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枝條細長,有時常帶蔓狀,小枝細長疏生,略呈“之”。字形,幼時有短柔毛,不久即變光滑,呈暗紫紅色。葉互生,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3-5厘米。基部偏斜,圓形或稍呈心臟形,先端長尖,具2-8個乳頭狀腺體,三出羽狀脈,邊緣有鋸齒,不裂或深裂。表面綠色,具粗糙伏毛,背面淡綠色,有細毛,葉柄長7-19毫米。花綠色,單性,同株,雄花序蓁荑狀,近橢圓形,生於新枝下部葉腋,萼4裂,雄蕊4枚,雌花生新枝上部葉腋,成球形頭狀花序,花萼管狀,8-4齒,子房上位,有柄。復果球形,紅色。
分布範圍
原變種僅分布於日本。
主要價值
藥用部分:根、葉入藥,夏秋採收.
用途。能清涼解毒,治跌打損傷,腰痛。
方 劑:
(1)跌打損傷:根皮,苦參根各1兩,水煎沖酒,每天早晚飯前各服且次。
(2)腰痛:根2兩,園葉豬屎豆根1兩,棉毛旋復花根1兩,均鮮晶加雞蛋煮,服湯食蛋。
(3)刀傷出血:葉搗爛外敷。
(4)腳指皸裂:取皮踝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