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潭-葫蘆潭簡介
每逢中秋明月夜時,潭中便有“碧潭印月”,之奇景,故而得名。印月潭,潭印月,水月一色。潭邊藤蘿蟠結,潭內魚翔淺底,皎月如盤,潭水如鏡,荷葉田田,蓮花吐蕊,鏡花水月,潭影空人心。遠看,湛藍湛藍,使人神往;近觀,潭水碧綠碧綠,令人心醉。放眼四顧,流水瀲灩。潭中魚兒高回低翔,銜尾相戲,構成一幅很有神話色彩的畫面,令人賞心悅目,情趣橫生。置身這寧靜世界,心田潭水滌洗,也會潔淨無塵、清澈透明!簡直是透明無色的,只在較深的地方,才泛出一層淡淡的綠色來,越近潭心,綠色越濃,凝成了寶藍色。葫蘆潭
葫蘆潭-葫蘆潭簡史
原為“仙水泉”“葫蘆泉”(因其形狀酷似葫蘆狀)的舊址,相傳明末抗清愛國將領袁崇煥,字元素(1584-1630)。明萬曆進士,曾任兵部主事。守遼時屢次擊退清兵,先後獲寧遠(今興城市)、寧錦大捷。因功升遼東巡撫。後授兵部尚書,督師薊遼。民間傳說袁崇煥在明朝末年阻擊清朝八旗人入關時,曾率部下將士駐紮於影壁山下。由於袁崇煥祖籍是廣東東莞人,他的部下也大都是關內人,對關外的水土不服,都不約而同的染上了瘧疾。當時兵荒馬亂的,缺醫少藥,加之連日作戰,將士們口乾舌燥,疲憊不堪,每日都有一定數目的將士因此而死亡,軍威大減,袁崇煥此時也無回天之術,無奈仰天長嘆,手執長矛猛戳山腳下的岩石,殊不知一泓清泉從岩石縫隙中汩汩流出,散發著泥土的芳香。將士們饑渴難耐,便暢飲此泉,頓感甘冽爽口,不出幾日全軍將士痼疾竟神奇般痊癒。此後軍威大振,一舉擊潰了清兵的入關,並給努爾哈赤本人以重創,不久努爾哈赤因傷勢過重,抑鬱而終。因為此泉曾經救了袁崇煥帳下全體將士的性命,袁崇煥慨嘆之餘,遂盛讚為“聖水葫蘆泉”。後來經過歷代純樸人們逐漸的擴建,演變成一泓占地1000平方米碧潭。葫蘆潭
後在規劃、建設人文紀念公園時,儘量保持舊貌的基礎上,加以修繕,後便易名為“匯通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