格斯兒、巴特爾等;
二、按長輩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賽運(好運)、巴雅爾(喜悅)、白銀(富足)、吉日格勒(幸福)等;
三、按嬰兒出生時,長輩的年齡起名,如:塔賓(五十)、吉仁泰(六十)、達楞(七十)等;
四、以勇猛的禽獸名稱起名,如:少布(飛禽)、巴拉(虎)、赤狼(狼)、阿不爾獅郎(獅子)、部日固德(鷹)等;
五、按自然萬物名稱起名,如:朝碌(石頭)、阿古垃(山)、沐仁(河)、塔垃(原野)等;
女子起名的特點有:
一、以明亮的星辰為名,如:娜熱(太陽)、薩仁(月亮)、敖敦(星辰)、娜熱高娃(太陽般美麗)、薩仁高娃(月亮般美麗)等;
二、以美麗的花草樹木為名,如:薩日朗花(山丹花)、其其格(花兒)、娜布其(葉子)、海棠等;
三、以珠寶玉器為名,如:哈斯(玉)、塔娜(珍珠)、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麗)等;
四、以理想為名,如:斯琴(聰穎)、烏雲(智慧)、高娃(美麗)、斯琴高娃(美麗聰穎)等。
按此方法,蒙古女子的名字還可以分出很多種。現代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特點是不帶名字前綴,因而它只是名字,不應理解成姓名,有極個別帶姓氏前綴的,那只是個別現象。

民族禁忌

蒙古族摔跤蒙古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菸、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譁,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火忌:蒙古人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認為火、火神或灶神是驅妖避邪的聖潔物。所以進入蒙古包後,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菸袋、摔東西、扔髒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水忌:蒙古人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忌諱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許洗女人的髒衣物,或者將不乾淨的東西投入河中。草原乾旱缺水,逐水草放牧,無水則無法生存。所以牧民習慣節約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潔,並視水為生命之源。

婚俗習慣

蒙古青年男女結婚,要選擇吉日,男方要給女方家送彩禮。彩禮有現金、衣服、布匹、首飾、稻穀等。女方家陪嫁的東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飾、電器、腳踏車、大米、瓜子等。鑰匙由女方家送親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後,由新郎的母親拿錢來贖鑰匙,再交給新娘。結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貼有紅紙的羊背子(shuus或者uuch)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為禮物又讓女方家用於招待賓客。
蒙古族結婚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隨下來女方家迎親,同時要挑點青菜送新娘家。按習俗,迎親過程中新郎不能說話,一切由陪郎應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到女方家後,新郎被安排獨席吃飯,並不能動手,只能由陪郎夾菜餵新郎吃。當男方來的人們把嫁妝挑、抬出門的時候,新郎就可以迎上新娘出門了。
新娘梳著少婦的髮式,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穿著嶄新的衣服。服飾尚青、黑色,衣裙的花邊圖案與上衣的高領,都與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相近。新娘穿的一件小褂,由送親隊伍中一孩童保管。新娘由舅舅抱進轎子,並由新娘的弟弟陪送到男方家。新娘上轎後要哭泣,表示不忍離開家,且要一路啼哭,直至進洞房。
新娘進入男方家大門之前,要燒喜神紙,進入大門後要勸新娘停止哭泣,進入洞房後要揭去新娘的紅頭巾,並供到堂屋中。吃飯時讓新娘在洞房內吃獨席,由新郎為新娘添飯。當晚,姑娘和小伙子要來慶賀,家裡一片歡笑聲和歌聲。
第二天,新婚夫婦要到女方家回門,同時在女方家拜天地和祖先,岳父母同時給新郎一個銀鐲子。從女方家返回男方家的路上,不管碰到什麼人,新婚夫婦都要作揖。返回男方家後,他們還要拜天地和祖先。
第三天去上祖墳。新婚夫婦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著豬頭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雙方家的祖墳。回來後,新娘燒火,新郎挑水,給長輩和同伴燒洗腳水。婚禮至此即告結束。
婚後7天內,新娘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到其他地方住宿。歷史上,蒙古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卻不能改嫁的習俗。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結婚自願,離婚自由已成新風,但蒙古族的離婚率是很低的。(以上都是東部蒙古人的婚俗禮儀,南蒙古西部,新疆,俄羅斯,蒙古國則是傳統的婚禮)。

