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明末“秦淮八艷”之一]

董小宛[明末“秦淮八艷”之一]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艷”。 1639年,董小宛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後嫁冒為妾。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大家閨秀

董小宛出生於蘇州城內“董家繡莊”,“董家繡莊”是蘇州小有名氣的一家蘇繡繡莊,因活計做得精細,所以生意一直興隆。董家是蘇繡世家,到這一代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別看刺繡屬於工藝製造行業,可十分接近於繪畫藝術,所以董家還頗有幾分書香氣息。

女主人白氏是一個老秀才的獨生女兒,老秀才平生不得志,只好把滿腹經綸傳給了女兒。白氏為董家生了個千金,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號青蓮,小閨女不但模樣兒俊秀,腦子還十分靈慧,父母視如至寶,悉心教她詩文書畫、針線女紅,一心想調教出一個才德具全的姑娘。

家道中落

這本是個美滿幸福的家庭,不料天有不測風雲,董白十三歲那年,父親在暑天患上了暴痢,藥不湊效,不久便撒手人寰。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將董白母女打擊得心神憔悴,料理完丈夫的後事,白氏不願在城中的舊宅中繼續住下去,睹物思人,倍感悲傷;於是花了一筆錢,在半塘河濱築下了幽室,帶著女兒隱居其中,過一種與世相隔的恬淡生活,繡莊的事則全委託夥計去掌管。

兩年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淡淡流走了,此時已是明朝末年。朝廷腐敗,梟雄四起,天下陷入戰亂之中。到了崇禎九年,亂象已迫近蘇州,人們不由得惶惶不安,白氏也打算關閉繡莊的生意,收回資金以備隨時逃難。誰知繡莊夥計一算帳,不但沒有銀兩剩餘,反而在外面欠下了上千兩銀子的帳。分明是夥計從中搗鬼,白氏又無法把握,又氣又急,終於病倒在床。母親倒下,繡莊破產,債務壓頭,生活的重擔猛地壓到了十五歲的董白身上,她仿佛從雲端跌入了冰窖,一時間無法睜開眼睛。

龐大的債務能拖則拖,母親的醫藥費用卻迫在眉睫。從小隨母親隱居世外的董白已養成一副孤高自傲的性格,那裡肯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貸。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應了別人的引薦,來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畫舫中賣藝,改名小宛。

名震秦淮

董小宛秀麗的容貌,超塵脫俗的氣質使她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為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屈意賣笑,但她那清高的脾氣有時不免露了出來,得罪了一些庸俗的客人,然而卻贏得了一些高潔之士的欣賞。董小宛孤芳自賞,自憐自愛,決不肯任憑客人擺布,如此一來,影響了鴇母的進賬,鴇母自然對她冷嘲熱諷,董小宛郁怒之下,一跺腳離開南京,回到了蘇州。可家中母親依然躺在病床上,離不開請醫吃藥,一些債主聽說董小宛回了家,也紛紛上門催債,董小宛無力應付,只好重操舊業,索性將自己賣到半塘的妓院,賣笑、陪酒、陪客人出遊。

在半塘,董小宛依然抱定不賣身的初衷,而為了生存,她不得不壓抑住自己的那份清高,把一份毫無實際內容的媚笑賣給客人。倒是有一種客人,既有閒情、閒暇,又有足夠的財力,便能帶上箇中意的青樓女游山逛水,享受自然風情。對陪客出遊,董小宛是最有興趣的,雖說那些能有此雅舉的多是上了年紀的人,可那時董小宛醉心於山水之間,並不覺得白髮雅士有可憎之處。在旖旎風光的襯托下,她也容易涌動柔情,而真心真意地給客人以嬌媚嬌笑。因此,她三番五次地受客人之邀,游太湖、登黃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

結緣才子

冒辟疆最早從方以智那裡聽說秦淮佳麗之中有位才色雙絕的董小宛。吳應箕、侯方域也都向辟疆嘖嘖稱道小宛。而小宛時時在名流宴集間,聽人講說冒辟疆,知道復社中有這樣一位負氣節而又風流自喜的高名才子。

這年秋天,二十九歲的冒辟疆來南京參加鄉試,特意前往造訪,不料董小宛卻已賭氣離開了秦淮河。後來鄉試發榜,冒辟疆又一如既往地名落孫山,他沒有失望。只是暗嘆自己生不逢時,收拾了行裝,便轉往蘇州閒遊去也。在蘇州,冒辟疆一邊訪勝探幽,一邊打聽董小宛的下落,得知她已在半塘待客,便又興致勃勃地專程拜訪。偏不湊巧,董小宛已受人之邀游太湖去了。之後又接連去了好幾次,都無緣見到董小宛,直到準備離開蘇州的前夕,沒抱多大希望地來到半塘,卻終於得以與她相晤。

