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份:夏枯草、野菊花、桑葉。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顆粒;味甜。
規格:每袋裝10克。
包裝:藥品包裝用複合膜,每包裝20袋。
有效期:18個月。
執行標準:國藥準字Z51022330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克,一日3次。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用於風熱感冒,目赤頭痛,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疔瘡腫毒等症,並可作清涼飲料。組方分析
夏枯草:歸肝膽經。稟純陽之氣,補目肝系之厥陰血脈,以陽治陰,療效如神!為清肝、護肝“聖藥”。專治目珠夜痛、頭目眩暈。桑葉:善平肝風,葉芳香亦走肺絡而宣肺氣。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之功效。
野菊花:芳香味甘,能補金水二髒。可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行水祛淤、消瘡散結。
桑葉、野菊花均可清透肺絡之熱,與夏枯草合用,既可清肝熱,明目止眩暈;又可疏散風熱。三藥共奏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疏風散熱、解瘡毒之奇效。
現代研究
成分研究:唯一擁有特有有機酸類、生物黃酮類保密功效成分;藥理研究:具有顯著的抗菌消炎、抗病毒、解熱鎮痛作用;直接殺滅或抑制肺炎克雷伯氏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還可降低血壓,擴張冠狀動脈、腦血管,增加心腦血管血流量;
臨床評價:用於目赤昏花,咽喉乾燥、腫痛,頭暈耳鳴,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咳嗽、咽痛。可防治中老年冠心病、高血壓。還可減慢腸蠕動頻率,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
毒理研究:安全性高、無任何毒副作用,可長期服用。
產品概述
“夏桑菊”源自清代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溫病條辨》的經典名方“桑菊飲”。江浙局部地區嘉慶十九年(1814年)大旱之後疫癘流行期間,清代醫家王升改桑菊飲為夏枯草、桑葉、野菊花三味藥作為單一配方,療效顯著。此後“夏桑菊”在大小瘟疫的防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夏桑菊顆粒是風熱感冒和溫病常用的中成藥。方中夏枯草為君藥,性味苦、辛、寒,重在清肝火,散痰火鬱結,降血壓,熊果酸是其有效成分之一;桑葉、野菊花具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之療效,綠原酸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三味藥都有清肝解毒、消炎退熱、抗菌之功效,但又各有不同的藥用靶向,相輔相成,共奏“清熱祛邪、保津養陰”的功效。
曾經甲型H1N1流感肆虐的時候,西醫對於疫苗和新藥的研究往往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可中醫的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力的治法有優勢,溫病論治表明,瘟疫並不可怕,有方可鑑,有藥能醫,瘟疫當治。由於溫病為感溫熱之邪,因此溫病的治療原則為清熱祛邪、保津養陰。溫病經方夏桑菊的配伍及功效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原則。
中醫應對“實火”與“虛火”
按中醫分析,燥熱、盜汗、口熱乾燥不欲飲、心煩、失眠、耳鳴、頭暈為虛火;牙齦疼痛、喉痛、口腔內生瘡、口渴欲飲、內熱、大便乾結症狀為實火。虛火,宜用養陰清熱的藥;實火宜用清熱瀉火的藥。夏桑菊顆粒最大特點在於藥性平和,既可清熱明目又可潤肺養陰,能輕鬆應對實、虛火,同時還能調節陰陽增強人體抵抗力。
專家指出,對於“虛火”、“實火”的人群藥性太強的藥物都不適合,不僅會傷及脾胃,更會使人體系統紊亂。通過夏桑菊顆粒的辛涼配伍既可防治“虛火”、“實火”,又不會傷及人體陽氣,對人體毫無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