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統一中國,派大軍進攻越地,削去董諸的王號,降為君長,並在閩越故地設立閩中郡。轄有今福建全境,浙江南部,江西東部,廣東潮、梅地區。土地遼闊,距離中原遙遠,秦朝並未直接派遣守、尉、令、長,閩中郡仍由董諸統治。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舉行反秦起義,各地反秦武裝紛起回響。董諸因“秦奪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也率眾歸鄱陽令吳芮,“從諸侯滅秦”。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楚將項羽和沛公劉邦所帶領的隊伍成為反秦主力軍。董諸率閩中甲兵隨劉邦入武關,戰藍田,攻析、酈,“以阻悍稱”。秦子嬰元年(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隊攻克鹹陽,子嬰出降,秦朝滅亡。隨之項羽亦率軍入關,殺子嬰,焚鹹陽,自立為西楚霸王。在分封諸王侯時,項羽以“楚、越舊隙”,不封董諸為王。同年,楚、漢戰爭爆發,董諸率閩中甲兵佐劉邦,攻擊項羽,為漢王朝的建立和中國的重新統一做出貢獻。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即帝位,“復立董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
董諸在位期間,與漢王朝保持和睦關係,積極吸收中原的科技文化,閩越的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他仿效中原地區,在今福州市建都城--冶城,“閩之有城從此始”;推廣鐵制工具,大大提高社會生產力。越族早已掌握冶鐵技術,董諸治閩時,冶鐵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當時,鐵制的農具有钁、臿、鋤;工具有斧、錘、鑿、鋸、刀、削、鐵環、鐵條;兵器有長、短鐵矛和刀等等,鐵器已普及到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質地堅硬、造型美觀且富有地方特色的陶製品,如匏壺、雙耳罐、雙耳瓿、斂口缽等各種生活器皿,也十分流行。當時,閩越人民安居樂業,董諸與僚屬們經常在桑溪和九仙山等處歡聚宴飲。相傳董諸死後葬在福州城隍山西面小山上,俗稱王墓山。閩人懷念無諸,歷代都立廟祭祀,俗稱祖廟。
相關詞條
-
董姓[董姓]
董姓是一個古老的姓,董姓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傳黃帝的己姓子孫中有個叫叔安的,被封於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縣),稱為飂叔安。飂叔安...
起源 始祖 郡望 堂號 祠聯 -
董氏
董氏是一個古老的姓,董氏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傳黃帝的己姓子孫中有個叫叔安的,被封於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縣),稱為飂叔安。飂叔安...
姓氏淵源 家譜文獻 字輩排行 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
董[姓氏]
董姓是一個古老的姓,董姓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傳黃帝的己姓子孫中有個叫叔安的,被封於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縣),稱為飂叔安。飂叔安...
起源 始祖 郡望 堂號 祠聯 -
董生[董生]
董生,現任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京劇演員董生 長征醫院醫師董生 評劇板胡演奏家董生 聊齋志異《董生》 基本信息 -
董姓
董姓是一個古老的姓,董姓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傳黃帝的己姓子孫中有個叫叔安的,被封於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縣),稱為飂叔安。飂叔安...
起源 始祖 郡望 堂號 祠聯 -
中國諸民族語言
中國民族語言除朝鮮語和京語系屬未定外,分屬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和印歐語系。
中國諸民族語言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董永[漢高昌侯]
董永,西漢時出生在西溪鎮丹陽里(又名千乘)的董家舍。少年喪母,與父親董公相依為命。稍長,下田勞動,贍養父親。因家貧經常幫人做工謀生。農活忙時,他常用小車...
人物淵源 民間故事 人物文獻 傳說故事 歷史考證 -
董賢
董賢(前22年—前1年),字聖卿,馮翊雲陽(今陝西涇陽西北)人,御史董恭之子,漢哀帝劉欣寵臣。初任太子舍人。綏和二年(前7年),漢哀帝即位,董賢升任為郎...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史籍記載 家庭成員 -
《董解元西廂記》
金諸宮調作品即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因說唱時用弦樂器琵琶和箏伴奏,故又稱《弦索西廂》或《西廂彈詞》。通稱《董西廂》作者姓董,“解元”是金、元社會對讀書人...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