相關交通

蒙古人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
蒙古族蒙古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正如蒙古人諺語所說的那樣:歌是翅膀,馬是伴當。無論外出放牧、搬遷轉場、還是傳遞信息、探親訪友,甚至婚嫁等等,都要騎馬去完成。馬在他們的生產和生活中占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他們也因此與馬結下了特殊的感情,他們十分愛馬,甚至視馬為珍寶。在他們的心目中,馬是很神聖的動物。給馬的命名也充滿了讚賞之辭,如追風馬、流雲馬、白龍馬、青龍馬、千里馬等。由於愛馬,草原上還形成了一些關於馬的節日,如馬奶節、打馬鬃節等。
駱駝,性情溫順,易馴服,耐饑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負重。既產乳、肉、絨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種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內蒙古西部地區駱駝很多,蒙古語稱它為“特莫”,是牧民們不可缺少的交通運輸工具。可騎乘、可載貨。它身高二三米,腿很長,邁一步可達一米多遠,能日行一二百華里。長途跋涉經久不衰,而且負重力相當大。能載二百公斤貨物,相當於一匹駿馬和兩頭犍牛的負重量。自古就有“沙漠之舟”的美譽,是沙漠地區的貨運主力。在內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帶,一隊隊駱駝常常在這裡負重遠行。勘探隊考查沙漠,治沙隊綠化沙漠,旅遊隊遨遊沙漠,只有駱駝才是他們忠貞不渝的夥伴。
勒勒車,古稱“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這種車車身小,但雙輪高大,直徑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樺木或榆木製成,不用鐵件,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和修理。整個車一般分下腳和上腳兩部分。下腳由車輪、車輻、車軸組成。車輪的製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車輞,將12付車輞連結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圓形車輪,支撐車輪的車輻條一般有36根左右。上腳由兩根車轅和10條車撐構成。車轅長約4米左右,中間用10條車撐固定即可。一輛勒勒自重約一百斤左右,可載貨五六百斤至千餘斤。

蒙古盛典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人民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蒙古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錫林郭勒盟的那達慕最具代表性。
“那達慕”是蒙古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每年農曆六月初四(多在草綠花紅、馬壯羊肥的陽曆七、八月)開始的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
蒙古族那達慕或以嘎查(村屯)、蘇木(區鄉)為單位,或以旗縣為單位舉行。無論何種民族與宗教信仰的人,均可報名參加。
那達慕的前身是蒙古人的"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色彩的競技項目和遊藝、體育項目。
"那達慕"有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載,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紀司汗【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檢閱自己的部隊,維護和分配草場,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台”(大聚會),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都要舉行那達慕。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賽馬、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後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蒙古住宿

“蒙古包”是對蒙古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圓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家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一些家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摺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族巴里坤的蒙古人因長期與漢人雜居,所以其服飾與漢族比較接近,只有少數老年人穿蒙古傳統服裝,包藍色頭巾、穿藍色大襟長袍,腰系絲帶,腳蹬皮靴。但在重大節日,蒙古男女都要穿傳統的民族盛裝,鑲花邊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絲綢腰帶,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颯爽,俊秀威武。
蒙古人以遊牧為主,所以住的大多數都是蒙古包。但除了遊牧,也有的蒙古人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巴里坤蒙古人的傳統飲食主要是麵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蔥和蘑菇等。後因長期雜居在漢人中,從事半農半牧生活,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熱情豪爽,誠懇待客。宴請客人時必敬酒並唱“敬酒歌”助興,營造熱烈氣氛,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祝福和尊重。蒙古人特別倡導尊敬長者,愛護晚輩,如果家裡來了年歲大的長輩,必須要迎上去把馬接過來拴好,長輩要走的時候,也要牽馬扶其上鞍。
蒙古人的節日主要是春節和敖包節,除此還有點燈節(祖魯節)、麥爾節等。蒙古人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節稱:“查乾薩日”。蒙古人過春節有自己獨特的慶賀方式。農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節,這是蒙古人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是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頂上要插柳枝為叢,立竿為柱。“壘石成山”、“視之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遊牧民族保護神的化身,是薩滿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這天,人們歡天喜地雲集在敖包前進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誦經,人們則獻了供品後,自左向右圍著敖包掌心向上,邊走邊叩首需繞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後,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娛樂活動。因此祭敖包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藉此施展才藝、技能、進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機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作“男兒三藝”,是草原馬背民族的拿手好戲。蒙古人無論男女,自幼學習騎馬,到十來歲就縱馬如飛,並能在馬奔跑時彎下腰拾起擺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愛的競技活動,摔跤場面龍騰虎躍,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強項,也是流傳至今的熟練自如的運動項目。