這是一個深秋的寒夜,董小宛剛剛參加酒宴歸來,正微帶醉意斜倚在床頭。見來了客人,她想掙扎著起身,無奈酒力未散,坐起來都有些搖晃。冒辟疆見狀忙勸她不必多禮,讓傳婢在小宛床頭擺了個坐凳,便在她身邊坐了下來。冒辟疆自我介紹後,董小宛稱讚說:“早聞‘四公子’大名,心中傾佩已久!”臉上果然露出欣喜的神色。冒辟疆沒想到一個風塵女子竟然對他們這劻扶正義的行為大感興趣,不由得對她肅然起敬,細打量董小宛,素衣淡妝,眉清目爽,果然與一般歡場女子大相逕庭,此時雖醉意朦朧,嬌弱不堪,卻依然思路清晰,談吐不俗,縱談時局,頗有見地。憐惜伊人酒後神倦,冒辟疆坐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匆匆離去,就是這半個時辰的交談,已使他對董小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母逝定情

崇禎十五年春,小宛從黃山歸來,母親去世,自己又受田弘遇搶奪佳麗的驚嚇,患了重病,閉門不出。辟疆到時小宛已奄奄一息。冒辟疆滿懷同情地將她寬慰一番,並且說了自己幾次尋訪都吃了閉們羹的經過,董小宛露出一絲歉意和欣慰。見她病體虛弱,冒辟疆幾次提出早早歸去,董小宛卻殷勤挽留,兩人直談到深夜才分手。

翌日,冒辟疆忍不住又雇舟來到小宛家,兩人並沒有約定,小宛卻笑盈盈地站在門外相迎,一夜之間病竟好了大半,也似乎料定冒辟疆今天會來。小宛將冒辟疆迎進了屋,奉上茶,牽著他的手說:“此番公子前來,妾身的病竟然不藥而愈,看來與公子定有宿緣,萬望公子不棄!”她吩咐家人具辦酒菜,與辟疆在床前對飲。冒辟疆此行還需到南京參加鄉試後再回家鄉,他與董小宛約好,一等鄉試結束,就 馬上返回蘇州為她贖身,再相伴回到如皋。

小宛母親去世後,與冒辟疆的戀愛嫁娶中,董小宛處處主動,煥發出嚮往自由、尋覓真情的個性光彩;而冒辟疆事事舉步躊躇,顯露出一個大家公子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弱點。

蘇州贖身

冒辟疆帶著小宛回蘇州贖身,不料又遇上了麻煩,因董小宛在半塘名氣太大,不論出多少銀子,鴇母都不想放走這棵搖錢樹。就在他們一籌莫展之際,錢謙益偕同柳如是來游蘇州。柳如是是董小宛當初賣笑秦淮河時的好姐妹,錢謙益也曾與她有過頗深的交情,他如今雖然免官閒居,但在江南一帶名望甚高,經他出面調排,董小宛贖身之事迎刃而解。

嫁入冒門

小宛嫁入冒氏之門後,與冒家上下相處極其和諧。馬恭人(辟疆母)和蘇元芳(辟疆妻)特別喜歡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順從。閒暇時,小宛與辟疆常坐在畫苑書房中,潑墨揮毫,賞花品茗,評論山水,鑑別金石。

小宛初進冒家,見董其昌仿鍾繇筆意為辟疆書寫的《月賦》,非常喜愛,著意臨摹。接著到處找鍾繇的字帖。後來覺得鍾繇的字型稍稍偏瘦,又看到他的《戎輅表》將她推崇的關羽稱為賊將,便廢鍾帖而改學曹娥碑,每天幾千字,從不錯漏。

冒辟疆原像 冒辟疆原像

小宛曾替辟疆給親戚朋友書寫小楷扇面,也為蘇元芳登記柴米油鹽的用項及銀錢出入。小宛畫的小叢寒樹,筆墨楚楚動人,(15歲時作品《彩蝶圖》現收藏在無錫市博物館,上有她的題詞)。到如皋後,她保持著對繪畫的特殊愛好,時時展玩新得長卷小軸或家中舊藏。後來逃難途中,仍把書畫藏品捆載起來,隨身帶走。

