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繼卿

主要成就

葛繼卿在工作中能夠認真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認真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斷加強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抓好全局工作的基礎上,高度重視專業技術工作,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狠抓工程質量管理,使全市建築工程質量水平處於全省領先地位 自分管及主抓建築工程質量工作以來,葛繼卿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認真貫徹執行《建築法》、《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質量監督,推行工程監理,建立和完善了“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控、用戶評價”的質量保證體系。2000年,他牽頭制定了住宅質量通病整改措施,使濰坊市無質量通病住宅數量達到85%以上,市建工局因此被評為“全省創建無質量通病住宅工程活動先進集體”。2004年,濰坊市人民醫院門診病房樓被評為“魯班獎”工程,實現了單體工程魯班獎零的突破。“十五”期間,創省“泰山杯”工程53個,創市“鳶都杯”工程76個,全市竣工工程合格率達90%以上,優良品率達50%以上。 二、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全全生產 葛繼卿牽頭制定了《濰坊市建築施工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建立了嚴格的企業安全生產運行保障機制。建立健全了各級建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建築安全生產聯絡員制度,嚴格執行安全報監製度,使市直建築工程報監率達到100%。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認真開展安全生產評價工作,對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或評價不合格的企業專門制定了處理意見,直至達到安全生產標準。他還在全市範圍內積極推行意外傷害保險制度,使市直新開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率達到100%,切實維護了建築職工的合法權益。加強施工現場綜合整治,深入開展創建安全文明工地活動,“十五”期間,全市共創出省級安全文明衛生工地170個,有1000多個工程被評為市級安全文明工地。2003 年,市建工局被建設部評為“全國建築施工安全生產先進集體”。 三、進一步整頓和規範建築市場秩序,初步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建築市場環境 葛繼卿牽頭制定了《關於貫徹<山東省建築市場管理條例>的意見》以及《濰坊市建築工程勞務管理辦法》,使全市建築市場管理工作步入規範化、法制化軌道。大力推廣紹興、南通等地的企業改革經驗,濰坊市建築企業改制面由99年的2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98%。加強建築企業資質動態化管理,通過資質重新就位、資質考核等手段,初步形成了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較為合理的組織結構。加強對全市建築勞務隊伍的管理,牽頭制定了《濰坊市建築工程勞務作業管理辦法》和《濰坊市建築勞務作業管理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範建築企業的勞務用工行為。加強對外地入濰企業的審查,通過“濰坊建築管理信息網”實行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四、實行“科技興業”,不斷提高建築業科技含量 在工作中,葛局長十分注重提高建築業科技含量,把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推廣的戰略重點,在全行業大力推廣套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已取得省建築業民眾性質量管理活動成果41項,其中一等獎13項。“十五”期間,共創出省建築業新技術套用示範工程36項,省級工法32項,省建築業技術創新獎二等獎7項、三等獎18項。重視推進牆改和建築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工作, 2005年,全市新型牆材生產和套用比例分別達到70%和63%,新型牆材建築竣工面積達300萬平方米。此外,他還積極開展專業理論研究,在《山東省建築工程施工工藝規程》和《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編寫中任編委,並參加了多部省建築業法規的編撰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在本科期間系統的專業學習為葛繼卿的事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立足專業、服務一方的優秀表現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獲得榮譽

1999—2001年度,他被評為全省建築系統先進個人,並記三等功獎勵;
2000—2002年度,在全省整頓和規範建築市場秩序工作中成績突出,獲記三等功獎勵;
2004年,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
2005年,在參與城市建設中,被濰坊市政府記三等功一次;
2006年,被評為全省建設系統建築工程質量管理、安全管理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