民族節日

蒙古族盛會蒙古族盛會
白月節

蒙古民間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月節”,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與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乾、乳酪、奶豆腐等奶製品擺上盤子裡,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是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
魯班節
蒙古族賽馬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四月初二舉行,為期一天。居住在這裡的蒙古人民從其他民族那裡學會了建築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用,頗受附近漢族人民的稱讚。為了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曆四月初二定為魯班節。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趕回家裡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台唱戲。人們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著,敲鑼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後,大家匯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為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弦琴,邊彈邊跳,後面的人群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形多變,且歌且舞,場面十分活躍。
燃燈節
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現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額敏縣多數蒙古族已不過燃燈節;烏蘇縣蒙古族在燃燈節的—天多不燃燈,代之以各種娛樂形式。節日後,各村寨忙著收小麥、油菜籽,犁田插秧。幹完這些農活後,工匠們又成群結隊外出承包建築。
那達慕
蒙古語意為“遊戲”或“娛樂”。原指蒙古族傳統的“男子三競技”--摔跤、賽馬和射箭。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包括多種文化娛樂內容的盛大慶典活動和物資交流活動。歷史上的那達慕不受時間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軍隊出征、凱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慶典等場合舉行。今天的那達慕,每年在夏秋之交舉行,一般是看當年牧業的生產情況,小豐收小開,大豐收大開。活動內容除了傳統的“男子三競技”,還有文藝演出、田徑比賽和各類經濟文化展覽以及訂貨洽談、物資交流等。

民族樂器

馬頭琴
馬頭琴蒙古人最具特色的傳統樂器。又名“胡兀兒”、“胡琴”、“馬尾胡琴”、“莫林胡兀兒”等。為擦弦類弦鳴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為飾而得名。它由共鳴箱、琴桿、琴頭、弦軸、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多為梯形,也有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質木板製作,兩面蒙以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桿用色木、梨木或紅木等製作,上部左右各有一個弦軸,頂端為琴頭。拉弓多用藤條或木桿與馬尾作成,兩條琴弦分別用40根(裡弦)和60根(外弦)左右馬尾合成,兩端用絲弦結住,繫於琴上。馬頭琴的演奏方法與其它拉弦樂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夾在琴的里外弦之間,而是在兩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獨奏或自拉自唱。其發音柔和、渾厚而低沉,音色悠揚、醇美,富有草原風味,因而有人形容說:“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近幾十年來,蒙古民間樂器製作技師、演奏家們對傳統馬頭琴進行了改革,擴大了共鳴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彈性,用尼龍弦代替了馬尾弦,使音量顯著增大並將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馬頭琴原有的柔和、渾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點。
雅托克
即蒙古箏。蒙古箏與中原流傳的古箏在構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於內蒙古的古箏所奏的樂曲均為蒙古族民歌和器樂曲。
火不思
在明朝漢人筆下火不思有各種譯寫方法,諸如琥珀槌、胡博詞、虎撥思兒之類。元、明時代的蒙古人,上至可汗大臣,下至普通武士,均能自彈火不思唱歌舞蹈。正統十四年,“也先每宰馬設宴,必先奉上皇(明英宗)酒,自彈虎撥思兒,唱曲,命達區別子齊聲合之。”火不思不僅在蒙古草原上流傳,明代的中原地區也很盛行。不僅北人善彈火不思,內地漢族人民也對此喜聞樂見。
口琴
亦稱口弦、口簧鐵制撥奏體鳴樂器。蒙古語稱之為“特木爾·胡爾”。蒙古人素有彈奏口弦的習俗,尤以婦女為甚。明代以來,口弦在蒙古音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納入了宮廷樂隊。除了以上所列幾件樂器之外,蒙古人原有許多種民間樂器,諸如胡琴、抄兀兒、箏之類,依舊在草原上流傳。
四胡
又名四股子、提琴。蒙古人稱之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種古老的弓弦樂器。主要流行於內蒙古地區,其它如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四川等地也見流行。其四根弦發音是成雙的,兩匹弓毛分別夾在一二、三四弦之間,張絲弦或金屬弦。四胡不僅能演奏單旋律,同時也能演奏較簡單的和聲音程與復調旋律。有高音、中音、低音之分。按弦法,有指肚按弦與指甲頂弦兩種,前者多用於高音四胡,後者多用於中、低音四胡。弓法技巧有全弓、分弓、快弓、抖弓、頓弓、擊弓等;指法技巧有抿音、抹音、連滑、墊指音、打音等。藝術家孫良、鐵鋼等人四胡演奏技巧和理論研究具有一定水平。
科庫爾
形狀像一隻酒壺,琴面上刻了一隻酒杯。琴頭上雕刻著牛頭。

