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祖繩

葉祖繩,安徽寧國萬家鄉萬家村人。自幼好學上進,豪爽正直,雖出身殷實家庭,卻同情窮苦百姓,常以財物周濟窮人。抗日戰爭爆發後,關心國事,與進步青年虞朝宗、鄭先源等議論、探索和宣傳抗日救國之道。1938年5月,被吸收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命為中共寧東區委宣傳委員兼萬家黨支部書記。1941年6月7日,同虞朝宗、鄭先源等人一起發動組織威震皖浙兩省邊區的“仙霞暴動”,在戰鬥中犧牲,時年24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葉祖繩,1917年4月出生,安徽省寧國縣東部萬家鄉萬家村人。家境比較殷實。雖幾代單傳,家庭看得很珍貴,但他自幼好學上進,富有同情心,具有遠大理想和抱負。最終成長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寧國本土為數不多的革命領導人和組織者。青年葉祖繩,中等偏高身材,外表俊朗,習慣穿一襲白色長袍,在同志們眼中他是一位儒雅的革命者。

少年時代

葉祖繩就顯得很不安份,在萬家鄉讀私塾期間,就與同學鄭先源等人一道經常給先生出難題,並結合從進步書刊上學來的知識,抨擊時弊,向同學們表達自己追求進步、嚮往光明的理想。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帶著滿腔熱情,青年葉祖繩毅然放棄家庭舒適生活,到南京求學。在學校期間,葉祖繩接觸並接受了革命思想,樹立了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的理想。他和中共地下黨人及進步青年一道,積極投身革命活動,參加學生運動,宣傳進步思想,最後被學校開除。

宣傳革命思想

回到家鄉後,葉祖繩革命理想與信念沒有因環境變化而消沉,一方面打理家務,一方面在周圍老百姓中繼續宣傳革命思想。與此同時,他還想方設法周濟貧苦鄉親。一次,有位叫葉斑鳩的鄉親到葉家借米,葉祖繩就叫妻子到米缸里掏幾升來給斑鳩,並囑咐不用還了。對於來交租買米的佃戶,他總是多出少進,儘量減輕佃戶們的負擔。為此他還常常和家人鬧矛盾。至於上門來借錢的窮苦鄉親,他都是有求必應。由於他的急公好義,同情弱老,謙遜善良,很快就在周圍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深得鄉親們的擁戴,也為他以後組織開展革命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入黨

1938年5月,為了打通皖南與中共東南局的聯繫,中共浙西特委派遣中共黨員賀千秋葉州等人來到寧東地區的雲梯、仙霞一帶活動,在仙霞發展了虞朝宗羅來發,鄭先源等人入黨,建立了中共虞家村黨支部。期間葉祖繩與賀千秋、虞朝宗多次聯繫,商討萬家建立黨組織事宜,為解決黨組織的活動經費,他一次就向黨組織捐獻100元大洋和一支短槍。1940年4月,寧東地區黨的活動擴大到萬家、寧墩、獅橋、石口、梅林等地。萬家、獅橋、仙霞建立了黨支部,葉祖繩同志擔任萬家黨支部的書記,萬家黨支部也發展到幾十人。隨著革命力量的發展,經中共於潛中心縣委的批准,成立了中共寧東區委,虞朝宗任區委書記,葉祖繩同志任宣傳委員。

發動兵變

1941年6月初,萬家黨支部在發展黨員時,不慎吸收了4名土匪,在調查清楚他們情況後,萬家黨組織將他們清除出革命隊伍。這4名土匪因此懷恨在心,向國民黨萬家鄉公所供出了葉祖繩等同志的身份。此時正值皖南事變後不久,國民黨反動派正在大肆搜捕共產黨人,面對這一嚴峻形勢,中共於潛中心縣委和寧東區委召開聯席會議,商討對策。在經過長時間討論後,認為“與其束手就擒,不如在鬥爭中求生存發展”。會議決定發動兵變,奪取嘯天鄉公所槍枝,上山打游擊。會後成立了中共寧東遊擊支隊。鄭先源、葉祖繩同志任正副隊長,虞朝宗同志任指導員。葉祖繩從萬家帶來的5名戰士成為游擊支隊的主要力量。

1941年6月9日晨,鄭先源、葉祖繩帶領10多名游擊隊戰士,在打入嘯天鄉公所地下黨員的接應下,趁鄉公所鄉丁吃早餐的機會,衝進鄉公所俘獲了國民黨鄉公所部分鄉丁,順利奪取了步槍18支和部分彈藥。並在仙霞街上組織示威遊行,散發“七七宣言”傳單後,向暴動指揮部壕塹關方向撤離。

壯烈犧牲

當鄭先源、葉祖繩率部隊撤離到楊樹橋時,由於天黑路險,加上大家疲勞飢餓,隊伍就地休息做飯。葉祖繩同志負責警戒工作,看到擔任警戒的隊員很是疲勞,就主動代替哨兵擔任警戒任務。這時,偽保長蘭有根已帶著鄉丁們緊追上來。由於當時葉祖繩同志穿著一襲白色長袍,在黑暗中被敵人首先發現。葉祖繩同志被圍追的敵人擊中,身負重傷倒在血泊中,為了掩護戰友們轉移,他帶傷與敵人搏鬥,被蜂擁面上的鄉丁抓俘後,敵人用繩索將他拖下山去,最後壯烈犧牲,為了他所追求的革命事業,獻出了年僅24歲的年輕生命。

葉祖繩同志犧牲後,他的母親、妻子、子女亦經受了許多磨難。國民黨反動派對其家庭進行多次搜查。他們挖地三尺,甚至連蚊帳桿也劈開,尋找地下黨組織的情報。但他的親人和戰友沒有被國民黨的白色恐怖所嚇倒,他們在葉祖繩同志的精神鼓舞下,始終在不屈不撓的進行鬥爭。

葉祖繩同志雖然已經犧牲70年了,但他和他的們的事跡始終在這片他為其獻身的土地上傳頌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