小宛最令人心折的,是把瑣碎的日常生活過得浪漫美麗,饒有情致。小宛天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壺芥茶溫淘米飯,再佐以一兩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辟疆卻喜歡甜食、海味和臘制熏制的食品。小宛為他製作的美食鮮潔可口,花樣繁多。她不僅在中間加上適量的食鹽和酸梅調味,還採漬初放的有色有香的花蕊,將花汁滲融到香露中。這樣制出的花露入口噴鼻,世上少有。其中最鮮美的是秋海棠露。海棠本無香味,而小宛做的秋海棠露獨獨是露凝香發。酒後,用白瓷杯盛出幾十種花露,不要說用口品嘗,單那五色浮動,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

戰亂流離

寧靜和協的家庭生活剛剛過了一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人關南下,清軍肆虐無忌,冒家險遭塗毒,家產丟得一乾二淨。小宛隨夫一路南逃。

董小宛[明末“秦淮八艷”之一] 董小宛[明末“秦淮八艷”之一]

戰亂過後,冒家輾轉回到劫後的家園,缺米少柴,日子變得十分艱難,多虧董小宛精打細算,才勉強維持著全家的生活。就在這節骨眼上,冒辟疆卻病倒了,下痢兼虐疾,把他折磨得不成人形。瘧疾發作寒熱交作,再加上下痢腹痛,冒辟疆幾乎沒有一刻能得安寧。為照顧他,董小宛把一張破草蓆攤在床榻邊作為自己的臥床,只要丈夫一有響動,馬上起身察看,惡寒發顫時,她把丈夫緊緊抱在懷裡;發熱煩躁時,她又為他揭被擦澡;腹痛則為他揉摩;下痢就為他端盆解帶,從沒有厭倦神色。經過五個多月的折騰,冒辟疆的病情終於好轉,而董小宛已是骨瘦如柴,仿佛也曾大病了一場。

日子剛剛安穩不久,冒辟疆又病了兩次:一次是胃病下血,水米不進,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藥煎湯,緊伴枕邊伺候了六十個晝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疼痛難忍,不能仰臥,董小宛就夜夜抱著丈夫,讓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寢,自己則坐著睡了整整一百天。

與世長辭

艱難的生活中,飲食難飽,董小宛的身體本已虛弱,又加上接連三次照料丈夫的病痛,冒辟疆病癒後,她卻病倒了。由於體質已極度虧虛,冒家多方請來名醫診治,終難湊效。順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賢妾良婦的董小宛終於閉上了疲憊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聲中,她走得是那樣安詳。

主要作品

畫作:《彩蝶圖》、《孤山感逝圖》、《玉肌冰清圖》。

詩集:《綠窗偶成》、《楷書秋閨扇面詩拾壹首》、《一柄象牙彩蝶》。

人物評價

總體評價

綜觀董小宛的一生,她是一位熱烈的愛國者,這是三百多年來,人們懷念她的原因。首先,她雖然出身卑微,卻關心國事。來往金陵、蘇州之時,中國社會正處於一個大變動的關鍵時刻,東林黨、復社,強烈要求改革明末弊政,跟以閹黨餘孽阮大鋮為代表的大地主集團的鬥爭達到白熱化程度。董小宛與手帕姐妹顧橫波、李湘真、李香君、柳如是等同情東林黨人,站在復社後期領袖陳貞慧、侯方域、冒襄、方以智、吳應箕、黃宗羲等一邊,支持他們的正義行動。

其次,在滿清貴族南下時,董小宛表現出很高的民族氣節。在逃難江南時,她耳聞目睹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大辟、嘉興剃髮等血腥暴行,對滿清統治集團的民族屠殺、民族侮辱政策十分痛恨。在鹽官城照料被驚嚇而病危的冒襄時說:“異日幸生還,當與君敝展萬有,逍遙物外,慎毋忘此際此語!”勸導冒襄在任何情況下不應跟滿清貴族合作。董小宛的言行對冒襄本人一生義不降清影響很大。比起那些降清的“大丈夫”馮銼、王鐸、金之俊等文臣,洪承疇、吳三桂、阮大鋮等武將,董小宛品格之高就不言而喻了。

再次,董小宛追求個性白由解放,嚮往主流。歡場中,男女雜坐,喧囂並起,每次遇到這樣的場面董小宛就心生厭煩,落落寡歡,而每到幽林遠壑,面對片石孤雲,則戀戀不捨。她的性格,似乎更適合當一個閨閣詩人,而不是迎來送往的神女。董小宛要把自己從風塵中拔出來,只有從良這一條路可走。