民族舞蹈

薩吾爾登
新疆蒙古人最主要的民間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區廣為流傳,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新疆蒙古人無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跳薩吾爾登。薩吾爾登既是新疆蒙古人民間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稱,同時又是民間舞蹈的統稱。薩吾爾登常在喜慶節日、男婚女嫁、迎賓送客的家宴等娛樂活動時跳。
安代
蒙古人傳統民間歌舞。是古代"踏歌頓足"、"連臂而舞"、"繞樹而舞"等集體舞形式的演變和發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場院裡幾十、上百人不等,圍成大圓圈,圈裡由兩名歌舞能手對歌對舞,眾人呼應踩腳、甩動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熱烈,歡騰的場面。解放後廣大舞蹈工作者通過蒐集、整理、改編、創新,使古老的安代發展為反映生活,表現時代的新的藝術形式。形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在廣場上自娛性的集體舞,一種是在舞台上表演性的。
頂碗舞
蒙古舞鄂爾多斯蒙古人從元帝國承傳下來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新穎,動作優美,氣質高雅,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在整個蒙古人民間舞蹈發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爾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慶佳節的聚會上1人或2人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碗裡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頂燈、頂碗舞的動作沒有固定的套數、掌握好基本動作和擊盅、打筷子的規律之後,舞者現場即興發揮,情緒越激昂,動作、舞姿的變化越豐富多彩,充分展現出舞者的技藝、智慧和民間舞蹈豐富、靈活、多變的特性。
筷子舞
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兩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細頭,擊打筷子的粗頭。動作有雙手胸前交叉擊打筷子,也可擊打雙肩;雙手腹前交叉擊打筷子;雙手胸前擊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轉圈打擊地面蹲轉;雙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順著打腿,再雙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腳下舞步有平步行進與後退,亦有點地步行進後退,或各種轉和跳躍動作隨舞者即興而做。慢舞穩重深沉,快舞則飄灑矯健。情緒高昂時筷子繞身飛舞,可在各種動作上擊打身體的各部位,場面輕鬆熱烈。筷子舞凝結著蒙古族人民熱愛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
盅子舞
流傳於鄂爾多斯的一種舞蹈。每逢佳節、喜慶歡宴之際,人們在酒足食盛之時,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來,以表達喜悅之情。每一隻手持兩個盅子,擊打出各種快、慢、碎、抖等聲音,隨著音樂舞動的雙手用盅子擊打出各種節奏。
角斗
流傳在自治區以摔跋之鄉著稱的錫林郭勒草原的一種模擬性舞蹈。由一個人表演兩個人摔跋的生龍活虎般的拼搏動態,而且表現得比生活中的摔跤還要生動、靈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民眾的喜愛。表演者要穿特製的服裝,身著蒙古袍的兩個小假人擺好摔跋姿式(抱腰狀)縫在一起,使兩袍子成筒狀套在身上,紮好腰帶上身向前弓腰180度,兩個貼在一起的假頭正好頂在腰背上,用套上馬靴的雙手當作其中一人的雙腳,在歌聲或鼓點中做摔躍的各種抱、踢、蹁、鉤等技巧。
圈舞
蒙古人民間流傳的舞蹈。兩腳交替悠晃步,粗礦奔放的跳踏步,明快瀟灑的下身或側身跑跳步等幾種動作組成。上身動作有甩手,與人背後拉手,眾人手拉手,圍著圓圈跳舞,所以通常人們又稱布里雅特民間舞蹈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歡快敏捷,跳躍性強。民風淳樸,具有遠古色調,感情熱烈豪放。

