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葉澄海,漢族,1943年8月生於廣東省五華縣,後隨母親到梅州市梅縣區丙村生活,在離葉劍英故居不遠的小村莊度過童年。貧寒之家,讀書是唯一出路。葉澄海發憤圖強,高中時品學兼優,幾乎門門功課都是滿分,擔任學生會主席,還入了黨。1963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1968年,經過河南商丘一個部隊農場一年多的鍛鍊之後,葉澄海被分配到寶安縣(深圳前身)做農村工作隊《輔導員》雜誌采編,後任農村工作隊大隊長。此後15年間,葉澄海仕途平順,步步提升,39歲時至深圳市委常委兼羅湖區委書記、深圳市副市長。1984年9月,正當仕途春風得意之時,因故被調到湖南省郴州地區(今郴州市)經委副主任,擔任一個副處級的閒職。
1985年,42歲的葉澄海毅然辭職下海,棄政從商。1986年,他在深圳先後創辦絲綢服裝廠、生產驗鈔機的電子廠。不久,他去了美國、南美等地經商,涉及電子、絲綢、焦炭、房地產、鋼鐵、製藥等行業,並在香港做貿易,到美國與當地公司合作經營果園和生產相關產品。他在美國投資興業,拿到了美國綠卡。然而,他又做出了人生第二次抉擇,放棄美國“綠卡”,回到祖國,立志以“實業報國”,先後創立了香港美洲國際集團、廣州廣海房地產有限公司。1989年最終落腳深圳,填海建廠,與人合夥開辦製藥廠,確定以製藥作為自己的主營方向。
1998年,由葉澄海控股的香港信立泰藥業有限公司同深圳市華泰康實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深圳信立泰藥業有限公司。歷經幾次增資和股權轉讓後,該公司於2007年6月整體變更為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8500萬元,葉澄海出任董事長。
個人經歷
1957年-1960,梅州市梅縣區丙村中學國中部學習;
1960年—1963年,梅州東山中學學習,曾任校學生會主席;
1963年—1968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學習;
1968年—1970年,河南省商丘部隊農場勞動鍛鍊;
1970年—1974年,廣東省寶安縣委農村工作隊《輔導員》雜誌采編,後任農村工作隊大隊長;
1974年—1975年,廣東省寶安縣附城公社黨委副書記、書記;
1975年4月—1976年10月,廣東省寶安縣委常委兼附城公社黨委書記;
1976年10—1977年4月,廣東省寶安縣附城公社黨委書記(文革結束後進行幹部調整);
1977年4月—1979年3月,廣東省寶安縣委副書記(1979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寶安縣,設定縣級深圳市,成立深圳市委,下設羅湖、南頭、松崗、龍華、龍崗、葵沖六個區;1979年3月寶安縣改為深圳市);
1979年4月—1979年5月,廣東省深圳市委常委;
1979年5月—1980年6月,廣東省深圳市委常委兼羅湖區委書記(1979年11月升格為地區級省轄市);
1980年6月—1982年9月,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委書記(1981年8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城市,成立羅湖一級黨委和人民政府,管轄原羅湖、南頭、沙頭角三個區);
1982年9月—1983年1月,廣東省深圳市委常委兼羅湖區委書記;
1983年1月—1983年2月,廣東省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
1983年2月—1983年3月,廣東省委常委(39歲)、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
1983年3月—1983年7月,廣東省委常委兼省對外經濟工作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1983年4月);[前任吳南生]
1983年7月—1984年9月,廣東省委常委兼省對外經濟工作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省經濟特區辦公室主任。
1984年9月 湖南省郴州地區(今郴州市)經委副主任
慈善事業
![葉澄海](/img/1/4bb/ml2ZuM3XwgDMxgDM5gTO3MjM1ITMykDM5IzMwADMwAzMxAzL4k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先後兩次為五華縣家鄉的華城興中國小捐資共110萬元,興建了“澄海教學樓”及教師宿舍“園丁樓”;
2)為梅州市梅縣區丙村中學母校捐資148萬元,興建了“廖安祥紀念大樓”和“梅州大俠廖安祥銅像”;
3)為梅州東山中學母校捐資360萬元,興建了頗具規模的“葉澄海教學大樓”;
4)2002年為中國人民大學母校捐建了“吳玉章校長與學生在一起”大型銅塑像;
5)2005年為梅州五華縣、大埔縣義診分別捐贈50萬元、100萬元的藥品;
6)2006年為梅州興寧市、梅縣區義診分別捐贈50萬元、100萬元藥品。