從名妓到賢妾,董小宛一路坎坷,一路血淚,完成了這個轉變。兵占領南京後,秦淮八艷風流雲散。柳如是自沉未遂,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出家修行,顧橫波隨龔鼎孳去了北京,鄭妥娘隨楊文聰殉難於貴州,陳圓圓被戰雲裹挾而去,與“紅顏薄命”的總結局比較而言,董小宛在個人愛情上雖只八年,艱辛歷盡,作為紅顏知己,為冒襄而憔悴,總還算是幸運一些了。

董小宛才藝出眾,愛寫詩,十分認真刻苦,“意所欲得與意所未及,必控弦追箭以赴之”。她寫詩才情迅疾,如順治七年正月初二日讀到唐代七歲女子“所暖人異雁,不作一行歸”之句,悽然淚下,和成八絕,哀聲怨響,令人不堪卒讀。唯大多散失,輯錄困難。另外,她編的類書《倉艷》三卷,是研究歷代婦女生活的重要資料。

在董小宛最後的日子裡,冒辟疆是否真正被她的柔情感動,已經不那么重要了,雖然在兩個人相處中,一直是冒辟疆居高臨下地看著董小宛。而其實,在是董小宛的心裡,冒辟疆也不過只是她為自己編織的一個絢麗愛情之夢的載體,她一直活在自己的夢裡,並固執地相信自己就是這個浪漫愛情里最幸福的女主角。名士與名妓在愛河裡的幸運旅程,雖然時日有限,已經是鳳毛麟角,很難得了。

名家點評

黃虞稷曾寫詩悼念董小宛曰:“珊瑚枕薄透嫣紅,桂冷霜清夜色空。自是愁人多不寐,不關天末有哀鴻。半床明月殘書伴,一室昏燈霧闔緘。最是夜清淒絕處,薄寒吹動茜紅衫。”

王士祿:“梅花亭子枕回波,滿酌黃滕細按歌。”

吳梅村在《題董白小像絕句八首》中寫道:“念家山破定風波,郎按新詞妾唱歌,恨殺南朝阮司馬,累儂夫婿病愁多。亂梳雲髻下高樓,盡室倉皇過渡頭,錮盒金釵渾拋卻,高家兵馬在揚州。”

顏光柞贊曰:“辛勤孤燈下,三復行役詩。”

陳允衡:“掃眉間閣筆,擊擊強裁詩。”

後世紀念

發明董肉

小宛醃製的鹹菜能使黃者如蠟,綠者如翠。各色野菜一經她手都有一種異香絕味。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風魚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蝦如龍鬚,油鯧如鱘魚,烘兔酥雞如餅餌,一匕一臠,妙不可言。

小宛經常研究食譜,看到哪裡有奇異的風味就去訪求它的製作方法。據介紹:人們常吃的虎皮肉,走油肉,就是她的發明,因此,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和“東坡肉”相映成趣。《影梅庵憶語》中更詳細記載了董小宛製作桃膏、瓜膏,還有紅腐乳的方法。以及一些對飲食及泡製方法的評論。細搜起來並不會遜色隨園食單。

秦淮董糖

董糖 董糖

如皋市生產的董糖已有350多年歷史了,它原名為“秦淮董糖”,製作人便是董小宛。據清朝一本叫《崇川咫聞錄》的記載:“董糖,冒氏民妾董小宛所造。”

董小宛返回南京秦淮後,終日思念辟疆,特親自下廚,以精細白糖、褪殼芝麻、純淨飴糖加上等麵粉製成一種酥糖,從秦淮托人轉帶給如冒辟疆,以寄深情厚意。因小宛制的酥糖酥鬆香甜、入口易化、食後留香,疲倦喜食,故小宛常年製作,並以此糖饗客,饋贈親友,天長日久,商家仿作供市,稱作“董糖”。

抗日戰爭前,坐落在如皋西大街、如皋最大的茶食店——“大麒麟閣”生產的董糖,就是使用“秦淮董糖”牌號。如皋生產的“水明樓”(董小宛當年居住的樓台、現闢作供遊人游賞)牌號董糖,仍沿用當年小宛原有的配方。暢銷上海、北京、南京各城市。如皋籍台胞回鄉探親返台時,總要買上幾盒帶回台灣和家人共食或款待客人。

人物軼事

小宛詩情

月色如水,最為小宛所傾心。夏夜納涼,小宛喜歡與辟疆的兩個小孩背誦唐人詠月及流螢、紈扇詩。為領略月色之美,她常隨著月亮的升沉移動几榻。半夜回到室內,她仍要推開窗戶,讓月光徘徊於枕簟之間。月亮西去,她又捲起簾櫳,倚窗而望,戀戀不捨,反覆迴環地念誦李賀的詩句“月漉漉,波煙玉”。