歷史傳說

蒙古鐵騎
蒙古人是擅長狩獵的遊牧民族,終其一生在馳騁草原中渡過。打從孩童時代起,他們便開始學習騎馬和使用武器,尤其是彎弓。每一個體格健全的男子,在六十歲以前都會被要求參加狩獵與戰爭。而蒙古部落聯軍,就是由全體的成年男子所組成。
蒙古人在極其嚴厲的軍法約束之下作戰並共享戰利品。在戰爭中遺棄戰友會被判處死刑。這種嚴格的紀律,加上英明的領導和有效組織,讓蒙古人的武力,從騎兵群提升為一支真正的軍隊。
蒙古族的盛會蒙古的軍隊是根據十進制的體系,即由十人、百人、千人、萬人的部隊所組織而成。各個部隊的人數非常接近,可能是方便應付人員傷亡和損耗。萬人部隊是最大的作戰單位,就像現代的「師」,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作持續的戰鬥。個別的士兵大多歸屬於千人部隊,成為這個部隊的一份子,相當於現代的「團」。蒙古部落最早是以每一千個蒙古人為一個隊伍,來編列他們的部隊。被征服的人民,包括韃靼人和摩鞨人會被拆散分派到其它的部隊之中,令其無法組織動員,不致對統治家族構成威脅。
成吉思汗首先創立萬人的私人衛隊。這個部隊是從周邊的部落所徵募而來,能夠承蒙青睞是是至高無上的榮耀。這個部隊在早期階段,是一種還算可以讓人覺得光榮的徵募方式。但後來就發展成大家族模式,並成為這個擴展中的帝國的統治階級來源。
蒙古士兵在最初的時候,除了戰利品以外並沒有任何的薪俸,其升遷全靠戰績而定。當帝國急速擴展的步伐緩慢下來後,新的給付制度就開始推行。到了後來,軍官便能夠把他們的職位傳給他們的繼承人。
每一個作戰中的士兵最多可分配到五匹馬,以供經常換騎以保持快速的調動。在二十世紀的機動部隊出現以前,這世上並沒有一支軍隊能在移動的速度上超越蒙古的騎兵。
蒙古人主要是以使用彎弓的輕騎弓兵(無裝甲)來作戰。這種武器雖然輕便,卻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射程和穿透力。他們使用中國人和中東人來擔任攻城工程師。步兵、駐軍和重騎兵(穿戴裝甲)等使用長矛的軍隊,則由被征服的人民充任。
軍隊戰術
蒙古軍隊依靠火力、快速調動的能力處於優勢。相較之下,他們所面對的敵手的移動速度則非常緩慢和謹慎,但蒙古人善於尋找機會去分散敵軍的力量,然後集中自己的力量,以快速的射擊把敵人各個擊破。他們會試圖環繞或包圍敵軍,來製造局部優勢。如此一來,馬上的敵人會受傷,而墜馬的騎兵則更容易受到傷害。
蒙古的輕騎兵並不能對抗重騎兵的攻擊,所以他們會假裝敗逃來吸引敵軍騎兵的窮追猛打,藉此消耗他們的體力,以降低其攻擊實力;這時,原本走避的蒙古輕騎會突然折回反身成為攻擊者。蒙古軍隊精於設下埋伏和突襲。蒙古軍的將領也最善長於套用偵察兵,並且在身處劣勢的情況下,協調武力的調動以夾擊敵軍。
蒙古人經常使用恐怖手段遂其目的。倘若侵略者在攻陷一個城市後下令屠城,不留活口,下一個被進攻的城市便很容易放棄扺抗、不戰而降。最能證明這種手段效力的就是蒙古軍隊,其所到之處,往往是一個城市接著一個城市投降。
蒙古人是來自中亞大草原的遊牧民族。他們是兇猛的戰士,打敗牧地上的每一個敵人,並侵襲在東方和南方已開發的文明。從十三世紀開始,蒙古的部落在統一之後,即展開對外征戰。沿著他們在千年以前的祖先—匈奴人的蹄印,蒙古人開拓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由於所到之處均造成大量的死亡和破壞,因此被視為“魔鬼的騎兵”。
蒙古人居住在今天蒙古貝加爾湖的南面平原。在頂盛時期,他們的帝國東起自韓國並跨越亞洲邊界,直侵俄羅斯在歐洲的土地,遠至波羅的海沿岸一帶。他們占有大部份的小亞細亞、今天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藏、部份的印度與緬甸、整箇中國與部份的越南。

