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幼學習竹笛,自1985年起,先後師從著名笛子演奏家楊明先生和俞遜發先生學習竹笛演奏,同時兼學作曲以及聲樂等,1990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民樂系,師從著名笛子教育家李協勤先生。在大學時代,他刻苦學習,因各科成績突出,曾獲學校 “甲等獎學金”。 1994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分配到廣西藝術學院音樂系工作至今。
他的研究視野廣闊。不僅在笛簫等樂器演奏方面有較深的造詣,並在音樂史學、樂種學、樂器改革以及音樂創作等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他的主要科研創作及論文包括:《塤的教學與改革》(廣西教育廳課題),《南方少數民族樂器與生態旅遊產品開發》(廣西科技廳項目),《樂種學教學改革研究》。論文《雙吐循環換氣的力學原理及演奏方法》(《藝術探索》1996年第一期)、《十一孔塤》(《樂器》1998年第三期國家級核心期刊),音樂作品《壯鄉歡歌》(笛子獨奏,獲省級作品創作獎,本作品入選《山水琴韻---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教師作品集》接力出版社於2006年12月出版)、《霓裳曲》(民樂合奏,編配,廣西電視台播出)、《小白菜》(塤獨奏,改編,廣西電視台播出)《京島漁歌》(民樂合奏,作曲)等,2005年9月,錄製音像製品《國樂飄香》擔任笛子獨奏《牧民新歌》。課改項目有《民族器樂概論》(本科層次)和《樂種學》(碩士研究生層次),編寫的教材有:《中外音樂簡史》(上下冊)、《音樂學基礎知識彙編》(合編),並多次為《南國早報》、《南寧晚報》、《廣西建設報》等報刊撰寫樂評多篇。
自從教以來,他已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專業人才,多名主課學生分別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等高校的碩士研究生,有的在各類專業比賽中表現優秀頻頻獲獎,在社會上獲得廣泛好評,並獲“優秀園丁獎”。
2004年,他在廣西藝術學院音樂系創建了音樂學專業,並任首任音樂學系主任。
2008年,他被聘為“越南國家歌舞劇院演員進修班”笛子導師,教學水平和教學水平成果受到中越雙方領導肯定和高度評價。曾出訪美國、香港、越南等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