小宛曾對辟疆說:“我書寫謝莊的《月賦》,見古人厭晨歡,樂宵宴。這是因為夜之時逸,月之氣靜,碧海青天,霜縞冰靜,比起赤日紅塵,兩者有仙凡之別。人生攘攘,至夜不休。有的人在月亮出來以前,已呼呼大睡,沒有福氣消受桂華露影。我和你一年四季當中,都愛領略這皎潔月色,仙路禪關也就在靜中打通。”小宛就是這樣在自然平實的日常生活中領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脫和清澄的詩意人生。

董小宛詩《綠窗偶成》: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獨坐撫瑤琴。黃鸝亦似知人意,柳外時時弄好音。

董小宛詞《一柄象牙彩蝶》:獨坐楓林下,雲峰映落輝。松徑丹霞染,幽壑白雲歸。

愛菊葬花

小宛最愛晚菊。有個朋友送給冒辟疆幾盆名為“剪桃紅”的菊花,花繁而厚,葉碧如染,濃條婀娜。小宛見到“剪桃紅”,非常喜愛,特意將花放在床邊。每天晚上,高燒綠燭,用白色屏風圍起三面,放一張小椅子在花間,調整好菊花,讓菊影具有參橫妙麗之態,然後身入花間,使人在菊中,菊與人都在影中,此情此景,淡秀如畫。在董小宛的生命最後時刻,她還叫冒辟疆把“剪桃紅”搬到床前給她看枝葉是否茂盛,可有蟲害。

小宛和辟疆曾住嘉興海鹽水繪閣。她在南北湖畔雞籠山上面對暮春淒涼景致,感嘆江河破碎,一家流離,淚葬殘花。據說《紅樓夢》林黛玉葬花即改編自小宛葬花。

清宮疑案

《董小宛》 《董小宛》

清宮有四大疑案,第一個就是順治出家,據說順治出家是為了一個漢族女子——董小宛。而董小宛原又本是大名士冒辟疆的小妾,據說冒辟疆因順治從他手中奪走董小宛而悲痛欲絕,並寫下了一閡《金人捧露盤詞》,寄託悲思。

但疑案畢竟是疑案,真實的情況卻與之頗有出入。

清道光以後有人妄言小宛當年未死,被洪承疇計取,送入皇宮,以博帝歡,得順治寵愛,辟疆恐懼,謊稱小宛已死,其實董鄂妃即董小宛,全屬虛談。董小宛死時28歲,順治才14歲,小宛與辟疆崇尚氣節,誓死不肯降清。小宛厭惡宮廷的奢侈生活,何況滿漢不通婚,小宛無入宮邀寵之理。

近世編撰的《辭海》中明白地寫道:“董小宛(1624—1651年),明末秦淮名妓,名白,後為冒襄(辟疆)妾。清兵南下時,輾轉於離亂之間達九年,後因勞累過度而死。辟疆曾著《影梅庵憶語》,追憶他們的生活。有人說她為清順治帝寵妃,系由附會董鄂妃而來。”連《辭海》都為董小宛誤附會為董鄂妃的事實出面闢謠,可見這個歷史傳說是怎樣的廣泛和久遠。

至於傳說順治因董小宛之死看破紅塵到五台山出家更是謬傳。順治所忠愛的是董鄂妃也非董小宛。董鄂妃武臣鄂碩之女。18歲入宮(而小宛19歲嫁辟疆)。董鄂妃生得美慧異常,且端靜溫柔,寵冠後宮。順治十三年8月冊為賢妃,12月進為貴妃。順治與她形影不離,賦詩作畫,研究佛法。順治十七年董鄂妃的兒子不滿百日夭折。她悲傷過度,不久也得病死去。順治帝追封她為端敬皇后,罷朝五日,治喪禮儀碑極隆重。

影視形象

類型年份影視版本演員
電影1939年董小宛周璇
1950年董小宛芳艷芬
1963年董小宛夏夢
1964年深宮怨尤敏
2012年柳如是張舒羽
電視劇1974年武俠董小宛孟麗萍
1987年滿清十三皇朝吳寧
2000年京城大狀師宋妍
2000年至尊食王董曉燕
2000年桃花扇傳奇席與立
2002年魂斷秦淮林靜
2006年七劍下天山孫菲菲
2015年多情江山侯夢瑤
歌仔戲1993年順治與康熙潘麗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