文化藝術

蒼狼白鹿
“蒙兀室韋”始見於《唐書》。屠寄《蒙兀兒史記》開宗明義將室韋作為蒙古的族源。王國維、林乾等肯定或支持蒙古室韋說。張久和進行了系統論證,蒙古室韋說成了學術界較流行的一家之說。
蒼狼白鹿但是蒙古族老百姓似乎不知道“室韋”為何物。蒙古室韋說解釋不了狼圖騰和遊牧生活方式的來源,說明不了成吉思汗可能是突厥人的事實。這樣就腰斬了蒙古民族的整個歷史。不少蒙古人願意追認突厥、匈奴,乃至北狄為祖先。
《蒙古族簡史》將蒙古族興起以前的匈奴與東胡、烏桓、鮮卑、柔然、突厥、回鵑、契丹、女真做了介紹,認為它們對蒙古族的形成都有影響。《蒙古人民共和國通史》從石器時代“原始公社制度”一直寫到“為建設社會主義而鬥爭”的1954年,被認為是關於蒙古人民歷史的一部好書。麥高文《中亞古國史》和西諾爾主編的《劍橋內亞古代史》實質上是蒙古族史前史,而格魯塞《草原帝國》是一部蒙古族通史。因此,亦鄰真從中國北方民族歷史發展的大背景來研究蒙古族族源是十分明智的。
蒙古族或遊牧民族的歷史只是人類歷史的組成部分。拉施特致力於編撰以蒙古族為中心的人類史,《史集》是一部前所未有的世界通史,當之無愧的亞歐歷史百科全書。其中第一編《蒙古史》最有價值,第二編《亞歐各國史》、第三編《世系譜》和第四編《地理志》不是過於簡略就是沒有完成。蒙古人是大紅花,突厥人、中國人、猶太人、富浪人(歐洲)、印度人都是小小的綠葉而已。他沒有也不可能闡明蒙古族在人類史上的合適地位,只是表明了蒙古人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編撰的多卷本《中亞文明史》給予了蒙古以適當的重視,大體反映了蒙古在中亞史或世界史中的地位。蒙古族是人類大家庭中的一員,應該從長時段和世界體系的角度來考慮其動態和變遷。
在人類起源遷徙的大背景日益清晰的今天,在正在進入全球化時代的二十一世紀追溯族源並不是追求民族的獨特性,而是考證民族與人類的關係。任何民族獨立起源的學說都是主觀的追求,經不起科學的分析和檢驗。因此我們不能贊成蒙古族起源於某地某族的簡單說法,那都是蒙古族孕育和發展過程中的環節。鑒於目前的科學研究狀況,關於蒙古族源我們可以大略概述如下:構成蒙古族基礎的原蒙古人可以通過室韋、韃靼追溯到鮮卑、東胡,大體上屬於蒙古人種,而蒙古人種大約在五萬年前經東南亞進入中國逐漸分布於蒙古草原和附近地區,相當一部分蒙古族特別是成吉思汗家族可以由突厥追溯到匈奴、斯基泰,大體上源於印歐人,而印歐人種大約四千年前開始陸續進入東亞。蒙古族狼圖騰與天崇拜、遊牧傳統及相應的文化來源於突厥、匈奴,其鹿圖騰與薩滿教、定居文化傳統來源於室韋、鮮卑或東胡。其語言亦是由通古斯語與突厥語混合而成。簡言之,人類走出非洲之後分別從喜馬拉雅山脈南側和北側進入東亞,從南方進入的一支稱之為蒙古人種,發明了定居農業生活方式,從北方進入的稱之為印歐人種,形成了遊牧生活方式,二者在蒙古草原相遇,孕育了匈奴、突厥、蒙古等民族。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蒙古族源。

蒙古名人

葛不律汗——蒙古部首領,成吉思汗【成紀司汗】曾祖父。
成吉思汗【成紀司汗】——蒙古奇源【貶稱乞顏】伲幄倫部,包羅特【蒙語意為包姓】包侕之金【貶稱孛兒只斤】氏,名鐵鉬真【鐵木真】意為鐵鉬金,汗號成吉思汗【成紀司汗】,廟號元太祖。1206年建立蒙古汗國,滅國四十,史稱世界征服者。
闊端——窩闊台次子,1278年“涼州會盟”締造者之一,自此西藏劃入中國版圖。
哲別——名將,神箭手。
速不台——名將,追封河南王。
兀良合台——速不台之子,名將。
阿術——兀良合台之子,名將。
木華黎——名將,詔封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
孛魯——木華黎之子,大元純誠開濟保德輔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
赤老溫——名將,鎖兒罕失刺之子。蒙古“四駿”之一
月魯不花——赤老溫四世孫,歷吏部尚書,謚忠肅
安童——中書右丞相。
朮赤——成吉思汗長子。
察合台——成吉思汗次子。
窩闊台——元太宗,成吉思汗第三子。在位期間滅金。
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元朝謚睿宗景襄皇帝。
拔都——朮赤次子,建立欽察汗國。
蒙哥——元憲宗,拖雷長子。
忽必烈——元世祖,拖雷第四子,建立元朝,統一中國。
伯顏——名將,滅亡南宋。
玉昔帖木兒——名將。
旭烈兀——拖雷第五子,建立伊利汗國。
海都——窩闊台汗國可汗。
真金——忽必烈子,太子。
海山——元武宗
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
碩德八剌——元英宗,元仁宗子。
合贊汗——伊利汗國可汗。
脫脫——中書右丞相。
把匝剌瓦爾密——雲南梁王。
阿魯台——韃靼樞密知院。
馬哈木——瓦剌首領。
也先——瓦剌太師,自立為大元天盛大可汗。
達延汗——韃靼可汗。
俺答汗——韃靼可汗。
三娘子——明朝封為忠順夫人。
固始汗——蒙古和碩特部首領。
孝莊太后——清太宗皇太極妃子,博爾濟吉特氏。
阿玉奇汗——土爾扈特部首領。
渥巴錫——土爾扈特部首領,率領土爾扈特部回歸中國。
僧格林沁——名將。
巴布爾——印度莫臥兒王朝開國皇帝。
阿克巴——莫臥兒王朝皇帝,巴布爾之孫。
查罕傑——莫臥兒王朝皇帝。
嘎達梅林——起義領袖。
梁漱溟——哲學家。
烏蘭夫——革命家,中國國家副主席。
包文發——內蒙古政府副主席。
李四光——地質學家。
席慕容——台灣詩人。
白岩松——著名主持人。
楊魏玲花——鳳凰傳奇女主唱,簡稱:玲花。著名流行歌手。
德德瑪——歌唱家。
斯琴高娃——表演藝術家。
薩日娜——演員
保劍鋒——演員
陶為(哈丹·巴特)蒙古黃金家族嫡系後裔、著名的影視演員、新聞發言人
楊晶——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兼國務院秘書長、國家行政學院院長
傅瑩——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常務委員、外事委員會主任
韓磊——著名歌手
騰格爾——著名歌唱家
格格——著名歌手
科爾沁夫——著名音樂人、詞曲作家、樂評人、跨媒體策劃人
常石磊——著名音樂人、歌手
斯琴格日樂——著名歌手。

相關音樂

騰格爾:蒙古人
詳細內容:
01.天堂
騰格爾02.八千里路雲和月
03.邊城酒店
04.蒙古人
05.鷹之戀
06.我熱愛的故鄉
07.上帝說
08.你和太陽一同升起
09.古老的歌
10.東去的列車
11.夢土
12.小河摸魚
13.藍色的故鄉
14.茫然
15.我的興安嶺
廣告語:[天堂]——我愛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我熱愛的故鄉]——故鄉,故鄉!親不夠的故鄉土,戀不夠的家鄉水;[蒙古人]——遼闊無邊的草原啊,哺育我成長的搖籃……本碟精選了中國頂級民歌歌唱家騰格爾的15首民歌,無可挑剔的好聲音,傳唱經典音樂,讓我們震撼。專輯中,騰格爾用深沉的聲音演繹蒙古草原的遼闊以及對故鄉的熱忱,讓我們一同在他粗獷的各聲中尋找胸襟萬里的蒼狼精神和草原情懷!
蘇亞拉:蒙古人
蒙古族是東北亞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除蒙古國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及臨近省份以及俄羅斯聯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約為一千萬人,語言為蒙古語。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國境內
詳細內容:
01、蒙古河
02、原上青青草
03、天邊
04、送別
05、蒙古人
06、梅花三弄
07、白樺林
08、草原夜色美
09、愛的箴言
10、雕花的馬鞍
11、城裡的月光
12、一杯美酒
廣告語:這是一張經過兩國(中、韓)、兩地(廣州、北京)、三個民族(蒙、漢、朝鮮)的音樂工作者共同努力、精心製作的豐富多彩、演唱風格多變的唱片。唱片的演唱者蘇亞拉是一位有著十幾年演唱經驗的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她的演唱臻達完美,其歌聲溫暖而纏綿、充滿著成熟女性的溫情,悠揚而遼闊、飽含著對蒙古民族和草原的無限深情。願這來自內蒙古鄂爾多斯大草原的天籟女聲帶給您塞上草原的無限風情和美妙的歌聲!
鳳凰傳奇歌曲
基本信息
歌名:蒙古人
演唱:鳳凰傳奇
專輯:大聲唱
作詞:張天賦
作曲:張天賦
發行年:2011-08-17
發行公司:孔雀唱片
歌曲歌詞
牧人驅趕著羊群羊群追逐著白雲
白雲點綴著藍天羊群繪畫著草原
賓士的駿馬講述著
翱翔的雄鷹訴說著
風兒輕輕吹過野花片片飄落
像那美麗的蝴蝶在敖包上飛過
遼闊的草原講述著
嘹亮的牧歌訴說著
那美麗的蒙古包
那悠揚的馬頭琴聲
那甘甜的馬奶酒
講述勤勞的蒙古人
那美麗的蒙古包
那悠揚的馬頭琴聲
那甘甜的馬奶酒
講述勤勞的蒙古人
賓士的駿馬講述著他的勇敢
翱翔的雄鷹訴說著他的尊嚴
遼闊的草原講述著他的胸懷
嘹亮的牧歌訴說著他的豪邁
牧人驅趕著羊群羊群追逐著白雲
白雲點綴著藍天羊群繪畫著草原
賓士的駿馬講述著
翱翔的雄鷹訴說著
風兒輕輕吹過野花片片飄落
像那美麗的蝴蝶在敖包上飛過
遼闊的草原講述著
嘹亮的牧歌訴說著
那美麗的蒙古包
那悠揚的馬頭琴聲
那甘甜的馬奶酒
蒙古包講述勤勞的蒙古人
那美麗的蒙古包
那悠揚的馬頭琴聲
那甘甜的馬奶酒
講述勤勞的蒙古人
那美麗的蒙古包
那悠揚的馬頭琴聲
那甘甜的馬奶酒
講述勤勞的蒙古人
那美麗的蒙古包
那悠揚的馬頭琴聲
那甘甜的馬奶酒
講述勤勞的蒙古人
賓士的駿馬講述著他的勇敢
翱翔的雄鷹訴說著他的尊嚴
遼闊的草原講述著他的胸懷
嘹亮的牧歌訴說著他的豪邁
歌手簡介
鳳凰傳奇,是中國大陸具有廣泛知名度的男女二人音樂組合,被公認為2005年之後中國大陸最具影響力的歌手組合之一,其演唱的歌曲紅遍大江南北以及全球華人社會。原名酷火組合。主唱楊魏玲花,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人。和音曾毅,湖南人。歌曲以新派民歌風格著稱,代表作品有《月亮之上》、《自由飛翔》、《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風》、《御龍歸字謠》、《策馬奔騰》、《我從草原來》等眾多熱門金曲。
阿麗瑪演唱歌曲
歌曲信息
歌曲:蒙古人
作詞:內蒙民歌
作曲:內蒙民歌
演唱:阿麗瑪
歌手:阿麗瑪
所屬專輯:《阿麗瑪首張蒙漢雙語HI-FI天碟》
發行時間:2005-09-09
歌手介紹
姓名:阿麗瑪
民族:鄂溫克
身高:1.65CM
體重:48kg
家鄉: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旗。
職業:蒙古族歌手。
簡歷:1992年代表呼倫貝爾市政府去往俄羅斯赤塔州進行慰問演出。
1998年畢業於呼倫貝爾藝術學校舞蹈系。
1998年至2000年內蒙古直屬烏蘭牧騎,擔當舞蹈演員。
2000年考入內蒙古戲劇學院表演系。
2000年第七屆金馬杯《單雙三》舞蹈比賽中,我表演的雙人舞《雲騎》抉得表演二等獎。2002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歌詞信息
潔白的氈房炊煙升起
我出生在牧人的家裡
遼闊的草原
是哺育我成長的搖籃
養育我的這片土地
當我身軀一樣愛惜
沐浴我的江河水
母親的乳汁一樣甘甜
這就是蒙古人熱愛故鄉的人
這就是蒙古人熱愛故鄉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